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3):6-13
本项目旨在探索比较生后2、6及10周SD大鼠腓肠肌、比目鱼肌卫星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的差异。取生后2、6及10周大鼠后肢腓肠肌、比目鱼肌,采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与传2代及差速贴壁,应用MTT法、DAPI荧光、免疫荧光细胞化学、NADH-TR酶组化及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各周龄组腓肠肌快肌卫星细胞和比目鱼肌慢肌卫星细胞纯度达到95%以上,采用Desmin、Fast-myosin、Slow-myosin抗体分别鉴定,细胞生长速度以快肌卫星细胞大于慢肌卫星细胞,周龄以2周6周10周。NADH-TR酶组化确定腓肠肌分成IIA、IID(IIX)、IIB及I型纤维,以速度与力量为主;而比目鱼肌仅有IIA、IID及I型纤维,没有IIB型纤维,以耐力见长。肌球蛋白重链异构体电泳IIa、IId(IIx)、IIb及I型和IIa、IId(IIx)及I型也分别佐证该结果。本实验结果提示大鼠快肌卫星细胞和周龄年幼的生长速度快于慢肌卫星细胞和周龄年长的,快肌以速度和力量为著,慢肌以耐力为主。  相似文献   

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及分化,决定细胞的命运。LiCl通过抑制GSK-3β(glycogen synthetase kinase-3β)稳定细胞内β-catenin的表达。为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原代培养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为实验材料,将其培养在含有1%CEE和20%胎牛血清的GMEM培养液中,再用15 mmol/L LiCl诱导分化,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经典Wnt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及成肌分化过程中细胞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LiCl处理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后促进分化,p-GSK-3β、β-catenin、myosin及慢肌蛋白增加,p-β-catenin、GSK-3β及快肌蛋白减少,并且核内源性β-catenin增多。结果提示,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并且诱导其向慢肌分化。  相似文献   

3.
探讨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及钙离子含量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对照组、一般运动组和强运动组,对照组大鼠正常活动,一般运动组大鼠跑台速度为18m/min,强运动组大鼠跑台速度为25m/min,一般运动组和强运动组大鼠均运动至力竭。分别检测大鼠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细胞凋亡情况,大鼠血清和大鼠后肢组织匀浆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钙离子水平,大鼠肌肉组织中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一般运动组大鼠比目鱼肌中细胞凋亡率和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强运动组大鼠比目鱼肌中的SOD活性明显低于一般运动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大鼠血清中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一般运动组大鼠胫骨前肌和比目鱼肌中MD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强运动组,差异极显著(P0.01)。一般运动组大鼠比目鱼肌中钙离子水平和Bax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一般运动组大鼠比目鱼肌中Bcl-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一般运动比高强度运动更易导致比目鱼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钙离子浓度、氧自由基水平、Bax、Bcl-2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对小鼠脾脏组织的毒性作用,采用TUNEL法和RT-PCR对染毒后脾脏细胞凋亡和Bcl-2、Bax及Fas/FasL等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青霉酸染毒剂量的增加,脾脏组织中细胞凋亡数量逐渐增多。染青霉酸低剂量组脾脏组织中Bcl-2、Fas和FasL的表达增加,Bax表达下降,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中Bax、Fas和FasL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说明青霉酸可能通过促使Bax、Fas/FasL表达增加和Bcl-2表达降低来诱导小鼠脾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侯乃鹏  王煜  陶聪  王彦芳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11):4074-4083
研究通过检测鞘磷脂对小鼠肌卫星细胞C2C12成肌分化的影响,旨在为阐明鞘磷脂对解偶联蛋白1(UCP1)基因敲入猪骨骼肌生长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用ELISA法检测野生型猪和UCP1敲入猪背部肌肉及血清中总鞘磷脂含量;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5、20、50和100 μg/mL)鞘磷脂对C2C12细胞增殖和毒性的影响,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化前后细胞成肌分化标记基因生肌因子5(Myf5)、生肌决定因子(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生肌调节因子4(MRF4)的表达检测,建立C2C12成肌分化体系;在成肌分化培养基中添加上述不同浓度的鞘磷脂,诱导分化6 d后,通过形态学和Myogeni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肌管的形成及成肌分化标记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确定鞘磷脂的最佳添加浓度。用筛选出的最佳鞘磷脂添加浓度诱导细胞成肌分化,在2、4和6 d收集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周期蛋白相关基因CyclinD1、CyclinECDK2和CDK4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诱导2 d细胞的活力。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猪相比,UCP1-KI猪背部肌肉组织中总鞘磷脂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鞘磷脂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鞘磷脂对未分化C2C12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成肌分化6 d后,C2C12细胞形成明显的肌管,成肌分化标记基因Myf5、MyoD、Myogenin、MRF4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极显著上调(P<0.01);与未添加鞘磷脂的对照组相比,20 μg/mL鞘磷脂组有更多肌管形成,Myogenin阳性信号和肌管融合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Myogenin、MRF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利用20 μg/mL鞘磷脂诱导细胞分化,在分化2 d时,处理组CyclinE、CDK4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活力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化6 d后,处理组CyclinD1、CyclinECDK2、CDK4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20 μg/mL鞘磷脂能够提高小鼠肌卫星细胞C2C12分化早期细胞活力和成肌分化效率,可为研究鞘磷脂对骨骼肌生长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枸杞多糖(LBP)对双酚A(BPA)暴露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Caspase-3、Bcl-2和Bax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将50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B、C、D、E共5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A组)注射等量橄榄油外,其余4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20 mg·kg 1的BPA,连续7d,建立生精损伤模型.同时C、D、E组小鼠分别灌服7d不同剂量的LBP(50、100、200 mg·kg-1),正常对照组(A组)和模型组(B组)小鼠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制备组织切片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睾丸组织Caspase-3、Bax和Bcl-2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BPA可极显著增加睾丸生精细胞Caspase-3和Bax的阳性细胞数量(P<0.01),降低Bcl-2的表达(P<0.05).补充不同剂量LBP后,Caspase-3的阳性表达均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200 mg·kg-1 LBP组生精细胞Bax的阳性细胞数量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Bcl-2的表达随LBP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200 mg·kg1LBP组阳性表达极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Bcl-2/Bax比值也随着LBP剂量的增加而上升.结果表明,枸杞多糖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生精细胞凋亡,从而缓解双酚A引起的雄性生殖损伤.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鸡基础饲粮中添加一水肌酸(CMH)对骨骼肌肌酸的主动吸收和生化代谢的影响。选取42日龄的健康雄性岭南黄羽肉鸡900只,随机分成体重[(0.73±0.01)kg]接近的4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对照组饲喂未添加CMH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和1 000 mg/kg CMH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0和1 000 mg/kg CMH显著上调了胸肌肌酸转运载体(CrT)的mRNA表达量(P<0.05),而添加250 mg/kg CMH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添加不同水平的CMH对腿肌CrT mRNA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0 mg/kg CMH显著降低了血清肌酸含量(P<0.05),添加500和1 000 mg/kg CMH则与之相反(P<0.05);添加不同水平的CMH对血清肌酐含量和肌酐/肌酸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不同水平的CMH均极显著提高胸肌肌酸含量(P<0.01),但对腿肌肌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CMH添加水平的增加,胸肌和腿肌的肌酐含量呈现剂量依赖性上升;添加不同水平的CMH均显著降低了胸肌肌酐/肌酸(P<0.05),但腿肌的肌酐/肌酸随着CMH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提高。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CMH对腿肌肌酸激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提高胸肌肌酸激酶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CMH对胸肌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总磷酸腺苷(TAN)含量和能荷值(EC)、ATP/ADP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AMP/ATP(P<0.05或P<0.01);对腿肌ADP含量和EC、ATP/ADP、AMP/ATP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P>0.05);添加250 mg/kg CMH显著提高腿肌ATP、AMP和TAN含量(P<0.05)。由此可见,添加250、500和1 000 mg/kg CMH可不同程度地促进骨骼肌对肌酸的吸收,同时增加胸肌肌酸和磷酸肌酸的储备,较好地增强肌酸代谢池的能量缓冲作用,并以添加低水平(250 mg/kg)CMH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将未成熟的Wistar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不同浓度的T-2毒素染毒细胞24 h.染毒结束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相对活力,荧光染料Hoechst 33258检测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变化,RT-PCR检测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和P53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随着T-2毒素染毒剂量的增加,颗粒细胞的细胞活力逐渐下降;而细胞凋亡率、Bcb2、Bax、P53 mRNA表达水平、Bax mRNA/Bcl-2 mRNA比值则逐渐上升;除1 nmol/L剂量组外,其余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T-2毒素可显著抑制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活力,诱导颗粒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二甲双胍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本研究将体外培养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别用0(对照组)、1、2、4 mmol/L二甲双胍进行处理,采用CCK-8法筛选出二甲双胍作用于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最适浓度,接着通过EdU染色法检测二甲双胍处理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后对其增殖的影响,然后对二甲双胍处理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成肌诱导分化,通过显微镜观察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时期的细胞状态,然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标志因子肌球蛋白重链(MyHC)、肌细胞生成素(MyoG)在分化24、48和72 h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二甲双胍作用于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最适浓度为2 mmol/L。2 mmol/L二甲双胍处理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后,其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说明二甲双胍可以抑制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后形成的肌管数量和直径均呈现减少趋势,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标志因子MyHC、MyoG在分化24、48和72 h的表达均显著低于0 mmol/L (对照)组(P<0.05),说明2 mmol/L二甲双胍能够抑制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成肌分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可以显著抑制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及成肌分化过程。该研究为二甲双胍在肌肉发育调控及肌损伤修复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进行染毒,采用噻唑蓝比色法观察了ZEA对Leydig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了ZEA对细胞的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检测了Bax、Bcl-2、caspase-3、caspase-9、PAR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ZEA可明显抑制睾丸Leydig细胞的活力(染毒各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40mg/L染毒组相对活力为40.67%;与对照组比较,5、10、20mg/L ZEA染毒组睾丸Leydig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升高(P<0.05),呈明显剂量关系;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测定显示,各染毒组与对照组比,线粒体膜电位均下降(P<0.05),且有明显的剂量关系;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5、10、20mg/L ZEA染毒组Bax、caspase-9、caspase-3、PARP蛋白表达均上调,bcl-2蛋白表达均下调。结果表明,ZEA能诱导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发生凋亡,Bax、Bcl-2、caspase-9、caspase-3等基因参与ZEA诱导Leydig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将分离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BSMSCs)进行体外培养,首先检测泛素结合酶UBE2L3在BSMSCs增殖分化过程中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设计UBE2L3的3个干扰RNA(si-UBE2 L3-1、si-UBE2L3-2、si-UBE2L3-3),对干扰效果进行筛选.构建UBE2L3过表达质粒载体pcDNA3.1...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添加血清浓度对共培养条件下细胞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集新生秦川犊牛背最长肌和肾周脂肪,分离提取前体脂肪细胞和肌卫星细胞,建立以DMEM/F12培养基,不同细胞混合比例(肌肉细胞:脂肪细胞=10:1、5:1、2:1)的多种共培养体系,通过调整各共培养体系培养基中的胎牛血清比例(5%、10%、15%、20%的胎牛血清,FBS),来研究血清浓度对各共培养体系中细胞活性的影响。共培养14d,每两天更换对应培养基,并采用MTT染色法测定共培养细胞的细胞活性。统计分析后发现:共培养细胞活性随着血清浓度的上升而增加;15%FBS和20%FBS浓度下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5%FBS组和10%FBS组(P<0.05);虽20%FBS组细胞活性高于15%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为了获得最好的牛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共培养效果,达到较高的细胞培养活性,建议采用15%(v/v)以上的FBS进行共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不同细胞混合比例对牛原代肌肉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共培养体系细胞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集新生秦川犊牛背最长肌和肾周脂肪,分离提取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采用DMEM/F12培养基,建立不同血清浓度(5%、10%、15%、20%的胎牛血清,FBS)的牛原代肌肉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的共培养体系,然后通过分别调整各共培养体系中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的混合比例(肌肉细胞∶脂肪细胞=10∶1、5∶1、2∶1),来研究细胞混合比例对各共培养体系的影响。共培养14d,每两天更换培养基,并采用MTT染色法测定细胞活性。统计分析后发现∶随着共培养体系中前体脂肪细胞比例增加,共培养细胞活性增加;共培养10d以后不同混合比例细胞活性有着显著差异(P<0.05);混合比例为2∶1时共培养细胞活性最高。综上,为了获得最好的牛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共培养效果,达到较高的细胞培养活性,建议牛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按5∶1或2∶1的混合比例进行共培养。  相似文献   

14.
以猪胎儿为材料,采用胶原酶消化法或组织块法培养胎儿背部最长肌获得了肌肉卫星细胞,该细胞体外可以传到9代以上。培养的细胞多呈纺锤体型和梭型,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呈典型的长轴平行排列。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该细胞呈CD29、CD166、CD45、CD44阳性,CD71、CD34阴性。RT-PCR检测发现其表达Desmin、C-Myc、Nanog、Pcna、Oct4、Klf4,弱表达Myog,不表达Sox2、MyoD。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其表达Desmin等肌肉细胞的特异性标记,同时表达Nanog、Pcna等多能性细胞标记。本试验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猪肌肉卫星细胞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得到的细胞具有肌肉卫星细胞的典型生物学特性,同时表达间质干细胞和多能性干细胞的部分标记。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蛋鸡鸡胚腿部肌肉组织中体外培养获取鸡骨骼肌卫星细胞,对培养的细胞进行了传代、冻存和复苏研究,同时从分子表达水平对分离培养的卫星细胞进行了鉴定,建立了一套鸡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传代、冻存和复苏的方法。特异基因表达鉴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得到的细胞能够表达卫星细胞特异的标志基因Pax7,而肌细胞分化基因MyoD、Myogenin未表达,说明获得的肌卫星细胞纯度较高,尚未进行肌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成肌分化的影响,本试验以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诱导成肌分化模型为对象,以前期设计合成3个干扰RNA(si-MSTN-1、si-MSTN-2、si-MSTN-3)并对其进行干扰效果筛选为基础,将干扰效果极显著的si-MSTN-2(si-MSTN)转染牛骨骼肌卫星细胞,通过EdU染色法检测干扰MSTN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进一步对干扰MSTN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成肌诱导分化,通过肌管形成状态和分化标志因子综合分析干扰MSTN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影响: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时期的肌管形成状态,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标志因子MyoG和MyHC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干扰MSTN后,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极显著增加(P < 0.01),说明下调MSTN表达极显著促进了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后形成的肌管数量和直径均呈现增大趋势,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标志因子MyHC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说明下调MSTN表达能够促进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成肌分化过程。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扰MSTN可以显著促进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及成肌分化过程。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展MSTN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证实骨骼肌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的一个储存库。研究者认为骨骼肌中至少有两种干细胞:肌肉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s)和肌源干细胞(muscle-derived stem cells),由于骨骼肌卫星细胞占了绝大部分,因此肌肉干细胞主要指骨骼肌卫星细胞。作者主要对肌肉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鉴定及影响其增殖与分化的机制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油酸对延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脂转分化的影响。试验设1个空白对照组(CON)和3个油酸(OA)诱导组:50、100、200 μmol/L油酸组(OAL、OAM、OAH)。油酸诱导96 h后,通过测定细胞大小及活力评估油酸对细胞的影响。通过油红O染色和测定甘油三酯来验证脂滴的形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相关成肌成脂基因的表达水平来验证脂肪细胞的生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油酸后,延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内有脂滴生成,并且脂滴形成量、甘油三酯累积量与油酸呈剂量依赖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结果表明,成肌相关因子Pax3、MyoD显著下调(P<0.05),成脂相关因子C/EBPβ、PPARγ显著上调(P<0.05),脂肪酸代谢相关因子SCD显著下调(P<0.05),PLIN2基因显著上调(P<0.05)。综合上述试验结果,用油酸诱导处理延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可促进细胞的成脂转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对牛骨骼肌发育具有调控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研究其在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期和分化期的表达量变化,为牛肌肉发育相关机制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实验室前期高通量测序获得的1条lncRNA (lnc721),通过NCBI数据库和CPC网站分析其生物学信息并预测其编码能力,通过核质分离试验确定其亚细胞定位。设计并合成lnc721的siRNA转染牛骨骼肌卫星细胞,通过成熟的体外成肌细胞诱导分化模型培养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并进行诱导分化。分别采用EdU试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lnc721在细胞发育不同时期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lnc721位于牛全基因组的18号染色体上,其蛋白编码能力为―1.33129,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内。在干扰lnc721表达量后发现,EdU阳性细胞比率极显著上升,细胞增殖标志因子Pax7和Ki-67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进一步证明,干扰lnc721后极显著促进了Pax7蛋白的表达(P<0.01),在细胞分化期干扰lnc721表达后,细胞分化标志因子MyHC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下调(P<0.01)。【结论】 干扰lnc721表达可促进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并抑制成肌分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