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7 毫秒
1.
[目的]确定脱脂米糠球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由Osboren法提取出米糠球蛋白的提取条件,研究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NaCl浓度对米糠球蛋白纯度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提取米糠球蛋白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2.06g/ml、提取温度40.40℃、提取时间3.44h、NaCl浓度2.04%.[结论]研究可为今后米糠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贤景春  陈丹  何雪燕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1):1403-1405
[目的]确定仙鹤草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仙鹤草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乙醇浸提法对仙鹤草总生物碱进行提取,探讨溶剂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对总生物碱提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溶剂浓度对仙鹤草总生物碱提取的影响较大,其次是温度,料液比影响较小.优化后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浸提时间1.5 h、浸提温度70℃、料液比1:20,在此工艺条件下仙鹤草总生物碱的平均提取量为1.31 mg/g.[结论]以乙醇浸提法提取仙鹤草总生物碱简单方便,且提取率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取条件对荸荠皮中多酚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荸荠皮为原料,采用微波提取其中的多酚类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索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微波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多酚类物质提取的影响,确定多酚类物质提取最佳工艺.[结果]微波提取荸荠皮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提取功率400W,乙醇浓度70%,微波提取时间6min,料液比1∶40 g/ml,在此条件下,荸荠皮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率为3.15%.[结论]该研究为荸荠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严汉彬  韩珍  徐艳  温德京  张舒橙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1):200-201,222
[目的]优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精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粤北山区山苍子枝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精油,研究料液比、NaCl浓度及蒸馏时间对山苍子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料液比1:10(g:mL),NaCl浓度2%,蒸馏时间2 h.在该工艺条件下,山苍子枝叶中精油的提取率为2.366%.[结论]该研究可为山苍子枝叶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明日叶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超声波提取法对明日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明日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30%(v/v)、料液比1∶15、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50℃、提取次数4次.[结论]可在较低温度下用超声提取明日叶总黄酮.  相似文献   

6.
微波辅助提取杏花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杏花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提取温度对杏花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杏花总黄酮提取效果影响的次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试验中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提取时间8 min,提取温度70℃,料液比1:80.[结论]优化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山核桃皮中黑色素的提取条件,提高黑色索的提取率.[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山核桃皮中的黑色素,并设计不同的提取温度、时间、NaOH浓度和料液,筛选最佳反应条件.[结果]温度为80℃、时间为120min、NaOH浓度为70 mol/L、料液比为1:20的条件下,黑色素的提取效果较好.[结论]该研究优化了山核桃皮中黑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可以为天然黑色素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媛洁  张良  刘芳兰  肖文烨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85-12887
[目的]优化脚板薯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探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对脚板薯皂苷提取率的单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脚板薯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脚板薯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6℃、提取时间1.5h、乙醇浓度90%、料液比1:30(m/v),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脚板薯皂苷提取率达0.291%.[结论]该研究可为脚板薯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综合利用率,优化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液,通过超声波和恒温水浴振荡2种方法进行提取,分别通过提取的时间、温度、乙醇浓度、固液比、超声功率进行单因素试验,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和方法.[结果]超声法的最佳优化方案:超声功率250 W,固液比1:50,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40 min;恒温水浴振荡法最佳方案:恒温45℃,水浴振荡时间2.0 h,乙醇浓度80%,固液比1:30.[结论]经验证,优化方案科学合理,可作为黑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开发和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提取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浸提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利用双水相体系萃取精制黄酮类化合物.[结果]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最佳单因素水平为提取温度70 ℃,溶剂浓度40%,固液比1∶300,提取时间4 h.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各因素的顺序为固液比>温度>提取时间>酶用量>乙醇浓度.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450,温度80 ℃,提取时间5 h,酶用量3%,乙醇浓度50%.最佳双水相萃取条件为:PEG浓度24%,硫酸铵浓度12%,温度25 ℃,pH值7.00.[结论]试验结果可为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纯化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1.
王翌  李淼  李永锋  孙元  仇华吉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4):2964-2973
【目的】筛选安全的、具有优良特性的乳酸菌菌株,进一步研发益生制剂,为饲料添加剂等动物相关产品提供资源。【方法】从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采集野猪粪便样品13份,编号后置于4℃保温箱迅速运回实验室,利用MRS培养基分离纯化乳酸菌。使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分离菌株的基因组DNA,利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鉴定,将扩增得到的序列测序后在NCBI上使用BLAST与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各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将鉴定后的乳酸菌菌株分别接种于酸性(pH 3.0)和含胆盐(0.3%)的MRS培养基,在不同条件下评价乳酸菌菌株的耐酸、耐胆盐特性。将过夜培养的乳酸菌于室温条件下静置,在不同时间测定其OD600nm,进行自凝集能力评价;过夜培养的菌株分别与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3种致病菌混合后于室温静置,进行共凝集能力检测。在体外,分别进行乳酸菌菌株对Caco-2细胞和IPEC-J2细胞的黏附能力测定,评价不同菌株的黏附能力。通过测定乳酸菌菌株对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3种致病菌的抑菌环直径,评价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通过体内外试验评价乳酸菌菌株的安全性。在体外,分别以模式菌株嗜酸乳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将3株乳酸菌菌株和对照菌株在血平板上划线,37℃厌氧孵育18—24 h,观察细菌菌落周围是否形成溶菌环,评价分离菌株的溶血特性。使用文献中已报道的毒力因子引物对分离的乳酸菌菌株进行PCR扩增,检测是否存在毒力因子的编码基因,评估分离菌株的安全性。在体内,将过夜培养的乳酸菌连续饲喂7周龄的BALB/c小鼠21 d,分别测定小鼠的初始体重和最终体重,观察计算体重变化情况;饲喂21 d后,解剖获取小鼠的脾脏、肝脏和肾脏计算器官指数,评价分离乳酸菌菌株的体内安全性。【结果】从野猪粪便中分离得到3株对酸和胆盐具备一定耐受力的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和黏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3株乳酸菌菌株均表现出较强的自凝集能力和对致病菌的共凝集能力,同时对Caco-2细胞和IPEC-J2细胞均表现出较强的黏附能力,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黏膜乳杆菌对3种致病菌均具备较强的抑菌活性。经体内外安全性评价,3株乳酸菌菌株无溶血性,且均未检测到毒力基因,经其连续饲喂的小鼠行为表现正常、状态良好,其中,与对照组相比,黏膜乳杆菌饲喂后小鼠增重显著。【结论】从大兴安岭野猪粪便中分离的3株乳酸菌(特别是黏膜乳杆菌)具有良好的特性和安全性,具备进一步开发益生菌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新疆伊犁牧民自制酸马奶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并对该菌产胞外多糖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更多的胞外多糖,为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培养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苯酚硫酸法筛选出产胞外多糖量高的乳酸菌,通过生理生化和糖发酵实验对产糖量高的乳酸菌进行鉴定;在培养条件的优化试验中,采用单次单因子法,探索初始pH值、培养时间、碳源及氮源等对乳酸菌产胞外多糖量的影响.[结论]鉴定出产胞外多糖量高的乳酸菌为干酪乳杆菌,并且确定干酪乳杆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合成条件为葡萄糖2;,蛋白胨1.5;,发酵时间28 h,初始pH值6.5,此条件下所合成胞外多糖量为121.6 mg/L.  相似文献   

13.
水果果实中主要有机酸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测定水果果实中主要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含量的有效提取方法。【方法】以柑橘、葡萄等为试材,以乙醇的水溶液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提取的方法,对提取剂提取效果(乙醇溶液浓度配比、纯水提取效果及主要有机酸的稳定性、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提取效果、10%乙醇溶液提取效果及主要有机酸的稳定性等)、提取条件(提取方式、超声提取时间等)进行优化试验研究。用优化的提取方法对方法技术参数(检出限、精密度、重复性、准确度等)进行测试,并将测定结果与已有国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水果果实中有机酸提取的适宜方法为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法:样品用10%乙醇溶液在超声波提取器中提取30 min,提取后加入硫酸溶液,使提取液中含有和流动相一致的硫酸质量浓度,然后用10%乙醇溶液定容,混匀后离心过滤。取部分滤液用0.22 μm水性滤膜针头过滤器过滤,供离子色谱分析用。在此条件下,主要有机酸提取完全,且提取液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性好,至少在15 d内各主要有机酸不会转变为乳酸和乙酸。优化后的提取方法精密度高(RSD为0.28%-1.20%),重复性好(变异系数为0.236%-3.02%(n=5)),准确度高(回收率为88.9%-101.2%),有机酸组分测定效果优于已有国标测定结果。【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合水果果实中主要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乳杆菌竞争性抑制两种病原菌粘附上皮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LAB1)在体外模拟预防和治疗条件下,竞争性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 )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S.cho)对仔猪空肠上皮细胞系(IPEC-J2)的粘附作用。【方法】 用LAB1预处理IPEC-J2后再用E. coli或S.cho攻毒为模拟预防实验;用E. coli或S.cho先攻毒IPEC-J2后再用LAB1处理为模拟治疗试验。提取粘附后的3种菌及IPEC-J2的DNA,使用文献记载和自行设计的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量化检测LAB1与E. coli 、S.cho之间的竞争性粘附率。【结果】在模拟治疗试验中,在高(1.0×109 CFU)、中(1.0×108CFU)、低(1.0×107CFU)3种浓度的LAB1处理条件下,能显著抑制高、中浓度S.cho对IPEC-J2的粘附(P<0.05);在模拟预防试验中,相同浓度的LAB1能显著抑制相同浓度的S.cho对IPEC-J2的粘附(P<0.05)。在模拟预防和治疗试验中,3种浓度LAB1均能显著抑制低浓度E. coli对IPEC-J2的粘附(P<0.05),高浓度LAB1能显著抑制高、中浓度E. coli对IPEC-J2的粘附(P<0.05)。【结论】在体外试验条件下,LAB1对E. coli及S.cho粘附IPEC-J2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在模拟预防和治疗试验中,LAB1对E. coli及S.cho粘附IPEC-J2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效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理想的牦牛瘤胃细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初步分析牦牛瘤胃细菌的群体结构。【方法】采用物理法(珠磨法、反复冻融法)、化学法(CTAB、SDS)及酶解法(溶菌酶、蛋白酶K)三者与瘤胃细菌特点相结合的方法,组合生成9种不同方法,即方法 1(CTAB+SDS+Lysozyme+无特殊物理处理法)、方法 2(CTAB+SDS+Lysozyme+反复冻融法)、方法 3(CTAB+SDS+Lysozyme+珠磨法)、方法 4(CTAB+Lysozyme+无特殊物理处理法)、方法 5(CTAB+Lysozyme+反复冻融法)、方法 6(CTAB+Lysozyme+珠磨法)、方法 7(SDS+Lysozyme+无特殊物理处理法)、方法 8(SDS+Lysozyme+反复冻融法)、方法 9(SDS+Lysozyme+珠磨法),同时以QIA amp DNA Stool Mini Kit(方法 10)为对照,以这10种方法来提取瘤胃微生物基因组DNA,并通过DNA浓度、纯度、DNA电泳图等基本性质及16S r 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通过测序结果初步分析牦牛瘤胃细菌群体结构。【结果】不同DNA提取方法效率比对结果显示,同样的化学及生物酶裂解条件下,结合珠磨法及反复冻融法能够显著地增强细胞裂解效率,提高DNA产量。其中方法 3及方法 6提取的DNA具有较高的浓度及纯度,方法 7—10缺乏CTAB阳离子去污剂,提取的DNA量显著低于其他方法(P0.05),除方法 2和8所提取的样品经多次试验,PCR产物目的条带太弱或未检测到外,其余8种方法提取的样品PCR产物目的条带大小正确,浓度合适,符合高通量测序的要求。16S r RNA高通量测序共生成了191 349条原始数据,质控后得到有效序列171 231条。稀释性曲线分析表明,数据量合理并达到饱和,能够完整反映样品的菌群种类。OTU聚类数据统计、分类学和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方法 6和10包含的细菌较丰富。不同提取方法对革兰氏阳性菌提取效果比对结果表明方法 6裂解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能力比其他方法相对较高。综上,方法 6(CTAB-Lysozyme-珠磨)提取的DNA产量、样品多样性指数及革兰氏阳性菌破壁能力均优于其他方法。菌群结构分析表明牦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包括21门、35纲、75科、112属,丰度较高的菌群依次是拟杆菌Bacteroidtes(64%)、厚壁菌Firmicutes(20%)、螺旋体Spirochaetae(2.3%)和变形菌Proteobacteri(1.8%),纤维杆菌Fibrobacter(1.7%)。牦牛瘤胃细菌群体结构与黄牛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可能归因于饮食及环境的不同。【结论】利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筛选出了牦牛瘤胃细菌基因组DNA理想提取方法,即方法 6(CTAB-Lysozyme-珠磨),并初步分析了牦牛瘤胃细菌群体结构,为研究牦牛瘤胃微生物群体特殊性及挖掘牦牛体内的基因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林海 《南方农业学报》2012,44(6):1014-1017
【目的】研究超高压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山茱萸中熊果酸提取的适宜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超高压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工艺进行优化,以熊果酸得率为指标,考察料液比(g∶mL)、乙醇浓度、超高压压力、加压时间对熊果酸得率的影响;同时与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超高压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2(g∶mL)、乙醇浓度70%、超高压压力320 MPa, 保压时间4 min,该条件下熊果酸提取得率可达0.322%。与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相比,其提取得率高、时间短。【结论】超高压提取熊果酸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是一种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7.
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抗真菌特性及其在酸奶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来源于中国传统发酵制品中乳酸菌的抑真菌特性,研究其在酸奶贮藏中的抑制霉菌效果。【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7株具有抗真菌效果的乳杆菌发酵液中苯乳酸(PLA)含量,研究PLA与乳杆菌发酵液抗真菌活性的相关性。选取抑菌活性最强的菌株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进行抑菌特性研究。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分别以2%、4%、6%、8%接种量作为辅助发酵剂添加至酸奶发酵工艺中,成品酸奶贮藏期间,监测酸奶中霉菌生长状况,检测酸奶理化指标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乳杆菌发酵液中苯乳酸含量与其抑真菌直径间相关关系不显著。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发酵上清液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不影响其抑菌活性,而环境pH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显著,热处理可使其丧失抑菌活性。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以 2%添加量作为辅助发酵剂应用在酸奶中可抑制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生成,且对酸奶产品风味、感官品质无显著影响。【结论】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具有较好的抑制霉菌生长能力,应用在酸奶中具有显著的防霉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双峰驼瘤胃微生物总DNA的提取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取高质量的双峰驼瘤胃微生物总DNA,为采用免培养技术研究双峰驼瘤胃微生物奠定基础.[方法]采集双峰驼瘤胃内容物,用酶解(溶菌酶、蛋白酶K)、冻融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多种处理相结合,提取微生物总DNA,并用Omega Gel Extraction kit纯化.[结果]提取到的瘤胃微生物总DNA片段大于23 kb,纯化后的DNA可用于PCR,酶切及克隆等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论]用该提取方法得到的总DNA能够满足分子生物学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合理利用牧草资源,为新疆南疆地区畜牧业提供优质青贮,研究探讨了花果期盐穗木青贮后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同时为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筛选提供乳酸菌资源。【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花果期盐穗木为原料制作实验室小剂量自然发酵青贮,在发酵第150天时对比青贮前后盐穗木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可溶性糖(WSC)、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变化,测定盐穗木青贮的pH、氨态氮(NH3-N)、乳酸(LA)、乙酸(AA)、丙酸(PA)和丁酸(BA)含量,并采用实验室纯培养方法结合生理生化分析,对青贮中乳酸菌的种类和形态学进行分类,通过葡萄糖发酵产酸产气试验、细菌微量生化反应碳源发酵试验、耐盐试验、耐酸试验和温度生长试验等生理生化试验对所筛选菌株进行研究。运用核酸 Blast技术,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对比,选择并下载与所测序列同源性最高的已知分类地位的菌种,与本试验所测菌株的序列一起,采用 Clustal 进行比对,用MEGA5.0绘制系统发育树,确定各菌株分类地位,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结果】与青贮前相比,由于乳酸菌发酵利用原料中的糖类物质导致青贮后盐穗木中的干物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同时在青贮发酵过程中盐穗木茎秆中难降解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被乳酸菌降解为易被利用的纤维,导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升高,青贮pH为4.250-4.286,乳酸含量为60.923-61.283属于优良品质青贮饲料的范围。从自然发酵盐穗木青贮中分离得到3株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1株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lactis)、2株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1株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1株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9株菌均能在pH4-7环境下能生长,在3.0%和6.5% NaCl条件下及10-45℃范围内生长,且生长状况良好,同时能利用D-葡萄糖、D-甘露糖、纤维二糖、D-甘露醇、D-果糖、蔗糖等多种碳源。其中,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产酸速率和生长速率较快,且具有很强的耐酸耐盐能力,在5-45℃范围内生长良好。【结论】将盐穗木制成青贮后其营养成分含量和发酵品质均处于良好水平,可将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这3株菌选作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获得藏灵菇发酵奶发酵过程的优势菌,并开发出纯培养发酵剂替代藏灵菇进行这类新型发酵奶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将PCR-DGGE指纹技术和传统培养方法结合,对藏灵菇发酵奶中微生物种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DGGE指纹图谱显示混合菌群中细菌有4条条带无对应的纯菌株,而纯菌株中有2株在混合菌群的图谱上没有相应的条带。通过对150株分离菌的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获得了8组乳酸菌和5组酵母菌,进一步的序列分析和相似性比较,确立了藏灵菇发酵奶中的优势菌为肠膜明串珠菌、乳酸乳球菌、开菲尔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克鲁维酵母,单孢酵母、啤酒酵母、假丝酵母发酵后期成为优势菌。【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分子生态的微生物高效筛选技术,为藏灵菇纯培养发酵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及丰富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