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越橘果实及新梢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中和晓熟品种“都克”(Duke)、“蓝丰”(Bluecrop)和“埃利奥特”(Elliot)为试材,对不同成熟期的越橘品种在同一生态条件下果实及枝条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其果实及枝条在年周期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越橘果实的生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总体呈“快速增长-缓慢增长-迅速增长”的趋势;越橘延长枝春梢生长发育动态变化总体呈“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停止生长”的趋势;基生枝生长发育动态不同.“都克”与“埃利奥特”基生枝的生长动态一致,呈现“平缓增长-快速增长-缓慢增长”的趋势;“蓝丰”基生枝的生长分为春梢和秋梢2个时期,分别呈现“平缓增长”和“快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越橘品种果实糖酸含量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特点,探讨果实糖积累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关系,为越橘糖酸代谢机理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5个越橘品种(高丛越橘:‘斯巴坦’、‘泽西’,半高丛越橘:‘北村’、‘北蓝’,矮丛越橘:‘美登’)不同发育阶段果实的糖酸组分和叶片中糖组分进行测定。【结果】供试的5个越橘品种成熟果实总糖平均含量为102.04 mg•g-1 FW,其中‘斯巴坦’含量最高,‘北村’最低。葡萄糖和果糖占总糖含量的97.90%—99.47%,二者含量比值1﹕1,均随果实发育呈迅速增加趋势,蔗糖和山梨醇在果实发育早期含量很低并随果实发育降低,在成熟果实中含量极微。供试高丛和半高丛越橘成熟果实总酸平均含量为7.10 mg•g-1 FW,柠檬酸是主要有机酸,占总酸含量的76.94%,随果实发育先上升后下降,奎宁酸和苹果酸在幼果期占较大比重,随果实成熟含量下降。供试矮丛越橘品种‘美登’和半高丛越橘品种‘北村’酸组成及变化趋势相似,即奎宁酸是成熟果实的主要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品种,且随果实发育持续下降,其次是柠檬酸和酒石酸。叶片中山梨醇占叶片总糖含量的67.28%,花后42 d(成熟前15 d)达到最高值,之后迅速降低。【结论】矮丛越橘品种‘美登’和半高丛越橘品种‘北村’有机酸构成特点区别于供试的高丛品种和半高丛品种‘北蓝’;山梨醇是越橘碳水化合物积累的主要形式;越橘成熟前15 d是果实膨大、糖分积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以南高丛越橘品种奥尼尔(O'Neal)和兔眼越橘品种杰兔(Premier)为试材,研究透湿性反光膜、秸秆覆盖处理对越橘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越橘园覆盖反光膜和秸秆处理,其单果重大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也高于对照.反光膜覆盖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秸秆覆盖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有机酸含量亦略有降低.对于果实花色苷含量,反光膜覆盖处理最高,秸秆覆盖处理居其次,而对照最低.  相似文献   

4.
果实口感和抗氧化性是越橘果实成熟以及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北高丛越橘斯巴坦和瑞卡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糖酸构成及含量、花色素苷含量、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越橘成熟果实以积累果糖和葡萄糖为主,占总糖含量的99.75%,二者比例接近1∶1,蔗糖为0.25%,柠檬酸为主要有机酸,占总酸含量的86.32%,奎宁酸和苹果酸占比9.65%和3.68%,酒石酸含量0.35%。随着果实发育成熟,花色素苷含量增加,瑞卡成熟果实的花色素苷含量在5.94mg·100g~(-1),总酚含量为2.14mg·100g~(-1)。相关性分析发现,斯巴坦果实中花色素苷的含量变化与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瑞卡果实中花色素苷的含量与果糖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9292,与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相关系数在0.6以上。相反的,两个品种果实中蔗糖的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的积累呈相反趋势,随着果实不断发育,蔗糖含量减少,斯巴坦中花色素苷含量与蔗糖的相关系数为0.6747,瑞卡中为0.4999,均为负相关。两个品种的抗氧化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正相关,而与总酚含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越橘亲本对其杂交后代果实糖酸性状遗传的影响,为科学选配亲本提供依据。【方法】以高糖高酸的南高丛越橘品种‘Sapphire’和中糖低酸的北高丛品种‘Berkeley’为亲本配置正反交组合,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亲本及其杂交后代果实中糖和酸的组分及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越橘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是主要的可溶性糖组分,柠檬酸和酒石酸是主要的有机酸组分,各糖酸组分及总糖和总酸含量在正反交组合中均表现出广泛的分离,其中糖组分及总糖的变异系数大于15%,酸组分及总酸的变异系数大于30%,酸的变异幅度大于糖的变异幅度,说明酸含量的选择潜力大;杂交后代糖和酸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呈衰退变异,正反交后代果糖、葡萄糖及总糖含量平均值倾向低糖亲本,而柠檬酸、酒石酸及总酸含量平均值倾向父本;糖含量在杂交后代中呈正态分布,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酸含量在杂种后代中呈偏向低酸的偏态分布,可能有主效基因存在。杂交后代糖酸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2)存在明显差异,果糖、葡萄糖、总糖、柠檬酸和总酸的H2较高,为0.66-0.86,其中以果糖最高,正反交组合分别为0.84和0.86,表明这些性状的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遗传潜能大,而酒石酸的H2最低,正反交组合分别为0.22和0.30,表明酒石酸的遗传效应小,易受环境影响。【结论】越橘杂交后代果实糖酸组分及总糖总酸含量广泛分离,后代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糖呈正态分布,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潜能大,含量趋近于低糖亲本,具有一定的母性遗传倾向;而酸呈偏态分布,含量趋向于父本,明显受父本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特点,为进一步探讨高丛越橘香气成分合成机理提供基本资料,为高丛越橘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绿色期、粉色期和蓝色期的高丛越橘品种都克和蓝丰的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高丛越橘果实在3个发育时期共检测出48种挥发性成分,以醇类、酯类、萜类物质为主,其中酯类物质在粉色期开始形成。都克果实蓝色期为酯类物质迅速形成期,蓝丰蓝色期为醇类物质迅速形成期,粉色期为酯类物质迅速形成期。萜类物质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增高,其中都克果实的萜类物质在各个发育期均明显高于蓝丰。两个品种特征香气成分在粉色期开始形成。在整个发育期中,都克的特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大马酮、2-甲基丁酸乙酯、β-芳樟醇、D-柠檬烯和2-丁酮。蓝丰的特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E)-3-己烯酯、β-芳樟醇、丁酸乙酯、乙酸己酯、(E)-2-己烯醛、(Z)-3-己烯-1-醇和D-柠檬烯。酯类和萜类物质是高丛越橘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香气成分。【结论】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主要在粉色期和蓝色期形成,对这两个时期进行调控,对于提高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国内不同生产区的17个荔枝(Litchi chinenesis Sonn.)主栽品种成熟期的果实为材料,研究不同品质指标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TSS)、果皮含水量、总糖含量、果形指数等反映果实综合性状的指标,变异系数在5%以下,具备物种相对稳定性;而大多单一成分指标,尤其是营养指标,如糖组分、可滴定酸(TA)、固酸比、维生素C(Vc)等,变异系数较大,体现了品种差异.因子分析结果得到6个公因子,其中贡献率较高的前4个因子是还原糖、果形、色度和酸度因子.依据综合品质对17个品种进行分类:桂味、黑叶、淮枝评分最高,其次是妃子笑、糯米糍、白糖罂,再次是兰竹,紫娘喜、大丁香、无核荔最低;综合评分较高的品种,还原糖类含量较高,蔗糖含量较低,果形偏小、偏扁,低酸,外果皮偏红.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荔枝果实品质评估预测模型,其中各有效指标作用大小依次为果糖>固酸比>h值>横径>总糖.  相似文献   

8.
不同熟期砂梨生长及主要糖酸含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翠冠、金水2号、丰水、金水1号4个不同熟期砂梨品种果实的生长、主要糖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砂梨果实发育早期,几乎没有葡萄糖积累,蔗糖含量也较低,而果糖含量较高;在果实发育中后期蔗糖急剧升高,果实成熟时达最高值,以翠冠总糖含量最高,其次为金水2号、丰水和金水1号;不同品种各类糖含量也有所不同,翠冠和丰水自高到低为果糖>蔗糖>葡萄糖,金水2号和金水1号为果糖>葡萄糖>蔗糖.砂梨果实中的果酸以苹果酸为主,在其生长早期总酸含量渐增,中后期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了解不同桃品种果实糖、酸、Vc特点,比较不同桃品种在糖酸组分及含量上的差异,对不同类型、不同成熟期的16 个桃品种果实的糖、酸、Vc含量和组分进行测定,研究和比较了不同种质间的差异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由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组成,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均值为78.81 mg/g,桃果实可划为蔗糖积累型。不同类型桃品种可滴定酸含量差异较大,油桃均显著高于毛桃,达到毛桃的1.6 倍。不同类型桃品种Vc含量差异不显著。由于不同品种果实糖组分、含量及酸含量的不同,使果实的风味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南果梨果实糖、酸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增进对南果梨果实发育中糖、酸含量变化的了解,对其糖、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总酸含量呈"下降-上升"趋势;幼果期果实中的糖以山梨醇为主,酸以奎宁酸为主;成熟果实中的糖以果糖为主,酸以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成熟时果糖含量占总糖含量的50.9%,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占总酸含量的75.2%,并且柠檬酸含量超过苹果酸;果实发育前期及中期不含蔗糖,仅在成熟前期出现蔗糖,并且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在采收时达到最高峰;淀粉含量呈"上升-平缓-下降"的趋势;果实采收前,总糖、总酸、果糖、柠檬酸及苹果酸含量有一快速上升过程;南果梨糖积累类型属于中间型。  相似文献   

11.
以春甜桔和明柳甜桔果实为材料,研究了经保鲜剂宝特不同浓度处理后果实中的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好果率在贮藏期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宝特200倍处理比较适宜春甜桔贮藏保鲜,宝特300倍比较适合明柳甜桔贮藏保鲜,保鲜处理后甜桔果实的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维持在一个合适水平,且好果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以设施栽培的曙光、早红珠、春捷为试材,研究了桃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呈下降趋势,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不断增加。可滴定酸、总糖、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果实接近成熟期迅速变化。果实中淀粉含量很低且呈下降趋势,只是在果实发育前期有所升高。果实中干物质含量变化在花后50d内变化趋势是由低到高,此后,三者呈现不规则变化。可溶性蛋白在果实内含量由高到低递减,前期降减程度最大,后期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其变化规律与果实生长一致。  相似文献   

13.
生草覆盖梨园对梨果实品质及其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梨园行间生草覆盖处理,对3个红皮梨品种果实品质及其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覆盖条件下,红香酥梨果实品质除维生素C含量低于清耕对照外,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总酸度和粗蛋白的含量均高于清耕对照;所检测的7个重金属元素中,有6个元素含量低于清耕对照果实含量,其完全符合绿色鲜梨果标准(NY/T423—2000);从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含量看,西洋梨品系中的红巴梨含量最高,分别为14.27%,8.24%,10.02%;总酸度、维生素C、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满天红,分别为0.397%,8.2 mg/100 g,303.13 mg/100 g。套袋处理的满天红梨果实与未套袋的对照果实相比,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粗蛋白含量均低于未套袋的果实,但是总酸度含量(0.481%)、维生素C含量(8.5 mg/100 g)高于对照梨果实。红皮梨满天红果实品质最佳。对于西洋梨红巴梨品种的果实中,虽然7个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绿色鲜梨果标准,但该品种的果实对重金属元素Cu和Zn的吸收能力强于红香酥。  相似文献   

14.
套袋对温州蜜柑果实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宫川温州蜜柑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温州蜜柑果实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果肉中总糖、还原糖、蔗糖、淀粉、有机酸、维生素C、钙、锌、铁及蛋白质含量较未套袋的果实均有显著减少;粗纤维、类胡萝卜素、灰分、磷及脂肪含量与未套袋的果实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30 份欧李种质的果实为材料,进行其外观性状、糖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的欧李果实品质变异较大,按照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维生素C 含量(46.81%)>糖酸比(37.67%)>可滴定酸含量(30.88%)。果核重与纵径、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糖酸比与固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总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欧李种质划分为3 个类型,第Ⅰ类为药用、加工类型,其特征为果个大,单果重、果核重较高;第Ⅱ类为高营养类型,其特征为维生素C含量较高;第Ⅲ类为口感甜型类型,其特征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含量都较高。本研究划分出的3 个类型分别筛选出3 个代表种质,分别为22 号(山西绛县大交镇)、12 号(北京延庆县张山营镇)和6号(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种质。  相似文献   

16.
以红肉猕猴桃‘红阳’和绿肉猕猴桃‘金魁’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和Vc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红阳’和‘金魁’猕猴桃可溶性总糖含量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红阳’猕猴桃糖含量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呈现上升的趋势,只是前期(盛花后95天之前)上升比较平缓,后期较迅速,至果实成熟期达最大含量(6.87%)。而‘金魁’猕猴桃糖含量呈现上下波动趋势:前期上升,至盛花后50天下降,之后又上升,临近果实成熟时略有下降。果实发育过程中,两种类型猕猴桃的可滴定酸含量变化一致,即前期增加后期下降。唯一不同的是,‘金魁’猕猴桃酸含量下降趋势比较缓慢,而‘红阳’猕猴桃则比较迅速。成熟果实中‘金魁’猕猴桃酸含量为1.08%,‘红阳’猕猴桃为1.20%。两者果实中糖酸比的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在‘红阳’猕猴桃中前期上升缓慢后期较快;‘金魁’猕猴桃中先下降后上升,临近成熟时又略有下降。此外,两种类型猕猴桃的Vc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即果实发育前期快速上升后期下降,在果实成熟期又稍有回升。但‘金魁’猕猴桃的Vc含量变化节点稍晚于‘红阳’猕猴桃。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蒙自产的不同石榴品种及相同品种的套袋果实为原料,对其物理性状、总糖、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果形和籽粒以甜绿籽和酸绿籽为最佳;总糖含量甜红光颜最高,甜绿籽次之,甜沙籽最少;维生素C含量甜沙籽最高,甜绿籽最低。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随成熟度而增加,未套袋石榴的总糖和维生素C均高于套袋石榴;套袋石榴的总酸度含量(以柠檬酸计)低于未套袋石榴。  相似文献   

18.
叶面喷施NaCl对加工番茄果实耐挤压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加工番茄品种里格尔87-5和石红12为试材,研究了在果实发育期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NaCl对果实耐挤压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质量浓度范围内,叶面喷施NaCl可以提高加工番茄果实硬度、耐压力和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但两个品种对NaCl质量浓度的反应有一定差异。对品种里格尔87-5,3.0 g/L NaCl处理使产量和果实硬度极显著提高,果实耐压力、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Vc含量增加;6.0 g/L NaCl处理可显著增加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对果实硬度、耐压力、Vc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不大;9.0 g/L NaCl处理使果实硬度极显著降低,并对果实耐压力和产量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对品种石红12,3.0 g/L NaCl处理能显著提高产量,并有增加可溶性总糖、还原糖、Vc含量、果实硬度和耐压力的趋势;6.0 g/L NaCl处理能极显著提高产量,显著增加果实耐压力和Vc含量,但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9.0 g/L NaCl处理则显著降低果实耐压力和还原糖含量,对其他指标的影响不大。综合各指标分析认为,NaCl处理加工番茄的适宜质量浓度为3.0-6.0 g/L。  相似文献   

19.
不同砧木对西瓜果实中糖和V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砧木对不同西瓜品种进行嫁接,分析嫁接后果实中糖和Vc含量的变化。采用南瓜、葫芦、野生西瓜和瓠子为砧木,分别对L600、小红玉选、203和红伟无籽等4个西瓜品种进行嫁接,果实成熟后测定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总Vc、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的含量。结果表明,南瓜对生长势有明显促进作用,瓠子仅次于南瓜;不同砧木品种嫁接对不同西瓜品种果实中糖和Vc含量的影响不同,其中南瓜嫁接后,果实中总糖和蔗糖含量显著降低,Vc含量无明显降低;葫芦仅对蔗糖含量有影响,但对Vc含量的影响较明显;野生西瓜使总糖和果糖含量有下降,Vc含量无下降;孝感瓠子对糖和Vc含量影响最小;不同砧木对葡萄糖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温室条件下桃(早红珠、早红霞)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还原糖、非还原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桃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变化趋势相反;桃有机酸含量幼果期较高,硬核期、成熟期较低;桃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趋势呈“V”形变化曲线,幼果期、成熟期较高,硬核期较低。桃果实中糖、酸和维生素C的变化与果实的生长期有一定的关系,非还原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在果实硬核期含量都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