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应用酶标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未孕牛、妊娠早期(〈100d)、妊娠中期(100 ̄200d)和妊娠后期(〉200d)的黑白花奶牛各10头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妊娠阶段各组与未孕牛差异不显著(P〉0.05),这就说明了妊娠时母体外周血清中IL-2R阳性表达细胞无显著变化,从而抑制机体对胚胎或胎儿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
选择30头妊娠奶牛,根据妊娠不同分为妊娠前期(<100d)、妊娠中期(100~200d)和妊娠后期(>200d)3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孕牛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cAMP和cGMP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妊娠期延长,孕牛血清和单个核细胞的cAMP是逐渐减少,而cGMP则是逐渐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中cAMPcGMP之比值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但随妊娠期延长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选择30头妊娠奶牛,根据妊娠阶段不同分为妊娠前期(小于100d)、妊娠中期(100—200d)和妊娠后期(大于200d)3组,应用MTT比色法测定妊娠母牛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结果是妊娠母牛淋巴刺激指数明显低于未妊娠牛(P<0.05),不同妊娠天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就说明妊娠时母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4.
选择30头妊娠奶牛,根据妊娠不同分为妊娠前期(〈100d)、妊娠中期(100 ̄200d)和妊娠后期(〉200d)3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孕牛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cAMP和cGMP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妊娠期延长,孕牛血清和单个核细胞的cAMP是逐渐减少,而cGMP则是逐渐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中cAMP:cGMP之比值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  相似文献   

5.
MTT比色法检测孕牛淋巴细胞转化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30头妊娠奶牛,根据妊娠阶段不同分为妊娠前期(小于100d)、妊娠中期(100-200d)和妊娠后期(大于200d)3组,应用MTT比色法测定妊娠母牛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结果是妊娠母牛淋巴刺激指数明显低于未妊娠牛(P〈0.05),不同妊娠天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就说明妊娠时母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6.
孕牛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酶联免疫染色法测定未妊娠,妊娠前期(〈100d)妊娠中期(100~200d)和妊娠周期(〉200d)的黑白花奶牛各10头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未孕与不同妊娠阶段母牛T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CD3亚群和CD4:CD8比值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妊娠期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不同锌源对雏鸡的生物学效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16 只11 日龄滨白公雏, 以玉米—大豆分离蛋白型半纯合日粮为基础( 含锌23-55 /  ) , 外加锌源为硫酸锌(ZnSO4) 、蛋氨酸锌(ZnMet2) 和EDTA 锌(ZnEDTA) , 外加锌水平均为30  /  , 蛋氨酸等量。试验期14d 。采用4 重复单因子试验设计, 研究不同锌源对雏鸡组织、器官、血液中锌浓度、鸡体锌的沉积率、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粮中不同锌源对试鸡增重、采食量、耗料/ 增重的影响不显著(p > 0-05) , 各锌源平均增重的顺序和相对值为: ZnMet2 (104% ) > ZnEDTA(104% ) > ZnSO4 (100 % ) > 基础日粮(89 % ) ; 不同锌源对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极显著性的影响(p < 0-01) , 螯合锌组显著地高于硫酸锌组(p < 0-05) , 各处理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顺序和相对值为: ZnMet2 (167% ) > ZnEDTA(165 % ) > ZnSO4 (100 % ) > 基础日粮(41 % ) ; 试鸡血液、肝脏中锌浓度各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 , 胫骨中锌浓度螯合锌组显著地高于硫酸锌组, 各处理组鸡胫骨锌浓度的顺  相似文献   

8.
大豆黄酮对雄性湖羊及水牛血清睾酮和瘤胃消化代谢影响的研究发现:雄性湖羊连续 7 d 皮下注射大豆黄酮( 100 m g/kg 体重),血清睾酮水平明显增加; 雄性水牛经十二指肠瘘管灌注大豆黄酮(500 m g/d),连续 12 d,血清睾酮( P< 0.05)、瘤胃细菌蛋白( P< 0.01)、挥发性脂肪酸( P< 0.05)和 H N3  N ( P< 0.01)显著增加,但( C2 + C4 )/ C3 未见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 大豆黄酮可以提高血清睾酮水平,并改善瘤胃微生物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9.
促孕散对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奶牛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促孕散对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奶牛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孕酮(P4)4种生殖激素的影响,探讨促孕散治疗奶牛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的作用机理。【方法】用促孕散治疗奶牛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统计发情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奶牛血清中的E2、FSH、LH和P4 4种生殖激素,并与正常奶牛对比。【结果】促孕散治疗持久黄体牛发情有效率为91.67%,治疗卵巢静止牛发情有效率为88.89%。促孕散处理前,持久黄体P4水平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卵巢静止P4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两种病型在处理前E2、FSH、LH水平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持久黄体患牛在促孕散处理后血清中E2和FSH水平不断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LH水平在促孕散处理后也逐渐上升,与正常组同时达到峰值,其变化规律与正常组相似,P4水平逐渐降低,与正常组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卵巢静止组在促孕散处理后血清中E2、FSH和LH水平均升高,其变化规律与正常组相似,P4水平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变化规律与正常组相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促孕散对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奶牛血清生殖激素具有显著调节和诱导发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抑制素主动免疫对母羊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孕酮(P)、雌二醇(E2)以及妊娠、产羔的影响。15只发情季节考力代母羊平均分成3组:人抑制素α亚基(1-26)Tyr·Gly合成肽免疫组(H组)、猪精液抑制素免疫组(S组)和对照组(C组)。H组在初次免疫后即产生了抑制素抗体,第2次加强免疫后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64000。S组和C组均未产生可与人抑制素合成肽结合的抗体。H组母羊在第一次加强免疫后,血清FSH和P的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S组母羊E2浓度在初次和第一次加强免疫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清LH水平未有显著变化。H组和S组母羊妊娠期分别为148.6±1.67d和150.4±1.52d,受胎率100%,与C组无显著差异。H组产羔率比C组增加40%。结果提示,抑制素主动免疫在一定程度上免疫中和了抑制素的某些旁分泌或自分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奶牛性情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的影响,于2019年7月—8月对北京地区2个牛场1 100头泌乳牛进行了挤奶性情评分和主观性情评分的收集,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奶牛各性情评分的影响因素,利用GLM过程分析各性情评分对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的影响,此外,通过计算秩相关系数检验不同性情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踏步速率评分与踢腿速率评分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但其相关系数较小(r=0.208 7),主观性情评分与2种挤奶性情评分均无显著相关(P0.05);2个牛场之间的性情评分分布存在差异;不同性情评分方法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对于踏步速率评分,3胎以上荷斯坦牛性情较温顺;对于踢腿速率评分,泌乳天数为306~500d的荷斯坦牛性情较暴躁;对于主观性情评分,随着泌乳阶段的增加,荷斯坦牛的性情更加温顺;踢腿速率评分对日产奶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且踢腿速率评分为2分的荷斯坦牛日产奶量最高,即性情适中的奶牛具有更高的日产奶量;2种奶牛性情评分对体细胞评分均无显著影响。综上,奶牛各性情评分间相关性较低,不同性情评分反映了奶牛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不同性情表现。奶牛挤奶性情与产奶量相关,因此改进挤奶性情有助于提高牛场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本研究为将性情评分纳入中国奶牛选择指数,早日实现奶牛平衡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将24头产后7 d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高、中、低剂量免疫组(记为T1、T2、T3)分别注射1010、109、108 CFU/mL无抗性基因的抑制素真核表达质粒基因疫苗(重组菌C500(pXAIS))各3 mL,对照组(CK)注射10%生理盐水3 mL。初次免疫28 d后进行加强免疫。用B超诊断仪检测产后奶牛子宫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加强免疫能提高抗抑制素抗体P/N值,各免疫组P/N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T1和T2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加强免疫7 d,后T1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83.33%;抑制素基因疫苗免疫30 d内,前21 d子宫颈和子宫孕角恢复较快,后7 d恢复较慢,各免疫组奶牛产后子宫颈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免疫组产后子宫孕角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且T1组的恢复时间(28.75±1.92)d)与对照组((33.75±1.09)d)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非抗性筛选的抑制素真核表达质粒基因疫苗免疫产后奶牛,加强免疫后能引起较好的免疫应答,且能促进奶牛产后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13.
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检测了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用中药方剂防治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1)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和红细胞刚性系数极显著高于临床健康牛,经治疗方剂治疗后上述指标极显著地下降;(2)临床健康奶牛试验组在产后第5和第7天使用预防方剂后,全血粘度和全血还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积指数样对照组显著下降;(3)各组奶牛的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选用32头泌乳奶牛配对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瘤胃保护赖氨酸(RPLys)10、20、30 g/头.d。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饲喂RPLys组的产奶量与乳蛋白质率都有所提高,其中试验Ⅲ组的产奶量增幅最大,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的乳蛋白质率差异显著(P0.05);添加RPLys对乳脂率、乳糖、非脂总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高产与低产奶牛胎次对产奶量、乳成分和泌乳持续力的影响,为优化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模式及提高奶牛使用年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北京、河北等地17个奶牛养殖场共12406头荷斯坦奶牛2021年春季的生产性能测定(DHI)报告,按高产(48.69±6.88 kg/d)和低产(23.47±5.28 kg/d)进行分组,对原数据经预处理后获得5158头高产奶牛和3110头低产奶牛的DHI报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方差齐性检验,通过Pearson双侧检验进行多变量相关分析,并以LDS和Duncan's多重比较对组间差异进行分析,2个变量间的相关性则通过S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判断。【结果】不同胎次对高产与低产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和泌乳持续力均有影响:高产奶牛3胎和4胎的日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下同),4胎以上高产奶牛的牛乳体细胞数(SCC)显著高于1胎和2胎高产奶牛;低产奶牛1胎的日产奶量、乳糖率显著高于其他胎次,且SCC显著低于除2胎外的其他胎次。在奶牛泌乳持续力方面,1胎高产奶牛的泌乳持续力显著高于3胎、4胎和5胎,1胎低产奶牛的泌乳持续力显著高于其他胎次,其他胎次间的泌乳持续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高产与低产奶牛的泌乳持续力与SCC间无显著相关性,但与日产奶量显著相关。除干物质含量与日产奶量、乳脂率与乳糖率的相关性外,高产奶牛和低产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及SCC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其中,日产奶量与乳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SCC呈极显著负相关,而SCC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高产奶牛最佳使用胎次为3~4胎,低产奶牛最佳使用胎次为1~3胎;高产与低产奶牛的胎次均影响其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持续力,但不同胎次下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优化营养供给,及时调整饲粮配方,合理对奶牛进行分群和规划,以达到奶牛的最佳使用胎次,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使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对TMR饲喂、305 d产奶量为(13 695.71±983.22)kg且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成年母牛测定其血气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气指标可作为量化评判奶牛健康状况的参考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可作为量化评判奶牛群体健康状况的指标,而且在泌乳期状态下的高产奶牛能量、脂肪代谢异常,血钙、血磷比例偏高,属于亚健康状态;处于干奶状态的妊娠高产奶牛,能量、脂肪代谢未见异常,血钙、血磷比例偏低,属于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泌乳奶牛十二指肠灌注游离亚麻酸(LNA)对干物质采食量、养分表观消化率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4头安装有十二指肠和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用灌注游离α-亚麻酸(LNA)处理和空白对照交叉试验设计,每期试验持续5周;期间2头牛进行LNA增量灌注(0、30、60、90和120g/d),每个剂量灌注1周,另外2头奶牛只灌注乳化载体。结果表明:灌注LNA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LNA灌注剂量的增加(0、30、60、90和120g/d)乳产量趋于降低(18.54、17.17、16.94、15.93和16.28kg/d(P=0.08));但4%(质量分数)脂肪校正乳产量无降低趋势;乳脂肪含量随LNA灌注剂量的增加呈线性升高趋势(4.01、4.12、3.96、4.32和4.41g/100g(P=0.09)),乳脂产量无变化;乳糖含量(4.56、4.60、4.68、4.59和4.57g/100g)和乳产量(0.85、0.79、0.79、0.73和0.74kg/d)随LNA灌注量的增加呈现二次式降低(P<0.05),乳蛋白含量和产量无变化。结果显示,增加泌乳奶牛小肠游离亚麻酸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剂量植物甾醇对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16头,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和800 mg/d植物甾醇,研究不同添加量的植物甾醇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繁殖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Ⅱ组奶牛生产指标的变化最为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Ⅱ组乳密度显著提高(P0.05),奶牛乳酸度、首次参配时间和空怀时间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Ⅳ组牛乳乳脂、总干物质及酸度显著提高(P0.05),牛乳中非脂固形物含量及奶牛体温显著下降(P0.05)。[结论]添加植物甾醇可提高奶牛的泌乳量,并促进奶牛发情,缩短首次参配时间和空怀时间,改善奶牛体质,其中200 mg/d植物甾醇为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