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旨在探究全株燕麦和全株玉米的不同配合比例对TMR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将新鲜全株燕麦和/或全株玉米与玉米粉、豆粕、豆腐渣、苜蓿干草、麸皮、维生素-矿物质预混料、食盐,按照干物质30:34.5:10.5:10.5:10:3:1:0.5的比例混合调制TMR,其中,全株鲜燕麦和全株玉米的比例分别为0:30、10:20、20:10和30:0。分别于厌氧发酵后7、14、28 d和56 d开封,测定发酵品质、微生物组成、化学成分以及发酵56 d的TMR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组的TMR均发酵良好,具有较高的乳酸含量、较低的p H值和氨态氮含量,并具有良好的有氧稳定性。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p H值和乙酸含量显著降低、乳酸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随着全株燕麦配合比例的增加,DM、CP、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WS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p H值和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全株燕麦调制的TMR均发酵良好,但有氧稳定性随着全株燕麦比例的增加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酿酒酵母处理后的玉米浆对玉米秸秆微贮发酵过程中p H、乳酸菌(LAB)数量、乳酸(LA)、粗蛋白(CP)、氨态氮(NH3-N)和氨态氮比总氮(NH3-N/TN)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以玉米秸秆为底物,添加25%、30%、35%和40%的酿酒酵母处理过的玉米浆即K1、K2、K3和K4为试验组,对照组添加30%未经酿酒酵母处理的玉米浆即K0,进行微贮发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酿酒酵母处理玉米浆比例的升高,p H呈降低趋势(P0.05),但降低幅度较小,CP含量依次升高(P0.05),LAB数量及LA逐渐升高(P0.05)。综合分析,酿酒酵母处理玉米浆能改善饲料发酵品质,酿酒酵母处理玉米浆适宜添加比例为35%~40%。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17,(4):55-60
试验研究了25℃和35℃贮存时,TMR青贮中存在的乳酸菌Lactobacillus panis、Lactoba-cillus frumenti以及Lactobacillus farciminis对意大利黑麦草青贮的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其微生物群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贮存青贮的p H值差异不显著,相同温度的添加组的p H值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5℃贮存的青贮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35℃贮存青贮(P0.01),相同温度贮存,添加组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温度贮存青贮的醋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25℃贮存L.panis和L.frumenti添加组醋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farciminis组(P0.05)。青贮饲料开封后,在空气中放置一周后,所有青贮的p H值都升高,表明发生了有氧变败。TMR青贮中存在的乳酸菌的添加可以改变意大利黑麦草青贮的发酵产物,但是抑制有氧变败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石粉对高温条件下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过度发酵的抑制效果,试验设置不添加石粉的对照组(L0组)以及添加0.5%(L1组)、1.0%(L2组)和1.5%(L3组)的试验组,在35℃条件下发酵7、21、35、56 d和90 d后开封,测定发酵品质、化学组分和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石粉能显著提高发酵TMR的pH、乳酸和氨态氮(NH3-N)含量以及乳酸菌数量(P<0.05),降低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itergent fiber,NDF)含量(P<0.05)。发酵90 d后,L0、L1组和L2组的NH3-N含量占总氮含量的5%以下,与L0组相比,L1组和L2组有更高的乳酸含量(P<0.05)。因此,生产上推荐添加石粉的量以不超过1.0%为宜。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添加剂量的米曲霉培养物对绵羊瘤胃发酵及对纤维物质降解率的影响,同时筛选出米曲霉培养物的最适添加剂量。试验选用12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在精粗比为3∶7的底物条件下米曲霉培养物的添加剂量分别为0%DM、0.2%DM、0.4%DM、0.6%DM,测定瘤胃内p H、氨态氮(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等发酵参数及采用尼龙袋法分别测定各组羊草的DM(干物质量)、NDF(中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纤维)在瘤胃内动态降解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米曲霉培养物对瘤胃p H值影响不显著(P0.05),0.2%DM组显著降低NH3-N浓度(P0.05),0.4%DM组显著提高乙酸、总酸含量,同时对DM、NDF、ADF的降解显著提高(P0.05)。因此,适量添加米曲霉培养物(0.4%DM)有利于改善瘤胃内环境,提高纤维物质降解率。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究紫花苜蓿与甜高粱混合比例对发酵全混合日粮(TMR)营养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进而确定发酵TMR中紫花苜蓿与甜高粱的适宜混合比例。紫花苜蓿与甜高粱按照10∶0(T1组)、7∶3(T2组)、5∶5(T3组)、3∶7(T4组)和0∶10(T5组)混合后,再分别与精料以6∶4混合,制成5种TMR。TMR青贮60 d后开封测定其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及有氧暴露0(开封时)、3、6、9、12 d后主要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随着甜高粱比例的增加,发酵TMR中干物质含量逐渐降低,粗蛋白质含量相对增加,其中T2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19.59%),除与T3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粗脂肪含量以T5组最低(2.12%);各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随着甜高粱比例的增加,发酵TMR中乳酸含量逐渐增加;各组发酵TMR pH均低于4.2,氨氮/全氮均小于10%,均检测到少量的丙酸,未检测到丁酸。3)有氧暴露后,各组发酵TMR中乳酸菌数量随着有氧暴露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好氧细菌和酵母菌数量逐渐增加。4)随着甜高粱比例的增加,发酵TMR的能值逐渐降低,T1、T2组发酵TMR提供的能量较其他组高。综合各组TMR青贮后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提供的能量,在贵州地区肉牛育肥生产中推荐发酵TMR中紫花苜蓿与甜高粱的混合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7.
发酵天数对裹包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运用裹包发酵技术对全混合日粮(TMR)进行裹包发酵,确定适宜发酵天数,为裹包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在牧场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新鲜TMR为原料裹包发酵,于发酵0、3、7、15、30 d取样,分别设为D0、D3、D7、D15、D30共5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测定其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微生物变化;同时将FTMR暴露到空气中,用多通道温度记录仪记录温度变化,并在1、3、5 d后取样分析,评定其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发酵7 d后乳酸含量为3.31%~3.52%DM(干物质基础),pH为4.43~4.39,氨态氮(NH_3-N)占总氮(TN)比例为2.58%~3.33%,丙酸在D7和D30处理组检出且小于0.2%DM,说明FTMR在D7、D15和D30发酵品质良好;有氧暴露期间,D0和D3组在暴露5 d后霉菌和酵母菌数大于5 log10CFU/g,样品温度高于环境温度2℃,说明已发生腐败;而D7、D15和D30组未出现上述状况,说明具有较高的有氧稳定性。综上表明,FTMR在发酵7 d后表现出良好的发酵品质,并具有较高的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MOS)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采用4×6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在4种不同精粗比(20∶80、30∶70、40∶60、50∶50)饲粮中分别添加6个水平(0、0.4%、0.8%、1.2%、1.6%、2.0%)的MOS,制备出24种底物,以体外产气法对各底物培养3、6、9、12和24 h,对体外培养液p H、氨态氮(NH_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精粗比对培养液p H、NH_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丁酸含量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MOS水平对培养液NH_3-N浓度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精粗比与MOS水平对培养液NH_3-N浓度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随着精粗比的提高,培养液TVFA浓度和丁酸含量升高,而p H和NH_3-N浓度降低;随着MOS水平升高,培养液NH_3-N浓度略有升高。综合得出,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MOS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NH_3-N浓度有显著影响,其中MOS的影响较轻微,尚未呈现剂量效应,主体起作用的仍是精粗比;饲粮精粗比的提高增加了绵羊体外瘤胃发酵VFA浓度,降低了p H和NH_3-N浓度。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添加单一及混合中药渣于全株玉米(Zea mays)青贮中,通过对青贮料感官品质、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分析,探讨中药渣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调制中的应用。全株青贮玉米铡短至1.5~2cm,均匀混入药渣制作青贮,玻璃缸青贮300d开盖,取样进行感官评定、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混合药渣组感官品质为一般质量青贮料,添加水平5%时青贮料粗蛋白(CP)、粗脂肪(EE)、磷含量(P)显著高于未添加对照组(CK)及添加水平7%、10%(P0.05),氨态氮/总氮(NH3-N/TN)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水平为5%时乳酸(LA)、丙酸(PA)含量显著高于添加水平7%、10%(P0.05);单一药渣组中,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川芎(Ligusticum wallichii)及牛蒡(Arctium lappa)药渣组感官品质均在2级及以上,党参药渣组添加水平为5%时,干物质(DM)、CP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添加)及同水平其他处理组(P0.05),LA、PA含量显著高于添加水平7%、10%(P0.05);牛蒡药渣组各添加水平下,DM、CP及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H3-N/T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LA随添加量显著增大(P0.05);川芎药渣组各添加水平下,CP、P含量及E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H3-N/T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乙酸(AA)显著高于同水平其它处理组(P0.05)。综上,混合药渣、党参药渣组添加水平5%时,对青贮品质改善效果较好,牛蒡药渣及川芎药渣有益于青贮品质的改善,但牛蒡药渣对青贮的改善效果优于川芎药渣。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鲜食大豆秸秆为原料,采用固体厌氧发酵法,探讨复合益生菌对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不同发酵时间和糖蜜添加量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通过感官评定、营养成分分析、微生物含量和抗营养因子含量来评价发酵饲料的好坏。试验测定发酵前后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总磷、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营养物质,测定发酵前后饲料的乳酸菌、乳酸、p 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和脲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发酵能提高鲜食大豆秸秆饲料品质,同时提高粗灰分、钙和磷含量(P0.05),降低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提高乳酸菌和乳酸含量(P0.05),同时降低p 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和脲酶活性(P0.05)。最后确定鲜食大豆秸秆饲料最优发酵工艺参数:糖蜜添加量3%,发酵时间30 d。  相似文献   

11.
宁夏黄灌区紫花苜蓿与高丹草适宜混贮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宁夏黄灌区紫花苜蓿与高丹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紫花苜蓿和高丹草萎蔫后按鲜重质量比10∶0(CK)、6∶4(H1)、5∶5(H2)、4∶6(H3)混合青贮,贮存60d后测定混合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有氧暴露后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混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随高丹草比例增加而有所提高;H3处理组pH值、氨态氮/总氮和丁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其它比例的混贮(P0.01),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1);粗蛋白质含量随紫花苜蓿比例增加而升高,对照组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1.16%;酵母菌数量随紫花苜蓿比例增加而减少,表明添加高丹草后降低了青贮有氧稳定性。综合发酵品质、营养品质,本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高丹草以4:6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木薯渣最佳发酵参数,并考察混菌发酵对木薯渣营养品质的影响。从木霉、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4大类共12株菌中分别筛选出1株发酵效果较好的菌株,以营养改善最佳的菌株为主发酵菌,与其它3株进行不同组合,筛选出最适发酵组合,并考察组合中不同菌种最适接种比例、接种量和菜粕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水比以及初始p H间交互作用对木薯渣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克发酵原料按黑曲霉-II∶枯草芽孢杆菌-II∶酿酒酵母=3∶2∶1的比例接种2.5×106个微生物(孢子),菜粕添加量为20%,发酵时间4 d,发酵温度35℃,料水比1∶2,初始p H 4效果最好。以最优条件发酵木薯渣,以干物质计算,发酵后木薯渣粗蛋白由10.77%提高到17.92%(P0.05),粗纤维由21.50%降低到16.54%(P0.05)。此外,发酵后产物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酶、β-葡萄糖苷酶酶活分别达到12.31、3.92和3.95 U/g DM。利用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可以显著提高非常规饲料原料木薯渣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混合异位酸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在体外培养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利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水平混合异位酸对瘤胃pH、NH3-N浓度及发酵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混合异位酸对瘤胃pH值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0.6%DM(H2组)混合异位酸与未添加组(H1组)比较显著降低瘤胃液NH3-N浓度25.50%(P<0.05)。H2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H1组6.9%(P<0.05),H2和H3(0.8%DM)2组乙酸及C2/C3浓度显著高于H1组。结果提示,混合异位酸添加量为0.6%DM时,更有利于改善瘤胃内环境,进而提高饲料养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乳酸菌、米糠、和水分添加量对青贮茭白鞘叶质量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茭白鞘叶青贮时,分别添加乳酸菌(0、2×105、4×105CFU/kg)、米糠(0、2%、4%DM)和水(0、7.5%、15%DM),贮存60 d后,感官评定茭白鞘叶的青贮质量,测定浸提液的p H值、氨态氮和有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乳酸菌的添加提高了青贮发酵的感官评定等级(P0.05),米糠和水分含量对青贮发酵的感官评定无影响(P0.05);各处理组之间p H值和氨态氮占总氮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酸菌的添加提高了乙酸和丙酸的浓度(P0.05);米糠的添加提高了丙酸的浓度(P0.05);乳酸浓度、丁酸浓度和乳酸占总酸比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茭白鞘叶在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也可以青贮,但是青贮质量一般。乳酸菌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青贮品质,利于提高青贮发酵的有氧稳定性;米糠的添加量为2%~4%时,提高了青贮品质,但是未达到显著水平;茭白鞘叶水分含量在63%~71%之间时对青贮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10头3月龄断奶母犊牛为试验动物,以不同精粗比(60∶40和50∶50)、不同粗饲料组合(苜蓿干草、66.7%苜蓿干草+33.3%燕麦干草、50%苜蓿干草+50%燕麦干草、66.7%苜蓿干草+33.3%全株玉米青贮、50%苜蓿干草+50%全株玉米青贮和33.4%苜蓿干草+33.3%燕麦干草+33.3%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底物,利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法,通过测定瘤胃液总挥发酸(TVFA)和氨态氮(NH3-N)质量浓度、48 h产气量(GP)、p H、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和干物质消失率(DMD)等指标,探讨精粗比和粗饲料组合对断奶犊牛瘤胃液体外发酵及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粗比和粗饲料组合对瘤胃液的p H影响显著(P0.05),但对微生物蛋白产量、TVFA和GP无显著差异(P0.05);精粗比为60∶40组NH3-N显著高于精粗比为50∶50组(P0.05),且DMD极显著高于50∶50组(P0.01)。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发酵玉米蛋白粉(fermented corn gluten meal,FCGM)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600±25)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发酵底物为TMR,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各组分别在发酵液中添加0、0.3、0.6、0.9g/L FCGM(干物质基础),每个处理3个重复。记录体外发酵12、24、36和48h产气量,测定体外发酵12、24和48h发酵液pH、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纤维素酶活性、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菌体蛋白浓度,并测定体外发酵24h发酵液中瘤胃微生物菌群相对丰度。结果显示:(1)添加不同水平FCGM组的体外产气量(除12h外)、慢速产气部分、潜在产气部分和有效产气速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FCGM处理组的发酵液pH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纤维素酶活性、菌体蛋白、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且0.9g/L FCGM组达到最高。(3)添加0.6和0.9g/L FCGM组发酵液中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牛链球菌、普雷沃氏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嗜淀粉瘤胃杆菌、真菌和原虫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0.9g/L FCGM组达到最高,而产甲烷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0.9g/L FCGM组达到最低。综上所述,TMR中添加FCGM可提高体外发酵产气量,增加发酵液内纤维素酶活性、VFA、NH3-N及菌体蛋白含量,提高瘤胃内某些纤维降解菌、蛋白降解菌、淀粉降解菌、真菌和原虫相对丰度,降低产甲烷菌相对丰度,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改善瘤胃发酵,其中以添加0.9g/L FCGM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麦麸含量及乳酸菌制剂浓度对茶(Camellia sinensis)渣青贮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将4个浓度的乳酸菌制剂(0、50、100和200 mg·kg–1)分别添加到5个不同麦麸含量(0、5%、10%、15%和20%)的茶渣原料中,青贮45 d后测定其青贮品质和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与茶渣单独青贮相比,添加不同含量的麦麸均可使青贮茶渣的氨态氮/总氮(NH3-N/TN)、乳酸(LA)、乙酸(AA)、干物质(DM)和粗灰分(Ash)含量显著提高(P0.05),pH、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和茶单宁(TTN)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不同浓度的乳酸菌制剂均可使青贮茶渣的pH、NH3-N/TN、AA、DM和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LA、CP、Ash和TTN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麦麸含量为15%和20%青贮茶渣的pH显著低于其他组别(P0.05),添加100 mg·kg–1乳酸菌制剂可使青贮茶渣的NH3-N/TN和A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别(P0.05),A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在茶渣中添加麦麸和乳酸菌制剂可以明显提高茶渣的适口性、青贮品质和养分含量;综合考虑青贮品质,在85%茶渣+15%麦麸的混合原料中添加100 mg·kg–1乳酸菌制剂可获得较优质的青贮茶渣饲料。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与发酵品质的影响,选择比较常用的三个添加剂:纤维素酶(发酵促进剂)、蔗糖(发酵促进剂)、乙酸(发酵抑制剂)添加到紫花苜蓿中,制作袋装青贮饲料,贮藏30 d后测定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蔗糖可显著提高苜蓿青贮料中的粗蛋白含量(P0. 05),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 05),添加乙酸或纤维素酶可显著提高苜蓿青贮料中粗脂肪和干物质的含量(P0. 05);添加乙酸、纤维素酶或蔗糖都可显著降低苜蓿青贮料中的p H值和乙酸含量(P0. 05),显著提高苜蓿青贮饲料乳酸含量(P0. 05),添加蔗糖显著降低苜蓿青贮料中丁酸的含量(P0. 05)。因此,添加蔗糖有利于苜蓿青贮饲料营养物质的保存,添加乙酸改变了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9.
水分含量和发酵时间对花椰菜茎叶青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不同水分含量(50.0%、60.0%、70.0%、80.0%及88.3%)和时间(30、45及60 d)对花椰菜茎叶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水分含量和不同的发酵时间对青贮品质有明显影响。感官评定中,降低水分含量可改善青贮效果,发酵时间对青贮效果影响差异不大。p H随发酵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以60.0%水分组发酵60 d的数值最低。乳酸(LA)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以60.0%水分组发酵60 d的含量最高。青贮发酵后粗蛋白(CP)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以60.0%和70.0%水分组发酵60 d的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灰分(Ash)含量随青贮原料水分含量的降低和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综合分析,60.0%和70.0%水分含量组发酵60 d的花椰菜茎叶青贮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菌糠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调制30份菌糠青贮,采用青贮袋抽真空密封贮存,室温放置。分别在发酵第1、3、7、15、30和60d开封,测定青贮料的发酵品质。每个开封处理设5个重复。结果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持续显著升高(P0.05),青贮料的p H值显著降低(P0.05),15d后p H值继续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30d和60d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60d时氨态氮含量和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说明菌糠青贮发酵饲料最佳的发酵时间是15~30d,不宜超过30d,发酵时间的延长,青贮料中不良产物氨态氮含量、乙酸含量、丙酸含量和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