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桑叶黄化原因及防治方法韩世玉(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桑叶黄化往往造成桑叶产量低、质量差,影响养蚕经济效益。引起桑叶黄化的原因很多,如土壤、气候、肥料以及病虫害等。因此,必须找准桑叶黄化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桑叶发生黄化现象。一、土壤...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不同月份试制的桑叶绿茶主要成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制桑叶绿茶,10-12月水浸出物、多酚类、总黄酮、可溶性蛋白明显增加,总叶绿素11月开始减少,12月最少,结合桑叶绿茶保健功能及外观品质要求,认为10月中旬-11月中旬为冬桑叶茶适宜制作时间;并对冬桑叶绿茶采叶桑园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及桑叶茶采叶方法进行了全面描述。  相似文献   

3.
结合桑叶及桑枝青贮生产性试验,探讨桑叶青贮发酵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绘制桑叶青贮的工艺流程,总结提出桑叶切碎技术、抽真空包装、调节桑叶含水率、控制入贮温度等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桑树为落叶性多年生木本植物,桑叶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品,经过发酵后其营养价值进一步提高,是一种有开发前途的饲料原料。本文综述了桑叶的发酵方法、桑叶发酵后营养成分的改变、发酵桑叶替代部分蛋白质饲料原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发酵桑叶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及畜产品品质的机制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桑叶对防治圈养野生动物口腔疾病的活性成分和作用位点,本研究基于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桑叶的有效成分和预测靶标,与GeneCards、OMIM上关于口腔疾病的相关靶点进行比对,对结果进行注释并上传至stringppi和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并通过cytoscape构建MPPD-桑叶-有效成分-靶点关系网,利用R语言对相关靶点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桑叶中的桑辛素家族、槲皮素、山奈酚等24种物质,可以作用于ALB、AKT1、IL6、TNF等115个口腔疾病相关位点。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桑叶防治口腔疾病的机理与调节血糖血脂有关,通过调节DNA结合和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II特异性DNA结合和转录因子结合、转录协同调节子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实现多基因功能。桑叶具有通过调节血糖血脂,防治口腔疾病的功能,可以通过饲喂桑叶减少圈养野生食草动物牙病的发病率。本研究为桑叶防治口腔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良桑饱食是优质蚕种繁育的基本要求之一.从桑叶的采摘一直到给桑养蚕,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桑叶的品质及养蚕的安全性.为了保证蚕种繁育用桑的品质和安全性,本文结合多年的蚕种繁育生产实践经验,从田间桑叶抽样试养、大规模生产的桑叶采摘、桑叶运输、桑叶贮藏、桑叶消毒、养蚕给桑等环节,简述原蚕饲养用桑的质量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桑叶中抗凝血活性成分的初步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和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的方法,结合凝血指标检测,对桑叶中的抗凝血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桑叶的抗凝血活性主要集中在桑叶的水提取液中,能够显著延长人体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桑叶水提取液经30%乙醇沉淀、凝胶层析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表明其抗凝血活性成分是一种多糖组分。试验还表明,高浓度乙醇处理对桑叶多糖的抗凝血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良桑饱食是优质蚕种繁育的基本要求之一.从桑叶的采摘一直到给桑养蚕,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桑叶的品质及养蚕的安全性.为了保证蚕种繁育用桑的品质和安全性,本文结合多年的蚕种繁育生产实践经验,从田间桑叶抽样试养、大规模生产的桑叶采摘、桑叶运输、桑叶贮藏、桑叶消毒、养蚕给桑等环节,简述原蚕饲养用桑的质量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人造蚕食──冬季养蚕新方法众所周知,养蚕大都在有新鲜桑叶的季节里。那么,在无新鲜桑叶的冬季,能否养蚕呢?最近,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生物化学家研制成一种人造蚕食,回答了这个问题,可以在无新鲜桑叶的季节里供养蚕用。人造蚕食的制造方法是:在桑叶上培育出同桑叶...  相似文献   

10.
广西桑叶资源丰富,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广西主栽桑树品种桂桑优12和粤椹大10在不同季节不同叶位的桑叶及桑叶茶的品质,并进行感官评审,筛选出最优的桑叶和桑叶茶。以总多糖、总多酚、总黄酮、总游离氨基酸、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作为检测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24个桑叶样本及24个桑叶茶的质量。桑叶与桑叶茶的品种桂桑优12优于粤椹大10,上叶位>中叶位>下叶位,桂桑优12季节上呈现秋季>春季>夏季>冬季的趋势,而粤椹大10呈现冬季>秋季>夏季>春季的趋势。桑叶综合优选的是桂桑优12秋季上叶位,桑叶茶兼备品质和感官最优的原料来源是桂桑优12夏季上叶位。生产上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针对性地选择采摘的季节、桑叶的品种和不同的叶位进行加工,以使桑叶资源优化利用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以桑叶、木糖醇、甘露醇为主要原料,加工桑叶合片的加工工艺及配方,并提供了桑叶含片加工的重要技术参数和数据,为桑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冯永德 《蚕桑通报》1995,26(3):43-44
针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蔓延,养蚕环境和桑叶被微粒子病原严重污染等问题,着重介绍桑叶全程消毒技术标准,方法及设施设备,实践证明,桑叶消毒为蚕儿提供安全饲料,是防除微粒子病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叶面施肥是在桑树旺盛生长期间,用水溶性肥料喷洒在桑叶上,使其吸收利用,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的一议程上辅助性施肥方法,可结合桑园治虫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桑叶用来养蚕,随着科技进步、研究深人,桑叶的保健与医药价值被挖掘。利用桑叶加工制茶,延长了产业链条,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促进了产业的发展。桑叶茶集医药、食品、饮品于一身,必将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  相似文献   

15.
桑叶中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桑叶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许多特有的天然活性物质,为桑叶生产大量安全的动物产品创造了条件。而我国丰富桑叶资源又使现代化的桑叶饲料商品化生产成为可能。1 桑叶的营养价值  桑叶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酸、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每100g干桑叶中含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25 g,植物蛋白15~34 g,氨基酸17.05~22.93 g,纤维素14.4 g,果胶12 g,有机酸3.5 g,阿拉伯聚糖7.4 g,戊聚糖3.8 g,粗脂肪6.15~9.8 g。1.1 桑叶中的氨基酸组成  干桑叶用6 mol/L 浓度的HCl,充氮密封,于105℃温度下24 h后,用氨基酸…  相似文献   

16.
在桑叶多元化开发及传统养蚕过程中,含水率是衡量桑叶物化状态和指导生产加工的关键参数。为解决传统的烘干称重法含水率检测效率低且操作繁琐的问题。使用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获取桑叶高光谱图像(937~1 718 nm),根据阈值分割法对高光谱图像进行背景剔除,计算各桑叶在高光谱图像中的平均光谱。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和正交信号校正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以消除或降低可能存在的干扰信号,采用连续投影算法和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 CARS)提取光谱特征波段以降低检测模型复杂度,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PNN)构建光谱与桑叶含水率的回归模型。将桑叶高光谱图像中各像素点的光谱数据导入构建的回归模型可实现桑叶含水率可视化检测。结果表明,基于CARS提取的特征波段所构建的BPNN回归模型性能最佳,预测集对应的决定系数达到0.994。文中方法为桑叶含水率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桑叶蛋白作为桑叶深加工产物,其营养价值高、氨基酸丰富,现已被业界所熟知。本文针对桑叶蛋白营养价值、制备方法及开发利用前景作一综述,为桑叶多元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桑地的合理施肥,充分发挥肥料对桑叶的增产作用,于1976—1978年结合大田生产,对桑树施肥的时期、肥料“三要素”的配合使用、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同桑叶产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桑叶是为落叶乔木桑树的叶,中医又称“铁扇子”。桑叶从神农时代起就已被利用为药,“本草纲目”载:“桑叶可常服,神仙服食方,乃平足阴阳之药”;《神农本草经》称桑叶为“神仙叶”,具有滋阴补血、疏风散热、益肝通气、降压利尿之功效;《本草经疏》载:桑叶性味苦甘、寒,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又能明目而止咳,...  相似文献   

20.
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桑多酚的含量变化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从叶位、生长期二个方面探讨了桑叶的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桑多酚等物质的含量变化。研究表明,桑叶中三种物质的含量与叶位、生长期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叶位以叶质较嫩桑叶各成分含量较高,生长期以晚秋和霜后桑叶的成分含量较高,特别是霜后桑叶,桑黄酮、桑多酚的含量为春夏秋等时期的2-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