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枣树不同品种、发育时期和器官的水溶性多糖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24个枣品种为试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分析了鲜枣白熟、脆熟和完熟3个发育时期的果肉、果皮、叶片和吊梗4个器官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并利用SAS软件对所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显示,(1)水溶性多糖含量在枣的不同器官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综合24个品种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水溶性多糖含量的平均值,果肉中含量最高,平均为124.06 mg/g,吊梗中含量最低,平均为8.63 mg/g。(2)对比24个品种水溶性多糖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平均值,完熟期枣果实中水溶性多糖含量最高,平均为66.21 mg/g;白熟期含量最低,平均为48.78 mg/g。(3)水溶性多糖含量在测试的24个枣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太谷壶瓶枣果实水溶性多糖含量最高,达134.17 mg/g;南京鸭枣最低,为69.53 mg/g。(4)随着枣果成熟度的提高,枣果肉、果皮、叶片等部位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至完熟期达到最高,且完熟期果肉的水溶性多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时期和器官。(5)相同品种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在不同地域间的差异很小;而不同年度间的差异较大,但不同年度的水溶性多糖在品种及发育时期间的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不同品种枣果中熊果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利军  王静  刘孟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66-17567,17595
[目的]了解枣果中的熊果酸含量分布情况。[方法]利用超声波法提取了53个枣品种果实中的熊果酸,采用HPLC法对枣中熊果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熊果酸在不同枣品种的果实中广泛分布,含量范围变化较大(7.75~420.10 μg/g),平均含量为164.79 μg/g;筛选出熊果酸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榆次团枣,含量达420.10 μg/g;熊果酸含量大部分集中在100~200 μg/g;平均含量最高的是鲜食品种,为109.61 μg/g。[结论]该方法为枣果的功能性产品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坐果期枣果实品质的差异,为提高枣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挂牌标记枣树的头蓬果、二蓬果、三蓬果,于果实脆熟期末采收.分别测定枣果实物理性状(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含水量、干物质量)和果实内含物含量(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VC、有机酸、蛋白质),采用TMS-Pro质构仪测定果实质地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枣头蓬果、二蓬果、三蓬果的大小、形状和可食部分干物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依次减小;二蓬果的VC、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有机酸、淀粉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头蓬果、三蓬果的含量;供试材料不同坐果期枣果实质地各参数间也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坐果期枣果实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头蓬果和二蓬果品质优于三蓬果,采用疏果等措施可提高枣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拉尔地区五个红枣主要栽培品种粗多糖的含量与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差异性.[方法]采用水浴回流法和乙醇沉淀法获得红枣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Trolox、BHT、芦丁为阳性对照,采用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模型与还原力模型评价红枣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灰枣的含糖量最高,为53.87;.五个品种多糖对不同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是:灰枣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273.84±0.050 1)μg/mL,冬枣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132.13±0.007 5)μg/mL和壶瓶枣多糖对ABTS+自由基的IC50值为(593.97±0.031 9)μg/mL,但不同品种之间还原力大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阿拉尔地产红枣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抗氧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浓度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阿拉尔地区五个红枣品种多糖含量与其品种密切相关,品种不同其含糖量不同,品种之间含糖量大多具有显著性差异.枣多糖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一定的还原力,这与其药食功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取翡翠贻贝多糖和牡蛎多糖并评价其生物活性,为这两种贝类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解法提取翡翠贻贝多糖和牡蛎多糖,并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多糖中的总糖含量;通过纸片扩散法、清除羟基自由基(·OH)试验和MTT法分别评价两种多糖的体外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及抗猪蓝耳病毒(PRRSV)活性.[结果]翡翠贻贝多糖和牡蛎多糖提取率分别为0.21%和0.14%,其多糖中的总糖含量分别为90.2%和90.1%.翡翠贻贝多糖和牡蛎多糖对·OH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且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RRSV均无明显的阻断、抑制及直接杀灭作用.[结论]翡翠贻贝多糖和牡蛎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不显示有意义的体外抑菌和抗PRRSV活性,可将其作为抗氧化剂资源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6.
袁燕  杨文清  李彬  高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08+13526-13508,13526
[目的]研究蒜头果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蒜头果中提取多糖,并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蒜头果中平均多糖含量为0.600%。[结论]为蒜头果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贮存温度对不同产地骏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和田县、新疆若羌县、山西交城县骏枣为试材,进行骏枣0、10、20℃及室温贮藏试验,比较不同温度对不同地区骏枣营养成分与品质的影响.[结果]和田县骏枣果实中糖含量普遍高于其它两地,且10℃时3个产地枣果实中糖含量较高.无论何种贮藏温度,若羌县骏枣中可滴定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10℃时3个产地骏枣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均较其它贮存温度高.随时间变化枣果实中蛋白质含量略有下降,在自然贮存温度下枣果实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20℃时,枣果实中蛋白质含量最低.三个产地不同温度处理下骏枣果实中VC含量随时间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且在20℃时VC含量最低.[结论]10℃贮存条件下,新疆两产地骏枣果实口感较好(糖酸含量高),20℃贮存条件下,山西交城县骏枣果实口感最好.综合果实营养成分与口感,自然贮存条件和10℃贮存条件是3个产地骏枣最佳贮存环境.  相似文献   

8.
陈帅  孙毓婷  李锐  钟方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94-15195
[目的]优选刺玫果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和线性关系考察比较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2种常用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在测定刺玫果多糖中的应用。[结果]苯酚硫酸法测定刺玫果多糖含量优于蒽酮硫酸法。[结论]该研究确定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刺玫果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白世俊  包锦渊  李军乔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61-4363,4373
采用苯酚-硫酸法对青海不同地区蕨麻1号与野生蕨麻中多糖含量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显示,青海蕨麻1号中多糖含量高于野生蕨麻,在南山栽培的蕨麻多糖含量最高,五峰的蕨麻多糖含量最低.通过对不同地区蕨麻中多糖含量的测定,不仅可以对蕨麻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而且还可以找到优质的蕨麻品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产地对灵芝中多糖提取的影响。[方法]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不同产地灵芝中的灵芝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运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产地灵芝中灵芝多糖提取差异。[结果]灵芝粗多糖提取率最高的为吉林,达5.07%;多糖含量最高的为湖北,达24.26%;多糖提取率最高的为吉林,达1.21%。不同产地之间灵芝粗多糖提取率、多糖含量、多糖提取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产地是灵芝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甜樱桃品种果实性状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8个甜樱桃品种的果实性状进行差异性研究,为徐淮地区甜樱桃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以红灯、桑提娜、黑珍珠、美早、早生凡、艳阳、萨米脱、砂蜜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甜樱桃品种的果形指数、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柄长度、可食用率、果实硬度及果实色泽的差异。【结果】各品种果实形状表现不完全一致,大部分为心形;单果重以黑珍珠最高,美早最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早生凡最高,美早最低;果柄长度以黑珍珠最长,桑提娜最短;各品种果实可食用率均在92.4%以上;果实硬度以艳阳最大,早生凡最小。【结论】黑珍珠在8个品种中综合表现最好,适宜在徐淮地区推广种植,萨米脱次之,其他品种可有选择的适当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枣果中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筛选总黄酮含量较高的枣品种,为枣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制作标准曲线,测定54个枣品种的总黄酮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枣品种间的总黄酮含量差异很大,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30倍。54个枣品种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29mg/g,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月光枣,达7.04 mg/g,含量较高的有连县木枣、婆枣、临猗梨枣、临汾团枣、夏津妈妈枣、虎枣、保德油枣、冬枣、稷山板枣。40.74%枣品种的黄酮含量在1.65~2.59 mg/g,25.93%枣品种的黄酮含量在2.81~4.08 mg/g。干食枣品种的平均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为鲜干兼用枣品种,鲜食枣品种的最低。[结论]月光枣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在开发功能性食品方面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枣裂果问题,探讨枣果纤维素酶对裂果发生的影响。[方法]以陕北主栽品种木枣、骏枣和团枣的不同成熟期枣果的果皮和果肉为材料,采用还原糖法(DNS法),通过酶液提取和酶活性测定,分析不同样品中的纤维素酶活性,探讨不同裂果性品种、不同时期以及枣果不同组织中纤维素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抗裂性木枣不同成熟期纤维素酶活性变化差异显著,其中脆熟期活性最高;极易裂性骏枣不同时期酶活性变化也呈显著差异,裂果后活性明显下降;较易裂性团枣不同时期酶活性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同组织间纤维素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品种间易裂性骏枣纤维素酶活性高于抗裂性木枣和较易裂性团枣。[结论]易发生裂果的脆熟期酶活性高,抗裂性好,而裂果一旦发生会导致酶活性降低,并且裂果现象的发生与组织间的酶活性变化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评价引种枣树品种的树体营养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等相关指标,为筛选适宜甘肃沿黄灌区栽培的优良鲜食枣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甘肃沿黄灌区引种栽培的16个鲜食枣品种4年生嫁接树为试材,测定其树体枝叶分布空间、单株产量、单果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酸量、维生素C(Vc)含量、抗病虫性和抗裂果性等21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其树体营养生长状况、产量及果实品质.[结果]不同鲜食枣品种间除果实可食率外,其他性状指标间的差异均较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单核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糖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果实水分含量与单株产量、Vc含量和枣果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000的前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6.542%;综合表现优于对照(CK)品种五佛圆枣的有七月鲜、甘酥佛枣、晋矮3号和六月鲜,其综合得分分别为1.916、1.480、1.048和0.622分;黄骅冬枣、曙光和北京鸡蛋枣的综合表现较差,其综合得分分别为-1.347、-1.092和-0.976分.[结论]鲜食枣品种七月鲜、甘酥佛枣和晋矮3号的树体营养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综合表现较优,可作为甘肃沿黄灌区重点推广种植品种;六月鲜和蜂蜜罐具有口感佳、早熟丰产等特性,也可适量推广种植;黄骅冬枣、曙光和北京鸡蛋枣不宜在甘肃沿黄灌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石榴果实品质及矿质营养,充分利用石榴果实资源。[方法]以青皮、粉子、大红、无名、夹白子5个石榴品种为试材,分析不同品种石榴果实品质、矿质营养含量变化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5个品种石榴果汁花青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他品质指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以青皮综合品质相对较好;各营养元素在不同品种果实各部位的含量有明显的不同,K、Zn、Fe元素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品种果实不同部位间矿质营养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粉子果皮含K最高,种子含Mg最高;大红果皮含Ca最高,种子含Cu量最高;无名隔膜含Zn最高;青皮果肉含Fe最高。总之,不同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矿质营养有其不同的特点。[结论]该研究可为石榴果实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品种枣总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性能。[方法]对湖南衡南地区的药枣、小米枣及祁东地区的药枣、鸡蛋枣、梨枣、子代糖枣、母本糖枣、酸枣共8个品种的枣进行水提取,通过考察其总提物羟基自由基清除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力来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性能的强弱。[结果]8个品种枣总提物清除自由基能力差别较大,其中衡南的药枣清除自由基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品种枣,衡南小米枣及祁东梨枣清除自由基能力仅次于衡南药枣,且8个品种枣总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力均高于其对羟基自由基相应的清除能力。[结论]枣总提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性,这为筛选优质枣品种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系统研究北京地区主栽鲜食枣品种的果实品质,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营养组分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以6个北京地区主栽鲜食枣品种为试材,用《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枣》(NY/T2326-2013)中的方法测定果实外观品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含量,NaOH中和滴定法测定总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糖组分和有机酸成分。【结果】6个枣品种的果实品质存在明显差异,果实形状、果皮颜色、果肉颜色、果形指数差异明显。红螺脆枣的果个最大,果实纵径45.15mm,横径29.55mm,单果重最高,单果重18.94g。总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差异明显,蜂蜜罐枣的含糖量最高,总糖含量37.15%,糖酸比最高,糖酸比值464.38。鸡心脆枣和郎家园枣每100g果肉中Vc含量分别为618.43mg和604.36mg。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且均以蔗糖含量最高;有机酸组分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刘晓连  李亚蕾  罗瑞明  卢君逸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61-14463,14472
[目的]筛选出长枣多糖中的抗肿瘤多糖,为长枣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对长枣中提取的6种多糖运用Sepharose CL-6B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同时运用MTT法,对6种长枣多糖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人鼻咽癌细胞株KB的增殖抑制率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检测结果表明,制得的6种长枣多糖均为单一组分多糖。当浓度为400 mg/L时,LJU-3对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61.29%、68.77%、72.16%,均高于其他多糖,且高于50%,说明它对3种肿瘤的抑制作用为中度敏感或高敏感。运用IC50软件计算得它对Bel7402、BGC823、KB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198、178、167 mg/L,因此认为长枣多糖中抗肿瘤多糖为LJU-3。[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枣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和年限人参中糖类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不同品种和年限人参糖类成分的含量,并分析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高丽参、西洋参、林下参和园参的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品种人参总糖含量以林下参最低;还原糖含量以林下参最低,高丽参和园参含量最高;可溶性多糖含量以林下参和高丽参最高。不同年限园参的检测发现,7年生园参的总糖含量明显降低,还原糖含量明显升高。[结论]不同品种人参糖类含量存在差异,且差异与生长环境和加工程序有一定关系;不同年限园参中糖类的含量与其生长年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