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香型、基因型烤烟致香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差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烤烟品种K326和云烟87烟叶的香味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烟区烤烟中的致香物质含量差异较大,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贵州>四川>河南;不同基因型烤烟中的致香物质含量也存在差异,河南烟区云烟87略大于K326,贵州烟区K326远高于云烟87,四川会理烟区云烟87高于K326,四川会东烟区K326高于云烟87。采用雷达分析法对烤烟感官质量的综合评定认为,四川、贵州烟区烟叶感官质量较好,河南较差。  相似文献   

2.
不同香型、基因型烤烟致香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香型、基因型烤烟致香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差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烤烟品种K326和云烟87烟叶的香味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烟区烤烟中的致香物质含量差异较大,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贵州四川河南;不同基因型烤烟中的致香物质含量也存在差异,河南烟区云烟87略大于K326,贵州烟区K326远高于云烟87,四川会理烟区云烟87高于K326,四川会东烟区K326高于云烟87。采用雷达分析法对烤烟感官质量的综合评定认为,四川、贵州烟区烟叶感官质量较好,河南较差。  相似文献   

3.
同一烤烟在2个烟区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河南鲁山、四川会理烟叶产区中同一个基因型的红花大金元烤烟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基因型的红花大金元烤烟在2个产区中各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中四川会理烟区烟叶中的叶绿素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相对河南鲁山烟区高,而河南鲁山烟区烟叶中的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和部分美拉德产物的含量相对四川会理烟区烟叶高,并且2个产区间的各种中性致香物质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比例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了解云南不同产区致香物质含量的特点及差异,为云南优质烟叶的生产和工业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云南12个烟区(红河、昆明、曲靖、楚雄、玉溪、大理为传统优质烟区,丽江、普洱、保山、文山、临沧、德宏为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新烟区)烤烟中部叶样品,对其致香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对各烟区烟叶致香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从云南不同烟区烤烟中部叶中共检测出69种致香物质,其中有18种致香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51种致香成分含量在不同烟区间存在差异显著(P<0.05);不同烟区烤烟中部叶的醛类致香成分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部分烟区的酮类、醇类、酚类、杂环类、酯类、酸类和烯烃类致香物质总量差异显著(P<0.05).基于不同官能团致香物质含量的聚类分析,可将12个烟区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包括保山、楚雄、文山、昆明4个烟区;第二类包括丽江、临沧、普洱、玉溪4个烟区;第三类包括德宏和红河两个烟区;第四类包括大理和曲靖两个烟区.基于致香物质总量的聚类分析,则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包括保山、德宏、红河、文山4个烟区;第二类包括楚雄、大理、丽江、昆明、曲靖5个烟区;第三类包括临沧、普洱、玉溪3个烟区.[结论]在分析和评价烟叶致香物质时,不仅要考虑其致香物质总量,还要考虑致香物质的组成和比例,才能更准确地对不同烟区的烟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贵州典型烟区的烤烟多酚含量在地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多酚类物质含量对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为产区烤烟风格特色的清晰界定和细分提供参考。对贵州7个不同产区的125个烟草样品中绿原酸及其异构体、芸香苷、咖啡酸和莨菪亭等代表性多酚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取样范围内,7种成分中莨菪亭的变异系数最大,新绿原酸的变异系数最小;不同产区烟叶的各多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六盘水地区和遵义地区单宁类多酚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黔南地区,毕节地区的黄酮类多酚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黔东南地区;多酚总量以毕节和六盘水两地区最高,分别为32.78mg/g和32.76mg/g。同时还发现,不同产区的多酚组成比例有一定差异,烟叶的香型风格与多酚含量之间有一定关系,产地归属于贵州清甜香型烟区的烟叶单宁类多酚及多酚总量均高于归属于醇甜香型烟区的烟叶。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因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基因型烤烟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方法]在大田生产条件下,于2009年对重庆烟区种植的4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4种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的致香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兴烟1号、K326、云烟87和贵烟4号,其中兴烟1号、云烟87分别有10、12种致香物质含量较高,表现较好。[结论]兴烟1号和云烟87是适合重庆烟区种植的烤烟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区分烤烟中上部叶的不同香型风格特征,并为其判断提供数学模型。[方法]以中国11个主要产烟省的63个C3F和65个B2F烟叶为材料,并以67种致香物质含量占致香物质总量的比例为指标,采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对不同香型烤烟样品进行判别分析,并建立判别函数。[结果]结果表明,清香型和浓香型烤烟中大部分致香物质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间香型。清香型、中间香型、浓香型烤烟中分别有51、43、40种致香物质的比例表现为上部叶高于中部叶。且在不同部位烟叶中,主导某种香型的致香物质种类不同。在分别以中部叶和上部叶致香物质比例为判别指标构建判别函数时,各有18种和11种致香物质进入判别函数,采用两种验证法(自身验证法、交互验证法)对原样品进行回判,其回判正确率分别为100%、98.6%(中部叶)和96.37%、94.4%(上部叶);采用该模型对其余的样品分别进行预测,其整体准确率为100%(中部叶)和91.7%(上部叶)。[结论]采用致香物质比例作为判别指标建立的数学模型对中上部烟叶的香型判断效果较好,能够实现对烤烟香型的客观、准确和快速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云南产区复烤烟叶的香气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料致香物质损失。[方法]以玉溪市云烟87工业等级CO2烟叶作为供试样品,分别调整真空回潮、润叶、复烤干燥区、复烤回潮区的工艺参数,测定各工序段烟叶的致香物质种类及含量。[结果]打叶复烤不能增加烟叶致香物质总量,但是能调整致香物质的组成,表现为美拉德反应产物、西柏烷类、其他致香物质的含量提高,苯丙氨酸类、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的含量降低;真空回潮、复烤回潮区是打叶复烤的两个关键工序,具体表现为真空回潮阶段美拉德反应产物、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显著提高,复烤回潮阶段西柏烷类物质显著提高。[结论]为了发扬云南烟叶的清甜香型风格,应保留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抑制美拉德反应产物,真空回潮工艺参数以常规为宜,复烤回潮区工艺参数以低强度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明确典型浓香型、中间香型和清香型3种香型间和不同香型产区的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组成和含量特点及差异性。【方法】在河南省4市9县、贵州省4市8县和云南省5市13县采集了379份C3F烟样,采用GC-MS法对其中性致香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运用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分析了致香成分含量的特点和差异性。【结果】浓香型烟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显著高于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清香型烟叶的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极显著高于浓香型和中间香型;中间香和清香型烟叶的棕色化反应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极显著高于浓香型。同一香型下不同产区间的总致香物质含量以浓香型的叶县、中间香型的平坝和清香型的文山极显著高于其他产烟县。3种香型的烟叶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和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变异系数较大。【结论】总结了不同香型和不同产区烟叶的致香物质组成和含量特点及差异性,为工业进行烟叶调拨和卷烟产品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兴山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兴山烟区有代表性的烟叶样品,采取常规香气物质含量测定方法对致香物质进行测定,并与津巴布韦优质烟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兴山中橘三中性致香物质及酸性成分总量明显高于津巴布韦烟叶,不同部位多酚化合物含量及多酚总量不同,中上部兴山烟叶高于津巴布韦烟叶,下部兴山烟叶略低。[结论]兴山产区烤烟致香物质含量丰富,整体质量接近津巴布韦优质烟叶,但在个别指标方面还存在少许差距,需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1.
烤烟香气成分与其评吸总分和香味特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特色烤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同等级烟叶的香气成分及其评吸总分、香气质、香气量及香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初烤烟香气成分与其评吸品质和香气特征的关系。[结果]从烤烟中共检测出41种香气成分,与评吸总分关系密切的有二氢猕猴桃内酯(显著正相关)、四甲基吡嗪、茄酮、氧化茄酮、香叶基丙酮、2-乙酰吡啶(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香气质关系密切的有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显著正相关)、2-乙酰吡啶和2,3-二甲基吡嗪、2-甲基戊酸和四甲基吡嗪(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香型关系密切的有四甲基吡嗪、茄酮、氧化茄酮、异戊酸(显著正相关)、二氢猕猴桃内酯(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各香气成分与烤烟香气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方法]在感官评吸确认的基础上对我国主体浓香型、浓透清、清香型代表烤烟进行常规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的检测和多重比较。[结果]清香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气物质在丰富性上较为充分,其次为浓透清烟叶,浓香型烟叶最低;浓香型烟叶中与改善烟气柔和性有关的化学成分较为适合,其次为清香型烟叶,浓透清烟叶最弱;浓香型烟叶具有低糖、低碱、高烟碱比值、高有机酸、低脂肪酸、低挥发性香气物质等特性,浓透清烟叶具有低有机酸、高脂肪酸、低类西柏烷降解物质等特性,清香型烟叶具有高微碱/总碱比、中等脂肪酸、高酚类降解物质等特性。[结论]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烤烟香型的重要影响因子及香型指数模型的构建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烟叶香型风格的定位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地区烤烟的中部叶片为材料,测定其香气成分及常规化学成分,并对烟叶进行单料评吸。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烟叶香型指数模型。[结果]烟叶中有9种香气成分对其香型的影响较大。对烟叶浓香风格形成贡献由大到小的影响因子为茄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异戊酸〉二氢-β紫罗兰醇〉法尼基丙酮〉苯甲醇〉巨豆三烯酮;对烟叶清香型风格形成贡献由大到小的影响因子为大马酮〉棕榈酸〉甲酯。当Y香型指教〈2.8时烤烟为清香型,Y香型指数在2.8~3.8之间时,烤烟为中间香型,Y香型指数〉3.8时烤烟为浓香型。[结论]所建立的烤烟香型指数模型对烤烟香型风格的判断准确率为87.9%。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硼锌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对烤烟色素及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和香气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硼肥与锌肥双因子大田试验,分析不同硼肥与锌肥水平对烤烟色素、烟气羰基化合物和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T3(5 g/L硼+4 g/L锌)处理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增加最多,T4(10 g/L硼+2 g/L锌)处理各色素含量较其他处理减少;T3和T4处理对减少主流烟气羰基化合物的作用最显著。T5(10 g/L硼+4 g/L锌)处理对香气物质含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作用效果最佳,尤其对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提升作用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烟草微量元素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福建烟区烤烟不同部位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福建烟区不同部位烟叶品质间的差异状况,以期提高福建烤烟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于2006年对福建烤烟主产区三明、龙岩和南平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物理特征特性和感官质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3个部位烟叶的单叶重、叶片厚度、密度和单位叶面积重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烟叶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粗烟碱含量、有机钾指数、施木克值及糖/碱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及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刺激性、余味和总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福建烟区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比例协调,尤其是多酚类物质和乙醚提取物的含量较高,香气物质含量丰富,工业可用性较强。总体评价以中部叶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明确毕节烟叶质量特点。[方法]对贵州省毕节地区8个县(市)参试点中、上部烟叶的重要致香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毕节烟叶共检测到33种致香物质,其中酮类13种、醛类4种、醇类4种、酸类3种、酯类2种、杂环类6种、烃类1种;致香物质中新植二烯、糠醛、糠醇、茄酮、二氢大马酮、苯甲醇、巨豆三烯酮B和十六酸等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新植二烯含量占香气物质总量的75%以上;中部叶和上部叶致香物质含量相当,中部叶(C3F)含量518.35~638.30μg/g,上部叶(B2F)含量481.83~672.59μg/g;上部叶致香物质含量呈现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中部叶致香物质含量与海拔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培育特色烟叶和提高烟叶质量提供了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时的温湿度条件对烤后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中部叶(第11~12位叶)为试验材料,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进行烘烤,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内标法分别测定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及烟叶类胡萝卜素香气成分。[结果]试验表明,烤后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与β-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含量与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低温(干球温度36~38℃)中湿(相对湿度80%~85%)处理烤后的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各组分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低,叶黄素、新黄质和紫黄质含量最高,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最多,从而影响烟叶的香气品质。[结论]研究可为优质特色烟叶生产烘烤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全面、完善地应用烟叶化学指标表征其品质特征的方法.[方法]以红大、K326、云87等5种具有代表性的烤烟品种的C3F烟叶为材料,对烤烟的评吸结果、常规指标、致香成分、有机酸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红大烟叶清甜韵好,香气量充足;在常规指标中表现为烟碱、总糖、还原糖、pH高于其他品种;在致香成分中表现为直链脂肪酸及酯高于其他品种烟叶;在有机酸中表现为异戊酸、2-甲基丁酸、十六酸、苯甲酸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烟叶.[结论]研究可为应用化学指标表征红大品种烟叶的品质特征提供理论及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为明确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在致香物质方面的差距,指导云南部分替代进口烤烟的研究和生产,提高烟叶质量,特进行此项试验。【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了烟叶多酚总量,索式提取法测定石油醚提取物,硫酸甲酯、三氯甲烷萃取法测定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水蒸汽-二氯甲烷同时蒸馏萃取、GC/MS-内标定量检测挥发性香气物质;并分类分析比较了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的多酚总量、石油醚提取物、多元酸、高级脂肪酸及挥发性香气物质等烟草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云南烤烟各部位烟叶的石油醚提取物、芳香氨基酸降解的香气物质超过津巴布韦烤烟,多酚、高级脂肪酸则低于津巴布韦烤烟;上部烟叶的西柏烷类香气物质高于津巴布韦烤烟,多元酸、类胡萝卜素降解的香气物质、梅拉德反应的香气物质则低于津巴布韦烤烟;中部和下部烟叶的多元酸、类胡萝卜素降解的香气物质、梅拉德反应的香气物质高于津巴布韦烤烟,而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则低于津巴布韦烤烟。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在致香物质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上部烟叶的柠檬酸、油酸、巨豆三烯酮、金合欢基丙酮、β-二氢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糠醇、糠醛等致香物质含量低于津巴布韦烟叶。【结论】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的致香物质差异比较明显,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明显不如津巴布韦。  相似文献   

20.
陈化对不同产地烤烟品质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烤烟陈化期间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变化特点。[方法]从贵州黔南、云南大理和福建三明等地选择有代表性中部烟样,复烤后置于自然条件下进行陈化,12个月后检定各项指标。[结果]陈化对K326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改善,而云烟85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因产地不同差异明显;陈化过程中,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酸性香气成分总量降低;陈化后,多数样品中性香气总量增加,碱性香气总量有的增加、有的下降;陈化能提高烤烟主体香味成分茄酮和巨豆三烯酮的含量,降低了多数烤烟的主体香味成分大马酮含量。[结论]黔南QN-1品种陈化特性较好,特别是烟叶主体香味成分和香气指数B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