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新型纳米佐剂按照不同比例配制口蹄疫O型、Asia Ⅰ型双价灭活疫苗,对疫苗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免疫接种SPF豚鼠,通过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对新型纳米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进行初步评估。结果初步表明新型佐剂疫苗黏度低易注射、稳定性好、安全、免疫副反应小、其免疫效果与采用ISA206佐剂制备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
动物黏膜免疫佐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膜佐剂可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延长抗原与黏膜及免疫活性细胞的作用时间,减少黏膜免疫耐受,增强疫苗免疫效果。本文主要综述了细菌脂肽、polyI:C和单磷酰类脂A等Toll样受体配体佐剂,芽胞、脂质体和纳米乳等黏膜传递系统以及其他新型黏膜佐剂的研究新进展,展望了黏膜佐剂在免疫学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新城疫、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生产所用的优质佐剂,选用3种白油和1种纳米铝胶佐剂同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制成灭活疫苗,并分为A、B、C、D组,然后对各组疫苗进行无菌、物理性状、安全性及免疫效力检验。结果表明:由4种佐剂制备的疫苗的无菌性、物理性状及安全性均符合国家标准,但各组免疫效果不同,其中除了C组疫苗黏度较高且在第1周时吸收较慢外,其他组疫苗在安全性以及免疫效力方面均能达到理想效果,其中D组由纳米铝胶佐剂制备的疫苗免疫效果最佳,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疫苗大部分是由化学合成多肽或基因工程重组抗原组成的,其免疫原性相对较弱,需要借助免疫佐剂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具体来讲,免疫佐剂能够提高机体对抗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现从纳米粒子佐剂、天然佐剂、脂质体、细胞因子分析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的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纳米磷酸钙作为猪瘟多肽疫苗佐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纳米磷酸钙(NCaP)作为猪瘟多肽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猪瘟多肽疫苗作为抗原,制备纳米磷酸钙吸附猪瘟多肽疫苗。将制备好的疫苗免疫兔后,分别检测兔抗体水平和攻毒后体温变化情况。检测结果显示,纳米磷酸钙对猪瘟多肽吸附率达70%;免疫后纳米磷酸钙佐剂组抗体水平低于弗氏佐剂,但与游离猪瘟多肽疫苗组相比,有较大提高;除弗氏佐剂组外,所有实验兔均有体温升高现象,纳米磷酸钙佐剂组体温升高的时间与空白组相比推迟16 h。结果表明,NCaP作为佐剂相对游离猪瘟多肽可提高其免疫效果,但其诱导的抗体水平低于弗氏佐剂组。  相似文献   

6.
自制纳米氢氧化铝佐剂,通过吸附H5N1灭活抗原,制备了纳米铝佐剂疫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标准,免疫肉鸡。经检测发现纳米铝佐剂疫苗组肉鸡产生有效保护抗体时间较油佐剂疫苗和常规铝佐剂疫苗提前3d和7d,抗体峰值达到时间较油佐剂疫苗和常规铝佐剂疫苗提前14d。结果表明,纳米氢氧化铝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免疫佐剂,可以更早的刺激动物产生有效保护抗体,纳米铝佐剂禽流感疫苗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佐剂是增强和调节疫苗抗原免疫反应的免疫刺激物,与抗原一起使用能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佐剂能激活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当佐剂和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射到机体内,可改变抗原的形态并延长抗原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促进单核吞噬细胞对抗原的递呈能力及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佐剂的发展史长达一百多年,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疫苗佐剂是铝佐剂,传统的灭活疫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以铝盐为主的复合物作为主要佐剂。但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重组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逐步被开发出来,这些新型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往往存在免疫应答能力差等问题,早期的抗原不纯导致传统的铝盐佐剂已无法满足需要。为解决新型疫苗免疫原性差的问题,科研人员致力于开发广谱且高效的新型疫苗佐剂用来增强新型疫苗的作用。新型疫苗佐剂种类繁多,功能各不相同且机制较为复杂,可分为新型油乳佐剂、脂质体佐剂、CpG寡核苷酸佐剂、细胞因子佐剂、纳米佐剂、多糖佐剂及复合系统类佐剂等。笔者对疫苗佐剂的发展史、作用机制及新型疫苗佐剂的分类进行分析和评述,以期为新型疫苗佐剂的研制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高变异性、免疫逃逸以及异源毒株间的交叉保护效果差,致使现有疫苗保护效力的持久性和有效性受限。本文归纳了PRRSV国内外流行毒株的进化和抗原变异以及毒株中和表位的免疫保护机制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传统疫苗、反向遗传学构建的嵌合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干扰素诱导激活疫苗以及纳米疫苗等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通过不断改良佐剂、改进接种方式等途径开发新型PRRSV疫苗,有望加快终结PRRS的全球流行,为研发安全高效的新型PRRSV疫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9,(6):1135-1139
选用1种递送载体与4种免疫刺激增强剂混合,与赛卡病毒DNA疫苗pVAX-ZikaME联合免疫BALB/c小鼠,观察新型佐剂对DNA疫苗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首先构建表达ZikaME蛋白的DNA疫苗,然后将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用配制的佐剂与重组的DNA疫苗联合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亚群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特异性抗体检测验证新型佐剂的增强免疫效果。结果显示,Western blot检测所构建的DNA疫苗表达68 000目的蛋白。用重组疫苗辅以佐剂免疫小鼠,免疫35 d时淋巴细胞增殖刺激组刺激指数、细胞亚群分化、特异性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PBS组(P0.05)。结果表明,DNA疫苗pVAX-ZikaME辅以新型佐剂免疫小鼠可增强机体对该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佐剂对于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常用佐剂及纳米佐剂的类别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纳米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在佐剂的应用和研究发展中具有十分可观的潜质。  相似文献   

11.
佐剂作为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安全性及对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受到广泛重视。动物疫苗佐剂种类较多,包括铝佐剂、油乳佐剂和脂质体佐剂等。但由于可应用的佐剂有限,疫苗的需求量增大,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疫苗佐剂成为新的研究热潮。中药具有易获取、毒性低和免疫活性强等特点,有潜力成为新型疫苗佐剂。笔者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佐剂活性、联合疫苗后的免疫调节效果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阐明中药有效成分作为动物疫苗佐剂的可能性及研究进展,为新型佐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DNA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NA疫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疫苗,能够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预防和治疗人和动物的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DNA疫苗研究的深入和扩展,用于提高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免疫佐剂也逐渐开展起来。本文就新型细胞因子佐剂、趋化因子和协同刺激分子佐剂、补体分子佐剂和CpGDNA佐剂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聚焦兽用疫苗中药佐剂的研究与产业化发展,总结兽医领域在单味药与中药组份佐剂,以及配合疫苗使用的“免疫增强剂”效用,从现代免疫与中兽医理论两个角度分析作用机理,推动兽用疫苗中药佐剂在提高免疫效果、提高疫苗免疫应答方面的应用,提出产业发展对策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本实验室研制的纳米佐剂M12,赛比克公司的纳米佐剂IMS1313、羟基磷灰石凝胶佐剂HA以及赛比克公司的矿物油佐剂ISA206,配制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通过相关物理性状检测,比较4种佐剂的乳化效果。结果显示,4种佐剂乳化的疫苗物理性状均达到质量标准。对小鼠的免疫试验,分别免疫16g雌性BALB/C小鼠10只,免疫后每隔7d采集血样,共计90d,进行液相阻断ELISA试验,结果显示,自制M12纳米佐剂免疫平均抗体效价最高,且持续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试验用同一批次相同抗原含量的口蹄疫病毒灭活抗原,分别采用纳米乳佐剂和ISA206佐剂配制口蹄疫O型、A型双价灭活疫苗,并对仔猪进行免疫,免疫后6个月内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O型、A型免疫抗体效价(lg)。结果:免疫后6个月内纳米乳疫苗免疫猪产生的抗体lg平均值均高于ISA206佐剂疫苗,抗体水平在免疫后1个月达到最高。免疫后第6个月,纳米乳疫苗O型抗体lg平均值为2.19,A型抗体lg平均值为2.175,按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的判定标准免疫猪抗体lg≥1.8,具有99%以上保护效力,纳米乳疫苗属于完全保护范围,而ISA206佐剂疫苗属于不完全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6.
佐剂能够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已经在多种疫苗研究中使用佐剂。但在生产过程中,佐剂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限制因素包括安全性,作用机理研究相对落后,免疫途径多样化,佐剂诱导不同的免疫应答类型,效果评价方法不统一,以及自身的物理化学性状的不稳定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旨在筛选适宜于猪丹毒丝菌灭活疫苗的佐剂。以分离鉴定出的猪丹毒丝菌1a型HG-1株灭活菌体为抗原分别配制矿物油佐剂疫苗(简称矿物油疫苗)、氢氧化铝胶佐剂疫苗(简称铝胶疫苗)、ISA201双相油乳佐剂疫苗(简称ISA201疫苗)、GEL02水溶性聚合物佐剂疫苗(简称GEL疫苗)、IMS1313水溶性纳米佐剂疫苗(简称IMS1313疫苗)共5种佐剂的灭活疫苗。小鼠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二免14 d后使用约为4 LD_(50)的HG-1株对小鼠进行腹腔攻毒,矿物油疫苗和GEL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100%(7/7)和71%(5/7),其他三种佐剂疫苗的保护率均为14%(1/7)。本研究进一步选择铝胶疫苗和GEL疫苗进行猪体对比试验;仔猪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佐剂疫苗的副反应均较小;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两次免疫后使用约为16 LD_(100)的HG-1株对免疫仔猪进行耳缘静脉攻毒,两种佐剂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60%(3/5)和100%(5/5)。本研究最终选择GEL佐剂作为开发猪丹毒灭活疫苗的最适佐剂。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用于新型猪源链球菌(SS)灭活疫苗的佐剂,本研究以SS1 Z1株、SS2 Z2株和SS7 Z7株为抗原,分别配制ISA201 VG双相油乳佐剂疫苗(简称ISA201疫苗)、GEL 02 PR水溶性聚合物佐剂疫苗(简称GEL疫苗)、IMS1313N VG水溶性纳米佐剂疫苗(简称IMS1313疫苗)、矿物油佐剂疫苗(简称油疫苗)、氢氧化铝胶佐剂疫苗(简称铝胶疫苗)共5种佐剂的三价灭活疫苗。豚鼠和仔猪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油佐剂疫苗的副反应较大,其余疫苗的副反应较小。仔猪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二免14 d后利用约为1 LD_(100)的SS2 Z2株对仔猪经耳缘静脉攻毒,ISA201疫苗、GEL疫苗对仔猪的保护率均为100%,油疫苗和铝胶疫苗保护率分别为60%、40%,IMS1313疫苗组的保护率为0;利用1 LD_(100) SS1 Z1株攻毒后,ISA201疫苗、GEL疫苗、油疫苗、铝胶疫苗和IMS1313疫苗对仔猪的保护率分别为100%、80%、80%、60%和0。综上结果表明,ISA201疫苗免疫仔猪能产生最高的抗体水平,同时提供了最高的保护效力,且副反应较小,确定ISA201为开发链球菌灭活苗的首选佐剂。本研究为SS三价灭活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旨在筛选适宜于猪丹毒丝菌灭活疫苗的佐剂。以分离鉴定出的猪丹毒丝菌1a型HG-1株灭活菌体为抗原分别配制矿物油佐剂疫苗(简称矿物油疫苗)、氢氧化铝胶佐剂疫苗(简称铝胶疫苗)、ISA201双相油乳佐剂疫苗(简称ISA201疫苗)、GEL02水溶性聚合物佐剂疫苗(简称GEL疫苗)、IMS1313水溶性纳米佐剂疫苗(简称IMS1313疫苗)共5种佐剂的灭活疫苗。小鼠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二免14 d后使用约为4 LD50的HG-1株对小鼠进行腹腔攻毒,矿物油疫苗和GEL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100%(7/7)和71%(5/7),其他三种佐剂疫苗的保护率均为14%(1/7)。本研究进一步选择铝胶疫苗和GEL疫苗进行猪体对比试验;仔猪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佐剂疫苗的副反应均较小;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两次免疫后使用约为16 LD100的HG-1株对免疫仔猪进行耳缘静脉攻毒,两种佐剂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60%(3/5)和100%(5/5)。本研究最终选择GEL佐剂作为开发猪丹毒灭活疫苗的最适佐剂。  相似文献   

20.
疫苗接种是控制养殖鱼类病害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疫苗通常需要佐剂的辅助来提高免疫效力,传统佐剂(如矿物油)已广泛应用于商业化鱼类细菌疫苗中,但这类佐剂可能产生明显的副作用,且对细胞内病原疫苗作用不大。随着鱼类免疫学和免疫机制研究的深入,免疫反应中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功能也逐步明确,为新型疫苗及佐剂的研发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为降低鱼类疫苗的副作用,同时确保免疫保护水平,研究人员致力于针对特定宿主细胞反应和特定病原体,开发无副作用或轻微副作用的疫苗佐剂。文章总结了目前水产疫苗常用佐剂以及新一代佐剂(Toll受体配体或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佐剂的免疫保护功效及其在体内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为理想水产疫苗佐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