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解品种特性和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分析了小麦新品系的农艺与产量性状,利用以山西省中部麦区主栽品种为亲本培育的含Pm21基因的12份丰产、抗白粉病新品系为材料,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系产量变幅为7 048.5~8 122.5 kg/hm2,有8个新品系较对照中麦175增产5%以上,其中17Y8、17Y6、17Y2、17Y1和17Y5这5个品系农艺性状优良,增产10%以上,建议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播期和播量对山西省晋中盆地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为生产实际提供理论依据。以晋太182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播期、播量)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二因素互作对产量、成穗数、穗粒数影响达到极显著,对千粒质量影响不显著。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和成穗数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增大趋势;随着播量的增大,产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成穗数表现为增大趋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降低趋势。适宜播期为9月24—29日,适宜播量为375万~450万粒/hm~2;最佳播期为9月24日,与其相应的最佳播量为375万粒/hm~2。9月19日至10月14日期间,播期比9月24日每提前或推后1 d,对应的播量减少或增加15万粒/hm~2。以播期定播量,通过协调产量三要素,形成较高的成穗数和适当的穗粒数及千粒质量,是晋中盆地冬小麦高产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山西省太原市平原区冬小麦播期与温度及冬前积温的关系,研究气温变化对冬小麦播期的影响,选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18℃终日和越冬前≥0℃积温作为冬小麦播期确定的农业热量资源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太原市1951—2010年60年来的热量资源变化特点、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太原市60年中≥18℃终日推迟了4~5 d,≥15℃终日推迟了2~3 d,小麦冬前停止生长期推迟了4~5 d。从冬小麦播种的最适温度和冬前壮苗对越冬前积温要求的平均状况分析得出,太原市平原区冬小麦的最佳播期为9月18—21日。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太114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太114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矮败小麦后代材料2003 F1686矮败为母本,长687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692.8 kg/hm2,比对照(2013-2014年度为长4738,20142015年度为中麦175)平均增产8.7%,产量居第1位;2015-2016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 498.2 kg/hm2,比对照中麦175增产6.9%,产量居第1位.籽粒容重790 g/L,粗蛋白质含量13.16%,湿面筋含量28.9%,稳定时间3.3 min,达到国家中筋小麦品质标准.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冻、抗病、抗热、抗青干、灌浆快、落黄好、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宜于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丰产冬小麦新品种晋太1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太1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矮败后代材料"矮败/生151-13-2//(CA88-13/900502//437)"为母本、引进材料7845-1-3-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择方法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它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抗干热风,籽粒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于2013年8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定量评价马尾松林的综合水文功能,对鄂西山地区内的马尾松林林冠截留、枯落物截留和林地土壤蓄流等关键水文效应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林冠截留率为19.14%,树干茎流率为0.48%;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林内透雨、树干茎流分别与降雨量呈线性关系;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224.23%,土壤贮水力为291.63t/...  相似文献   
7.
以良种油茶种子和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计3种外源激素处理方式,探讨外源激素对油茶种子萌发、根系生长及油茶轻基质嫁接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激素处理对油茶种的根系生长、出芽和轻基质嫁接容器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用50mg/L ABT处理过的油茶种子根系生长迅速、主根饱满健壮、须根浓密,发根质量好,Ⅱ级根出现早,须根出现和出芽时间比对照均提前7d左右。在轻基质嫁接容器苗株高生长和地径生长上具有显著的生长优势,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3个小麦新种质的选育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目前山西省小麦抗病性差的现状,以携带有抗病基因的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92R137和92R149为亲本,与感病小麦品种忻96-74、矮多1号、黑粒小麦76杂交,进行抗病、丰产、优质和矮秆基因的重组,选育出3个抗病新种质G10,S06和S25,并综合应用农艺性状、细胞学、分子标记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G10为半矮秆、特大穗,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免疫;S06为矮秆,对白粉病免疫;S25具有5+10优质亚基、紫粒,对白粉病和条锈病免疫。G10,S06和S25是小麦抗病、优质育种的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9.
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2n=4x=28,Ns Ns Xm Xm)具有大穗、多花、抗旱和抗多种病害等优良特性,是小麦改良的重要亲缘物种。前人已经通过染色体工程育成一批小麦-大赖草异染色体系,但是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和耐热性的效应分析尚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或自然发病抗性鉴定,以分期播种模拟高温胁迫环境并通过千粒重变化评价耐热性,收获后调查主要农艺性状和再生习性,对10个小麦-大赖草异染色体系和小麦亲本‘中国春’进行了综合鉴定。结果表明,10个异染色体系在苗期对白粉病均表现高感,成株期抗性较‘中国春’有所改善,但未发现高抗白粉病材料;对条锈病抗性均优于‘中国春’。研究还发现,大赖草H染色体有增加穗长、小穗数、提早抽穗期和增加黄矮病抗性的效应,H、A染色体具有增加耐热性的效应,J染色体对粒长、粒宽和粒厚均有正向效应,A、L染色体含有控制芒的基因,F染色体具有再生性和复小穗基因。综合上述研究表明,小麦-大赖草异附加系DALr#A、DALr#F、DALr#H、DALr#J可用于小麦农艺性状、黄矮病、条锈病和耐热性的抗性改良。  相似文献   
10.
黑河市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大豆主产区 ,火焰夜蛾Pyrrhiaumbra(Hufnagel)两年以前在我市大豆田中零星轻微发生 ,危害不重 ,属次要害虫。最近两年在我市大豆田连续发生火焰夜蛾幼虫为害 ,受害面积达 4万hm2 ,其中减产三成以上的就达 1 .33万hm2 ,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为此 ,我们对该种害虫暴发危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介绍如下。1 危害症状田间幼虫龄期发育不整齐 ,卵及 1~ 5龄幼虫都可见到 ,卵扁球形 ,多产于大豆叶背或上部茎和叶柄上 ,一个豆叶可有卵 70多粒。卵经 6~ 7天左右孵化成幼虫。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