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诺沙星在肉鸡组织中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250只1日龄"AA"肉鸡,喂养至35日龄开始在饮水中添加75 mg/L恩诺沙星,自由饮水,连续用药5日后休药.休药0时,肉鸡胸肌、肝脏、脂肪和肾脏中恩诺沙星含量分别为1 381.62、2 247.20、219.45、1 616.81μg/kg.休药48 h后,肉鸡组织中未检出恩诺沙星.结果表明农业部规定恩诺沙星在肉鸡中的休药期为8日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恩诺沙星混悬液的研制及其在鸡组织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恩诺沙星为主药,采用正交试验筛选配方,研制恩诺沙星混悬液,并对该制剂的药剂学特征及其在鸡组织中的残留进行研究。药剂学研究表明,混悬液的性状、pH及药物含量均符合混悬剂质量要求,且稳定性良好、易于再分散。健康鸡在饮水中添加75 mg/L(以恩诺沙星计)混悬液,自由饮水,连续用药5 d后休药;休药第5天,肌肉、肝脏及"皮肤+脂肪"组织中药物总残留量(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分别为11.12±10.53、79.29±28.86、50.08μg/kg±22.09μg/kg,而肾脏组织未检出;休药第8天,肌肉、肾脏、肝脏组织中均未检出恩诺沙星及环丙沙星,"皮肤+脂肪"的总残留量为13.84μg/kg±10.82μg/kg。采用WT1.4软件处理数据,计算出该混悬液在鸡体内的休药期为6 d。  相似文献   

3.
选择250只1日龄"AA"肉鸡,每1 kg饲料中添加70 mg的盐霉素钠,自由采食,混饲至42日龄停药.停药0 h,肉鸡胸肌、肝脏、脂肪和肾脏中盐霉素含量分别为97.17、371.43、154.4和50.33μg/kg,休药48 h后,肉鸡组织中未检出盐霉素,证明国家规定的5 d休药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在北京油鸡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以确定休药期,试验采用推荐剂量(75 mg/L)和2倍推荐剂量(150 mg/L)恩诺沙星自由饮水方式连续对北京油鸡给药5 d,在最后一次给药后0(停药后4 h)、1、3、5、7、9、12和15 d,采集北京油鸡肝脏、肾脏、肌肉和脂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各组织中的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的残留量,并用WT1.4软件计算休药期。结果显示,推荐剂量5%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在北京油鸡各组织的休药期分别为肝脏7.1 d、肌肉3.8 d、肾脏5.2 d、脂肪4.4 d,2倍推荐剂量的休药期分别为肝脏9.6 d、肌肉4.2 d、肾脏6.4 d和脂肪8.4 d。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北京油鸡的休药期可设置为8 d。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在乌骨鸡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50只11日龄健康白羽乌骨鸡,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40只,对照组10只,给药组混饮恩诺沙星水溶液,浓度为75 mg/L,2次/d,连续用药5 d,对照组不给任何抗菌药物,与给药组同环境饲养。在最后一次给药后9、20、40、70、106 d采集肌肉、肝脏、肾脏、皮脂等样本,经LC-MS/MS法测定组织中的恩诺沙星及环丙沙星残留量,并利用WT1.4软件计算休药期。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在乌骨鸡肌肉、肝脏、肾脏及皮脂中的休药期分别是102.48、0、41.93、116.38 d。为保证消费者健康和食品安全,推荐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在乌骨鸡体内的休药期应大于117 d。  相似文献   

6.
研究脱氢乙酸钠作为饲料防霉剂在鸡组织中的残留消除,为其在鸡组织中的残留监控及休药期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黄羽肉鸡连续饲喂200 mg/kg脱氢乙酸钠30 d后,于不同时间分别取肌肉、肝脏、肾脏和皮脂样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测定样品中脱氢乙酸钠含量。休药1 d时,鸡肾脏、肝脏、肌肉和皮脂中脱氢乙酸钠残留量分别为0.68、0.59、0.34和0.20 mg/kg。随着休药时间延长,各组织中脱氢乙酯钠的残留量逐渐降低,脱氢乙酸钠在肉鸡各组织中的残留水平依次为肾脏、肝脏、肌肉和皮脂。在组织中的残留消除半衰期分别为肾脏5.86 d、肝脏6.02 d、肌肉8.88 d及皮脂为10.38 d。若以0.2 mg/kg为临时最大残留限量(MRLs),则脱氢乙酸钠在鸡不同组织中的休药期分别为肾脏12.37d、肌肉9.37 d、肝脏9.18 d、皮脂4.16 d。得出结论:200 mg/kg脱氢乙酸钠拌料饲喂肉鸡30 d,在肉鸡各组织中的残留水平较低,均低于0.7 mg/kg;残留消除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7.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猪体内的残留消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恩诺沙星在猪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验证休药期,以2.5 mg/kg体重肌内注射10%恩诺沙星注射液,每日2次,连续3 d。在最后一次给药后0、3、5、7、10 d时间点,采集肌肉、肝脏、肾脏、脂肪和注射部位肌肉,HPLC法测定组织中的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的残留量,并用WT1.4软件计算休药期。结果显示,恩诺沙星在猪肌肉、肝脏、肾脏、脂肪和注射部位肌肉的休药期分别是5.6、13.4、8.2、3.0、5.5 d。为保证兽药使用安全、消费者健康和食品安全,推荐恩诺沙星注射液在猪的休药期为14 d。  相似文献   

8.
肉鸡组织中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休药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27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研究了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消除规律。饲喂剂量遵循《中国兽药手册》药物用量之规定,饲喂方式有四种药物单独饲喂、两种药物混合饲喂、四种药物混合饲喂三种类型,饮水给药,连续5 d。对不同停药时间所取鸡胸肉、鸡腿肉和肝脏样品中的药物残留进行分析,发现肝脏中的消除最慢,鸡腿肉中的消除最快。根据日本最高残留限量制定休药期,四种药物单独饲喂,氧氟沙星(OFL)、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F)、恩诺沙星(ENR)的休药期分别为4 d、6 d、7 d、9 d;CIF和ENR两种药物联合饲喂时,休药期定为9 d;四种药物混合饲喂时,休药期定为9 d。根据我国最高残留限量制定休药期,四种药物单独饲喂,OFL、NOR、CIF、ENR的休药期分别为3 d、3 d、3 d、6 d;CIF和ENR两种药物联合饲喂时,休药期定为6d;四种药物混合饲喂时,休药期定为6 d。  相似文献   

9.
肉鸡体内新霉素药物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每公斤饲料含140 m g 新霉素碱的添加水平饲喂3 周龄肉鸡14d,用以表皮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epiderm idisATCC12228) 为测试菌的微生物学杯碟法对肉鸡体内新霉素残留的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新霉素主要残留在肾脏,休药期0、1 和3d 的平均残留量分别为1.10、0.78 和0.58μg/g 组织。肌肉、肝脏和脂肪组织中未检测出新霉素残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水产养殖中的常用药物恩诺沙星在鲫中的残留问题比较突出,但目前国家未对其在鲫中的休药期作出明确规定。为做到鲫养殖中科学合理使用恩诺沙星,在12~15℃水温条件下,以60mg/kg.b.w.剂量,对体质量为(250±10)g的健康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灌服恩诺沙星;在灌服后0~120d内不间断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方正银鲫鳃、血浆、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中的代谢及消除规律,从而为恩诺沙星在方正银鲫中的休药期制定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灌药后,恩诺沙星在方正银鲫血浆、肌肉、肝脏、鳃、肾脏和皮肤中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9、18、24、24、48和48h,肾脏、肝脏、肌肉、血浆、鳃和皮肤中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30.490、21.372、18.715、16.636、15.157和11.663mg/kg;皮肤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最大,为338.2h,血浆中最小,为93.303h;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代谢及消除趋势与恩诺沙星大致相同,血浆中达峰值产生最早,tmax为18h,肾脏中的峰浓度最大,cmax为547.26μg/kg。结果表明,方正银鲫以单次口灌60mg/kg.b.w.剂量恩诺沙星,皮肤和肌肉中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总量需要1200度日才能满足限量要求。本研究为恩诺沙星在鲫鱼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在常规养殖环境中,对不同日龄肉鸡分别给予250 mg/L和333 mg/L 50%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集中饮水给药,每日1次,连续5 d。停药后4 h,1 d,3 d,5 d,6 d,7 d,8 d,9 d,10 d宰杀肉鸡,采集可食性组织(肌肉、肝脏和鸡胗)样品,肌肉、肝脏和鸡胗组织中的残留量采用UPLC-MS/MS测定。结果表明:土霉素主要残留在肝脏组织中;肌肉、肝脏和鸡胗组织的消除速率相似;停药5 d后,两个剂量组的肌肉、肝脏中土霉素残留量均低于最高残留限量(MRL)。休药期计算软件WTl.4结果显示,上述两种方法给药后,建议休药期分别为7、8 d。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检测环丙沙星在肉鸡组织中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并利用建立的方法对环丙沙星在肉鸡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每1L水中添加200mg环丙沙星,对120只肉鸡连续给药5d,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肌肉、肝脏和肾脏进行药物残留分析。残留结果研究表明,至体药13d时,在肝脏和肾脏中仍可检出0.015mg/kg和0.008mg/kg环丙沙星。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环丙沙星,临床体药期为15d左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阿莫西林在鸡组织中残留消除规律。鸡组织样品经磷酸二氢钠溶液提取,乙腈去蛋白,正己烷去脂肪,饱和二氯甲烷萃取,上清液经水杨醛在酸性条件下沸水浴衍生化后,在激发波长358nm、发射波长440nm处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该方法测定鸡组织中阿莫西林的检测限为5μg/kg、定量限为13μg/kg。阿莫西林在鸡组织样品中平均回收率为73.64%~88.82%,相对标准差为6.21%~9.63%。各试验组京海黄鸡分别按体质量以30、60mg/kg剂量内服阿莫西林,每天1次,连续给药7d,休药4h后(零休药期)各组织中阿莫西林残留量最高,休药第3天各组织中阿莫西林残留量均迅速降低;休药后第5天阿莫西林残留量低于最高残留限量(50μg/kg);休药第9天所有组织中阿莫西林残留量均低于检测限;休药后相同时间点鸡肌肉中药物残留量最低,肝脏中的药物残留量最高;阿莫西林在鸡肾脏中残留比鸡肌肉、肝脏消除缓慢且消除时间长;阿莫西林在鸡组织中的残留量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根据WT1.4软件计算所得,建议黄羽肉鸡按体质量以30、60mg/kg剂量给药,每天1次,连续7d后,其休药期(WT)分别为3、4d。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新疆地区绵羊生产中使用药物的残留情况,进行了绵羊不同组织兽药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停药5d青霉素钠在绵羊肾脏中的残留量最高,是肝脏的4倍,肌肉组织中的残留量最低;停药5d头孢噻呋钠在绵羊各组织内残留量均极低;停药10、20和30d检测结果显示:硫酸链霉素在绵羊的肝脏和肾脏中代谢时间长,残留量高,肌肉组织中代谢快,残留量低;停药17d伊维菌素在绵羊肾脏残留量最高,肝脏和背最长肌均未检出;停药7d阿苯达唑未检出;停药6d左旋咪唑未检出;吡喹酮在停药17、27和37d各检测一批,均未检出。肉鸡42d(出栏)时,新霉素在胸肌和腿肌中残留量最高,肝脏和肾脏中的残留量仅为肌肉组织的四分之一;肉鸡42d(出栏)时,强力霉素在肾脏中的残留量最高,是肌肉组织、心脏和肝脏残留量的10倍左右。证明试验中各种药物的残留量均低于中国和欧共体(EEC)规定的标准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恩诺沙星在黄羽肉鸡不同组织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确定该品种肉鸡的合理休药期。饲料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mg/L三个梯度剂量的乳酸恩诺沙星,喂饲50日龄黄羽肉鸡,连续用药7d,分别在停药后0、3、5、7、8、9、10、12、15、20d时间点对肌肉、肝和肾等组织采样,用UPLC-MS/MS方法测定乳酸恩诺沙星残留浓度。结果100mg/L试验组(临床用药量)动物肌肉、肝、肾在分别停药10、7、7d后,药物残留量才低于最高残留限量,分别为0.055、0.178、0.159mg/kg。结果表明临床用药量乳酸恩诺沙星对于黄羽肉鸡的休药期应在10d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亲鸽哺育乳鸽期间使用地美硝唑后亲鸽和乳鸽体内地美硝唑(DMZ)残留分布及代谢规律,制定适合肉鸽生产的休药期规范。本试验于亲鸽开始哺乳第1天以拌料和灌胃2种方式投喂DMZ,停药后不同时间采集亲鸽、乳鸽组织和鸽乳,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DMZ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结果显示,亲鸽采用饲喂和灌胃2种方式投喂DMZ后第1天亲鸽肌肉、肝脏、肾脏和皮脂中DMZ及其代谢物残留量均达到峰值,灌胃方式给药后第1天皮脂中DMZ及其代谢物含量高达6 591.7μg/kg,随后各组织残留量逐渐下降;饲喂方式给药后亲鸽肌肉、肝脏、肾脏和皮脂中药物消除时间分别为16 d、19 d、19 d和19 d,灌胃方式下分别为22 d、22 d、19 d和19 d;乳鸽各组织中药物残留代谢规律与亲鸽基本类似,最高残留量是灌胃后乳鸽皮脂组织,为500.7μg/kg;饲喂方式给药后乳鸽肌肉、肝脏、肾脏和皮脂中药物消除时间分别为16 d、16 d、16 d和13 d,灌胃方式下分别为13 d、19 d、16 d和13 d; 2种给药方式下第10天鸽乳中均无药物检出。结果表明,亲鸽使用DMZ,饲喂方式给药建议亲鸽休药时间为1...  相似文献   

17.
抗球虫新药癸氧喹酯在鸡体内的残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来检测肉鸡肌肉、肝脏、肾脏和皮肤/脂肪组织中癸氧喹酯的残留量。将癸氧喹酯以0.05,0.2,0.6μg/g的含量分别添加到空白组织中,测得肌肉、肝脏、肾脏和皮肤/脂肪组织的回收率大于75%,变异系数低于9%。用该方法测定肌肉、肝脏、肾脏和皮肤/脂肪组织中癸氧喹酯的最低检测限为0.01μg/g。试验鸡以30mg/L的癸氧喹酯的剂量连续7d饮水给药,停药后各组织中癸氧喹酯的残留量逐渐下降;停药第3天后肌肉中检测不到癸氧喹酯,停药后第5天所有组织中均检测不到残留药物。  相似文献   

18.
环丙沙星在肉仔鸡组织中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肉仔鸡肌肉、脂肪、皮肤、肾脏和肝脏组织中环丙沙星的残留。肉仔鸡肌肉、脂肪、皮肤、肾脏和肝脏组织经二氯甲烷溶液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含内标物的水溶液溶解。以0 015mol/L四丁基溴化铵/乙腈(92/8,v/v)作流动相,用SymmetryC18柱(5μm,3 9mm×150mm),在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455nm处,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将环丙沙星以0 01、0 05和0 50mg/kg分别添加到空白组织中,测得肌肉、脂肪、皮肤、肾脏和肝脏组织的回收率分别为72 2%~77 9%、73 2%~79 6%、72 4%~77 1%、69 6%~76 5%和70 0%~77 8%,变异系数均低于11 1%。用该方法测定肌肉、脂肪、皮肤、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环丙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均为0 003mg/kg。肉仔鸡分别用50mg/L和100mg/L盐酸环丙沙星水溶液连续混饮各7d(35~41日龄)后,各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消除缓慢。休药7d时,肌肉、脂肪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0 03mg/kg;休药9d时,皮肤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0 03mg/kg;休药12d时,肾脏、肝脏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0 03mg/kg,而肌肉、脂肪和皮肤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0 003mg/kg);且随着环丙沙星混饮浓度的增大,环丙沙星在各组织中的残留量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预测氟苯尼考在肉鸡体内的残留休药期,在前期建立的生理药动学模型基础之上,加入了氟苯尼考胺生成及处置模块,并与蒙特卡洛模拟相结合预测得到了肉鸡连续5次灌胃氟苯尼考(25 mg/kg·d)后各组织中氟苯尼考胺的浓度,最终以氟苯尼考胺为残留标示物计算得到氟苯尼考在肉鸡体内的残留休药期为1 d,并且多次灌胃给药后,氟苯尼考胺在肉鸡肝脏和肾脏中残留浓度较高,在皮脂中残留浓度较低,但自皮脂中消除最慢,且存在一定蓄积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混悬液在鸡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制订该制剂在鸡体内的休药期,在常规饲养条件下,将30只健康肉鸡随机分为5组,按最高推荐剂量(即每升饮水300mg(以磺胺氯吡嗪钠计))连续饮水给药7d,停药后分别于4h、1d、3d、5d、7d共5个时间点各宰杀一组鸡,采集每只鸡的肌肉、肝脏、肾脏和皮脂,采用HPLC法对磺胺氯吡嗪在各组织的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停药后磺胺氯吡嗪在皮脂中消除最慢,在肌肉中消除最快,且在停药第7天所有检测组织中磺胺氯吡嗪已全部低于方法的定量限(0.04mg/kg),根据农业部对磺胺类药物在禽组织的最高残留限量的规定(0.1mg/kg)和WT1.4休药期软件计算结果,建议该制剂的休药期为7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