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试验主要检测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盐酸阿比朵尔、黄连、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对猪圆环病毒的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使用PK-15细胞建立抗猪圆环病毒药物的体外筛选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然后计算病毒的抑制率.结果显示: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盐酸阿比朵尔、黄连、金银花、连翘、板蓝根7种药物的治疗指数分别是124.9,33.8,33.1,13.8,4.1,4.6,5.0.结果表明7种药物在细胞水平上对猪圆环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而且金刚烷胺和黄连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抗鸡新城疫复方中药制剂药理作用与临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山茶叶、轮叶党参、卵叶芍药、苦味西葫芦、狼毒大戟5种中草药的提取物进行了体外、体内抗鸡新城疫病毒(NDV)筛选,并对以山茶叶、黄芪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进行了抗病毒效果评价与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山茶叶抗NDV作用较强,其对NDV的灭活率和抑制率分别为56.14%和58.59%,由山茶叶、黄芪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对NDV的灭活率和抑制率分别为59.19%和67.5%。抗病毒效果明显优于单方的山茶叶和对照药物黄连,对NDV50%(IC50)抑制浓度为1:610.5,说明其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对鸡大肠杆菌耐药菌株、鸡沙门氏茵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鸡霉形体有抑制作用。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E6)上接种柯萨奇B2病毒,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ytopathic effect inhibition Assay)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在预防、治疗和直接作用3种试验模式下探讨白藜芦醇体外对柯萨奇病毒的抑制作用.白藜芦醇体外抗病毒药效显示:(1)预防模式对柯萨奇病毒无抑制作用;(2)治疗和直接作用模式对柯萨奇病毒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治疗模式(抑制率为71.5%)效果优于直接作用(抑制率为41.5%).说明白藜芦醇对柯萨奇病毒具有体外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多个途径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金银花等6种中草药对痢疾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用金银花、黄连、五倍子、连翘、穿心莲和蒲公英6种中草药,采用煎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并对这6种中药提取物在体外对痢疾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金银花、黄连、五倍子、连翘、穿心莲、蒲公英这6种中草药的提取液对痢疾杆菌表现了不同的抑菌效果,其中连翘和黄连的抑菌效果较好,测得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和31.3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1.3和31.3 mg/ml。[结论]不同中草药的抑菌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5.
黄芪和板蓝根对猪细小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和板蓝根对猪细小病毒(PPV)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选用中草药黄芪、板蓝根作为抗病毒药物,利用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测定黄芪与板蓝根单独使用及等体积合用,在PK-15单层细胞上对猪细小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板蓝根单独使用时,体外试验对PP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PV的最小直接杀灭质量浓度为0.63 mg/mL,最小阻断质量浓度为0.31 mg/mL;黄芪单独使用时对PPV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板蓝根与黄芪等体积合用时,对PPV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最小直接杀灭质量浓度提高为0.31 mg/mL,最小阻断质量浓度提高为0.038 mg/mL。【结论】黄芪与板蓝根联合使用抗病毒能力增强,且毒性较弱。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对家禽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传统中草药及其复方中开发高效、长效、广谱、低毒、价廉的抗病毒新药。[方法]以祛邪药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和扶正药黄芪、甘草等组成抗病毒复方制剂,用于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鸭病毒性肝炎(DVH)、H9亚型禽流感(AI)和禽肿头综合征等疾病自然发病家禽的治疗。同时,以单体黄芪多糖饲喂家禽作为对照。[结果]中药复方制剂对ND、IBD、DVH、AI和禽肿头综合征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7%、87%、69%、100%、100%,均高于黄芪多糖;其痊愈率分别为33%、37%、13%、69%、75%,均显著高于黄芪多糖(P〈0.01);其治疗效果较差的病例百分比分别为15%、21%、24%、6%、7%,均显著低于黄芪多糖(P〈0.01)。[结论]中药复方对某些家禽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在降低死亡率和促进生产性能方面优于单体黄芪多糖。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5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中草药水提液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水煎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以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金银花、蒲公英、连翘、板蓝根和甘草的水提物对本地分离的5株禽源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对本地5株禽源大肠杆菌抑菌圈最大的是连翘、金银花,其抑菌圈直径约在15~20mm,其次为蒲公英,其抑菌圈直径在10~15mm.连翘、蒲公英、金银花最小抑菌浓度在0.031~0.5g/mL,甘草对两种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都在0.5g/mL.说明除板蓝根外,其余4种中草药对上述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连翘、金银花的抑菌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4种中药多糖体外抗猪伪狂犬病毒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先加多糖与细胞作用后再加病毒(研究多糖对病毒的阻断作用)、先病毒吸附细胞后再加多糖(研究多糖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和病毒与多糖作用之后再加细胞(研究多糖对病毒的直接杀灭作用)3种不同用药方式,用细胞培养和中性红染色法,测定了板蓝根多糖(IRPS)、黄芪多糖(APS)、牛膝多糖(ARPS)和山药多糖(CYPS)抗猪伪狂犬病毒(PRV)感染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4种中药多糖对PRV感染均具有显著的阻断作用,其中APS、IRPS还具有抑制和直接杀灭PRV作用。  相似文献   

9.
沙冬青总黄酮体外抗BPIV-3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沙冬青总黄酮体外抗牛副流感病毒Ⅲ型(BPIV-3)的作用,并对其抗病毒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以细胞存活率和抑制率为指标,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沙冬青总黄酮抗BPIV-3活性.分别以感染病毒同时给药、给药后接种病毒、先感染病毒后给药3种方式观察沙冬青总黄酮对BPIV-3病毒的抑制效果.【结果】沙冬青总黄酮的安全浓度为0.187mg/mL,病毒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为10-7.733/0.1mL.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沙冬青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BPIV-3作用,且这种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当浓度为0.187mg/mL时,BPIV-3抑制率达89.43%,细胞存活率高达96.66%;当浓度为0.187mg/mL时,阻断抑制率达68.36%,而细胞存活率达到86.98%;当浓度为0.187mg/mL时,对BPIV-3复制抑制效果最明显,达到50.55%,而细胞存活率达到78.81%.同时,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沙冬青总黄酮直接杀灭BPIV-3病毒的效力较阻断作用和抑制作用更强.【结论】沙冬青总黄酮具有良好体外抗牛副流感病毒Ⅲ型(BPIV-3)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种水产养殖常用中草药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选择大黄、黄芪、黄芩等20种中草药对淡水养殖常见2种主要致病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试验结果表明,大黄、黄芩、穿心莲、连翘、贯众的抑菌效果最好,从而为研制水产用的中草药方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肉鸡新城疫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00只大小适中,健康无病的肉仔鸡,用鸡新城疫疫苗首次免疫后,随机分为6组,其中1、2、3、4、5组免疫后5周内在饮水中按0.5%剂量分别添加不同配比的中草药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黄芪、柴胡等,空白对照组0组饮水中不添加任何药物,在免疫后14、28 d时,检测鸡新城疫HI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大多数试验组鸡的新城疫抗体效价都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中以黄芪、柴胡组方和以金银花、柴胡、连翘、黄芪四种中草药为主的组方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钾体外抗MDV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以鸡胚成纤维细胞为MDV增殖模型,利用MTT比色法、噬斑减少法通过抗病毒试验、病毒复制抑制试验、直接灭活试验来评价甘草酸二钾的抗病毒效果;并通过细胞凋亡试验解释其抗病毒机制。【结果】抗病毒试验结果表明,在安全浓度范围内,甘草酸二钾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MDV的活性,其EC50为(893.5±36.99)µg•mL-1,SI>3.36,最大抑制率达94.4%;在病毒复制抑制试验中,甘草酸二钾可以抑制病毒复制的整个过程;病毒直接灭活试验表明甘草酸二钾可直接杀灭病毒粒子且不呈时间依赖性;细胞凋亡试验结果显示甘草酸二钾能够诱导感染MDV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凋亡。【结论】甘草酸二钾在体外具有抗MDV的活性,可以通过诱导感染病毒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凋亡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抗鸡大肠杆菌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中草药。[方法]采用常规中药平皿打孔法、平皿稀释法及试管法,选用地榆、黄连、知母、板蓝根、藿香等12味中草药对鸡O5型大肠杆菌和鸡O8型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鸡胚接种试验,筛选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中草药。[结果]对鸡O5型大肠杆菌效果较好的中草药有:地榆、乌梅、大黄、知母、黄芩和金荞麦;对鸡O8型大肠杆菌效果较好的有:地榆、乌梅、大黄、黄连、蒲公英和金荞麦;其他药物对鸡O8型及O5型大肠杆菌效果较差或无抑制作用。鸡胚接种试验结果显示,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党参、黄芪、白术、甘草以及石榴皮9种中草药具有较强的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以及其他细菌、病毒病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黄芪、板蓝根超微粉的抗病毒作用,应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黄芪和板蓝根超微粉的粉体粒度及其破壁情况,通过鸡胚接种试验观察2种中草药超微粉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芪和板蓝根超微粉的粒度分布中心D_(50)分别为10.10μm和8.31μm;2种中草药超微粉的破壁情况良好,电镜下只能观察到不完整的细胞壁,为组织碎片。黄芪和板蓝根超微粉对新城疫病毒最小抑制剂量分别为1 562.5、781.2μg/m L,以板蓝根抗病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6种中药成分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连翘苷等6种中药成分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作用机制,明确其体外抗病毒作用效果,为抗TGEV的药物筛选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采用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观察法相结合,测定连翘苷、连翘苷元、绿原酸、咖啡酸、丁香酚、丹皮酚6种中药成分不同浓度下对猪睾丸细胞(ST)的毒性作用,通过观察细胞CPE情况,确定药物对细胞作用的最大安全浓度;同时测定病毒的TCID50,用细胞维持液配成100·TCID50病毒悬液备用;将6种药物在最大安全浓度范围内连续2倍倍比稀释后,分别采用先感染病毒后加药、先加药后感染病毒、药与病毒混合后感染细胞3种不同作用方式进行体外增殖抑制试验,各试验组均设置正常细胞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通过酶标仪测得630 nm处OD值,计算出不同作用方式下中药成分分别对TGEV的抑制率,筛选出抗TGEV活性较好的中药成分,并分别记录抗病毒效果最佳时药物的浓度;6n>种中药成分与病毒作用后,测定TGEVRT-PCR鉴定各个药物单体对病毒RNA合成的抑制情况,进一步明确各中药成分对TGEV的抑制作用。【结果】连翘苷、连翘苷元、绿原酸、咖啡酸、丁香酚、丹皮酚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320、200、80、125、100、200 μmol·L-1;抗病毒效果最佳时药物的浓度分别为:160、100、20、62.5、25、100 μmol·L-1。根据Karber法计算出初始TGEV的TCID50为10-6.25/0.1 mL;6种中药成分对TGEV在ST细胞上均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咖啡酸浓度为62.5 μmol·L-1时与100·TCID50病毒混合作用后的病毒增殖抑制效果最好,相互作用72 h时,细胞形态依然能够保持圆滑、无固缩、完整,且细胞间轮廓清晰,仅有少量细胞脱落、死亡;此时测上清病毒的TCID50为10-3.75/0.1 mL,结果显示咖啡酸组病毒含量比病毒对照组10-6.45/0.1 mL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酶标仪测得630 nm处OD值计算出抑制率能够达到84.4%,咖啡酸直接灭活病毒作用极其显著。其次是连翘苷、连翘苷元、绿原酸、丹皮酚及丁香酚,其病毒滴度分别为:10-4.75、10-5.55、10-5.55、10-5.65、10-5.75/0.1 mL,但是这几种中药成分对病毒的抑制作用不够显著,抑制率大多在50%以下。另外,各中药成分对TGEV在ST细胞上的增殖抑制作用均为对TGEV的直接灭活作用最好,其次为对TGEV吸附阻断作用,最后为对TGEV的复制阻断作用。RT-PCR鉴定中药成分对病毒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咖啡酸组条带与病毒对照组相比较暗,病毒效价较低,对病毒抑制作用效果显著;其次是连翘苷、连翘苷元、绿原酸、丹皮酚及丁香酚。【结论】6种中药成分在ST细胞上对TGEV均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咖啡酸直接灭活病毒作用最显著,有望被开发成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6.
板蓝根等10种中草药对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板蓝根、黄连、贯众、鱼腥草、连翘、葛根、苦参、黄柏、白术、黄芪等10种中草药的抑菌效果,通过不同梯度药物提取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观察其对沙门氏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贯众、黄连对沙门氏菌的平均MIC值均为7.8 g/L,在各种单味中草药中的MIC值最小,表明贯众、黄连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板蓝根、黄芪、鱼腥草、连翘、葛根、苦参、白术的MIC值在15.6~31.3 g/L,抑菌效果较好;黄柏的平均MIC值为62.5 g/L,抑菌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半边莲水提取物、半边莲总黄酮、半边莲总生物碱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作用,本试验建立了Marc-145细胞模型,在研究其对Marc-145细胞最大安全质量浓度的基础上,结合细胞病变形态观察和MTT法,设立药物组、利巴韦林阳性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和细胞对照组,对病毒进行阻断、抑制和直接杀灭3种作用方式的测定。结果显示,半边莲水提取物、半边莲总黄酮、半边莲总生物碱和利巴韦林的最大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2.5、1.25、0.63和0.016 mg·mL~(-1)。在体外抗PRRSV作用的试验中,半边莲水提取物对病毒的阻断、抑制和直接灭活作用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52.1%、60.2%、52.6%,极显著低于阳性对照利巴韦林(P0.01),且各作用方式下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半边莲总黄酮对病毒的阻断、抑制和直接灭活作用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51.1%、85.0%、93.9%,其抑制和直接灭活作用较强,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利巴韦林(P0.01),且在这两种作用方式下细胞基本保持单层完好。半边莲总生物碱对病毒的阻断、抑制和直接灭活作用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91.2%、57.8%、58.1%,其对PRRSV在抑制作用和直接灭活作用下的抑制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利巴韦林(P0.05),对PRRSV阻断作用极显著强于阳性对照利巴韦林(P0.01),且在阻断作用下细胞轻微病变。综合3种作用方式,3种半边莲提取物均具有体外抗PRRSV的作用,其中,半边莲总黄酮抗PRRSV的效果最好,其次是半边莲总生物碱,半边莲水提取物抗PRRSV效果最弱。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6种致病菌的抑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用8味中草药煎剂及一个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奶牛乳房炎的6种致病菌进行抑菌实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连翘、复方、蒲公英中敏;牛棒状杆菌对连翘中敏,嗜热链球菌对瓜蒌极敏,对连翘、白附子、复方、木鳖子、天花粉中敏;产气荚膜梭菌对金银花、瓜蒌高敏,对复方、白附子、紫花地丁、天花粉中敏;乳房链球菌对瓜蒌、复方、金银花中敏;乳杆菌对所用药都低敏;瓜蒌、金银花、连翘对致病菌的MIC和MBC较低。进一步提取瓜蒌、金银花有效成分并与水煎剂对比,瓜蒌、金银花有效成分对6种致病菌均呈现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必康     
必康是用板蓝根、黄芪、银花、连翘、三黄等10多种名贵中草药配制而成的抗病毒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散淤消肿,强肝利胆之功效,并具有吸收快、分布广的特点,广泛适用于防治水生动物各类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有效中药单体及其作用节点。[方法]选择3种中药单体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通过对病毒3个节点(抑制吸附穿入、直接杀灭、抑制复制)进行药物作用,评价CCK-8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的对抗病毒效果。[结果]黄芩苷和水飞蓟在病毒吸附和穿入阶段抗病毒效果好,而诃子抗病毒效果较差;CCK-8测试显示,黄芩苷和水飞蓟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2.34%和78.00%,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黄芩苷和水飞蓟能降低绿色荧光强度及抑制病毒N蛋白的表达,且2种药物抗病毒作用均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抗PEDV药物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