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矮牵牛种子进行浸渍处理。结果表明,以0.05%秋水仙素溶液浸渍处理诱变效果最好,变异株率及四倍体诱变率最高,分别达到29%,4.5%。经染色体鉴定确定的四倍体植株较二倍体对照植株生长缓慢、生育期延长、开花期延后,但生长势强、茎秆变粗、叶片变厚变大,花器官增大,叶片气孔变大,气孔密度减少,叶色深绿,叶绿素含量高于二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2.
以金钱树块茎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不定芽生长点,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1%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块茎的不定芽48 h效果最好,其诱导率为30%。通过流式细胞仪对金钱树植株DNA相对含量的测定,鉴别出四倍体和嵌合体。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在叶厚、保卫细胞大小、气孔密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气孔的形态及密度可作为鉴别四倍体、嵌合体和二倍体的重要性状。  相似文献   

3.
以二倍体薄皮甜瓜为试验材料,应用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二甲戊乐灵处理幼苗茎尖生长点,诱变产生薄皮甜瓜同源四倍体种质,并对变异植株进行气孔特征鉴定、流式细胞仪鉴定及根尖染色体数目鉴定,同时比较了四倍体和二倍体薄皮甜瓜在果实性状和繁殖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应用80μmol/L二甲戊乐灵处理4d,所得到的四倍体诱变率最高(16.67%),优于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四倍体诱变率(10.00%),并且所需二甲戊乐灵的浓度仅为秋水仙素的0.8%;将气孔特征鉴定、流式细胞仪鉴定相结合可以准确快速确定变异株的倍性;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气孔变大、气孔密度降低,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增多,果肉增厚,中心可溶固形物质量分数增加,果形指数显著变小,单果质量差异不显著,花粉粒增大,花粉离体萌发率低,秕籽率高。  相似文献   

4.
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耐热长豇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倍体豇豆荚天下3号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其子叶期茎尖生长点,通过对变异株进行形态学、解剖学、农艺学、细胞学鉴定, 获得同源四倍体(2n=4x=44)。结果表明,02%秋水仙素处理4次的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变率达到233%。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厚度和宽度、气孔大小、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花器官大小、花粉粒大小、种子宽度等均表现巨大性,气孔密度和单果荚种子数明显降低;四倍体豇豆荚果横茎、长度、鲜重、干物质含量等农艺学性状明显高于二倍体。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二倍体DNA相对含量为250,四倍体为500。根尖染色体鉴定的结果与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05%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频率高达50%.同时采用不定芽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稳定,获得了完全多倍体.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加倍群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多倍体植株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变异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 n=4x=48,为四倍体,二倍体为2n=2x=24.另外,还发现少数八倍体植株,其染色体数为2n=8x=96,其气孔面积特别大且生长缓慢.最后对多倍体种球的繁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四倍体甜瓜的高效诱变及鉴定方法.[方法]以新疆伽师瓜(卡拉克塞)为材料,用0.2;、0.4;、0.6;的秋水仙素溶液,采用滴苗和浸根2种方法进行四倍体诱变,并通过染色体观察和细胞 学鉴定对其进行倍性分析.[结果]滴苗法比浸根法诱变率高,其中以0.2;秋水仙素滴苗诱变率最高,为6;;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子叶和真叶长宽比变小,茎增粗,节间变短,花冠变大,保卫细胞变大,气孔密度变小.[结论]不同处理四倍体诱变率差异明显,0.2;的秋水仙素滴苗效果最佳.,四倍体伽师瓜与二倍体相比,在生理生态特性方面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7.
新铁炮百合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铁炮百合的试管苗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的诱变效果,比较了加入2%二甲基亚砜(DMSO)后的秋水仙素后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浸泡法以005%的秋水仙素和2%DMSO处理36h的诱变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了86%。混培法以添加005%的秋水仙素和2%DMSO处理10d后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了54%。DMSO对新铁炮百合的诱导率有促进作用。显微镜观测气孔特征后发现:二倍体与四倍体植株的叶下表皮气孔密度及气孔保卫细胞长、宽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凤仙花和茶花凤仙为试材,研究秋水仙素处理质量分数和时间对2种试材的多倍体诱变效应,通过植株形态特征、气孔数量及大小、染色体数目的观察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用w=0.5%的秋水仙素处理72~96 h的植株材料变异率较高,其中以0.5%秋水仙素处理96 h凤仙花的变异率最高,达29%。染色体压片检查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28,二倍体对照为2n=2x=14。四倍体叶片长、宽、厚均增大,气孔密度减小,气孔保卫细胞增大,花径增加、花瓣增多,单朵花观赏价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秋水仙素诱导葡萄风信子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秋水仙素不同质量分数、不同处理时间诱导亚美尼亚葡萄风信子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效果。利用秋水仙素混配和浸泡法对亚美尼亚葡萄风信子的染色体进行加倍诱导,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鉴定染色体数目。结果表明,浸泡法以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为0.05%,时间为15 h的变异率最高,达到45.6%;混培法以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为0.05%,时间为15 d的变异率最高,为21.1%。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变异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诱变植株叶片变厚变宽,叶色变深,鳞茎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诱变植株进行细胞学观察后发现,对照二倍体植株2n=2x=18,变异株2n=4x=36,为四倍体,另外还发现嵌合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未名玫瑰葡萄秋水仙素处理的最适浓度和时间,及适宜的倍性鉴定方法。[方法]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浸泡种子不同时间,对二倍体葡萄未名玫瑰品种进行加倍诱导,并采用流式分析仪对诱变植株的细胞DNA含量进行鉴定。[结果]从诱导成活率和四倍体诱变率综合考虑,诱变四倍体未名玫瑰种子的适宜条件:当种子胚根长1.0 cm时,用0.5%秋水仙素处理96 h,其成活率和四倍体率分别为11.33%和5.12%。[结论]用倍性分析仪测定细胞倍性是一条简便快捷的鉴定方法。处理时间是影响成活率、四倍体率和变异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离体培养条件下金鱼草四倍体切花的诱导及培育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离体培养条件下以金鱼草(Antrirrhinum majus)二倍体切花实生苗为材料,0.1%,0.2%秋水仙素处理12~36 h均能成功诱导出四倍体切花,其中以0.2%秋水仙素处理24 h效果最好,变异率为48%,死亡率为30%. 对诱导初期得到的具多倍体特征的苗经丛生芽途径反复切割分离实现同质稳定,生根移栽,经培育得到2个品系41株花大、花瓣厚而挺、质感厚重、花枝粗、花序长的四倍体切花。并以二倍体切花为对照对其光合作用特性、生育特性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秋水仙素诱导厚皮甜瓜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成功获得厚皮甜瓜四倍体,研究其倍性特征,本试验用二倍体厚皮甜瓜M01-3为试材,用0.1%、0.3%、0.5%和0.7%的秋水仙素溶液通过涂抹法对子叶期和一叶一心期幼苗进行处理,并通过染色体计数法和细胞学鉴定法分析倍性。结果表明,已获得同源四倍体甜瓜,0.3%和0.5%的诱导率最高;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长势好,叶形指数小,茎增粗,花冠大,花色艳,果肉变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气孔变大,叶绿体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13.
阔叶风铃草多倍体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的倍体能显著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和利用价值。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阔叶风铃草进行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10%,处理24h后变异率达到最高,为30%,诱导效果最好。从形态变异苗中鉴定出1株四倍体,四倍体植株与原二倍体植株比较,在形态上表现为:生长缓慢,生长期延长,叶片气孔变大,叶绿体数目增多,叶片变厚,叶色变深,茎变粗且节距长。  相似文献   

14.
以30个大麦品种为材料,利用秋水仙碱进行四倍体大麦的诱导。结果表明,以秋水仙碱浓度0.1%处理16h效果最好,共获得6个大麦品种的加倍植株,其中以秃头和尚露仁大麦和宽颖裸麦的诱导率较高,分别获得7株和6株四倍体类型;观察到获得的四倍体大麦材料均表现出晚熟,籽粒增大,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部分不育。  相似文献   

15.
秋水仙碱离体诱导薄皮甜瓜四倍体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甜瓜组培苗茎尖为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碱诱导染色体倍性变异的最佳浓度、最适处理时间以及离体茎尖的最佳苗龄。结果表明:以8d苗龄的茎尖,在含有0.1mg/L秋水仙碱和较低浓度细胞分裂素的液体培养基中处理24-48h的诱导方法最有利于四倍体的产生,诱导染色体加倍的频率达30%~40%。变异株在田间表现出生长缓慢、叶片变宽加厚、茎增粗、节间变短、果皮变厚、种子变大增重的现象,显微镜观察变异后代根尖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8条。  相似文献   

16.
秋水仙素对蝴蝶兰试管苗叶切片胚状体发生期的化学诱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蝴蝶兰试管苗叶片为材料诱导多倍体。【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蝴蝶兰试管苗离体叶片进行诱变处理,考察不同处理时间类原球茎形成及苗再生的效应,比较二倍体和多倍体试管苗的形态特征、叶片下表皮组织细胞结构特征,并对多倍体根尖细胞染色体数进行鉴定。【结论】秋水仙素对蝴蝶兰离体叶片类原球茎的形成及其再生苗产生较大影响,较高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时间较长,形成类原球茎的叶片比率及再生苗数减少明显,但多倍体形成的比率相对较高。多倍体苗叶片表面粗糙、叶片厚实、植株较矮,生根数少而粗短。叶片下表皮组织细胞、气孔结构与二倍体差异大,细胞核明显较大,染色体加倍。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液体、固体和固液双层介质处理预培养时间不同的兰考泡桐二倍体幼苗叶片,叶柄和茎段后,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体外植株再生,得到了兰考泡桐的四倍体植株.结果表明,固液双层介质处理兰考泡桐叶片四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23.4%.显微镜观察诱变植株根尖染色体数为2n=4x=80,四倍体幼苗较二倍体幼苗叶片大而厚、叶色深,气孔大,生长更为健壮.  相似文献   

18.
43份三色堇、角堇材料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SRAP方法分析三色堇和角堇材料的亲缘关系,了解不同材料遗传背景,为品种鉴定和保护以及高效率人工杂交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应用 SRAP (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分子标记方法对43份三色堇、角堇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从88对引物中筛选出21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共产生 500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23.8条多态性条带,Jaccard’s相似系数在 0.62-0.88。在相似系数为 0.73水平上将 43份材料分为 4个类群,三色堇与角堇明确分开,花色是影响聚类结果的重要因子。【结论】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能较准确地解析三色堇和角堇不同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桑树二倍体及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遗传差异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8份桑树二倍体品种和经秋水仙碱化学诱变得到的同源四倍体进行DNA遗传差异研究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桑树不同材料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间的SRAP多态性有明显差异。农桑8号、璜桑37号、湖桑197号、湖桑199号和国桑20号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间的扩增条带完全一致,无差异,而育71-1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SRAP多态性最高,达到1.41%,所有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材料均聚在一起,不同材料间亲缘关系近的聚为一大类。说明不同桑树材料经秋水仙素诱变后产生的遗传差异较大,桑树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产生变异的原因可能是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积加效应造成DNA分子遗传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用0.2%和0.4%秋水仙碱对64-2-6-4-1等优良小型二倍体西瓜进行滴苗和浸种处理诱导四倍体,结果表明,用0.2%秋水仙碱进行剥滴处理,其四倍体诱导率达11.6%~14.1%,比常规处理约高出10.0%,对诱变获得的小型四倍体西瓜进行不同基因型杂交、回交和系统分离筛选,决选出早熟、优质、耐贮运等综合性状突出的小型四倍体西瓜B154n和XH4n等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