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各种猪用复合添加剂不断推陈出新.为了充分验证复合添加剂在本地的使用效果,我们于1989年9月11日至1990年1月13日在镇海区庄市镇汤家村养猪专业户张建国猪舍进行太湖3号与翠竹牌猪用复合添加剂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效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1.猪用复合添加剂:太湖3号,浙江省农业厅与建德县兽药厂研制生产.翠竹,广州军区后勤部生产。2.供试猪:选择品种一致、体重均匀、体质健康断奶后的长嘉杂交仔猪95头.二、试验方法1.分组:将供试猪分成三组,其中“太湖3号”  相似文献   

2.
李碧春  经荣斌 《养猪》1993,(1):29-30
太湖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之一,以产仔数多而驰名中外。迄今为止,已有许多国内外专家对太湖猪的生殖生理、繁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太湖猪早期胚胎发育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观察太湖猪胚胎发育能力,为猪的胚胎工程和进一步挖掘太湖猪的高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体细胞克隆太湖猪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太湖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以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为核受体,以杜洛克猪为代孕母猪,进行了太湖猪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获得了首例体细胞克隆太湖猪仔猪.经微卫星DNA多态性鉴定,确定克隆猪来自供核细胞,与代孕母猪无亲缘关系.本研究将为体细胞克隆技术在我国太湖猪育种、建立人类疾病模型等研究方面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英国1987年引进我国太湖猪(梅山猪系)。日前接到英国动物生理及遗传研究所和爱丁堡研究站负责人C.S.Harley博士1989年1月11日来信。信中介绍了有关梅山猪在英国首批杂交试验中获得的最近结果。我很高兴地把这个最新信息传递给关心国外如何利用中国猪种的同行们。 Harley博士同时还寄赠了他去年(1988)在丹麦大会上所做的有关中国猪的报告和他最近写出即将付印的一篇关于中国猪文章的原稿。现把英国科学家对利用中国太湖猪的设想,包括试验设计和论点以及利用太湖猪的第一批杂交试验结呆,一并作简略报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太湖3号猪用复合添加剂饲喂肉猪试验云南省富民县畜牧局试验猪场赵洪彩,苏学斌受云南省畜牧局生产处委托,富民县畜牧局试验猪场于1993年5~10月进行了“太湖3号”猪用复合添加剂喂猪对比试验,以评定该添加剂的推广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猪选择四...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水平对240日龄不同品种猪肌内脂肪(IMF)含量和胃肠道重量、长度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IMF含量与胃肠道重量、长度及消化酶活性的关系.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没计,即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猪(DLY)和太湖猪2个品种,每个品种分别饲喂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HC/LP)和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LC/HP)2种日粮.选用150日龄的DLY猪和太湖猪各12头,按体重相近、性别一致的原则共分为4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养90 d后屠宰取样.结果表明:与LC/HP日粮相比,HC/LP日粮极显著提高了DLY猪的IMF含量(IMF为5.83%)(P<0.01),对太湖猪有提高的趋势(P>0.05),但2种日粮对2品种猪眼肌面积和背膘厚没有显著影响(P>0.05);HC/LP日粮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了2品种猪的胰重和胰指数;无论在何种日粮下,太湖猪的胃、胰、小肠指数都极显著高于DLY猪(P<0.01);HC/LP日粮降低了2品种猪的消化酶活性,但对DLY猪的胰淀粉酶单位活性有所升高(P>0.05),其中对太湖猪的胃蛋白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LC/HP日粮下,太湖猪胰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DLY猪(P<0.01);在HC/LP日粮下,DLY猪的胰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太湖猪(P<0.05).因此,HC/LP日粮在对2品种猪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可大幅度提高240日龄DLY猪的IMF含量,而大幅度降低了2品种猪的胰重和太湖猪的胃蛋白酶和胰脂肪酶活性,对2品种猪的胃、肝和小肠的重量或长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太湖猪高繁殖力遗传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湖猪的高繁殖力特性已引起国际动物遗传育种界的普遍重视 ,法国、匈牙利、英国、日本和美国先后从我国引进太湖猪的梅山、嘉兴、枫泾等不同品系并组织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一些养猪先进国家特别致力于太湖猪高产仔机制的研究 ,如英国开展了从生理和遗传方面探索太湖猪多产机制的研究 ,美国开展了太湖猪胚胎存活和发育遗传控制的研究 ,法国开展了太湖猪低胚胎死亡率机制的研究等。本综述将在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基础上 ,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 ,试图较为全面系统地阐明太湖猪高产仔的遗传学机制 ,从而探求最有效利用太湖猪高产仔特…  相似文献   

8.
太湖猪二元杂交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书广  全zhen 《养猪》1990,(2):24-26
利用太湖猪与引进的瘦肉型猪种进行二元、三元杂交,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国内外学者所注目。C.legault和J.C.Caritez(法国)概括太湖猪有五大特点,即性成熟早;繁殖力高;母性强而全面;省饲料;肉味鲜美。实践证明确实如此。现仅就二花脸系和梅山系太湖猪二元杂交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猪种由江苏省引进品种特征明显,体形外貌典型的二花脸猪26头(母20头,公6头),梅山猪10头,形成两个太湖纯系繁殖群。  相似文献   

9.
1苏太猪的由来 太湖猪是国际上公认的高繁殖力猪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等很多国家引进太湖猪,以改良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太湖猪在杂交利用时的繁殖性能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猪在杂交利用时的繁殖性能表现徐晓波葛云山邢光东(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本文对国内多年来太湖猪的两大主要类群(二花脸猪和梅山猪)的种质特性及杂交利用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在引入外种猪杂交改良太湖猪的肥育性能和瘦肉率的过程中,能否保...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贵州地方良种黔东花猪的繁殖性能,试验选取高繁品种太湖猪为父本,黔东花猪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F1(♀)后分别与皮特兰(♂)、杜洛克(♂)杂交,获取不同组合F2,再以巴克夏为终端父本,测定不同组合F2(♀)繁殖性能。结果表明,黔东花猪、太湖猪、皮特兰杂交组合所得的母本在乳头数、初情期、初配日龄、初产及经产母猪产仔数、断奶后发情间隔期等指标均优于黔东花猪、太湖猪和杜洛克组合,是一种具有较高繁殖性能的黑猪母本材料,但在仔猪初生重、生长速度方面低于黔东花猪、太湖猪和杜洛克组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关于太湖猪与西方猪的杂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太湖猪与西方猪的杂交效果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纯种太湖猪与纯种西方相比,其产仔性能较高,但能性能,胴体品质,实生个体重和45日龄个体重都不及纯种西方猪的好;西方猪可用来提高中国太湖猪的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但杂种猪的产仔性能较纯种太湖猪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正> 本试验为论证“太湖3号”猪用复合添加剂效果,为筛选一种适合本地区生猪生产的应用添加剂,我们选用正大康地551乳猪料和添加太湖3号猪用复合添加剂的乳猪料于1992年在我县桠溪猪场进行饲喂乳猪对比试验,以求得较佳的饲料添加剂及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太湖猪高繁殖力的特性,已被国外竞相引进。主要目的是用来改良本国猪种的产仔性能。这些国家对太湖猪不仅仅是利用,还从基础理论方面进行研究,例如太湖猪高繁殖力的生理机制、基因定位、主基因检测等方面探索太湖猪高产仔的机理和控制基因,随着现代分子遗传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将高产仔基因直接插入西方猪的基因组,并可避免太湖猪生长慢、瘦肉率低的问题,创建新的“合成系”,以提高养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 太湖3号猪用复合饲料添加剂,在小试取得满意效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验证大群饲养水平,自1991年10月31日~1992年1月28日在本区刘行乡5000头猪场进行扩大试验,以观察饲养效果。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分组选用20窝约苏梅(枫)杂交后代、并已去势防疫的小肉猪200头,随机分作两组,每组100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区太湖猪胴体瘦肉率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上海地区太湖猪主要是指梅山猪、枫泾猪、沙乌头猪。多年来上海地区不少人对各类群的胴体瘦肉率作过研究。也积累了不少资料。但由于是在各自条件下单独研究的。饲养水平,环境条件,季节气侯等也不尽相同。所得资料不能对各类群之间作出较为满意的评定。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地方良种,对本市太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太湖猪杂种猪与西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特性大量的研究,证明中国太湖猪种是提高繁殖力和肉质的宝贵资源之一,中国猪种还是繁殖力和肉质特性基础研究的恰当材料。如果能够拿出中国猪种的遗传优势而剔除其缺点,那么一定能促进世界猪肉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选择1日龄、健康、正常的长白猪、大太猪(大白猪(6)×太湖猪(♀))和太湖猪各24头,每个品种设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按体重一致原则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采用外源指示剂法,分别测定它们在42~45日龄和72~75日龄对日粮养分(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能量)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在42~45日龄时.大太猪对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显著高于长白猪(P〈O.05):大太猪对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大太猪对粗脂肪和能量的消化率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太湖猪(P〈0.01或P〈O.05):太湖猪对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都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O.01)。在72~75日龄时.大太猪对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显著高于长白猪和太湖猪(P〈0.05);大太猪和太湖猪对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3种猪对干物质、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和能量的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O.05)。所以,在本试验条件下,大太猪对粗蛋白质的消化率高于长白猪和太湖猪:大太猪和太湖猪对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高于长白猪。  相似文献   

19.
1问题的提出太湖猪的高繁殖性能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但其遗传机制至今尚未揭示清楚。近年来,人们通过大量的研究,推断太湖猪的高繁殖性能存在主基因效应,同时,由于太湖猪与欧系猪正反交效果的不一致,推断其遗传机制存在核外基因效应(李宁等,1995...  相似文献   

20.
国宝——太湖猪的保种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动物遗传资源的保存,严格地讲,就是要保存动物种群的基因库。根据动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为了在整体上保持一个动物品种的遗传结构,一般采取通过建立保种群,进行活体保存,即原位保存。苏州市对于优良地方猪种——太湖猪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在70年代。建立了县级种猪场;在80年代,由于太湖猪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等缺点,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开始利用太湖猪着手培育新品种,并于1999年培育成功了苏太猪:21世纪初,苏太猪育种中心通过调查研究、专家论证等。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了以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3个类群为主的太湖猪活体基因库,同时在猪的基因库建设和开发利用方面开展了很多基础性工作。在入选江苏省猪种质资源基因库以后,我们对猪种质资源采用活体保存,虽然成本较高.但在现有条件下比较稳妥可靠,而且可以在保存的同时.进行不断选育和开发利用,使猪种资源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并降低保存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