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章晓雅  郑剑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54-155
以雪莲果为原料制成饮料,通过设计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从而制成风味合适、具有一定保质期的雪莲果饮料。结果表明最佳配方及稳定剂的最优添加量:原汁合量为40%、蔗糖添加量为6%、柠檬酸添加量为0.3%、CMC—Na添加量为0.04%、卡拉胶添加量为0.03%、海藻酸钠添加量为0.05%、黄原胶添加量为0.02%。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胡萝卜汁豆奶的配方和加工工艺,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胡萝卜汁豆奶的主要工艺参数:豆奶、胡萝卜汁配比为3:1;脱脂乳的添加量为10%(占豆奶的质量百分比);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h。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1:1,接种置4%.稳定剂添加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5%、黄原胶:0.15%。  相似文献   

3.
张元泽  郑剑 《安徽农学通报》2013,(22):95-95,118
该文主要研究在桑叶产品的加工工艺中相关因素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配方及参数,获得最佳配方工艺参数为:桑叶原液浓缩比为25:100,饴糖添加量为20%,干燥温度为45℃,干燥时间为7h。  相似文献   

4.
柠檬果汁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柠檬汁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白砂糖、蛋白糖、果胶和β-胡萝卜素,研究柠檬果汁饮料的加工工艺,确定关键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产品配方为果汁含量10%,各种辅料的最佳添加量为:白砂糖12%、蛋白糖0.05%、果胶0.18%、β-胡萝卜素0.003%.  相似文献   

5.
吴娜娜  郑剑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56-157
以板栗为原料制成饮料,通过设计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从而制成风味合适、具有一定保质期的板栗牛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及稳定剂的最优添加量:牛奶和板栗浆的最佳比例为2:1,蔗糖的最佳添加量为6%(质量分数),质量分数为0.12%的单甘酯与0.16%蔗糖酯复合乳化剂效果最好,质量分数为0.24%的CNC—Na与质量分数为0.02%的黄原胶为最佳增稠剂组合。  相似文献   

6.
对精制玉米蛋白粉包埋DHA(docosaheraenoic acid)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了鱼油粉末化较为理想的乳化液工艺参数:乳化剂的HLB大于9.6,添加量1.5%-2.5%,乳化温度60℃-80℃,水分的添加量为70%-75%,比较理想的DHA和精制玉米蛋白粉的比例为1:(3-5)。  相似文献   

7.
蕨菜全粉饮料生产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蕨菜全粉饮料产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条件。[方法]以蕨菜为主要原料,经护色、打浆、均质和干燥等工序生产蕨莱全粉,然后添加各种辅料进行调配,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结果]结果表明,采用500mg/L浓度的乙酸锌溶液护色,护色液pH值为6,可获得良好的蕨菜护色与Vc保存效果。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蕨菜加入量45.0%、茉莉花加入量2.0%、蔗糖加入量28.0%、柠檬酸加入量3.0%、PGA加入量13.0%,获得感官评价为97分。[结论]该研究为蕨菜全粉饮料简便的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柠檬、百合为主要原料,对柠檬百合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柠檬百合复合饮料的最优配方及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结果表明:柠檬汁与百合汁按2:8的比例混合成混合汁.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柠檬百合混合汁用量为25%,蔗糖4%,蜂蜜2.2%,水68.8%,0.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0.05%黄原胶。  相似文献   

9.
银杏牛奶双蛋白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银杏牛奶双蛋白饮料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方法]开发银杏牛奶双蛋白饮料的工艺要点为:银杏经脱壳、去皮、预煮、制浆后,加入牛奶、蔗糖、CMC—Na等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配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均质压力和回流时间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将银杏果仁置于沸水中煮至5min,使其淀粉完全糊化,可有效提高饮料的口感与稳定性,同时采用醇提技术去除银杏酚酸,达到安全食用的目的。银杏牛奶双蛋白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银杏浆添加量18%,牛奶添加量15%,蔗糖添加量6%,稳定剂添加量0.8%0;其关键工艺为:沸水中预煮5min,均质压力40MPa时,回流时间3min。[结论]该研究为银杏产品的开发及丰富复合乳饮料的种娄柽供新古白擒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猕猴桃黄瓜复合果蔬汁加工工艺.[方法]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猕猴桃黄瓜复合果蔬汁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试验得出猕猴桃黄瓜复合果蔬汁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猕猴桃汁与黄瓜汁比例为4:3,柠檬酸添加量1.2%,白砂糖添加量6%,蜂蜜添加量2%,卡拉胶0.05%,研制出具有均衡营养与保健功能的复合果蔬汁.[结论]猕猴桃黄瓜复合果蔬汁带有天然果蔬的淡绿色,清香的果香味,口感酸甜适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确定清热型酸奶的配方及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确定金银花汁、菊花汁、梨汁最佳添加量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三者的配比.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果胶、发酵剂的最佳添加量和最佳发酵时间.以发酵时间、发酵剂添加量、果胶添加量为因变量,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试验.清热型酸奶的最佳配方为金银花汁4%、菊花汁5%、梨汁7%、冰糖8%...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优化辣木蛋糕的制作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辣木粉添加量、白糖添加量、鸡蛋添加量、蛋糕油用量、泡打粉添加量以及牛奶用量对辣木蛋糕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辣木蛋糕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粉料100%(辣木粉添加量为低筋粉总量的20%),白糖100%,鸡蛋300%,蛋糕油30%,泡打粉3%,牛奶70%.[结论]研究可为辣木蛋糕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樱桃为主要原料,经过热烫、均质、调配、干燥等工艺制得樱桃固体饮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樱桃固体饮料最优配方为:麦芽糊精添加量15%、蔗糖添加量2%、柠檬酸添加量0.05%、樱桃汁添加量82.95%。根据此配方制得的产品色泽好,酸甜可口,樱桃味浓郁,溶解性好。  相似文献   

14.
以香瓜(Cucumis melo)和牛奶为原料制作香瓜酸奶,以感官评定为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其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香瓜酸奶最佳配方工艺参数为:发酵剂添加量4%,香瓜汁添加量30%,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3.5 h,添加0.4%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果胶复合稳定剂(比例为7∶3)。在此条件下,酸奶具有独特的香瓜风味。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的新鲜荸荠(Eleocharis dulcis)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定进行配方优选,得到荸荠果汁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90℃水中烫漂2 min,70℃糊化10 min,果浆含量20%,甜菊糖添加量0.004%,柠檬酸添加量0.10%,黄原胶添加量0.10%。  相似文献   

16.
利用芦笋似叶制成的芦笋粉,添加于挂面中,筛选出保健芦笋挂面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最佳配方是芦笋挂面中芦笋粉的添加量为2.0%-2.5%。  相似文献   

17.
以刺嫩芽为原料,通过护色工艺及保鲜剂配制的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刺嫩芽最佳护色工艺参数为漂烫时间1.5min、漂烫温度90℃、抗坏血酸添加量0.2%、柠檬酸添加量0.5%。刺嫩芽保鲜剂最佳配方为海藻酸钠添加量0.06%、过氧化钙添加量0.02%、氯化钙添加量0.06%和亚硫酸钠添加量0.09%。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海鲜菇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海鲜菇凝固型酸奶。[方法]以海鲜菇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为因素,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结果]海鲜菇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海鲜菇添加量70g·L~(-1)牛奶,蔗糖添加量9%,接种量5%,42℃下发酵5h。[结论]研制出海鲜菇酸奶新产品。  相似文献   

19.
以作物秸秆——豆秸为原料,添加到玉米芯中栽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生物转化率明显高于不添加豆秸的玉米芯配方,生物转化率最高可达129.9%,试验结果表明:主料为玉米芯栽培平菇,添加作物秸秆——豆秸可提高平菇产量,添加量可达35.2%.  相似文献   

20.
侯利霞  郭长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19-13520
[目的]确定花生豆腐的最佳制作工艺。[方法]以大豆和花生为原料,磨浆、煮沸后加入凝固剂制作花生豆腐。采用感官剖面法和评分结合评价制品的外观、口感、风味等,测定豆腐质构并计算豆腐产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花生豆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豆浆浓度为1:7~1:9,煮浆时间为2min,花生添加量为40%~60%,凝固剂用量为1.4%-1.8%时,花生豆腐的质量较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花生豆腐咀嚼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豆浆浓度〉花生添加量〉凝固剂添加量〉煮浆时间。[结论]花生豆腐的最佳制作工艺为花生添加量40%,凝固剂添加量1.8%,煮浆时间2min,豆浆浓度1:7。此条件下生产的花生豆腐咀嚼性最好(87.33),凝胶强度为11.46g/cm^2,豆腐得率为1.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