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养殖鱼虾类产量和饲料应用情况 日本海淡水鱼类养殖,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海水鱼类养殖以鳞鱼、鲷鱼为主,现在已成为沿岸渔业的重要支柱。1984年的养殖产量为192,392吨,其中鰤鱼占79.26%,其次是鲷类,占13.74%,其它如鲹类、鲆鲽、河鲀类、对虾等占7%。近年来,由于养殖过密,渔场老化,饵料鱼营养等方面存在的缺点,病害多,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前,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淡水鱼产量已占苏联全国内陆水域(包括池塘养鱼场在内)总渔获量的41%。1981年,池塘总面积达6万公顷,鱼产量已从每公顷4~5公担,据统计,1981年仅以池塘养殖鱼类为内容的养殖面积已扩大到59.4万公顷,比1965年高5倍。其主要养殖对象为鲤鱼,其次为草、鲢、鳙等鱼,其产量已占养殖鱼类总产量的25%。  相似文献   

3.
斑点又尾鲴是美国淡水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其产量占其国内淡水鱼养殖产量的70%。该鱼适合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和加工.且含肉率高.营养丰富,且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深受美国消费者的喜爱,其市场年需求量在20万t以上,但由于美国国内产量低,需求量的70%靠进口。我国有丰  相似文献   

4.
最近15年来成鱼养殖发展很快。1955年苏联池塘鱼产量为240万斤,占淡水鱼产量的7.6%,到1970年池塘鱼产量1164万斤,占淡水鱼产量26.9%。第十个五年计划将达到3400万斤。1973年在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预计鱼产量增加9.5%,而池塘产量增加20%。  相似文献   

5.
六十年代初,日本海水养殖业首先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到1973年海水鱼养殖产量达到83800吨。海水鱼养殖种类包括五条(黄尾)鰣(Seriola quinqueradiata)、真鲷(Pagrus major)、丝鳍单角魨(Monacathus cirrhifer)、褐菖鮋(Sebasticus marmoratus)。鰤鱼养殖产量占海水鱼养殖总产量的95%,其次是真鲷养殖。本文着重扼要概述日本鰤鱼和真鲷养殖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真鲷(Pagrus maior)是日本人工养殖和放流增殖的主要鱼类品种,其养殖产量仅次于鰤鱼居第二位。真鲷的主要养殖地是长崎、熊本、三重、爱媛、和歌山、高知、大分、鹿儿岛等县。  相似文献   

7.
黄尾鰤Seriola guingueradiata Temminck et Schlegel是今天世界上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在日本、美国等地,饲养这种鱼的幼鱼(体长10厘米以下)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养殖网点的设置也十分普遍。最近,人工孵化的方法又在日本获得成功,这对今后鰤鱼养殖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推动作用。由于该鱼具有个体大、肉味美、生长快、饲养简便和商品价值高等优点,目前,日本的鰤鱼养殖产量,已远远超出本种来自海洋的捕获量,成为受欢迎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们所说的大宗淡水鱼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鲂鱼等鱼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规鱼,这些鱼类占淡水养殖产量的七成以上,是人们最常食用的鱼类,因此大宗淡水鱼的安全、健康生产尤为重要,在养殖生产中重点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水产养殖的大国,养殖水产品总量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的70%,其中养殖淡水鱼产量占世界养殖淡水鱼总产量的73%。2006年我国淡水养殖产量达到2148万吨,其中常规淡水鱼养殖品种(青鱼、草鱼、鲢、鳙、鲤鱼、鲫鱼、鳊鱼、鲂鱼)为1562万吨,常规淡水鱼养殖品种占中国养殖产量的73%。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均重1225g的大规格高体鰤苗种进行252天的深水网箱养殖,高体鱼师的平均体重由1225g增至3350g,共收成鱼5521尾,养殖成活率92.02%,杂鱼饵料系数7.76。  相似文献   

11.
桂花鱼,学名鳜(Siniperca chuatsi),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间刺少,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养殖效益较好,是一种名贵优质淡水鱼类。桂花鱼以活鱼、活虾为食.主要养殖方式是池塘养殖。现将桂花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饲料是提高淡水鱼产量,发展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随着科学的发展,水产养殖技术不断的提高,鱼用颗粒饲料的配制和添加剂的问世,使淡水养渔业打破了自然生产力的限制,使饲料利用更加合理。其结果在淡水养殖鱼类中优质鱼的比例(主要是鲤鱼)越来越大,产值及其效益也日益提高。因此优质鱼的养殖吸引了大量的生产者,  相似文献   

13.
刘娟  肖霞 《河南水产》2006,(2):17-17
美国鮰鱼又称斑点叉尾鮰,尾鲇形目,鮰科,是一种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的淡水鱼类,美国于6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产量约占美国淡水鱼产量的一半以上。1984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美国引进试养.由于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病力强,获得引种成功.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4.
彭永安 《内陆水产》2004,29(12):26-26
养殖水域生态环境评价主要从投入渔业的饵、肥、药物等方面着手。2002年。我国水产品养殖产量2907万t,占水产品总产量的64%,约占全球养殖产量的60%。据资料显示,我国养殖水产品中。仅有20%左右是配合饲料喂养生产。如果水产品中吃食按60%计算,则吃食鱼还有2/3左右不是用配合饲料喂养生产.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日本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质量和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日本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上升到25万吨。鰤鱼鳗鱼、鲤鱼的产量提高并不快,鲷类和香鱼的产量稳步上升。此外,尼罗罗非鱼和牙鲆的养殖开始普及,尤其牙鲆的养殖相当兴盛,1983年产量达3000吨。从1983年水产品输入量看,总产量增加了7%,达120万吨,金额上升到一兆日元,占全国渔业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发展高级鱼类养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鰤鱼是大宗食用鱼类,人工养殖比较普遍,养殖年产量达到15万吨,目前养殖产量已超过捕捞产量。鰤鱼大都采用网箱养殖,苗种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采捕海里的自然鱼苗;二是人工繁育。每年养殖所需鰤鱼鱼种约7,500万尾。六十年代末,用捕获的亲鱼催产采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情报》1973,(12):29-29
美国《商业水产评论》1972年1~2月号上,发表了题为《蛳鱼是日本重要的养殖鱼类》的报道:1971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期间出席巴黎学术座谈会的山本声称,鰤鱼是日本重要的养殖鱼类。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日本的鰤鱼养殖已成为产值达数百万美元的渔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2005~2009年),日本的海水养殖产量一直稳定在120万t前后(占渔业总产量中的22%),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鱼类(主要为真鲷、五条鰤,其次为高体鰤和黄条鰤);贝类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产》2011,(4):73-74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四大家鱼等原良种亲本选育与更新 “四大家鱼”、团头鲂、条斑紫菜为江苏省主要养殖品种,也是我国大众消费水产品。其中“四大家鱼”是我国淡水鱼常规养殖品种,而条斑紫菜主产于江苏省,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产值10亿多元,其中85%以上的加工产品供出口,是江苏海洋经济中重要的海水养殖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鰤鱼在我国养殖尚处于初级阶段。综述了石莼、小球藻、维生素等作为鰤鱼饵料添加剂的研究成果。单纯投喂配合饵料会引起颜色体色变黑,品质不高,在饵料中添加南极磷虾油可改善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