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京乐101'观赏南瓜子叶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初步建立了其离体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不定芽分化时,6-BA的附加是必须的,NAA的附加对诱导不定芽的分化有促进作用,GA3的附加虽未能提高不定芽的诱导率,但却能提高不定芽的诱导分化数,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5.0mg/L+NAA0.2 mg/L+GA30.5 mg/L.同时在试验中发现,MS+6-BA 2.0 mg/L+NAA0.2 mg/L的培养基能从子叶块表面直接诱导出不定芽.不定芽在1/2 MS+NAA0.05mg/L+20g/L蔗糖的培养基上生根.  相似文献   

2.
四个马铃薯品种幼茎段再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个马铃薯栽培品种为试材,进行了其茎段的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东农303、夏波帝、鄂1 号茎段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01 mg/L;费乌瑞它为MS+6-BA 3.0 mg/L+ NAA 0.1mg/L,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可达100%。费乌瑞它和鄂1号不定芽分化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 6-BA 2.0 mg/L+NAA 0.2 mg/L;东农303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夏波帝为MS+6-BA 2.0 mg/L+NAA 0.3 mg/L,其不定芽分化率分别达96.7%.96.7%,83.3%和80.0%。各品种不定芽的诱导生根率均为100%,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5%。  相似文献   

3.
矮牵牛的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牵牛带芽嫩茎、嫩叶作为外植体,经培养都能再生完整植株。诱导分化阶段,带芽嫩茎以腋芽发育为主,也有不定芽发育,最适培养基MS+6-BA0.5mg/L+NAA0.1mg/L或MS+6-BA1.0mg/L+NAA0.5mg/L;叶片以不定芽发育为主,在MS+6-BA0.5mg/L+NAA0.5mg/L及MS+6-BA1.0mg/L+NAA0.1mg/L培养基上,丛生芽分化效果最好。继代增殖阶段,切割新梢接种于MS培养基或切割丛生芽接种于MS+6-BA0.5mg/L培养基,均可获得6~10倍的增殖。生根培养阶段,1/2MS+IBA0.01—0.05mg/L培养基的生根效果好,移栽成活率可达95.6%。  相似文献   

4.
半夏的组织培养与快繁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传统中药半夏的小块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对适合不定芽分化增殖、生根的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于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利于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5mg/L,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MS+NAA0.5mg/L。试验表明,应用本项组织培养技术大批量生产优质半夏种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红麻不定芽直接诱导的最佳方案,以MS培养基为基础,以其无菌苗子叶和真叶为外植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附加3.0~3.5mg/L TDZ和0.1mg/L NAA可直接诱导子叶和真叶形成不定芽,子叶诱导效果优于真叶,不同基因型来源的材料存在差异;附加0.1mg/L 6-BA和0.01mg/L NAA对不定芽增殖培养后,1/2 MS培养基上附加0.05mg/L NAA可诱导生根而形成植株。  相似文献   

6.
以大叶风兰为材料,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适合原球茎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的培养基、培养基质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培养基激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利于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4.0mg/L 6-BA+0.5mg/L NAA,利于不定芽生长的培养基为MS+1.0mg/L 6-BA+0.5mg/L NAA,增殖率为4.5,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5mg/L NAA,栽培基质以水苔为佳。  相似文献   

7.
以桂花叶盘、茎段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直接诱导不定芽再生,研究不同培养基对桂花离体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桂花叶盘、茎段直接分化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1 mg/L6-BA+ 0.3 mg/L NAA和MS+2 mg/L 6-BA+ 0.1 mg/L NAA;小苗容易生根,在各种培养基上生根率均可达100%;20 mg/L卡那霉素即可抑制叶盘的分化,40 mg/L的卡那霉素可以抑制茎段的分化,30 mg/L卡那霉素可抑制小苗生根.  相似文献   

8.
矮牵牛的离体再生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矮牵牛带芽嫩茎、嫩叶作为外植体,经培养都能再生完整植株。诱导分化阶段,带芽嫩茎以腋芽发育为主,也有不定芽发育,最适培养基为MS 6.BA0.5mg/L, NAA0.1mg/L或MS 6-BA1.0mg/L NAA0.5mg/L。叶片以不定芽发育为主,在MS 6-BA0.5mg/L NAA0.5mg/L,及MS 6.BA1.0mg/L NAA0.1mg/L培养基上,丛生芽分化效果最好。继代增殖阶段,切割新梢接种于MS培养基或切割丛生芽接种于MS 6.BA0.5mg/L培养基,均可获4~5倍的增殖。生根培养阶段,MS IBA0.01~0.05mg/L,培养基的生根效果好,移栽成活率可达95.6%。  相似文献   

9.
以辽东楤木茎尖、幼叶、嫩茎、休眠芽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诱导丛生芽及再生植株,筛选出适合于辽东楤木组织培养的系列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1mg/L(或IAA0.2mg/L),幼叶为愈伤组织诱导的理想外植体,30d继代一次分化效率较高,达到73%;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1,5mg/L+IAA0.1-43.15mg/L+NAA0.1-43.15mg/L: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5mg/L:按1:1混配的蛭石与草炭为试管苗移栽最适基质。  相似文献   

10.
以台湾百合为实验材料,对其离体快繁技术做了初步探索。实验表明:诱导台湾百合分化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 MS +2,4-D(0.5mg/L)+NAA(0.1mg/L)+6-BA(2.5mg/L);诱导台湾百合分化不定芽的最适的培养基为 MS +NAA(0.1mg/L)+6-BA(1.5mg/L);促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 MS +NAA(0.1mg/L)+6-BA(1.0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 MS +NAA(0.5mg/L) +6-BA(1.0mg/L);诱导子房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 MS +NAA(0.5mg/L)+6-BA(1.0mg/L)。  相似文献   

11.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鸡腿菇菌丝体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案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采用聚集指标、聚集指标的模糊聚类分析和空间格局的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黄瓜花叶病传毒介体——瓜蚜自然种群动态进行分析,春秋两季瓜蚜种群均为聚集分布;秋季瓜蚜种群空间格局聚集性可划分为前、中、后三种类型;春季瓜蚜分为前、后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讨论并证明了概率论中常用到的欧拉—普洼松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