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9,31(11):41-43
茶组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对张宏达系统山茶属茶组植物19个种和变种,应用ISSR标记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11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ISSR反应共得到166条可重复条带,多态性条带有15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3.4%,  相似文献   

2.
利用RAPD进行茶组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对张宏达系统山茶属茶组植物24种、变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进行了RAPD分析。从冬梢中获得了高质量和高得率的基因组DNA, A260/A280平均为1.71,平均得率为331μg/g鲜重。从Operon技术公司的61个十聚体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用于茶组植物的RAPD扩增,在所扩增得到的107条可重现谱带中(平均7.1条/引物)有102条(平均6.8条/引物)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是95.3%。每个引物扩增的谱带数在211条之间,相对多态性频度在0.04—0.96之间,不过总平均多态性频度只有0.30,  相似文献   

3.
为了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的纯度,用49条ISSR引物时供试的5组三系杂交水稻F1和父母本进行扩增,结果28条引物能扩增出DNA带,随机选取其中3条引物用于指纹分析,3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32条DNA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7条,并将这些多态性条带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9个种44份野牡丹属种质资源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0条,多态性条带的比率为98.9%;16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13条谱带,其中101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9.38%。2种分子标记相比较,ISSR分子标记检测出的多态性比率更高。44份野牡丹属种质明显聚为2组,种质资源遗传相似系数在0.61~0.88,平均相似系数0.75。基于不同引物的条带组合构建了供试的44份野牡丹属种质资源的ISSR和RAPD指纹图谱,采用这2种指纹图谱可对供试的所有野牡丹属种质资源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ISSR和SRAP标记分析耐抽薹大白菜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6个耐抽薹大白菜品种进行ISSR和SRAP分析.结果表明: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20条清晰的谱带,其中76条为多态性条带,占63.3%;12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218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60条,占73.4%.ISSR标记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分为3个类群6组,分类结果与供试耐抽薹大白菜地理分布相似;SRAP标记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分为3个类群5组,标记划分类群与叶色分类比较接近.ISSR和SRAP标记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不显著相关(r=0.150).两个标记整合后聚类分析可检测到更大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越南、缅甸茶树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5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基因位点45个,多态性基因位点38个,多态性百分比88.44%;平均多态性的基因位点7.6个,其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8,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4;平均遗传相似性为0.704,介于0.489~...  相似文献   

7.
川渝地区重要野生大茶树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ISSR技术对四川、重庆等地12份重要的野生大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个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46条DNA带,其中139条为多态性带,占95.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21条。按照相同迁移位上有扩增带记为1、无带为0的方法构建ISSR表型数据矩阵,供试品种的基因(H)和shannon信息系数分别为0.20和0.34。对12株野生大茶树进行UPGMA聚类分析,品种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37~0.71,平均为0.51。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聚类分析树状图,将其12个品种划分为3大聚类组。  相似文献   

8.
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到具有多态性的ISSR引物10条,利用这些引物对来自7个国家的48个亚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ISSR分析,共扩增到82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1.1%。用UPGMA法将48个亚麻品种聚为六大类,聚类结果表明地理位置相近的品种基本聚为一类,本研究结果可以指导亚麻育种亲本选配。  相似文献   

9.
利用ISSR构建甜菜品种指纹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快速、准确鉴定甜菜品种,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39个甜菜品种进行扩增并构建其指纹图谱。利用8个不同的甜菜品种DNA进行引物筛选,在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4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对39个甜菜品种进行PCR扩增,构建甜菜品种指纹图谱。结果表明,2条ISSR引物ISSR826和ISSR827扩增条带多态性为71.4%~90.0%(平均85.2%),利用该2条构建的指纹图谱就可以完全区分39个甜菜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甜菜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为甜菜品种的鉴定、区分,为科学、快速、高效鉴定甜菜品种,保护科研工作者以及农民的利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火龙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亲缘关系,以69份火龙果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火龙果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3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24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为232个,多态性条带百分比(PPB)为93.93%,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9189;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9...  相似文献   

11.
应用ISSR标记对山西省7个野生居群和1个人工栽培居群共60份西伯利亚远志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100对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20条多态性好、条带稳定的引物,60份材料DNA共获得338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34个,多态性比率为98.82%;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及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I)分别为1.433 7、0.265 6和0.414 2,居群的遗传相似度在0.655 2~0.977 9,表明8个居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与其自身繁殖特点有  相似文献   

12.
采用内部简单序列重复(ISSR)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方法鉴定亚麻花药培养中得到的植株是否起源于小孢子.F1供试植株双亲间的多态性片段已被鉴别出来,它们在花药苗中的分离模式被用来分析这些植物的起源和确定由同一愈伤组织分化出的花药苗的同源性.运用一种ISSR引物(UBC889)和两种RAPD引物(UBC556和561)进行鉴定,16个植株中,有12个明显来自于小孢子.来自于相同愈伤组织的植株在5个多态性位点有着相同的PCR模式,因此认为这些植株极有可能来自于相同的小孢子.因此,建议用形成根的愈伤组织的数量来描述亚麻花药培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应用ISSR标记,对96份海南龙血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134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能扩增出13.4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达99.25%。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89 6~0.985 1,POPGENE结果分析表明,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70 2,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32 1,每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为1.369 2。用UPGMA法将96份海南龙血树种质分为4大类。  相似文献   

14.
针对来源于德国的18份甜菜品种和来源于瑞士的2份甜菜品种进行遗传图谱的构建和聚类分析。以5份甜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引物UBC801~UBC900等100个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7个。利用7个ISSR引物扩增适宜新疆种植的20份甜菜种质资源,共获得39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的变幅为3~8个,平均等位变异数5.6个。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0条,7对ISSR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变化范围为0.6273~0.8360,平均为0.7650,20份参试品种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4615~0.9231,平均为0.6923。供试20份甜菜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甜菜品种资源评价和指纹图谱构建。  相似文献   

15.
采用内部简单序列重复(ISSR)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方法鉴定亚麻花药培养中得到的植株是否起源于小孢子。F1供试植株双亲间的多态性片段已被鉴别出来,它们在花药苗中的分离模式被用来分析这些植物的起源和确定由同一愈伤组织分化出的花药苗的同源性。运用一种ISSR引物(UBC889)和两种RAPD引物(UBC556和561)进行鉴定,16个植株中,有12个明显来自于小孢子。来自于相同愈伤组织的植株在5个多态性位点有着相同的PCR模式,因此认为这些植株极有可能来自于相同的小孢子。因此,建议用形成根的愈伤组织的数量来描述亚麻花药培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茶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茶进行鉴定,建立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茶的DNA指纹图谱,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以4份凤凰单丛茶品种为材料,对UBC802~UBC899等58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得到了12条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在确定引物最佳退火温度后,利用这12条ISSR引物对39份凤凰单丛茶进行了扩增,结果显示,从其中筛选出的6条核心引物共扩增出84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8条,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2.86%,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9456,其中引物UBC843多态性最为丰富,品种相似性系数在0.4063~0.9836之间;为将39份凤凰单丛茶品种全部区分开,本研究对6条核心引物进行了组合,发现其中UBC827/UBC846的组合鉴别效率最高;通过综合品种名称、国家地区编号、采样地点、高效核心引物组合名称以及ISSR数据代码,本研究建立了39种凤凰单丛茶的DNA指纹代码。之后,通过整合软件录入如品种指纹图谱代码、香型、海拔、ISSR-PCR扩增数据图片等更多相关信息,形成指纹图谱二维编码,构成凤凰单丛茶的DNA指纹图谱,为凤凰单丛茶品种权益保护及信息平台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海南部分荔枝种质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74条引物中筛选出23条多态性引物,用ISSR方法对80份海南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种质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种质的遗传距离在0.2 ̄0.5之间,说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近。在遗传距离为0.55的水平上,80份荔枝种质被分为7组,海垦8号、琼山3号与永25单独为一组,可能属于海南的地方种质。另外,通过与SSR,RAPD等方法对比,ISSR方法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8.
橡胶树抗寒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RAPD和ISSR技术对20份橡胶树抗寒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6个RAPD引物和12个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条带113和101条,多态性条带指数(PPB)分别为61.1%和63.4%。据Nei-Li相似系数,ISSR标记在相似系数约0.74处,可将20份材料分为野生种质和栽培种质两大类;RAPD标记在相似系数约0.70处,也可将供试材料分为野生种质和栽培种质两类,但只有XJ002420为野生种质。对2种标记的分析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APD和ISSR所检测的遗传相似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2。以上结论表明,RAPD和ISSR标记可用于橡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但鉴于ISSR较RAPD有更强的多态性检出能力,ISSR技术应作为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首选单引物标记。  相似文献   

19.
利用ISSR技术对3个甜玉米组合及其父、母本自交系共9个材料进行鉴定,从30条引物中筛选出4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共扩增出31条DNA带,其中24条DNA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77.4%。对9个玉米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9个甜玉米材料分为两个类群。  相似文献   

20.
广东地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ISSR标记,对广东地区30份野生狗牙根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5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5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151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能扩增出10.0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总数为14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达93.7%。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0.58278~0.92715。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可聚为4类。POPGENE分析软件结果表明,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0.5689,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0.3813,每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61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