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2 947篇关于霉菌毒素的科学论文中,有3 000多篇涉及呕吐毒素.科学家们仅仅是最近十年才开始研究呕吐毒素对动物肠道的作用,数据仍然很有限. 几种镰刀菌能够产生呕吐毒素(DON),呕吐毒素是一种B型单端孢霉烯毒素.所有单端孢霉烯毒素的共同活性基团是环氧基,它使呕吐毒素结合在核糖体上阻止蛋白质合成.脱环氧代谢物DOM-1由于没有环氧基不能结合在核糖体上,所以没有毒性. 需要注意的是,呕吐毒素可以被真菌、植物、动物和细菌进一步衍生为几种不同的代谢物.这些呕吐毒素衍生物也被称为隐蔽霉菌毒素(表1).  相似文献   

2.
<正>在12 947篇关于霉菌毒素的科学论文中,3 000多篇涉及呕吐毒素。科学家们仅仅是最近十年才开始研究呕吐毒素对动物肠道的作用,数据仍然很有限。几种镰刀菌能够产生呕吐毒素(DON),一种B型单端孢霉烯毒素。所有单端孢霉烯毒素的共同活性基团是环氧基,它负责让呕吐毒素结合在核糖体上阻止蛋白质合成。脱环氧代谢物DOM-1由于没有环氧基不能结  相似文献   

3.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在粮食和饲料中污染严重,主要是T-2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烯醇(DON)等,其毒性作用强,对人和动物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脱毒方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生物脱毒.很多微生物被证实能够降解霉菌毒素,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菌,可将毒素降解成低毒或无毒的产物.论文以生物脱毒为出发点,从细菌、真菌和...  相似文献   

4.
小麦、大麦和玉米是饲料工业使用的主要谷类作物。对这些谷物中的镰刀菌毒素进行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与其他单端孢霉烯有关的大量信息,而不是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如乙酰基形式、瓜蒌镰菌醇和A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类。  相似文献   

5.
1常见的霉菌和霉菌毒素 霉菌通常污染饲料或饲料原料,在其中生长并产生二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产毒霉菌主要有3个属,曲霉菌、青霉菌和镰刀菌,而霉菌毒素目前已发现超过350种。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EA)、T-2毒素、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OT)、烟曲霉毒素(FUM)等。其中对猪危害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家禽饲料中,自然状况下发生率最高且致害作用最严重的是黄曲霉毒素和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相似文献   

6.
呕吐毒素是由镰刀霉菌所产生的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猪对这种毒素极为敏感。呕吐毒素可导致猪机体免疫抑制和破坏肠道上皮形态完整性,造成猪采食下降或废绝、呕吐、体重下降、流产、死胎和弱仔、抑制免疫机能和降低机体抵抗力。目前有效的防控措施主要为做好饲料储存管理和饲料中添加脱霉剂。  相似文献   

7.
单端孢霉烯毒素 单端孢霉烯毒素(trichothecene)是包含200~300种化合物的一类毒素,其中包括T-2毒素、二乙酰藨草镰刀烯醇(diacetooxyscirpenol,DAS)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这些毒素常见于农产品中(Desjardins等,1993).它们通过在核糖体水上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其毒性作用,具有免疫抑制性和细胞膜毒性,可诱使细胞凋亡(Sharma,1993;Shifrin和Anderson,1999).单端孢霉烯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对胃肠道的影响,如引起呕吐、腹泻和肠炎;此外,贫血、白细胞减少、皮肤刺激、拒食、生长减缓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也很普遍.若干种镰刀菌及相关属的真菌会产生单端孢霉烯毒素.看来,除了DON外,大多数单端孢霉烯毒素污染发生在谷物收割前.  相似文献   

8.
正霉菌毒素是不同种类的霉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与畜牧业相关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如呕吐毒素和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烟曲霉毒素和麦角生物碱。由于霉菌毒素很难去除,因此饲料中霉菌毒素对畜牧养殖业构成威胁,其还能在畜禽产品中残留,  相似文献   

9.
优优 《饲料广角》2010,(15):33-34
<正>2009年美国多雨的天气引发了人们对霉菌毒素污染的担忧,当将玉米运送至存储的谷仓时水分含量高达20%,并且在干燥后重量明显变低,说明玉米的质量较差。对仓储公司和乙醇生产厂的调查显示,玉米中的呕吐毒素(DON)含量达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水平,此外还含有伏马菌素和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类,偶见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19,(21):51-58
霉菌毒素是一种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由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等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霉菌毒素通常可在霉变的粮食、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中检测出来,并且无色无味,可以对动物和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目前已经发现,大约有300多种真菌代谢产物有毒害作用,其中,黄曲霉菌素(Aflatoxin,AFT)、单端孢霉烯族菌素(Trichothecenes,如T-2毒素和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菌素(Zearalenone,ZEA)、赭曲霉菌素(Ochratoxin A,OTA)及伏马菌素(Fumonisins)等是严重造成畜牧业威胁的几种霉菌毒素。文章对这五类霉菌毒素和它们的生物降解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是主要的饲料污染物,包括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等,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能引起动物体多种病理变化。其毒性作用能改变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热休克蛋白90(Hsp9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细胞因子的活性,调节多种胺酰tRNA合成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蛋白质合成,阻滞动物生长。论文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对生长激素影响的角度,综述了该类毒素对动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以期为阐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抑制动物生长的毒性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家禽对霉菌毒素敏感,多种霉菌毒素对家禽都存在毒害作用。本文介绍了家禽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和烟曲霉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以及家禽饲料中霉菌毒素脱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单端孢霉毒素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包括T 2毒素 ) ,是由多种霉菌如镰刀菌、木霉、头孢霉、单端孢霉等多种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本病多发于猪 ,家禽次之 ,牛、羊等反刍动物较少发生。家禽中毒后 ,发生以口腔粘膜、神经和羽毛损伤为特征的疾病。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及病原分离 ,确诊 70日龄鸡群暴发的以口腔粘膜损伤为特征的流行性疾病是单端孢霉毒素中毒病  相似文献   

14.
动物摄入受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烟曲霉毒素、震颤原、麦角碱和根霉菌胺等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可对神经系统功能产生毒害影响,出现厌食、拒食、流涎、震颤、癫痫、共济失调、四肢无力、蹒跚和肌肉突然虚脱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以及T-2毒素,这些霉菌毒素名称无疑会引起你的警惕,它们是在畜牧生产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几种霉菌毒素。尽管这些霉菌毒素是在作物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单端孢菌霉烯毒素(呕吐毒素和T-2毒素)等镰刀霉菌毒素主要在田间产生,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以及T-2毒素,这些霉菌毒素名称无疑会引起你的警惕,它们是在畜牧生产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几种霉菌毒素。尽管这些霉菌毒素是在作物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单端孢菌霉烯毒素(呕吐毒素和T-2毒素)等镰刀霉菌毒素主要在田间产生,  相似文献   

17.
镰孢霉菌的侵染规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形成及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孢霉菌是一类数量大、种类繁多的真菌。它是农作物的重要病原体,可引起多种农作物腐烂和枯萎病,其中以小麦头痂病和玉米穗腐病最为普遍。镰孢霉菌代谢所产生的霉菌毒素也会污染农产品,其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污染粮食和饲料的问题非常普遍,是食品安全的重大威胁。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对谷物特别是玉米和小麦的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每年对种植业和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镰孢霉菌污染农作物以及霉菌毒素的产生是一个具有连续效应的过程,对镰孢霉菌的生长条件,侵染机制及毒素生成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文章对镰孢霉菌侵染植物的规律,霉菌毒素形成过程以及调控技术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的次级代谢产物,种类繁多并表现出"多菌产一毒,一菌产多毒"的特点。动物一旦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将会由于摄入数量的不同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统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畜产品中霉菌毒素的累积和残留进入人体后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害。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危险物,且其造成动物中毒的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目前,对于霉菌毒素的处理方法正由传统的物理化学法向生物脱毒的方向转变。本文就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中毒机理进行总结并综述霉菌毒素的各种脱毒方法,旨在为霉菌毒素脱霉剂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霉菌毒素解决方案主要基于产品吸附霉菌毒素的能力。然而,使用脱霉剂来控制霉菌毒素污染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吸附剂型化合物不能有效地吸附广范围的霉菌毒素。单端孢霉烯特别难与吸附剂结合,例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T-2毒素,这就需要在降解霉菌毒素上另辟蹊径。机体排出霉菌毒素的途径各异,一般通过粪便、胆汁、乳汁或尿排出体外。它在通过血液到达机体组织之前,肝脏  相似文献   

20.
饲料呕吐毒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呕吐毒素(Vomitoxin),又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51-152℃,具有较强的热抗力,121℃高压加热25min仅少量破坏。呕吐毒素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Desjardins,2006)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