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宜兴是银杏栽培适宜区,汇集了丰富的银杏种质资源.据调查,宜兴现有百年以上的古银杏121株,千年以上的有5株.为摸清宜兴银杏种质资源状况和发掘利用优良品种,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银杏基地,我们进行了4年的详细调查和对果实、种核的鉴评,为开发利用本地银杏种质资源提供了丰富、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银杏古树名木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了陕西省境内的银杏古树名木的数量、分布、生存、保护现状及栽培历史等.并在90株银杏古树名木中,发现了3株具有地方特色、适合陕西栽培的有推广价值的银杏优良单株.同时,对三秦银杏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银杏的市场前景 银杏叶和果实富含黄酮类、银杏内酯等多种药用成分,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肺热、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特别是哮喘)、老年痴呆、器官移植异体排斥等.银杏及其制剂的市场需求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开发银杏的前景看好.全国有20多家用银杏叶提取黄酮等药用成分的工厂,每年需要银杏干叶1万吨以上,世界银杏叶年需求量高达10万吨以上.占全球银杏生产总量70%以上的中国,近年年生产量不足3万吨,市场缺口相当大.  相似文献   

4.
银杏盆景的观赏价值及其制作技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集形美、叶美、果美于一身,是制作盆景的珍稀树种;银杏盆景在制作上有其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5.
银杏树为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幼苗有一定耐阴性.栝楼(俗名吊瓜)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喜温暖湿润、半阴半阳环境.探讨了银杏幼林地套种栝楼的效果.结果能以短养长、互补效应,促进银杏幼树生长,为银杏早结果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银杏离体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银杏是原产我国的重要药用植物,主要含黄酮类和银杏内酯类等药用成分.由叶片提取药用成分受到含量低、提取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的限制.通过离体培养生产黄酮和银杏内酯近年取得了一定进展,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固体继代培养和液体悬浮培养愈伤组织生长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因素,如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矿质元素、有机营养和有机附加物、褐变抑制剂、培养条件等有了较深入了解.银杏的发根培养也在近年取得了成功.该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对银杏的组织和细胞培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银杏种植由传统的零星栽培,向产业化、集约化的大规模发展,叶用银杏园、丰产园面积逐年增加.银杏采叶园内间作木耳,木耳子实体呼吸放出二氧化碳补充银杏光合作用所需,银杏光合作用为木耳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木耳菌糠还田,培肥地力,促进银杏生长,银杏为木耳生长提供阴凉的气候,两者相得益彰,双获丰收.  相似文献   

8.
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的银杏酚酸和白果酚有杀虫、杀菌作用。银杏酚酸和银杏黄素、银杏异黄素混合物对致病性真菌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有抗过敏、抗炎等作用。同时测定了银杏外种皮中萜内酯的含量和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 :银杏外种皮有综合利用和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银杏全身是宝,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种核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该树种适应性强,病虫少,各地竟相发展,苗木供不应求.根据银杏种子育苗特点,结合本地区的气候实际条件,进行银杏高密度播种育苗实验.结果表明,该播种方法与常规育苗相比苗木保存率高、质量好等优点,经济效益比常规育苗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和果实富含黄酮类等多种药用成分.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特别是哮喘)、老年痴呆、器官移植异体排斥等.银杏及其制剂的市场需求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开发银杏的前景看好.目前,全国有20多家用银杏叶提取黄酮等药用成分的工厂,每年需要银杏干叶l万  相似文献   

11.
银杏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银杏起源的地质时期、银杏的演化过程,以及银杏在植物科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银杏以其极高的观赏性、经济性以及药用价值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喜爱。因此,银杏被大面积种植。在银杏种植过程中,对银杏生长产生严重威胁的主要因素就是病虫害。本文简单介绍了常见银杏病虫害及其成因,重点讨论了银杏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1常见银杏病虫害及成因常见的银杏病害主要有茎腐病、叶枯病、霉烂病、干涸病等。常见的银杏虫害主要有银杏大蚕蛾、白蚁、桃蛀螟、枯叶夜蛾、大袋蛾、银杏超小卷夜蛾、豆荚螟、光  相似文献   

13.
银杏酸的分离、鉴定及对5种蔬菜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外种皮采用体积分数为70%乙醇回流提取得到含活性成分银杏酸的粗提物,用乙醚、质量分数为5%Na2CO3、质量分数为5%的NaOH萃取分离,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银杏酸同系物;采用HPLC进行定量、纯度测定,用LC/MS对其中的银杏酸进行定性鉴定.实验测得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为3.12%;银杏酸同系物纯度为86.7%;平均回收率为97.3%,RSD为1.3%(n=5).HPLC和LC/MS图谱表明该方法获得的银杏酸同系物无其他杂质峰,纯度高.银杏酸对甘蓝黑斑病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为24.80 mg/mL.  相似文献   

14.
将银杏处理后添加到面包中,制成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面包.以感官评分为指标,考察银杏浆、酵母、白砂糖、奶油添加量对银杏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银杏面包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银杏浆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酵母、奶油和白砂糖.各组分的最佳添加量为:银杏浆11.0%、酵母1.6%、白砂糖12.0%、奶油6.0%.由此配比制得的面包品质地柔软,带有淡淡的银杏果香味,色泽淡黄,口感佳.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郯城县是全国重点银杏栽植区、著名的银杏之乡.过去,银杏很少发生病虫危害,但近来,由于银杏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内外交流日益频繁,病虫危害逐渐加重.作者详细调查了郯城银杏种植区出现的病虫害种类,并对常见的5种病虫害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河南银杏主产区10个银杏栽培品种的种核形态、种核性状、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种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种核性状变异程度不同,核型指数对提高产量有重要意义,不同品种间种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有一定的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17.
银杏种核的采收、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银杏种核的年均产量为10 000~12 000t,占世界总产量的90%,目前银杏的核用栽植规模仍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银杏种植和加工利用的大国.由于银杏种核富含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因而在常温贮藏条件下,易发生霉烂、硬化及浮水,严重影响了种核的市场供应和销售.目前我国经过长期贮运的银杏种核只有10%符合出口标准,因而银杏采后贮藏保鲜问题成为银杏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药用、食用、绿化用材及观赏树种.过去,种植银杏树需20年才开始结果,30—40年才进入盛果期,有所谓“银杏树长得慢,爷爷种树,孙子得实”,“三十年生,三百年兴”的说法.这严重影响了这一高效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近几年来,我国林果部门及银杏科研部门,在银杏选种和栽培技术上已有重大突破,提出了选用良种、精心育苗、实行嫁接、科学管理等一整套的新技术,成功地实现了3年结果,5年受益,提前15年进入盛果期,从而有效地促进了银杏的开发.现将银杏的育苗和丰产栽培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夏磊  杨小明  刘伟民  刘方  郁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58-3959
[目的]建立测定微乳剂中银杏酸同系物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通过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检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乳剂中银杏酸同系物含量的可靠性,并以微乳剂基质为参比测定计算出银杏酸同系物的含量。[结果]银杏酸标准品的线性方程为A=9.513C+0.017(R=0.9987)。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剂中有效成分银杏酸含量的RSD分别为0.877%0、.842%和1.210%(12 h内)。制剂的平均回收率为96.57%。银杏微乳剂中银杏酸的平均含量为0.949%。银杏微乳剂在31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并能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该法在0.0075~0.1090 m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7。[结论]该方法简单、实用、准确,适用于大批量试样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20.
银杏人工授粉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Ginkgo bilobal)别名白果、公孙树、鸭掌树,属银杏科银杏属,为雌雄异株树种,自然条件下主要借助风力传播花粉,但授粉质量往往受株距远近、风向、风力等影响,难以形成较为稳定的产量.因此,必须通过人工辅助授粉,才能提高银杏座果率,增加经济效益.现将银杏人工授粉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