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凝集素提取液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免疫的影响,将刺参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64%、1·28%、2·56%的海带凝集素提取液,或质量分数为1·88%、3·76%、7·52%的条斑紫菜凝集素提取液,分别投喂6个试验组刺参(体质量为3·50 g ±1·95 g),以基础饲料饲养组为对照,分别于投喂凝集素提取液后第4、8、12、17天时,检测各组刺参体壁中过氧化氢酶( CAT)、溶菌酶( LSZ)、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结果表明:投喂海带凝集素提取液后,各浓度组刺参CAT、 LSZ活性在第8、12、17天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0·64%组ACP活性在第8、17天时有显著提高(P<0·05);投喂条斑紫菜凝集素提取液后,各浓度组刺参CAT活性在第8、12、17天时有显著或极显著提高( P<0·05或P<0·01),7·52%组LSZ活性在第8天时有显著提高( P<0·05), AKP活性在第4、17天时有极显著提高( P<0·01), ACP活性在第12天时7·52%组有极显著提高( P<0·01),第17天时各浓度组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研究表明,海带和条斑紫菜凝集素提取液均能提高剌参体壁中CAT、 LSZ、 AKP、 ACP的活性,显著增强剌参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将其作为刺参免疫增强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壳寡糖对三疣梭子蟹免疫功能的影响,设置了含壳寡糖0.0、0.5、1.0、1.5和2.0 g/kg(分别为T0、T1、T2、T3和T4组)的5组试验饲料饲喂三疣梭子蟹,分别在第10 d、20 d和30 d取血清进行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溶菌酶(LSZ)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束时测定血细胞的密度。结果显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寡糖可以显著性提高ACP、T-SOD、LSZ、POD活力(P〈0.05),对PO和AKP活力促进效果不显著(P〉0.05)。壳寡糖可以显著提高三疣梭子蟹血细胞密度(P〈0.05),对3种血细胞所占比例有一定的影响(P〉0.05)。综合考虑,T2、T3组对三疣梭子蟹免疫促进效果较好,建议基础饲料中壳寡糖添加量为1.0~1.5 g/kg。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黄对仿刺参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方法]通过在饵料中添加2%、5%和10%不同比例的大黄粉来投喂仿刺参,分析其体腔液中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的酶活变化情况。[结果]LSZ活性在第21天时,3个剂量组分别较空白组提高了92.86%、96.43%和90.10%,酶活达到最高;SOD活性在第7天时,3个剂量组分别较空白组提高了4.36%、8.87%和9.28%;AKP活性,2%和5%剂量组均低于空白组,10%剂量组在第21天时达到最高值,其酶活与空白组差异极显著(P0.01);2%和5%剂量组分别在第21、28天时ACP酶活达到最高,但与空白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10%剂量组在第14天时酶活达到最高,与空白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大黄对ACP活性的影响与添加剂量不呈正相关。[结论]拌饵投喂不同剂量的大黄对仿刺参体腔液中4种酶的影响不同:10%剂量组提高酶活的时间要早于2%和5%剂量组,因此建议拌饵投喂2%和5%大黄的饲料21 d或10%大黄的饲料14 d,可提高仿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但持续投喂时间不宜过长,停止投喂14 d左右各免疫指标可恢复至平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免疫水平的影响,实验对5个盐度组脊尾白虾的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酶相关的酶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LSZ酶活外,不同酶活在肝胰腺中的分布均高于肌肉;除肌肉中的LSZ酶活外,不同盐度组间的免疫酶活性有显著差异。ACP、AKP酶活在肝胰腺中分布以26.6盐度组最高,显著高于11.0、16.2、21.4盐度组(P〈0.05);不同盐度间脊尾白虾肝胰腺中LSZ酶活差异显著(P〈0.05),以26.6盐度组酶活最高;T-AOC、SOD酶活在肝胰腺中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以31.8盐度组最高,21.4盐度组最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合益生菌粉对刺参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450头刺参并随机分为5组,分别在其基础日粮中添加含有0(A组)、0.2%(B组)、0.4%(C组)、0.6%(D组)、0.8%(E组)的复合益生菌粉(106CFU/g),进行饲喂试验,研究复合益生菌粉对刺参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复合益生菌对刺参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影响;与其他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0.6%的复合益生菌提高了刺参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0.4%、0.6%和0.8%的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了刺参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而0.6%和0.8%的复合益生菌则显著提高了刺参溶菌酶(LSZ)活性(P0.05)。在攻毒6 d和攻毒10 d后,各试验组的AKP、LSZ、SOD活性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攻毒6 d后,E组AC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攻毒10 d后,C、D、E组ACP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增强刺参的非特性免疫能力,其添加量以0.6%为。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后刺参的行为表现及免疫酶活性会发生相应变化,以达到适应盐度变化的目的。设定5个盐度梯度(18、23、33、36和40),分析盐度胁迫后刺参行为变化及不同响应时间下体腔液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变化。实验结果发现盐度增加和降低都使刺参的活动受到影响,低盐度胁迫比高盐度胁迫对刺参的影响大。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总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适应的趋势。盐度23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盐度32的对照组;盐度为36时,溶菌酶活力在第1天最高,随后降低,维持2 d后,酶活力又开始升高,并高于盐度32的对照组水平;盐度为18、40时,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低盐18、23胁迫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最低点均出现在第8 d。高盐36、40胁迫时,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最高点分别出现在第5 d和第8 d。研究结果为刺参机体在盐度胁迫下的调节适应机制研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了术前限食处理对马氏珠母贝血淋巴细胞密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每天投喂一次和两天投喂一次两个处理组,每天投喂两次为对照组,分别在实验开始和第1、2、3和4周取样检测血淋巴免疫功能。结果显示:限食1周后,马氏珠母贝血细胞密度、SOD、CAT、LSZ、ACP和AKP等酶活性均随限食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个限食处理组的免疫参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两天投喂一次处理组的各项免疫机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第4周。据此推断,限食可以显著降低插核手术贝的生理机能和免疫活性,为马氏珠母贝育珠术前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5种微生态制剂对刺参幼参的生态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种微生态制剂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的生态安全性,包括耐受性、生长免疫和对养殖水体的调控。结果表明:幼参对5种微生态制剂耐受性的顺序为试剂五〉试剂一〉试剂四〉试剂三〉试剂二,其中幼参对试剂五的耐受性最大,幼参对试剂二耐受性远小于其它各组;5种微生态制剂对幼参特定生长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微生态制剂能促进刺参的生长,特定生长率为1~2%/d;5种微生态制剂均能提高幼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其活性值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除试剂一组0.5 mg/L和试剂三0.5μL/L的POD外)(P〈0.05)。对静水每24 h进行一次监测,结果表明:48 h时,DO〈4 mg/L,NO2--N含量在24 h达到最低,随后逐渐上升;各组的DO值随时间的延长逐步降低;对照组的NO2--N、NH4+-N含量随时间的延长逐步升高。在充气条件下每隔5 d进行一次监测,结果表明:第20天时,试剂一组和试剂四组的NH4+-N含量〉0.02 mg/L,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试剂四组和对照组的NO2--N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第20天之前,各组NO2--N、NH4+-N含量(NH4+-N组15 d除外)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氨氮胁迫对刺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为探明刺参新品种对环境中氨氮变动的适应性提供依据。【方法】探究0(氨氮质量浓度低于0.05 mg/L的自然海水),2,4,6,8和10 mg/L氨氮胁迫下体质量分别为(30.2±0.2) g/头(A 组)、(59.2±0.8) g/头(B组)刺参“鲁海1号”存活、生长及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结果】氨氮胁迫对刺参的存活与生长影响显著,当氨氮质量浓度为10 mg/L时,2组刺参均出现排脏、化皮和死亡个体,A组刺参存活率最低,为87.2%。刺参体质量与特定生长率(SGR)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当氨氮质量浓度为4,6,8和10 mg/L时A、B组刺参S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氨氮质量浓度下刺参SOD、CAT、ACP和AKP活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氨氮胁迫第5天,氨氮质量浓度为2,4 mg/L时部分试验组SOD、CAT活性达到峰值。氨氮胁迫第15天,氨氮质量浓度为8,10 mg/L的试验组SOD、CAT、ACP和AKP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且多数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刺参养殖过程中的水环境氨氮质量浓度应控制在6 mg/L以下,以降低其对刺参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选用初始体重为0.6 g左右的幼参,水体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5、1.0、2.0、4.0和6.0 mg/L的乙酰甲喹。前69天每两天全部换水后,按照用药浓度泼洒药物一次。停药两周后经长途运输,考察其抗应激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前30 d,各组刺参体壁中SOD酶活性都呈现增高趋势,2.0 mg/L组SOD活性达到最高,之后又呈现降低趋势;随着乙酰甲喹浓度的增加,各实验组刺参体壁中AKP和ACP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 mg/L和4.0mg/L组刺参酶活性最高;40 d后各实验组刺参体壁酶活性逐渐与对照组持平。所有实验组刺参的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 mg/L组刺参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0 mg/L组成活率为90.6%,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高浓度(6.0 mg/L)的乙酰甲喹导致幼参抗应激能力差。综合以上分析,认为刺参保苗期间,乙酰甲喹的适宜添加量为2.0~4.0 mg/L。  相似文献   

11.
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 500 mg/kg 3种复方中草药,记为福乐兴Ⅰ、福乐兴Ⅱ、福乐兴Ⅲ,共4个处理组,饲喂平均体重(134.3&#177;12.1)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以增重率,饲料系数(FCR),肌肉基本成分,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和丁酰胆碱酯酶(BCHE)等指标为判据,考察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8周后,各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156.29%、164.32%、161.28%和146.7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福乐兴Ⅰ组草鱼增重率提高5.14%(P〈0.05),添加福乐兴Ⅲ组增重率降低6.87%(P〈0.05),FCR升高6.58%(P〈0.05),添加福乐兴Ⅱ对增重率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对草鱼肌肉基本成分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在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方面,福乐兴Ⅰ对SODL、SZ、AKP和BCHE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福乐兴Ⅱ、Ⅲ组血清SOD、LSZ和BCHE活性不同程度升高(P〈0.05),AKP活性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福乐兴Ⅰ对草鱼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草鱼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无影响;福乐兴Ⅱ、Ⅲ可显著改善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但福乐兴Ⅲ也降低了草鱼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2.
将4种微生物基因组DNA腹腔注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48 h后腹腔注射海豚链球菌,在攻毒后24和48 h采血,通过测定血清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以及血液中病原菌感染量和死亡率,探讨注射4种微生物DNA对罗非鱼抗海豚链球菌感染的作用.结果显示,注射大肠杆菌DNA的实验组,LSZ、AKP和SOD均无明显变化(P>0.05),表现为先略低于对照组后升至正常水平;而注射鮰爱德华氏菌DNA、毕赤酵母DNA和生理盐水的实验鱼,LSZ和AKP表现出明显变化(P<0.05),LSZ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降低,而AKP变化趋势则不同.注射感染后除对照组外,其他处理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感染,其中24h大肠杆菌组感染量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48 h各试验组的细菌感染量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尤其以大肠杆菌组和嗜水气单胞菌组最低,且其死亡率也最低,表明注射一定量的大肠杆菌基因DNA和嗜水气单胞菌基因DNA能增强罗非鱼抗海豚链球菌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健康对照组、患上皮瘤病较轻组和严重组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crucian carp的上皮(瘤)组织、血浆、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了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KP活性在上皮(瘤)组织、血浆和脾脏中除较轻组在血浆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严重组显著高于较轻组,而在肝脏和肾脏中较轻组和严重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严重组显著低于较轻组;ACP活性在上皮(瘤)组织、血浆、肾脏和脾脏中除严重组在上皮(瘤)组织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无论较轻组还是严重组患病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肝脏中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肾脏和脾脏中严重组显著高于较轻组;SOD活性在上皮(瘤)组织和血浆中只有严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肝脏、肾脏和脾脏中除严重组在肾脏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无论较轻组还是严重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SZ活性在测定的5种组织中除较轻组在肝脏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较轻组和严重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测定的4种免疫相关酶活性在不同组织中发生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变化幅度与患病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高效氯氰菊酯对草鱼血清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生理生化水平上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对草鱼健康的影响。[方法]以同批繁殖、同池培育、体色正常、体重85~115 g、体长12~20 cm的健康草鱼为试材,用不同浓度(0、0.5、1.0、3.0、5.0μg/L)高效氯氰菊酯对其进行暴露处理,研究处理1、5、12 d后草鱼溶菌酶(LSZ)活性的变化。[结果]高效氯氰菊酯浓度与草鱼LSZ活性存在时间—效应关系。暴露1 d时,各处理组草鱼LSZ活性显著上升(P〈0.05) 暴露5 d时,各处理组草鱼LSZ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 暴露12 d时,各处理组草鱼LSZ活性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效氯氰菊酯对草鱼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曹学顺  丁君 《农学学报》2015,5(1):80-85
为获知升温对‘水院1号’和大连养殖刺参相关免疫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实验设置不同温度梯度(16、20、24、28℃),分别对‘水院1号’和大连养殖刺参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溶菌酶(LSZ)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在升温过程中,‘水院1号’和大连养殖刺参体腔液中CAT、SOD、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范围分别为77.160~151.76、24.617~51.740 U/m L;SOD活性范围分别为0.070~0.154、0.056~0.100 U/m L;POD活性范围分别为2.360~3.470、1.407~2.407 U/m L。‘水院1号’和大连养殖刺参体腔液中LSZ活性均呈先升高再降低又升高的趋势,活性范围分别为9.741~30.898、8.554~28.006 U/m L。‘水院1号’刺参体腔液中MDA含量随着水温升高逐渐降低,其含量范围为42.331~46.563 nmol/m L,大连养殖群体刺参体腔液中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变化范围为46.079~47.329 nmol/m L。(2)在升温过程中,‘水院1号’刺参体腔液中CAT、SOD、POD和LSZ活性变化较大连养殖群体刺参的变化差异大,其中CAT和POD活性变化差异显著(P0.05)。在28℃水温下,‘水院1号’刺参MDA含量显著小于大连养殖群体刺参MDA含量(P0.05)。研究表明,刺参能够对水温升高及时地做出生理免疫反应,通过调节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来清除机体内多余的活性氧,保护机体免受环境改变造成的损害。研究发现,‘水院1号’刺参较大连养殖群体刺参反应更为灵敏,对高温的适应性更强。本研究为探讨刺参对高温适应性和对‘水院1号’品种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水温为14.0~8.0℃、盐度为31~32和pH为7.5的条件下,将初始体质量为1.30~1.68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饲养在塑料水槽(40 L)中,投喂蛋氨酸硒添加量分别为0、0.2、0.4、0.6、0.8、1.0 mg/kg的饲料60 d,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放15头仿刺参。试验结束后饥饿24h,测定仿刺参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SGR),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体壁干物质和肠干物质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组仿刺参的成活率为100%;当蛋氨酸硒添加量为0.6 mg/kg时,仿刺参幼参的SGR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硒添加量为1.0 mg/kg时,仿刺参幼参的SGR值最小;当硒添加量为0.6 mg/kg时,仿刺参对饲料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仿刺参体壁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当硒添加量为0.4 mg/kg时,蛋白质含量最高;当硒添加量为0.6 mg/kg时,幼参肠中的硒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当硒添加量为0.4 mg/kg时,幼参体壁中的硒含量最高,其次为0.6 mg/kg硒组;除硒添加量为1.0 mg/kg外,各试验组仿刺参体腔液中的SOD、CA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量分别为0.8 mg/kg和0.4 mg/kg时达到最高,其次是0.6 mg/kg组;各试验组仿刺参ACP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硒添加量为0.4 mg/kg时达到最高。研究表明,仿刺参幼参饲料中蛋氨酸硒的适宜添加量为0.4~0.6 mg/kg。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那西肽(Nosiheptide)、黄霉素(Flavomycin)、大蒜素(Allitri-dum)对虹鳟(Oncrhynchus mykiss Walbaum)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的影响。在室内饲养虹鳟8周,结果显示,15 mg.kg-1大蒜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提高了肝脏与肾脏中CAT活性(P<0.01),显著提高了肝脏与肾脏中SOD活性(P<0.05),同时也显著提高了鳃中LSZ活性(P<0.05);2 mg.kg-1那西肽组在肝脏和肾脏中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mg.kg-1那西肽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提高肾脏和肝脏中AKP活性,4 mg.kg-1那西肽组肾脏和肝脏中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 mg.kg-1黄霉素组和2 mg.kg-1那西肽组与4 mg.kg-1那西肽组和15 mg.kg-1大蒜素组肝脏中ACP活性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 mg.kg-1那西肽组与8 mg.kg-1黄霉素组和4 mg.kg-1那西肽组肾脏中ACP活性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5 mg.kg-1大蒜素组显著降低了肝脏中MDA含量(P<0.05),2 mg.kg-1那西肽组显著降低了肾脏和鳃中MDA含量(P<0.05)。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饲料添加剂,能提高虹鳟的免疫活性和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分别向基础饲料中添加黄芪皂甙Astragalus membranaceus0(对照组)、300(低剂量组)、500(中剂量组)、800 mg/kg(高剂量组)制备4种试验饲料,饲喂同一家系的1龄斑点叉尾鮰Ictalures punctatus,饲喂期为60 d。以斑点叉尾鮰血清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肝脏、脾、头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2、TLR3表达水平为指标,结合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探讨了不同剂量的黄芪皂甙对斑点叉尾鮰免疫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斑点叉尾鮰血清中LSZ、AKP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血清LSZ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斑点叉尾鮰血清中SOD活力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皂甙可以显著提高TLR3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低、中、高剂量组斑点叉尾鮰肝脏中TLR3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黄芪皂甙可以显著提高TLR3基因在脾、头肾组织中的表达量(P〈0.05),呈现较为明显的剂量效应;与对照组相比,黄芪皂甙中、高剂量组斑点叉尾鮰脾中TLR5表达量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黄芪皂甙对TLR5基因在肝脏、头肾组织中的表达具有剂量效应,中、高剂量黄芪皂甙可以显著提高TLR5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攻毒后试验鱼累积死亡率表明,摄食含有不同剂量的黄芪皂甙饲料以后,斑点叉尾鮰抵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显著增强,对照组斑点叉尾鮰的最终累积死亡率(61.11%±6.94%)显著高于中、高剂量组(31.11%±3.75%、30.01%±5.34%)(P〈0.05)。上述结果说明:特定剂量的黄芪皂甙可以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黄芪皂甙可以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口服免疫增强剂应用于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复合免疫增强剂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试验设置正常对照组(A组)、芽孢杆菌+壳寡糖+刺五加等中草药组(B组)、芽孢杆菌+壳寡糖+百合等中草药组(C组)、芽孢杆菌+壳寡糖+大黄等中草药组(D组)、芽孢杆菌+壳寡糖+黄芪等中草药组(E组)、芽孢杆菌+壳寡糖组(F组)、壳寡糖组(G组)和芽孢杆菌组(H组)8组,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芽孢杆菌和壳寡糖,研究了芽孢杆菌、壳寡糖和中草药对体质量为(3.87±0.54)g的刺参幼参生长及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芽孢杆菌、壳寡糖和中草药制剂均促进了刺参的生长,各试验组刺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D和E组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在饲料中添加不同配伍的复合免疫增强剂对AKP活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投喂50 d后,C、D、E组ACP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喂50 d后,除H组外,其他试验组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B、C和D组SOD活力较高;投喂50 d后,除G组外,其他试验组LZM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共同添加芽孢杆菌、壳寡糖和中草药复合免疫增强剂能进一步提高刺参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其中C、D和E试验组均能提高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且C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以初始体重为(30±2)g的仿刺参为研究对象,分别注射500μL 1.0 mg·mL-1黄柏提取物、苦参提取物、枸杞多糖提取物、黄芪多糖提取物、菊粉和天蚕素等6种免疫增强剂,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研究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后第3天,黄柏提取物和菊粉组仿刺参体腔细胞总数量(TCC)显著增加,最高达15×106个·mL-1(P<0.05);菊粉组TCC达到106个·mL-1时的呼吸爆发活性为0.35(P<0.05);黄芪多糖提取物、菊粉和苦参提取物组TCC达到106个·mL-1时的吞噬活性为0.42,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免疫试验组的酚氧化酶(PO)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在注射后的第3天达到最大值,黄柏提取物组的PO和ACP活性分别达83和0.065 U·mL-1(P<0.05);免疫试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注射后的第1天出现最大值,其中以菊粉组的变化最显著(P<0.05),SOD活性达到97 U·mL-1;PO、ACP和SOD活性随着注射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活性与注射时间之间无正比关系,不同免疫增强剂产生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