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藤茶植株叶果与组培物中二氢杨梅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耀  丰来  周政 《湖南农业科学》2012,(13):105-107
为比较藤茶经组织培养后不同组织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藤茶叶片、果实、悬浮培养液、嫩叶、愈伤组织、老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嫩叶、叶片、老叶、果实、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液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分别为:25.528%、13.709%、13.337%、6.255%、11.616%、0.829%。愈伤组织中二氢杨梅素含量与叶片接近,悬浮液中含量最低,可以尝试运用愈伤组织培养法生产二氢杨梅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个藤茶品种的不同器官、不同加工方式以及不同存放时间总黄酮和二氢杨梅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藤茶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根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35.03mg/g;叶的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为3.93mg/g;采用晒干方式加工的藤茶叶的总黄酮和二氢杨梅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12.74mg/g和4.72mg/g;存放1年的藤茶叶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92.82mg/g;存放2年的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为14.42mg/g。  相似文献   

3.
对13个藤茶资源的14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科学评价不同地区藤茶资源品质表现。结果表明:14个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在5.11%~38.92%之间,其中12个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10%;不同品质指标间呈现不同程度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主成分分析共提取3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86.706%,同时建立品质评价模型:F=0.585 18F1+0.151 78F2+0.130 10F3,聚类分析将13个资源聚为4类,类群II评分最高。最终确定二氢杨梅素含量、多酚含量、花旗松素含量、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关键性品质指标,贵州江口、江西定南、广西三江藤茶资源为推荐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不同采收期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为指标,综合比较4种活性成分含量以确定青翘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采自陕西省洛南县的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槲皮素的含量,并对这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月下旬至8月上旬青翘中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的含量较高,最高分别可达5.62,41.92,5.70 mg/g;这3种活性物质含量随采收时间的延长而波动较大。槲皮素含量以7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收青翘较高,最高达0.91 mg/g,且不同采收期青翘中槲皮素的含量变化较小。【结论】陕西省洛南县产青翘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最佳,此时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1茶树常见病虫害及发生规律 1.1 虫害 1.1.1茶黑毒蛾 茶黑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除危害茶树外,还危害油茶.幼虫群集叶背取食茶叶成半透膜枯斑,以后取食叶片呈缺口.喜食嫩叶,严重时可将老叶、嫩梢全部啃光.多数地区1年发生4代,以卵块在茶树叶背越冬.各代幼虫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中旬、6月上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中旬、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虫产卵在茶丛下枯叶或土隙间结茧化蛹.  相似文献   

6.
月季抗黑斑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东生  孟志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32-8533
对5个月季品种的气孔密度、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的气孔密度明显少于感病品种,各品种嫩叶的气孔密度明显少于老叶;老叶的脯氨酸含量高于嫩叶,感病后,感病品种秋月的脯氨酸含量下降26.61%,其他4个品种略有上升;抗病品种嫩叶SOD活性高于感病品种;与老叶相比,病叶SOD、PPO活性上升,POD活性有升有降。月季抗黑斑病性是气孔密度、脯氨酸含量及几种酶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香椿老叶、银杏叶、茶叶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溶剂法提取香椿老叶、银杏叶、茶叶叶粉,浓缩干燥得到粗提物,测定粗提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排序:香椿老叶>银杏叶>茶叶(P<0.05);总多酚含量的排序:香椿老叶>茶叶>银杏叶(P<0.05).包括阳性对照在内5个样品抗氧化活性(总还原力和FRAP法抗氧化能力)排序:维生素C>茶叶>香椿老叶>银杏叶>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P<0.05).在50 ~ 20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香椿老叶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远大于同浓度的BHT(P<0.05),与同浓度的维生素C相当(P>0.05).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嘉宝果叶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个嘉宝果品种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其与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为嘉宝果叶片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巴、四季早生、福冈、阿根廷等4个品种嘉宝果嫩/老叶片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水、50%乙醇(体积分数,下同)、70%乙醇和无水乙醇进行提取,检测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分析提取物对DPPH·、·O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各嘉宝果品种均表现为嫩叶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高于老叶,其中以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273.70mg/g),阿根廷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213.45mg/g)。各嘉宝果品种嫩叶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老叶,沙巴嫩叶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在同溶剂提取物中最强,其次为四季早生嫩叶、阿根廷嫩叶和福冈嫩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明显,表现为70%和50%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优于无水乙醇及水提取物。相关性分析表明,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叶片总多酚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9.
应用比色法对苦荆茶(Ilex.sp)中总多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了多酚类物质在不同等级和产地的茶叶中含量存在差异,嫩叶中含量明显高于老叶;在芽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竟高达9.39%左右,接近普通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因而推测苦荆茶可能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5—9月调查长岭碱茅群落大型土壤动物,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32类,1 194只,优势类群3类:蚁科、象甲科幼虫和虹蛹螺科。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在6月份最多,且与5、7、8和9月存在显著差异,类群数在不同月份之间无显著差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5个月份的变化均为7月8月5月6月9月;优势度指数变化为9月6月5月8月7月,土壤动物的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均匀度呈正相关,与优势度呈负相关,与个体数没有直接相关关系。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个体数和类群数在垂直方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明显的表聚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藤茶是一种新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效.从藤茶产品的形态种类、市场概况、产品质量、包装方式、销售定价和销售情况等6个角度入手,通过在淘宝、天猫及京东线上市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藤茶以产地直销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极少,产品种类有芽尖、嫩叶、老叶、袋泡茶、组合茶和其他6类,其中销售芽尖的店铺超过60%.(2)各平台藤茶产品的主要包装方式为袋装、罐装、盒装和礼品装4类;在淘宝和天猫,以袋装为主,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约占近80%、近60%;而在京东,以罐装与盒装的销售为主,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约占近80%、超70%;(3)月销售额,淘宝系约是40万左右,淘宝、天猫合计不足京东的10%,显示出藤茶产品在京东有更高的活跃度;(4)袋袋250g/袋、罐装50g/罐、盒装50g/盒和礼品装100g/礼品装是各平台受商家和消费者比较认可的包装规格,低端、中端和高端销售价分别为200元/kg、200~600元/kg和600~1000元/kg.  相似文献   

12.
为测定不同时期采收的紫苏梗中迷迭香酸的含量,确定最佳采收期,采用HPLC法测定迷迭香酸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38∶6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25℃)。结果表明,河南夏邑移栽紫苏(双面紫叶和单面紫叶)紫苏梗中迷迭香酸含量从7月底开始上升并于8月9日达到最高,随后降低,在9月13—28日期间有一个较高含量稳定期;河南虞城直播紫苏(双面紫叶和单面紫叶)紫苏梗中迷迭香酸含量从8月9日开始缓慢上升,并与夏邑移栽紫苏一同在9月13—28日有较高的稳定期。因此,河南夏邑移栽紫苏最佳采收期为8月9日前后;河南虞城地区紫苏梗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中下旬,这个时间也是河南夏邑移栽紫苏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13.
同一生境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吸收累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茶树品种在相同氟(F)背景值下对F的吸收积累特征,为选育低F茶树品种提供参考,选取同一茶园测定了黔湄502等13个茶树品种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以及各品种的侧根、老叶、嫩叶(一芽2叶)的F含量及其转移系数,并进行了老嫩叶的F含量与其叶长、叶宽、叶面积的相关性以及茶树品种嫩叶的F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生境下13个茶树品种体内的F含量分布次序为老叶(2142.26~5090.83 mg/kg)>嫩叶(64.44~193.10 mg/kg)>侧根(29.77~145.56 mg/kg);老叶、嫩叶的F转移系数分别为24.00~96.83、0.86~3.53,品种间差异显著;嫩叶对F的吸收累积量与其叶长、叶宽、叶面积无直线相关性。13个茶树品种可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低F品种类型包含湄潭苔茶、贵茶育8号和黔湄701 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不同品种及生长期甘薯叶片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动态及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生长期叶片多酚和黄酮含量均呈显著差异(P<0.05)。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以徐紫薯6号和漯薯11为最高,分别达到43.79 mg/g和23.67 mg/g。威薯7号、苏薯25和岩薯5号3个品种均在9月上旬多酚含量达到最高值,威薯7号和岩薯5号在9月初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苏薯25在9月底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其余品种甘薯叶片中多酚、黄酮平均含量均在8月中旬最高,其次为9月底,推荐9月底为最佳采收期。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长期甘薯叶片多酚与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03,P<0.05)。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不同品种及生长期甘薯叶片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动态及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生长期叶片多酚和黄酮含量均呈显著差异(P0.05)。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以徐紫薯6号和漯薯11为最高,分别达到43.79 mg/g和23.67 mg/g。威薯7号、苏薯25和岩薯5号3个品种均在9月上旬多酚含量达到最高值,威薯7号和岩薯5号在9月初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苏薯25在9月底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其余品种甘薯叶片中多酚、黄酮平均含量均在8月中旬最高,其次为9月底,推荐9月底为最佳采收期。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长期甘薯叶片多酚与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03,P0.05)。  相似文献   

16.
对58份杭州地方茶树资源茶叶的生化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地方茶树资源茶叶生化成分含量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9,平均变异系数为26.83%;基于生化成分含量的聚类分析将58份资源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1类群为龙井种资源,第2、3类群为鸠坑种资源;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8.688%。最后从58份茶树资源中获得了在部分功能性成分上含量较高的优异茶树资源8份。  相似文献   

17.
杭州地方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及优异资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8份杭州地方茶树资源茶叶的生化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地方茶树资源茶叶生化成分含量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9,平均变异系数为26.83%;基于生化成分含量的聚类分析将58份资源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1类群为龙井种资源,第2、3类群为鸠坑种资源;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8.688%。最后从58份茶树资源中获得了在部分功能性成分上含量较高的优异茶树资源8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研究茶树富集氟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无性系茶树品种体内氟的富集转运特性及其归类划分。结果表明,茶树不同器官氟含量表现为老叶(243.59 mg·kg~(-1))嫩叶(101.60 mg·kg~(-1))根(7.53 mg·kg~(-1))、茎(7.87 mg·kg~(-1))的规律,老叶和嫩叶氟含量分别在124.10~464.69 mg·kg~(-1)和39.77~256.21 mg·kg~(-1)之间,品种间氟含量差异显著(P0.05)。茶树老叶和嫩叶氟含量、氟的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在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73.89%)中的载荷系数大于0.9,可据此将不同茶树品种聚氟特征分为4类:乌牛早具有较高的富集系数(106.1)和转移系数(39.4),老叶(464.69 mg·kg~(-1))和嫩叶(256.21 mg·kg~(-1))氟含量较高,为高富集高转移型;凫早2号具有较低的富集系数(34.2)和转移系数(6.7),老叶(124.10 mg·kg~(-1))和嫩叶(39.77 mg·kg~(-1))氟含量较低,为低富集低转移型;龙井43和平阳早的富集系数(55.8~71.7)中等,转移系数(4.9~5.8)较低,老叶(264.10~274.21 mg·kg~(-1))和嫩叶(83.04~117.05 mg·kg~(-1))氟含量中等,为中等富集低转移型;浙农113等茶树品种具有中等富集系数(48.9~65.4)和转移系数(7.9~12.7),老叶(203.69~238.98 mg·kg~(-1))和嫩叶(75.72~100.17 mg·kg~(-1))氟含量也中等,为中等富集中等转移型。  相似文献   

19.
不同采收期枸杞叶片中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枸杞叶片中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确定枸杞叶片的最佳采收时期,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不同采收期枸杞叶片中的类黄酮,在291.5 nm处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出不同采收时期枸杞叶片中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5月中旬前后枸杞叶片中的类黄酮含量最高,6月、7月以后叶片中的类黄酮含量缓慢减少。直到8月、9月采收的枸杞叶片的黄酮含量又会显著增加,最高点在5月采收的枸杞叶片中,类黄酮含量达到61.32 mg/g,因此这段时间的叶片最适宜采收。  相似文献   

20.
以毕节主产烟区59份烤烟样品为材料,研究了毕节烤烟总糖、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毕节地区烟叶样品中总糖含量略高于烤烟总糖适宜值,平均值为28.43%,变幅为23.53%~36.77%;多酚物质含量的平均值为45.92 mg/g,变幅为27.37~75.09 mg/g;(2)毕节烤烟总糖含量与多酚类物质含量存在密切关系,高总糖类群烟叶原料的多酚物质含量明显高于中糖类群和低糖类群;多酚类物质中除芸香苷在不同类群间的差异未达到差异显著外,其余各项指标在类群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毕节低总糖类和中总糖类烤烟中总糖含量与多酚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高糖类烤烟糖含量与多酚物质含量的负相关未能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