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根据调查和鉴定,明确了福建地区大花蕙兰常见的5种真菌性病害:炭疽病、叶枯病、灰霉病、白绢病和疫病。描述了这5种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及病情。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贮藏温度、不同规格和不同包装方式的聚丙烯 (PE)薄膜袋包装、采前喷施保鲜剂等保鲜技术处理金针菇 ,分析比较不同保鲜技术对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效果、生理生化指标及其主要营养质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PE薄膜袋包装的保鲜效果好 ,失重和褐变程度低 ,呼吸速率和 C2 H4 释放作用明显被抑制 ,蛋白质、有机酸、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成分能较好保持 ,损失少 .包装袋内 O2 体积分数愈低 ,CO2 体积分数愈高 ,保鲜效果愈好 ,贮藏期愈长 .采收前分别用 0 .35μg· m L-1焦亚硫酸钠和 5g· L-1Ca Cl2 处理菇 ,能有效地抑制采后菇体内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 3种氧化酶的活性和褐变程度 .贮藏温度对保鲜期的影响是贮藏温度愈低 ,保鲜期愈长 ,1- 2℃下可保鲜 2 0 d以上 .  相似文献   
3.
福建莆田芡实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对莆田栽培的芡实种仁中主要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定性检测叶含的氨基酸种类。结果表明:莆田栽培的芡实种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含量分别为6.78%、82.6%、0.71%;含有15种氨基酸,其中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2种幼儿必需氨基酸;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Vc、VB1、VB2、VE及β-一胡萝卜素)和几种主要矿物质(Fe、Zn、Ca、P),且含量较高。从而显示,莆田栽培的芡实品质优良,可作为高级的保健食品及药膳。  相似文献   
4.
以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Sieb et Zuce)为试验材料,果实采前一个月分别用3种植物激素和壳聚糖配制成9个配方喷施结果枝条。采后分别称取单果重和测定果肉中的红色素,还原糖和总酸含量,结果表明,0.1g/L6-BA和0.05g/L2,4-D处理分别提高果实单果重15%和12%。0.05g/LGA处理促进果实提前5-7天成熟,红色素含量增加,采前喷施壳聚糖则抑制果实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得到迅速的发展,由于 L—S 醋酸纤维非对称膜研究成功,使膜技术更具有实用价值。尤其超滤膜及反渗透膜对水具有良好的渗透分离性能,通量大,脱盐效果好,不需要进行相变,能节省大量能源,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少等特点,因此国内外正大力进行膜的研究,并利用膜技术解决水处理和生物工程等产品的回收,提供更有效、简便的方法,产生显著的经济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保鲜贮藏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针菇 (Flammulinavelutipea)属低温型食用菌。我省冬、春两季是生产金针菇大好季节 ,产量大且集中 ,但金针菇采收后不经保鲜处理很快褐变、老化、质变。因此 ,金针菇采收后 ,如何保持较长时间的新鲜度 ,是菇农与用户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 ,  相似文献   
7.
室内测定了银杏酸对5种蔬菜病原菌物菌丝生长的活性,结果表明:在70mg/mL浓度下,银杏酸对茄子立枯病菌、茄子白绢病菌24h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5.2%、65.3%,对甘蓝黑斑病菌、白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48h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在63.6%~77.3%之间;加药后,稀薄菌丝沿培养基表面生长,气生菌丝少,有的菌丝变色;对黄瓜枯萎病菌、甘蓝黑斑病菌、苦瓜枯萎病菌、白菜炭疽病菌等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86%以上,其中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最好;显微观察说明:银杏酸处理后,菌丝细胞出现不规则膨大、凋亡、黄化、扭曲、液泡变多、节间缩短等异常现象;毒力测定显示:银杏酸对甘蓝黑斑病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为24.80mg/mL。  相似文献   
8.
鹤望兰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鹤望兰(S trelitz ia reg inae)炭疽病病原菌经分离培养、接种试验,鉴定其病原菌为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 loeosp orioid es)。病原菌生长发育的温度在10~35℃,最适温度为25℃。病菌要求较高的湿度,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它能有效利用多种碳源,但以葡萄糖、甘露醇为最佳,而甘油、葡萄糖利于产孢;在氮源中,以对磷酸二氢铵、尿素利用为佳,其中磷酸二氢铵最适合病菌产孢,而蛋白胨、硫酸铵不利病菌生长及产孢。室内试验结果表明,50%咪鲜胺,50%多菌灵以及70%甲基硫菌灵500倍、1 000倍、1 500倍液均能有效抑制该病菌的生长。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咪鲜胺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0.7%,70%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防效为71.6%。  相似文献   
9.
蝴蝶兰叶基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基腐病是蝴蝶兰的1种重要病害。经组织分离,致病性测定,鉴定其病原菌有性阶段为红球丛赤壳(Nectria haematococca),无性阶段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首次发现叶基腐病的有性阶段。病原菌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3~38℃,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要求较高的湿度,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该菌能适应于较广泛的pH值范围,但以pH为6.5时最适,它能有效地利用多种碳源,但以蔗糖和葡萄糖为最佳;也能利用多种氮源,其中以蛋白胨、尿素、硝酸铵为好,而硫酸铵、磷酸二氢铵不利于病菌生长及产孢。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从江苏省苏州市郊区引进国内外驰名的“苏芡”优良品种,经过二年在甫田芡实科研基地进行试种栽培,其开花结果正常,且亩产芡米(种仁)可30kg,比苏州当地亩产25—26kg,增产4—5kg,表现出早产、高产、稳产、适应性强,适宜在省内加以推广。种植上采取合理密植、及时施肥、防治病虫、适时采收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