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Jeffers1975年建立的艾美耳属球虫早熟虫株选育方法,对鸡和缓艾美耳球虫巴彦淖尔株(SY-MB株)进行了单卵囊分离、扩增和早熟虫株的选育。经SPF鸡15代传代之后,分离株的潜隐期由96 h缩短至77 h,缩短了19 h。按索勋等1998年建立的方法对选育出的和缓艾美耳球虫巴彦淖尔早熟株(SY-mb77株)进行10代非选择性传代,证明该早熟虫株的潜隐期、卵囊产量、免疫原性和致病性均具备早熟虫株特性,并能有效抵抗强毒虫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2.
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系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索勋 《畜牧兽医学报》2005,36(6):602-605
按照Jeffers建立的艾美耳属球虫早熟系选育方法,对和缓艾美耳球虫涿州株(Eimeria mitis Zhuozhou strain,EmiZ)进行了早熟选育。经石歧杂肉仔鸡15次传代之后,EmiZ潜在期由96h缩短至77h,缩短了19h。选育出的和缓艾美耳球虫涿州株早熟系(Eimeria mitis Zhuozhou strain precocious line,EmiZP)在致病性与繁殖力上均较母株弱,但保留了母株的免疫原性。经EmiZP免疫的石歧杂肉仔鸡,可抵抗母株EmiZ的攻虫。对选育的早熟系EmiZP进行放松选择传代10代,其潜在期、排卵囊高峰、卵囊产量和致病性均保持了早熟系的特征,说明所选育的EmiZP已在遗传上保持了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大型艾美耳球虫原始株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对大型艾美耳球虫原始株的潜隐期、致病性、免疫原性及药敏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型艾美耳球虫原始株的潜隐期为168h,孢子化所需时间为37h~42h;在致病性试验中,不同接种剂量的显露期和排卵高峰一致,但卵囊产量不同,其中接种剂量为5×10~3个卵囊组的产卵囊量最多,与对照组相比,各感染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在免疫原性试验中,低剂量免疫(100个卵囊)可以对30 000个卵囊的攻虫量产生完全的保护力。在药敏试验中,根据临床表现、卵囊排出量、饲料转化率判断,大型艾美耳球虫对3种抗球虫药的药效最好是莫能菌素,药效最低的是氯苯胍。大型艾美耳球虫原始株致病性较强,免疫原性良好,对莫能菌素敏感,即莫能菌素对其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家兔感染大型艾美耳球虫的首选药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按照Jeffers建立的球虫早熟株选育方法对布氏艾美耳球虫保定株进行早熟选育,经20代的选育获得了布氏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与保定亲本虫株相比,该早熟株潜隐期缩短了37h,即由125h减至88h;卵囊大小为24.4μm×20.0μm,形状指数为1.22;并且繁殖力下降了约40%,致病力显著低于亲本虫株;再经5代非选择性传代后,该虫株的早熟特性和弱毒性均得以保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育堆形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早熟株及观测其生物学特性,运用Jeffers创立的艾美耳属球虫早熟株选育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堆形艾美耳球虫进行连续传代早熟选育,并对获得的早熟株与母株孢子化卵囊大小、繁殖能力、致病性以及免疫保护力等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堆形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与母株之间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差异。经过18代早熟选育后,堆形艾美耳球虫的潜在期由母株的99h缩短至84h。与母株相比,早熟株的孢子化卵囊大小明显减小(P〈0.05),卵囊繁殖能力降低了17%~42%。致病性试验中,早熟株感染组的平均增重均高于母株,而病变记分相当。免疫保护试验中,早熟株与母株的免疫保护力相当,其卵囊抑制率略低于母株,差异不明显(P〉0.05)。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选育出堆形艾关耳球虫早熟株,对母株攻击具有保护力,为鸡球虫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按照Jefiers 1975年建立的艾美耳球虫属球虫早熟选育方法,对和缓艾美耳球虫保定株进行了早熟选育。通过连续11代的早熟选育后,获得了潜隐期由97h缩短至82h的早熟系。该早熟系经过5代连续非早熟选择性传代,潜隐期仍稳定在82h。排卵囊期为感染后第4~10天,其中第5天为高峰期。该早熟系的致病力较亲本株弱,同样剂量感染后早熟系感染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亲本株感染组。该早熟系免疫原性良好,每羽鸡免疫100个以上卵囊即可较好抵抗1x10^5个亲本株的攻击,相对增重率达80.0%以上和卵囊减少率达90.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验证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耐药株经本动物(鸡)连续传代后的毒力和遗传稳定性,为虫种种子传代提供依据,试验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耐药株(Etpp)用11日龄敏感鸡连续放松传代10次,其潜隐期、排卵囊高峰、卵囊产量、致病性和免疫原性均保持了早熟耐药株(Etpp)的特征,说明所选育的虫株(Etpp)在遗传上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获得了2株纯种球虫,鉴定为和缓艾美球虫与早熟艾美球虫.主要鉴定指标:和缓艾美球虫:卵囊呈球形或亚球型,囊壁光滑无色,卵囊内有1极体,无内、外残余体;测100个卵囊的平均大小为(14.96±1.38μm×(13.65±1.20)μm,测100个孢予囊的平均大小为(9.23±1.20)μm×(5.29±0.53)μm;潜在期96 h,最短孢子化时间15.5 h;虫体主要寄生于小肠下段.早熟艾美球虫:卵囊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极体,无内、外残余体;测100个卵囊的平均大小为(19.21±2.10)μm×(16.40±1.75)μm,测100个孢子囊的平均大小为(10.62±0.90)μm×(6.85±0.75)μm;潜在期84 h,最短孢子化时间20 h;虫体主要寄生于鸡十二指肠与空肠前段.分别用此2株纯种球虫的孢子化卵囊20×10<'4>、60×10<'4>个感染30日龄黄羽肉鸡各10只,另设1个不感染对照组,结果感染2株纯种球虫的鸡均未发生死亡,但平均增重与不感染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感染和缓艾美球虫的2组鸡肠道均出现可见病变,感染早熟艾美球虫的2组鸡肠道病变计分为零.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早熟株和了解其免疫原性,本试验通过鸡体的传代培养,初步得到了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P9。以早熟株免疫雏鸡后,以亲本株P0半数致死量攻毒,以确定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P9的潜隐期由P0的141h缩短至131.5h,免疫后攻毒显示该早熟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早熟选育技术,诱导选育出1株与已获得的山东株免疫原性差异较大的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山西株的早熟弱毒株,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早熟诱导获得的巨型艾美耳球虫山西早熟株卵囊略小于亲本株,潜隐期为109 h;早熟株各组小肠病变记分差异显著低于(P<0.05)亲本株组,且临床症状较亲本株组弱;等剂量下,早熟株组的卵囊产量及卵囊繁殖力低于亲本株组;早熟株单次免疫剂量≥400个卵囊/只、2次免疫的一免剂量≥100个卵囊/只、二免剂量≥200个卵囊/只时可达到良好免疫效果。本研究结果为制备高效广谱、免疫原性良好的鸡球虫疫苗提供虫株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畜禽球虫病的病原体是孢子虫纲球虫目艾美耳科的原虫,均系细胞内寄生,各种动物都有其专性寄生的球虫,不相互感染,兽医临床主要是艾美耳球虫属和等孢子球虫属。艾美尔属的特点是卵囊内的胚孢子形成四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2个子孢  相似文献   

12.
利用显微操作从柔嫩艾美耳球虫长春株、河北株、山东株(由单卵囊接种建立)挑选出单孢子囊接种于雏鸡,接种成功率为17.8%。传代后提取DNA,用7条随机引物PCR扩增,鉴别RAPD图谱及特异条带,结果获得柔嫩艾美耳球虫长春株2个克隆、河北株2个克隆、山东株1个克隆。  相似文献   

13.
鸡球虫早熟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疫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Jeffers建立的艾美耳球虫早熟株选育方法选育出的球虫早熟株,其潜在期明显缩短,繁殖力和致病性显著降低,但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并且,早熟株的弱毒性和早熟性具有遗传稳定性,通过放松选择压力反复传代后无恢复现象。国内外学者根据早熟株的这些生物学特性,并在深入了解鸡球虫病的保护性免疫机制的基础之上研制了抗鸡球虫病的早熟株弱毒活苗。本文综述了球虫早熟株的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研制出的球虫早熟苗在鸡球虫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杨凌区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选育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球虫早熟系虫株选育的方法,反复收集感染后最先排出的卵囊,选育出杨凌地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并对早熟株的潜伏期、致病性及繁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18代选育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杨凌早熟株的潜伏期比母株缩短了24h;早熟株卵囊的形态与母株相似,但没有母株卵囊的大;早熟株的繁殖能力低于母株,每羽鸡所排卵囊总量与剂量呈正相关,而每个卵囊的繁殖能力与剂量呈负相关;早熟株的致病性低于母株。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卵囊形态大小、潜在期、最短孢子化时间、致病性与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方面对表达M2e-EYFP融合蛋白的转基因柔嫩艾美耳球虫及其受体野生型柔嫩艾美耳球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球虫的上述生物学特性与柔嫩艾美耳球虫种相符,且与其受体野生型球虫具有较高相似性,但也存在部分差异,主要表现在卵囊大小、最小潜在期、繁殖力、致死率和免疫后抑制卵囊产量上.分析原因,作者认为是单孢子囊筛选所致.  相似文献   

16.
采用球虫早熟系虫株选育的方法,反复收集感染后最先排出的卵囊,选育出杨凌地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并对早熟株的潜伏期、致病性及繁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18代选育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杨凌早熟株的潜伏期比母株缩短了24h;早熟株卵囊的形态与母株相似,但没有母株卵囊的大;早熟株的繁殖能力低于母株,每羽鸡所排卵囊总量与剂量呈正相关,而每个卵囊的繁殖能力与剂量呈负相关;早熟株的致病性低于母株。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分离获得了1株巨型艾美耳球虫,通过紫外线诱导和非紫外线诱导两种方法对该虫株进行早熟选育,获得了2个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减毒株。通过对2个早熟株的潜隐期、繁殖力、致病力以及免疫原性进行对比研究,证明紫外线诱导下的早熟选育可明显缩短选育所需代数,且与传统方法选育的早熟株在繁殖力、免疫原性与免疫保护力等方面基本相同。紫外线诱导下,经7代早熟选育,潜隐期由母株的142h缩短到116h,而非紫外线诱导的选育需要20代才能达到同样的选育结果。两早熟株卵囊的繁殖能力与母株相比有所下降,但仍保留了母株原有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8.
为检测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常用抗球虫药的敏感性,选用地克珠利、氯苯胍、二硝托胺、癸氧喹酯、尼卡巴嗪、马杜米星、盐霉素和拉沙洛西等8种抗球虫药进行鸡体试验,通过抗球虫活性百分比(percent of optimum anticoccidial aetivity,POAA)、病变记分减少率(reduction of lesion scores,RLS)、相对卵囊产量(relative oocyst production,ROP)和抗球虫指数(anticoccidial index,ACI)4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8种药物敏感;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盐霉素轻度敏感,对地克珠利、氯苯胍、二硝托胺、癸氧喹酯、尼卡巴嗪、马杜米星和拉沙洛西敏感。本研究结果可为对球虫早熟株疫苗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禽世界》2007,(9):45-4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柔嫩艾美耳球虫PTMZ株+毒害艾美耳球虫PNHZ株+巨型艾美耳球虫PMHY株+堆型艾美耳球虫PAHY株)”近日获得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这是国内首个全部采用早熟选育致弱的药物敏感虫株组成的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  相似文献   

20.
利用从南宁市郊养鸡场球虫病鸡粪便中收集的球虫混合种卵囊感染小鸡,再应用单卵囊分离感染技术,从感染鸡盲肠中收集的卵囊分离纯化获得1株纯种球虫,经鸡体传代增殖,对该虫株的卵囊大小和卵形指数、潜在期、排卵高峰期、最短孢子化时间、寄生部位、致病性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测得该虫株卵囊的平均大小为(25.743±1.94126)μm×(21.4±1.85985)μm,平均卵型指数为1.2067±0.07;潜在期为140 h;其排卵囊峰期在第6~9天,最高峰在第7天;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9 h;寄生部位在盲肠;对两周龄的艾维茵鸡,当使用5×104的孢子化卵囊感染剂量时死亡率为7.5%。根据这些测定和观察到的指标综合鉴定该分离株球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并命名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广西南宁株(Eimeria.tenella-GXNN),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本地区鸡球虫病的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