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自交F1代与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es)♂杂交F1代各组织免疫相关酶的活性。[方法]比较星斑川鲽F1与杂交F1代肌肉、肝脏、脾脏和肠中3种重要的非特异免疫相关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差异。[结果]杂交后代肌肉、脾脏、肠中ACP,AKP的活力都高于自交后代,肝脏中ACP,AKP的活性与自交后代无显著差异,SOD活性除肌肉组织中稍增加外,其他组织显著下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星斑川鲽的杂交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那西肽(Nosiheptide)、黄霉素(Flavomycin)、大蒜素(Allitri-dum)对虹鳟(Oncrhynchus mykiss Walbaum)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的影响。在室内饲养虹鳟8周,结果显示,15 mg.kg-1大蒜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提高了肝脏与肾脏中CAT活性(P<0.01),显著提高了肝脏与肾脏中SOD活性(P<0.05),同时也显著提高了鳃中LSZ活性(P<0.05);2 mg.kg-1那西肽组在肝脏和肾脏中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mg.kg-1那西肽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提高肾脏和肝脏中AKP活性,4 mg.kg-1那西肽组肾脏和肝脏中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 mg.kg-1黄霉素组和2 mg.kg-1那西肽组与4 mg.kg-1那西肽组和15 mg.kg-1大蒜素组肝脏中ACP活性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 mg.kg-1那西肽组与8 mg.kg-1黄霉素组和4 mg.kg-1那西肽组肾脏中ACP活性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5 mg.kg-1大蒜素组显著降低了肝脏中MDA含量(P<0.05),2 mg.kg-1那西肽组显著降低了肾脏和鳃中MDA含量(P<0.05)。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饲料添加剂,能提高虹鳟的免疫活性和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取平均体质量为536.67(±15.23)g的褐牙鲆,随机分为6个平行组,饥饿处理0、2、10、20d,研究饥饿胁迫对褐牙鲆血浆皮质醇、溶菌酶(LSZ)活性及免疫组织中非特异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饥饿0~20 d过程中,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血浆皮质醇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并且在饥饿10、20d时与饥饿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肝脏与脾脏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在饥饿10、20 d时与饥饿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浆LSZ活性、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脏与脾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饥饿2d时与饥饿前相比显著升高,在饥饿20d时均降低,并且肝脏SOD与AKP活性与饥饿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饥饿0~20 d过程中,脾脏与肾脏LSZ活性、肾脏AKP活性、肾脏ACP活性与饥饿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短期(2 d)饥饿胁迫可激活褐牙鲆非特异免疫酶的活性,而长期(20 d)饥饿胁迫能够降低褐牙鲆免疫机能,同时皮质醇激素可能对褐牙鲆非特异免疫系统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富硒乳酸菌对小鼠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富硒乳酸菌对健康小鼠,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富硒乳酸菌组(Se组)。分别于试验后第2、4、6周,迅速采集肝脏、心脏、脾脏和肾脏等。同时,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整个试验期内,C组和Se组体重均随周龄增加而上升,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Se组小鼠肝脏、心脏、肾脏和脾脏GSH-Px活性总体水平高于或显著高于C组;Se组4种组织SOD活性除肾脏第4周显著升高之外,其余升高均不显著;Se组肝脏CAT活性稍有降低,心脏均为上升,肾脏、脾脏在前4周下降,以后上升;试验期内Se组4种组织MDA含量在前4周多有波动,第6周均低于C组。[结论]富硒乳酸菌能够通过提高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保护机体免受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
将试验鱼暴露在汞离子浓度为0.5 mg·L-1水体中,24 h后置于正常养殖用水中恢复饲养1,5,12,21 d后分别取样,测定血浆、鳃、肝胰脏、脾脏和肾脏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非染汞对照组相比较,处理组AKP活性变化为:血浆(1 d)、鳃(1,5,12,21 d)、肝胰脏(21 d)和脾脏(1 d)显著下降(P0.05,P0.01);肝胰脏(12 d)和肾脏(1 d)显著升高(P0.01);血浆(5,12,21 d)、肝胰脏(1,5 d)、脾脏(5,12,21 d)和肾脏(5,12,21 d)无显著变化(P0.05)。ACP活性变化为:鳃(1,5,12,21 d)、肝胰脏(12,21 d)显著降低(P0.05,P0.01);血浆(1,5 d)、肝胰脏(1,5 d)、脾脏(1,5 d)、肾脏(1 d)显著升高(P0.05,P0.01);血浆(12,21 d)、脾脏(12,21 d)和肾脏(5,12,21 d)无显著变化(P0.05)。鳃和肝胰脏受Hg2+的影响较血浆、脾脏和肾脏大,其AKP,ACP的活性在试验期内未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6.
硫酸锌胁迫对克氏原螯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于浓度为0 mg/L(对照组)、0.40 mg/L、4.04 mg/L及40.37 mg/L硫酸锌(ZnSO4)中分别药浴1 d、2 d、3 d、4 d、7 d、14 d和21 d,测定了肝胰腺和鳃中4种以及血清中6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活性,从免疫学角度探讨ZnSO4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影响.结果显示:21 d内各浓度组在各时间对血清中凝集素活性均无显著影响.血清中溶血素各浓度组活性均表现出随药浴时间延长先逐渐升高再下降的趋势.酚氧化酶(PO)在肝胰腺中各浓度组不同时间之间及相同时间不同浓度组之间的活性差异均不显著,而鳃中在4.04 mg/L以上浓度中药浴2 d内活性显著下降,随药浴时间加长鳃和血清中活性呈增大的趋势.在肝胰腺中4.04 mg/L和40.37 mg/L浓度组药浴1 d、2 d、14 d和21 d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药浴3~7 d时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呈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变化;鳃中始终低于对照组;血清中1~7 d CA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药浴14 d以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呈前期抑制后期升高的趋势.酸性磷酸酶(ACP)在4.04 mg/L和40.37 mg/L浓度组中药浴21 d内除40.37 mg/L组药浴3 d时肝胰腺中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他时间肝胰腺和鳃中ACP活性主要呈抑制状态,血清中4.04 mg/L组呈先逐渐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40.37 mg/L组均低于对照组.溶菌酶(LSZ)在4.04 mg/L和40.37 ng/L浓度组中药浴21 d内肝胰腺中活性主要呈前期抑制后期升高的趋势;鳃中4.04 mg/L组LSZ活性先下降再逐渐升高再下降,而40.37 mg/L组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血清中各浓度组LSZ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0.40 mg/L组仅在药浴3 d和4 d时使血清溶血素活性显著升高,而其他时间对其他免疫因子活性均无显著影响;4.04 mg/L以上浓度除对血清凝集素无显著影响外,其他免疫因子活性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组织差异.  相似文献   

7.
高峰  刘迎春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5):3130-3136
【目的】研究妊娠后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对出生后羔羊内脏器官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的蒙古绵    羊45只(经同期发情且同期受孕),妊娠(90±1) d分为自由采食组(CG)、0.33 MJ ME•kgw-0.75•d-1(RG1)以及0.175 MJ ME•kgw-0.75•d-1(RG2)3个营养水平处理组,进行不同营养水平的限饲饲养。各组分别于羔羊初生及28周龄时选择4只屠宰,取出内脏。【结果】妊娠后期不同营养水平限饲母羊,严重限制了RG1(P<0.05)、RG2(P<0.01)组羔羊的平均初生体重:①初生时,RG1组羔羊仅肺脏重和肺脏组织总DNA含量显著低于CG组(P<0.05),脾脏重及脾脏组织总DNA含量极显著低于CG组(P<0.01);而 RG2组羔羊肺脏和脾脏均显著低于CG组(P<0.01),心脏、肝脏、肾脏、总胃及小肠重均显著低于CG组(P<0.05);其中,心脏和肾脏总DNA含量、肺脏总DNA含量和蛋白与DNA含量比、肝脏组织蛋白和DNA含量比均显著低于CG组(P<0.05)。②28周龄时,RG1组胎儿期生长受限的肺脏、脾脏重及其总DN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除心脏外,RG2组胎儿期生长受限的肝脏、肺脏及脾脏重出生后经过28周的生长与CG组差异不显著(P>0.05);RG2组胎儿期降低的肾脏、脾脏细胞总DNA含量,肝脏细胞蛋白和DNA比,在试验结束羔羊28周龄时与CG组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肺脏细胞蛋白和DNA比显著高于CG组(P<0.05),而心脏和肺脏组织总DNA含量仍显著低于CG组(P<0.05)。【结论】妊娠后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通过对其胎儿内脏器官细胞增殖与增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改变了出生后羔羊内脏器官的生长发育轨迹。  相似文献   

8.
关于阿维菌素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和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每24h换液式毒性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01~2.56mg/L)的阿维菌素对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cruciancarp的急性毒性,并对暴露在0(对照)、0.01、0.04mg/L阿维菌素溶液中养殖21d后异育银鲫的鳃、肾、肝、脾和脑组织器官的病理切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异育银鲫24、48、72h和96h LC50分别为0.21、0.14、0.08、0.06mg/L,安全浓度为0.019mg/L;对照组鱼元组织病理变化。0.01mg/L浓度组鱼只在鳃、肝脏和脾脏的部分细胞中出现颗粒变性或空泡变性轻度病理变化。0.04mg/L浓度组鱼出现严重的病理损伤:1)鳃小片尖端膨胀,基部上皮细胞脱落,部分鳃小片发生融合等;2)肾脏中肾小球充血,肾小管透明变性,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核溶解消失;3)肝脏中肝细胞空泡变性,细胞核膜破裂、核仁溶解消失,病变严重的肝细胞坏死;4)脾脏中出现网状组织增生和铁血黄素沉淀;5)脑组织中神经细胞空泡变性,部分细胞核移位到边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富硒地区山羊部分组织中的硒沉积量,分析组织硒沉积量对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ospholipid hydroperoxide glutathione peroxidase,PHGP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年龄相仿、体质量相近,分别来自富硒地区陕西紫阳县双安镇(试验Ⅰ组)、高滩镇(试验Ⅱ组)的山羊作为研究对象,以硒水平正常的宝鸡市陈仓区的山羊作为对照,采集各组山羊血液,分离血清,然后采用切断颈动脉放血法屠宰,随后立即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以及羊毛组织样,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硒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组织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分析硒沉积量对PHGP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Ⅰ组山羊,除肾脏中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组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组山羊,心脏、肝脏、脾脏、羊毛和血清中硒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脏、肾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PHGPx基因mRNA在Ⅰ组山羊各组织中的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脏股二头肌脾脏肾脏心脏背最长肌肝脏;在Ⅱ组为肺脏股二头肌脾脏肝脏肾脏心脏背最长肌。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山羊心脏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肺脏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Ⅱ组山羊肝脏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对照组山羊脾脏、肾脏、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差异不明显。【结论】富硒地区山羊各组织中硒沉积量和PHGPx基因mRNA表达水平总体上高于宝鸡市陈仓地区山羊,而且山羊心脏、肝脏、肺脏中PH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受到其硒元素沉积量的影响,这表明硒在转录水平上可调控PHGPx基因的表达,但是具有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对虾幼虾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0、0.015%、0.030%、0.045%、0.060%)、β-葡聚糖(0、0.050%、0.075%、0.100%)和藻粉(0、2%、5%、7%),未添加组为对照组,探讨维生素C(Vc)、β-葡聚糖和藻粉对中国对虾幼虾成活率、相对增长(重)率及肌肉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性的影响。室内网箱饲养40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后,0.030%组幼虾相对增重率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45%组ACP、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Vc对SOD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0.015%组LSZ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75%β-葡聚糖组的相对增重率、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7%藻粉能极显著提高相对增长(重)率(P<0.01),但ACP和LSZ活性呈极显著下降(P<0.01),添加5%藻粉能显著提高CAT活性(P<0.05)。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免疫水平的影响,实验对5个盐度组脊尾白虾的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酶相关的酶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LSZ酶活外,不同酶活在肝胰腺中的分布均高于肌肉;除肌肉中的LSZ酶活外,不同盐度组间的免疫酶活性有显著差异。ACP、AKP酶活在肝胰腺中分布以26.6盐度组最高,显著高于11.0、16.2、21.4盐度组(P〈0.05);不同盐度间脊尾白虾肝胰腺中LSZ酶活差异显著(P〈0.05),以26.6盐度组酶活最高;T-AOC、SOD酶活在肝胰腺中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以31.8盐度组最高,21.4盐度组最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10 g/L的两种κ-卡拉胶寡糖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进行体壁注射刺激后,测定其体腔液中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在注射κ-卡拉胶寡糖后的第1天,1、2号寡糖组的LSZ活性达到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7.0和6.0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KP活性于注射后第2天增至最高,1、2号寡糖组的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9和2.6倍,前3天试验组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号寡糖组的SOD活性于注射后第2天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而2号寡糖组的酶活性第2天呈现增加,第5天达到最高,1、2号寡糖组的酶活性最高时分别是对照组的2.0倍和2.3倍,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非参数检验分析表明,1、2号寡糖组3种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κ-卡拉胶寡糖具有增强仿刺参免疫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工感染3种弧菌对鲻鱼血清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病原菌对鲻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鲻鱼细菌性疾病的免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法将等比例混合浓度为4.5× 106 CFU/mL的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创伤弧菌(Vibriiovulnif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混合菌悬液人工感染鲻鱼,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感染后第0、1、3、7、11、15、19、23、27、31和35 d采集血样测定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的变化.[结果]鲻鱼在感染3种弧菌混合悬液后第3d开始出现发病症状,其血清中的溶酶体酶(ACP、AKP和LSZ)活力总体上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抗氧化酶(SOD和POD)活力也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氨基转移酶(GOT和GPT)活力在感染初期呈急剧上升态势,而后下降回归至正常水平.[结论]鲻鱼受到外源微生物(弧菌混合悬液)刺激后,其体内非特异免疫系统被激活、组织(肝脏)受到损伤,即血清中非特异免疫酶可作为鉴定鱼体健康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了术前限食处理对马氏珠母贝血淋巴细胞密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每天投喂一次和两天投喂一次两个处理组,每天投喂两次为对照组,分别在实验开始和第1、2、3和4周取样检测血淋巴免疫功能。结果显示:限食1周后,马氏珠母贝血细胞密度、SOD、CAT、LSZ、ACP和AKP等酶活性均随限食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个限食处理组的免疫参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两天投喂一次处理组的各项免疫机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第4周。据此推断,限食可以显著降低插核手术贝的生理机能和免疫活性,为马氏珠母贝育珠术前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后刺参的行为表现及免疫酶活性会发生相应变化,以达到适应盐度变化的目的。设定5个盐度梯度(18、23、33、36和40),分析盐度胁迫后刺参行为变化及不同响应时间下体腔液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变化。实验结果发现盐度增加和降低都使刺参的活动受到影响,低盐度胁迫比高盐度胁迫对刺参的影响大。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总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适应的趋势。盐度23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盐度32的对照组;盐度为36时,溶菌酶活力在第1天最高,随后降低,维持2 d后,酶活力又开始升高,并高于盐度32的对照组水平;盐度为18、40时,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低盐18、23胁迫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最低点均出现在第8 d。高盐36、40胁迫时,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最高点分别出现在第5 d和第8 d。研究结果为刺参机体在盐度胁迫下的调节适应机制研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分别向基础饲料中添加黄芪皂甙Astragalus membranaceus0(对照组)、300(低剂量组)、500(中剂量组)、800 mg/kg(高剂量组)制备4种试验饲料,饲喂同一家系的1龄斑点叉尾鮰Ictalures punctatus,饲喂期为60 d。以斑点叉尾鮰血清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肝脏、脾、头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2、TLR3表达水平为指标,结合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探讨了不同剂量的黄芪皂甙对斑点叉尾鮰免疫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斑点叉尾鮰血清中LSZ、AKP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血清LSZ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斑点叉尾鮰血清中SOD活力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皂甙可以显著提高TLR3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低、中、高剂量组斑点叉尾鮰肝脏中TLR3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黄芪皂甙可以显著提高TLR3基因在脾、头肾组织中的表达量(P〈0.05),呈现较为明显的剂量效应;与对照组相比,黄芪皂甙中、高剂量组斑点叉尾鮰脾中TLR5表达量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黄芪皂甙对TLR5基因在肝脏、头肾组织中的表达具有剂量效应,中、高剂量黄芪皂甙可以显著提高TLR5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攻毒后试验鱼累积死亡率表明,摄食含有不同剂量的黄芪皂甙饲料以后,斑点叉尾鮰抵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显著增强,对照组斑点叉尾鮰的最终累积死亡率(61.11%±6.94%)显著高于中、高剂量组(31.11%±3.75%、30.01%±5.34%)(P〈0.05)。上述结果说明:特定剂量的黄芪皂甙可以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黄芪皂甙可以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口服免疫增强剂应用于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腹腔注射Cd2+对黄金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300尾健康黄金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K组、A组、B组和C组,其中Cd2+的注射浓度依次为0、1.25、2.50、3.75 mg/kg,测定注射后0、1、3、5、7 d时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表明,鱼体血液中各指标的变化与注射镉元素密切相关。与对照组相比,A组血清中SOD活力在前3天显著升高(P0.05),在第5、7天时差异不显著(P0.05),B组和C组中SOD活力在整个试验期间显著降低(P0.05);A组、B组和C组血清中CAT、ACP活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A组AKP活性在第1天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之后显著降低,B组和C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对虾幼虾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0、0.015%、0.030%、0.045%、0.060%)、β-葡聚糖(0、0.050%、0.075%、0.100%)和藻粉(0、2%、5%、7%),未添加组为对照组,探讨维生素C(Vc)、β-葡聚糖和藻粉对中国对虾幼虾成活率、相对增长(重)率及肌肉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性的影响。室内网箱饲养40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后,0.030%组幼虾相对增重率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45%组ACP、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Vc对SOD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0.015%组LSZ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75%β-葡聚糖组的相对增重率、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7%藻粉能极显著提高相对增长(重)率(P<0.01),但ACP和LSZ活性呈极显著下降(P<0.01),添加5%藻粉能显著提高CAT活性(P<0.05)。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壳寡糖对三疣梭子蟹免疫功能的影响,设置了含壳寡糖0.0、0.5、1.0、1.5和2.0 g/kg(分别为T0、T1、T2、T3和T4组)的5组试验饲料饲喂三疣梭子蟹,分别在第10 d、20 d和30 d取血清进行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溶菌酶(LSZ)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束时测定血细胞的密度。结果显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寡糖可以显著性提高ACP、T-SOD、LSZ、POD活力(P〈0.05),对PO和AKP活力促进效果不显著(P〉0.05)。壳寡糖可以显著提高三疣梭子蟹血细胞密度(P〈0.05),对3种血细胞所占比例有一定的影响(P〉0.05)。综合考虑,T2、T3组对三疣梭子蟹免疫促进效果较好,建议基础饲料中壳寡糖添加量为1.0~1.5 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