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太114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太114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矮败小麦后代材料2003 F1686矮败为母本,长687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692.8 kg/hm2,比对照(2013-2014年度为长4738,20142015年度为中麦175)平均增产8.7%,产量居第1位;2015-2016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 498.2 kg/hm2,比对照中麦175增产6.9%,产量居第1位.籽粒容重790 g/L,粗蛋白质含量13.16%,湿面筋含量28.9%,稳定时间3.3 min,达到国家中筋小麦品质标准.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冻、抗病、抗热、抗青干、灌浆快、落黄好、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宜于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丰产冬小麦新品种晋太1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太1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矮败后代材料"矮败/生151-13-2//(CA88-13/900502//437)"为母本、引进材料7845-1-3-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择方法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它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抗干热风,籽粒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于2013年8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晋太170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根据生态育种理论,采用现代选择鉴定技术经 10多年选育,培育出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晋太 170.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广适, 2002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同年获国家"十五"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 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 2004年列为国家四大粮食作物主导品种, 2004- 2005年度列为国家小麦种植主导品种,并列为山西省重点推广 100项农业新科技.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其品质性状全面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国标一级标准,优于进口加拿大硬红冬、加拿大硬红春、美国硬红麦和澳大利亚硬麦 1号.  相似文献   
4.
以58份我国南方麦区抗赤霉病小麦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分析,同时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的组成,旨在为小麦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小麦地方品种植株普遍偏高,有效穗数多数在10个以下,小穗数平均为21.0个,穗粒数平均为44.6粒,部分品种的穗子较长,但千粒重较低,平均为27.5g。SDS-PAGE电泳分析仅出现了2种HMW-GS组合类型,遗传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3个小麦新种质的选育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目前山西省小麦抗病性差的现状,以携带有抗病基因的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92R137和92R149为亲本,与感病小麦品种忻96-74、矮多1号、黑粒小麦76杂交,进行抗病、丰产、优质和矮秆基因的重组,选育出3个抗病新种质G10,S06和S25,并综合应用农艺性状、细胞学、分子标记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G10为半矮秆、特大穗,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免疫;S06为矮秆,对白粉病免疫;S25具有5+10优质亚基、紫粒,对白粉病和条锈病免疫。G10,S06和S25是小麦抗病、优质育种的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6.
景天属植物耐非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天属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植物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了解其对非生物胁迫逆境的适应性,对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和环境修复中景天品种的选择和利用具有重大意义。现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景天属植物耐高温、低温、干旱、涝、酸、盐、光和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研究方面的进展,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西省中部地区光热资源种植小麦、玉米一熟有余、两熟不足的现状,开展了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栽培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用太原610、长5022、京核9410、京核931等早熟、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和太特早3号、太特早4号特早熟以及晋单32号、晋单22号等中熟玉米品种,配之以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栽培技术,可以实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并获得“亩产吨粮”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山西省太原市平原区冬小麦播期与温度及冬前积温的关系,研究气温变化对冬小麦播期的影响,选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18℃终日和越冬前≥0℃积温作为冬小麦播期确定的农业热量资源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太原市1951—2010年60年来的热量资源变化特点、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太原市60年中≥18℃终日推迟了4~5 d,≥15℃终日推迟了2~3 d,小麦冬前停止生长期推迟了4~5 d。从冬小麦播种的最适温度和冬前壮苗对越冬前积温要求的平均状况分析得出,太原市平原区冬小麦的最佳播期为9月18—21日。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播期和播量对山西省晋中盆地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为生产实际提供理论依据。以晋太182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播期、播量)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二因素互作对产量、成穗数、穗粒数影响达到极显著,对千粒质量影响不显著。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和成穗数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增大趋势;随着播量的增大,产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成穗数表现为增大趋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降低趋势。适宜播期为9月24—29日,适宜播量为375万~450万粒/hm~2;最佳播期为9月24日,与其相应的最佳播量为375万粒/hm~2。9月19日至10月14日期间,播期比9月24日每提前或推后1 d,对应的播量减少或增加15万粒/hm~2。以播期定播量,通过协调产量三要素,形成较高的成穗数和适当的穗粒数及千粒质量,是晋中盆地冬小麦高产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品种特性和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分析了小麦新品系的农艺与产量性状,利用以山西省中部麦区主栽品种为亲本培育的含Pm21基因的12份丰产、抗白粉病新品系为材料,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系产量变幅为7 048.5~8 122.5 kg/hm2,有8个新品系较对照中麦175增产5%以上,其中17Y8、17Y6、17Y2、17Y1和17Y5这5个品系农艺性状优良,增产10%以上,建议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