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奶牛股部和乳房后部清洁度对日产奶量及体细胞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奶牛体表清洁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意义,本研究通过评价河南省3个奶牛场472头泌乳天数在0~33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股部清洁度和乳房后部清洁度,并结合2014年7月河南省牛奶记录系统(dairyherd improvement,DHI)中心提供的数据,对清洁度与平均日产奶量、体细胞数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探究两个清洁度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固定效应模型除清洁度评分外,还包括泌乳阶段效应和场-胎次效应等。结果表明,清洁度评分对SCS和平均日产奶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股部清洁度评分对平均日产奶量回归系数为-0.14,即每增加1分,奶牛平均日产奶量降低0.14 kg/头;乳房后部清洁度评分对平均日奶量回归系数为-0.02,每增加1分,奶牛平均日产奶量降低0.02 kg/头。对于SCS,股部清洁度评分≥ 4分时,SCS ≥ 5的比例极显著增加(P<0.01);乳房后部清洁度评分≥ 3分时,SCS ≥ 5的比例有增加趋势(P=0.0546)。相关性检验和相关系数估计结果显示,股部和乳房后部清洁度评分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奶牛体表清洁度不仅是牛群的管理指标,而且可通过清洁度评分有效了解牛群乳房的健康状况,对日常生产过程具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1病因子宫炎的发生是由于母牛干奶期、围产期前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难产、带有严重裂伤的流产、胎衣不下、胎死腹中、分娩时子宫脱出、助产时消毒不严、配种时触伤子宫等感染所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强制换羽技术一般分为化学法、药物 饥饿法、饥饿法三种。通过以往实践表明,肉种鸡产蛋后期体重较大,采用化学法、药物 饥饿法由于时间短,失重率过低,达不到换羽的目的要求。为了探讨“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在肉种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我们于2001年7月在平顶山市宏大肉种鸡场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试验材料选择该场2000年3月从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引入的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3300套,该批种鸡体况良好,生产性能优良,已利用66周,饲养方式为“二高一低”,采用机械通风,自动喂料,普拉松自动饮水。2方法与步骤2.1换羽前的准备(1)整群:公鸡…  相似文献   
4.
选用32头泌乳奶牛配对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瘤胃保护赖氨酸(RPLys)10、20、30 g/头.d。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饲喂RPLys组的产奶量与乳蛋白质率都有所提高,其中试验Ⅲ组的产奶量增幅最大,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的乳蛋白质率差异显著(P0.05);添加RPLys对乳脂率、乳糖、非脂总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IBR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BovineRhino鄄tracheitis)的缩写,又称坏死性鼻炎(NecroticRhinitis)、红鼻病(“Rednose”Disease)。是由I型牛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通称IBR。该病多发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许多国家,我国于1980年进口新西兰奶牛中首次报道该病,其后未见有报道该病的发生。河南省平顶山市某牛场2004年7月3日从澳大利亚引进200头荷斯坦妊娠青年母牛,于2004年9月28日确诊感染IBR病毒,在河南为首次发现IBR感染,现将治疗体会及相关情况报告如下:1前期牛群症状及治疗1.1症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