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建立了控制复方黄芪金银花颗粒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层析对颗粒中女贞子、金银花、黄芪、枸杞子进行了薄层鉴别以及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显示,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绿原酸在42.24~84.48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0053×C-0.0012(r=0.9999,n=5);样品在24 h内稳定,RSD=0.733%;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2.094%,RSD=0.499%;该方法精密度高,RSD=0.382%.本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复方黄芪金银花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控制复方黄金颗粒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对颗粒中黄芪、金银花、女贞子、枸杞子等中药进行薄层鉴别。结果:该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芪贞增免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芪贞增免颗粒中黄芪、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含量;采用波长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制剂中特女贞苷和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较好,专属性强;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进样量0.840~5.040μg (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9%(RSD=1.09%,n=9);特女贞苷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0.0012~250.0300μg·m L-1(r=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6%(RSD=1.28%,n=9);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0.0185~250.4625μg·mL-1 (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0%(RSD=1.01%,n=9)。结论:本文所建立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芪贞增免颗粒质量标准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旨在探索建立银翘天甘复方制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检测波长为327nm;薄层色谱法(TLC),展开剂为乙酸丁酯-甲酸-水(7.5:2.5:2.5).结果表明:绿原酸浓度为2.5~15μg/mL时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1897C-0.0033,r=0.9997(n=5),回收率为99.4%,RSD为0.2%.薄层色谱能将复方制剂中的绿原酸很好的分离出来,样品中的绿原酸比移值(Rf值)=0.28±0.01(n=5),与对照品之间的Rf值基本一致.银翘天甘复方制荆中舍有绿原酸,且UV、TLC可作为银翘天甘复方制剂中绿原酸的定性分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中药材标准,对内蒙古润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七清败毒散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旨在为七清败毒散的生产提供质量控制依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七清败毒散中主药金银花的主要成分绿原酸的含量,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主药板蓝根进行鉴别。结果显示,绿原酸在13.2μg/mL~66.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037 3×C-0.009 9(r=0.999 9,n=6);七清败毒散的绿原酸含量为1.763μg/mg。绿原酸的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77%,回收率范围在70%~110%之间,日内和日间平均精密度分别为0.356%,0.096%,均小于5%。结果显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处方中金银花的定量测定,方法可靠,无需校正;薄层鉴别法专属性强,可以用于处方中板蓝根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复方苦玄参颗粒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CL)对复方苦玄参颗粒中的苦玄参、桃金娘根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复方苦玄参颗粒中的苦玄参苷IA进行含量测定。TLC表明,复方苦玄参颗粒中的苦玄参、桃金娘根均与其对应的标准药材在相同的位置有一致的斑点;HPLC表明,苦玄参苷IA在21.08μg/mL~105.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0.01%(n=6)。表明建立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复方苦玄参颗粒中苦玄参、桃金娘根的鉴别及苦玄参苷IA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对栀子和黄芩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毒净颗粒中绿原酸含量.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8∶ 92),检测波长为324.5 nm.绿原酸在0.161 6~1.292 8 m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9% (n=6),RSD=1.26%.本方法可用于控制肝毒净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口服液中黄连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服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盐酸小檗碱含量在0.326 0-1.630 0μ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4.38×106X-4.75×104(R2=0.999 9,n=5);样品在12 h内稳定,RSD为0.36%;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106%,RSD为0.826%;该方法精密度高,RSD为0.11%。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黄连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当归补血颗粒的质量检测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组方药物当归有效成分藁本内酯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组方药当归中的阿魏酸和黄芪中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藁本内酯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特异性强;阿魏酸浓度在0.502μg/mL~20.0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5),3种浓度阿魏酸对照品精密度RSD均不大于1.5%,重复性试验RSD为0.63%,稳定性试验RSD为0.93%,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8.21%,色谱图中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良好。黄芪甲苷浓度在0.401μg/mL~8.01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2),3种浓度黄芪甲苷对照品精密度RSD均不大于1.5%,重复性试验RSD为1.76%,稳定性试验RSD为1.66%,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7.68%,色谱图中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良好。说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对当归补血颗粒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定复方茜草灌注液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茜草、苦参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含量。结果:隐丹参酮的回归方程Y=1×106 X+744 462,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1.61%。丹参酮ⅡA的回归方程Y=2×106 X+2×106,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2.05%。结论:建立的鉴别方法直观、简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制定复方茜草灌注液质量标准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究复方黄芪颗粒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采用罗斯肉仔鸡进行饲喂试验,试验组分别添加0.87%、1.74%、3.48%复方黄芪颗粒,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肉质含水量均在71%~78%之间,复方黄芪颗粒给药组含水量均高于对照组。胸肌和腿肌的pH2 h值和pH24 h值均在优质鸡pH值范围内,给药组pH值均大于对照组。胸肌中,1.74%组蛋白质含量最高,3.48%组氨基酸含量最高。腿肌中,0.87%组蛋白质含量最高,3.48%组氨基酸含量最高。肉质谷氨酸含量最高,依次为赖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且每100 g肉质中氨基酸含量均超过1 g。试验表明,复方黄芪颗粒添加量为1.74%效果最优,可明显提高肉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红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对红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不同的提取工艺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正交试验优选出红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即提取时乙醇的用量为药材的10倍,乙醇浓度为75%,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时间为2h。表明研究试验结果可靠,以优化的工艺所得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高,有利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IC)法测定复方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纳米乳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纳米乳含量。色谱柱为DiamondC18柱(250mmx4.6mm,5u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乙腈-水,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阿莫西林在40~400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回收率为99.9%,RsD为0.52%。舒巴坦钠在20~200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收率为99.9%,RSD为0.66%。[结论]该方法为控制复方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纳米乳质量提供了可靠韵审罟奔新青津  相似文献   

14.
采用HPLC-ELSD法对黄芪精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C18(5μm,4.6mm×250mm),柱温为35℃;流动相:乙腈—水(34:66);流速:1.0mL/min;ELSD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为65℃;空气压力为30psi。黄芪甲苷在32.12~321.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2.75%(n=6)。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黄芪精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一年生幼苗为材料,用不同光膜(红色光膜、黄色光膜、蓝色光膜、白色光膜及自然光照)进行不同光质处理,测定其根生物量、3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及单株产量。结果表明,蓝光处理后黄芪根系生物量是对照(3.37 g·株-1)的1.25倍,红光处理的黄芪根系生物量仅为1.19 g·株-1,显著低于自然光处理,说明蓝光促进了根系生物量的积累,红光不利于根系生物量的积累;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黄芪根中多糖、黄酮和甲苷的含量(P <0.05);多糖、黄酮、甲苷产量分别为27.95 mg·株-1,5.30 mg·株-1和0.87 mg·株-1,说明用蓝光处理有利于提高黄芪的品质和产量,红光处理抑制了有效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金银花中绿原酸超声波强化浸出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作为考核指标。结果:金银花中绿原酸超声波强化浸出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8倍量,超声浸出30min,绿原酸提取率高。结论:该试验绿原酸提取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
为完善麻杏石甘颗粒质量标准,采用高液相色谱法对麻杏石甘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进行研究。采用Thermo scientific B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3∶97),检测波长207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盐酸麻黄碱进样浓度在5~6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盐酸麻黄碱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6.62%(n=6),RSD为1.30%。本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耐用性强,为进一步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标准,保证临床效果,提供了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石榴皮提取物颗粒剂在不同时期的有效成分鞣花酸含量的变化。色谱柱PT-230A Colume heater Apollo C18柱(1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1.2%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结果显示,鞣花酸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0.52~5.20μg(R2=0.9978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RSD为1.6%。样品于2008年3月25日测定的颗粒剂鞣花酸含量为0.495 mg/g,2011年3月25日测定的含量为0.439 mg/g。表明该石榴皮提取物颗粒剂稳定性良好,有效期可达到三年以上。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中药石榴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前人研究认为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与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 (Bge.)Hsiao)染色体数目为2n=16。本试验采用根尖染色体常规制片方法,观察了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种子根尖有丝分裂相。结果显示: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染色体数目为2n=18,这2种植物各有4条小染色体。膜荚黄芪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2x=18=4sm+14m,核型类型为2B型。蒙古黄芪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2x=18=6sm+12m,核型类型为2C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