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核黄素产生菌阿舒假囊酵母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舒假囊酵母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考察了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淀粉)和有机氮源(牛肉膏、酵母膏、玉米浆和蛋白胨)对阿舒假囊酵母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和酵母膏最利于核黄素的合成。在此基础上,采用L9(43)正交设计对阿舒假囊酵母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有机氮源对核黄素产量的影响最显著,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0g/L,酵母膏20g/L,玉米浆20g/L,KH2PO42.0g/L,MgSO41.0g/L,NaCl1.0g/L,此最佳配方下的核黄素产量达1145.67(±82.08)mg/L,比原始发酵培养基配方下的核黄素产量提高了230.05%。最后,对阿舒假囊酵母摇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装液量为30mL、接种量为5%、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控制在6.0时,所得到的核黄素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对核黄素产生菌阿舒假囊酵母种子的质量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确定以葡萄糖、蛋白胨、玉米浆、KH2PO4和MgSO4等因素为试验考察对象,采用L9(43)正交设计对阿舒假囊酵母的种子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原始种子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增加有机N源(蛋白胨和玉米浆)以及葡萄糖的用量,可显著提高发酵过程中核黄素的合成量,最终确定阿舒假囊酵母的种子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 g/L、蛋白胨15 g/L、玉米浆5 g/L、KH2PO4 1.0 g/L、MgSO4 0.75 g/L.在此种子培养基配方下,摇瓶发酵所得的核黄素产量达345.68 mg/L,比原始种子培养基配方下的核黄素产量提高了43.33%.接下来,对阿舒假囊酵母种子培养过程的代谢变化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种子大约在6 h以后进入旺盛的对数生长期,随着菌体量不断增大,总糖浓度迅速下降,在48 h时生物量达到最大,此时菌体干重达到5.96 g/L左右,之后种子进入衰亡期.最后对接种时机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摇瓶发酵过程中,最佳的接种时机应控制在36~38 h.  相似文献   

3.
豆油对藤仓赤霉菌978菌株产赤霉素GA3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978菌株产赤霉素GA3的发酵前期,研究了发酵初始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豆油对发酵过程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W/V)的豆油,在发酵48~60h仍能对脂肪酶进行诱导,从而维持较高的脂肪酶活性,有利于菌体利用补加的豆油合成赤霉素GA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补油发酵过程中豆油补加时间和补加浓度对赤霉素GA3合成的影响,试验表明:补油发酵起始培养基中添加豆油1.0%(W/V)、发酵60h补加4.0%(W/V)豆油能显著提高赤霉素GA3产量,与全淀粉发酵培养基发酵相比,在摇瓶发酵水平上赤霉素GA3的产量提高了23%,在10L发酵罐上产量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4.
为培养优质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液,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草鱼铜绿假单胞菌灭活疫苗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碳源和磷酸盐成分进行了筛选,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培养基各主要成分的用量进行了优化组合,并经过验证试验绘制出了铜绿假单胞菌JP802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的5 L发酵罐生长曲线。结果表明:草鱼赤皮病铜绿假单胞菌JP802发酵培养基中最佳氮源为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钾;确立了培养基的优化配方为蛋白胨10 g/L、牛肉膏5.0 g/L、酵母膏2.5 g/L、葡萄糖5.0 g/L、磷酸氢二钾0.75 g/L、氯化钠5.0 g/L,JP802菌株在此培养基中发酵14 h菌体浓度达到最大(OD_(600 nm)值为6.44)。研究表明,通过对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可以获得更高产量的铜绿假单胞菌JP802发酵菌液。  相似文献   

5.
采用UV对棉阿舒囊霉(Ashbya gossypii)3#进行诱变,得到1株331#突变株,其核黄素合成速率明显提高,连续传代后仍能保持高产稳定性。通过正交试验,确认影响331#菌株核黄素产量的主要因素顺序为玉米浆>骨胶>豆油。在优化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通过补料工艺,使核黄素发酵单位(每毫升发酵液核黄素的产量)达5 512μg/mL。  相似文献   

6.
阿扎霉素B(azalomycin B)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水链霉菌NND 5 2 A13菌株经发酵产生阿扎霉素B (azalomycinB)。培养及产素最佳条件 :培养基组成 (g/L)为淀粉 2 0 ,葡萄糖 10 ,黄豆粉 2 0 ,蛋白胨 3 ,酵母膏 2 ,NaCl5 ,MgSO4 ·7H2 O 0 5 ,CaCO33 ,pH 7 5 ;最适生长温度 2 8℃ ;在 10L发酵罐中装液量 70 % ,接种量 5 % ,转速 2 30r/min ,通气量 8L/min ,发酵周期 80h ,阿扎霉素B产量达132 0mg/L。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胶红酵母J6的类胡萝卜素产量,探讨其液体发酵的生长特性,对其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并绘制生长曲线。用2%葡萄糖、2%蛋白胨、1%酵母膏、2%Na Cl和0.05%Mg SO4配制发酵培养基,在此基础上进行碳源、氮源、无机盐的种类选择及培养基成分的正交试验,以色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生物量作为胶红酵母J6发酵培养基优化效果的评价指标。将胶红酵母J6接种于12瓶发酵培养基中,每隔6 h取出1瓶发酵液,用血球计数板法测定胶红酵母J6的活菌数和总菌数,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优化后,胶红酵母J6的生物量达到16.791 0 g/L,比优化前提高了161.39%;色素含量为331.406μg/g,比优化前提高了151.78%;综合考虑,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是:2%海藻糖、2%蛋白胨、2%酵母膏、0.5%牛肉膏、2%Na Cl和0.025%Mn SO4。绘制出了胶红酵母J6生长曲线,6~18 h为迟缓期,18~36 h为对数生长期,36~48 h为稳定期,48~72 h为衰亡期。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产琥珀酸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昆  詹晓北  陈蕴  张丽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611-6614
[目的]提高琥珀酸产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确定显著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琥珀酸放线杆菌JNUBE0709的发酵培养基,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优化的结果进行二次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确定碳源麦芽糖的浓度为50 g/L,氮源酵母膏的浓度为25 g/L,酸碱中和剂MgCO3的浓度为40 g/L。响应面法优化得麦芽糖、酵母膏、MgCO33个显著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51.1、24.5、40.4g/L,此条件下琥珀酸的产量达33.45 g/L,比优化前提高了14.28 g/L,与模型预测值33.68 g/L基本吻合。麦芽糖与酵母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MgCO3与麦芽糖、酵母膏的交互作用均显著(P<0.05)。[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培养基后的琥珀酸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74.49%。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8种微量添加物(维生素B1、核黄素、烟酰胺、腺嘌呤、D-泛酸钙、叶酸、钴胺素以及甘氨酸与腺嘌呤混合物)对蛹虫草菌发酵液虫草素产量的影响,筛选提高虫草素产量的最佳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的微量添加物单独加入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以HPLC法测定发酵液的虫草素产量。结果表明:甘氨酸和腺嘌呤的混合物、腺嘌呤、核黄素、D-泛酸钙均能显著促进虫草素的生物合成,适宜添加质量浓度为:甘氨酸14g/L和腺嘌呤2g/L的混合物、腺嘌呤2g/L、核黄素1g/L、D-泛酸钙2g/L;维生素B1和钴胺素均能促进虫草素的生物合成,适宜添加质量浓度均为2和2g/L;而烟酰胺和叶酸均抑制虫草素的生物合成。其中,添加甘氨酸14g/L和腺嘌呤2g/L的混合物对发酵液虫草素产量的提高作用最显著,比对照提高了103%。当甘氨酸与腺嘌呤的质量浓度比为7∶1时,两者通过协同互补过程促进虫草素合成的作用最为显著;此外,本研究认为甘氨酸和腺嘌呤分别由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途径共同促进了虫草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组成对新型农用抗生菌海洋真菌TS67发酵的影响,改进后的培养条件为:初始pH 8.0,接种量8%,在180 r/min下28℃振荡培养96 h,优化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g/L,甘油5 g/L,蛋白胨3 g/L,酵母膏1 g/L,单位发酵液的活性提高了6.6倍;同时表明适量的甘油对活性物质的合成有利。  相似文献   

11.
根癌农杆菌发酵生产辅酶Q10的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根癌农杆菌作为出发菌株,通过对其培养基优化来提高辅酶Q10产量。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35g/L,玉米浆50g/L,NaH2PO40.5%,Na2HPO40.5%,KNO30.5%。当发酵液初始pH值为7.5、接种量为12.5%,经32℃培养72h后辅酶Q10产量达到8.1mg/L,比最初条件增加了69.5%。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酶活力,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高温菌株HY15发酵的10个因素进行了筛选,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各因素的最优质量浓度,建立了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率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因子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影响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率的主要因素及其最优质量浓度为:糖蜜+玉米淀粉22.45 g/L,K2HPO40.97 g/L,MgSO40.18 g/L,玉米浆+酵母21.82 g/L,pH值6.98。在优化后的培养基条件下,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酶活力达到1 409.70 U/mL,验证值1401.81 U/mL,二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胞外表达L-天冬酰胺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胞外表达L-天冬酰胺酶工程菌的发酵条件。[方法]用正交试验研究培养基的组成,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诱导条件以及通气量对酶产量的影响。[结果]发酵培养基采用8.0%玉米浆和1.0%甘油组成;诱导剂采用终浓度为0.5g/L的乳糖,扩大培养后10h加入,诱导时间为12h,通气量为0.83VVM。[结论]该研究为胞外表达L-天冬酰胺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 ,周毛德克斯氏菌产生胞外多糖的适宜条件为每 1 0 0 m L培养液接种 1 2 -1 6m L菌液 ,3 2℃培养 3 -4d,每升培养液中酵母膏的适宜添加量为 0 .5 g,发酵液的起始 p H值为 5 .5 -7.2 .试验中还对培养基的 4种主要成分即玉米糖、玉米浆、K2 HPO4 和葡萄糖酸钙进行正交试验 ,筛选出的最佳组合为 :每升培养液中玉米糖 40 m L、玉米浆 5 m L、K2 HPO4 0 .2 g、葡萄糖酸钙 2 .0 g  相似文献   

15.
灰树花胞外多糖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树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药食两用真菌,其胞外多糖是一种具有抑制肿瘤、抗HIV、调节免疫等生理活性的真菌多糖.研究了碳源、氮源、生长促进剂和无机盐对灰树花产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灰树化产胞外多糖较佳的培养基组合为每升培养基添加葡萄糖50 g、黄豆粉40 g、豆油1 g、KH2PO44 g、MgSO4 2 g,每升培养基可得到灰树花胞外多糖3.78 g.  相似文献   

16.
潘自皓  顾薇  潘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892-17895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肠杆菌XD-12发酵培养基,以提高转氨酶的转化得率。[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菌种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0.0 g/L,玉米浆28.3 ml/L,蛋白胨9.3g/L,MgSO_4 0.5g/L,NaCl 0.5g/L,pH值7.2,在此条件下,酶转化得率的预测最优值为93.8%,实际平均值为93.0%。[结论]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实际发酵情况,用于大肠杆菌发酵产酶培养基的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戚薇  石景  尹娅凤  王海宽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937-11939
[目的]筛选对娄地青霉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并提高其抗真菌活性。[方法]将活化后的植物乳杆菌IMAUl0116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采用双层平板点接法评价其抗娄地青霉菌的活性。[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IMAUl0116对娄地青霉的抑制效果最好;植物乳杆菌以麦芽浸粉为氮源时,抑茵效果最好;抗真菌乳酸茵产生抗茵物质的最佳生长因子为玉米浆粉。植物乳杆菌IMAUl0116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L+麦芽浸粉20g/L+玉米浆粉7/L+适量无机盐。用优化培养基培养的植物乳杆菌IMAUl0116抑制娄地青霉菌产生的抑菌圈为18.6mm,用MRs培养基所产生的抑菌圈为15.0mm。[结论]植物乳杆菌IMAUl0116对娄地青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有望在食品及饲料添加剂领域获得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 Murrill)的液体发酵培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菌渣提取液(A)、酵母浸膏(B)和玉米粉(C)用量作为影响因子,巴西蘑菇的菌丝体干重(Y)为响应值,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巴西蘑菇液体培养基各参数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因素A、B、C及AC的交互作用对巴西蘑菇菌丝体干重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优组分为:杏鲍菇菌渣153.5 g/L,酵母浸膏9.7 g/L,玉米粉30.5 g/L,其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为1.785 g/100 m L,与试验模型预测值(1.796 g/100 m L)的相对误差值仅为0.62%。  相似文献   

19.
耐热纤维素酶基因工程菌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耐热纤维素酶基因工程菌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内切纤维素酶重组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测定菌体生长的生物量、内切纤维素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重组菌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添加10.0 g/L麸皮、10.0 g/L硫酸铵、10.0 g/L玉米浆、1.5 g/L碳酸钙,产酶量达69.42 U/ml。在重组菌产酶期添加20 g/L的乳糖时单位发酵液中的酶活性最高,是未优化前产酶量的2.1倍。[结论]研究耐热纤维素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郑辉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159-161
对谷氨酸棒杆菌JZ3356发酵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溶氧浓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 g/L、(NH4)2SO440 g/L、苯丙氨酸0.2 g/L、酪氨酸0.2 g/L、玉米浆25 mL/L、KH2PO410 g/L、MgSO4.7H2O4 g/L、Na2SO40.002 g/L、FeSO4.7H2O0.01 g/L、VB1100μg/L和VH50μg/L,流加糖为浓度70%的葡萄糖(质量体积比);最佳发酵条件为pH值6.8,温度35℃,接种量10%,溶氧浓度控制在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