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利用生防细菌(根际促生菌、植物内生细菌、海洋细菌和土壤细菌)、生防放线菌、生防真菌及其他生防因子(植物提取产物、转基因植物)等方面对油菜菌核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植物病害生防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理想因子。综述了植物病害生防细菌筛选途径、筛选技术以及生防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在植物病害生防细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防细菌的筛选途径与技术、基础研究和遗传改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生防细菌M2对茄青枯劳尔氏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菌 OD值法和抑菌圈法分别测定发酵液对茄青枯劳尔氏菌的抑制作用和发酵液的效价,并在温室试验其生防效果。结果表明:生防细菌 M2对茄青枯劳尔氏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 EC50为1.83×108 cfu/mL。在浓度为1×108 cfu/mL 时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69.05%。根据抑菌圈半径平方与浓度对数的线性关系,比较生防细菌相对硫酸链霉素的效价,108 cfu/mL 生防细菌 M2相对理论效价为浓度211.02 mg/L 的硫酸链霉素。生防细菌 M2的温室试验生防效果为56.2%。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新的水稻病害生防细菌,探索研究生防菌株生防潜能的评估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以水稻纹桔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 Barr))和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作指示病原真菌,从分离于水稻不同微生境的相关细菌中筛选颉颃细菌;依据颉颃细菌生防潜能的测试指标(抑菌活性强弱、产酶活性、解磷活性、固氮活性和产噬铁素活性)来初步评估其生防潜能.结果表明,水稻根围和根内微生境是水稻相关颉颃细菌的主要宿居地,用颉颃细菌生防潜能测试指标可以初步判定其生防潜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魔芋种植中魔芋软腐病危害极为严重的问题,以不施菌剂为对照,研究生防放线菌和生防细菌对岚皋花魔芋软腐病的防治及生长效应,探索魔芋软腐病的生物防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防放线菌,生防细菌和不施菌剂之间有很明显的差异,放线菌对软腐病病原菌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好于施用生防细菌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效果,且魔芋长势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和Biolog方法研究了施用抗生素溶杆菌13-1对魔芋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分离法试验结果表明:生防细菌的施入对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的种群数量有短期影响,随着施入时间及魔芋生育期的延长,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生防细菌对土壤中放线菌的种群数量影响较小。Biolog试验结果表明,生防细菌使土壤细菌群落对底物碳源利用的丰富度提高;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受魔芋生长周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魔芋换头期生防细菌处理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而在魔芋膨大期施用生防细菌处理能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主成分分析显示,在魔芋换头期和膨大期施用生防菌处理的魔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7.
为发掘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对黄瓜白粉病根际土壤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盆栽活体生测方法对白粉病拮抗细菌进行筛选,发现1株对黄瓜白粉病生防效果较好的细菌SDNY-038。经过菌株鉴定以及进一步的生测验证表明,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细菌,对黄瓜白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7、14 d后生防效果分别达到78.00%、84.67%,与阳性对照药剂相比,防效施高55.93、66.37百分点,该菌株具有进一步开发成为生物农药的潜质。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生防细菌及其复配对5种苹果主要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并将筛选出的最佳复配生防细菌发酵液进行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单一生防细菌发酵液中多粘类芽孢杆菌FS-1206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为78.19%;当多粘类芽孢杆菌FS-1206与解淀粉芽孢杆菌TS-1203复配比例为 2∶1时,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菌率高达86.64%,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生防细菌发酵液。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复配生防细菌(FS-1206∶TS-1203= 2∶1)发酵液在紫外照射、高温和强酸强碱环境条件下,其抑菌活性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生防细菌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土传病害危害程度及生防细菌的种类、作用机制、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概况,提出了目前利用生防细菌防治土传病害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由病原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从稻瘟病发病严重的田块分别采集健康株和病株,从14个不同生境(土壤、根茎叶围、根茎叶内)中共分离得到304株潜在生防细菌.通过对各细菌胞外产酶活性(葡聚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及产吲哚乙酸活性进行测定,并根据不同指标对细菌进行赋值,最终选择评分≥3分的114株细菌进行稻瘟病菌的平板拮抗试验,从中筛选得到15株对稻瘟病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最终根据赋值评分结果及平板拮抗试验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筛选出的17株具有防治稻瘟病潜在能力的生防细菌进行16S rDNA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有15株为芽孢杆菌,1株为糖霉菌,另1株为水库杆菌.本研究以此建立一个针对稻瘟病生防细菌筛选的系统,得到的生防细菌可以为田间防治稻瘟病并最终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温度·时间·pH值对红茶有效成分浸提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 ,研究了温度、时间、pH值 3因素对红茶有效成分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浸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3因素对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浸提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 ,对茶多酚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温度 >pH值 >时间 ,最佳组合为 :温度 9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15min ;对氨基酸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pH值 >时间 >温度 ,最佳组合为 :温度 8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15min ;对茶黄素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温度 >pH值 >时间 ,最佳组合为 :温度 9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5min ;对茶红素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温度 >时间 >pH值 ,最佳组合为 :温度 8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10min。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水源涵养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水源涵养林主要森林类型(油松人工林、元宝枫人工林、黄栌人工林和辽东栎天然林)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等结构参数,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以期为研究区水源涵养林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混交度为0.207,介于零度和弱度混交之间;角尺度为0.496,为随机分布;大小比数为0.506,处于劣势到中庸状态。元宝枫人工林混交度为0.053,介于零度和弱度混交之间;角尺度为0.523,为聚集分布;大小比数为0.503,处于劣势到中庸状态。黄栌人工林混交度为0.310,介于弱度和中度混交之间;角尺度为0.499,为随机分布;大小比数为0.420,处于中庸到亚优势状态。辽东栎天然林混交度为0.442,介于弱度和中度混交之间;角尺度为0.494,为随机分布;大小比数为0.512,处于劣势到中庸状态。可见,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水源涵养林空间稳定性较差,天然林空间结构稍优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13.
常用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测定,明确了不同玉米品种对常用除草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掖单12对莠去津、乙.莠安全,郑单14对都尔安全,掖单19对乙草胺安全。新黄单904对乙草胺、莠去津敏感,掖单19对都尔、莠去津耐药性差,掖单13对都尔敏感,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7个玉米品种种芽的安全性大于种根。  相似文献   

14.
美洲葡萄品种Conquister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玉林  刘东  王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69-8170
[目的]为美洲葡萄品种Conquister的栽培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适应杨凌种植的美洲制汁品种康可和欧亚酿酒品种梅鹿特为对照,对Conquister进行物候期、栽培性状、适应性等的研究。[结果]在杨凌气候条件下,Conquister从萌芽至采收需129d,活动积温2768.6℃,为中早熟品种。它生长势强,结果枝百分率高,较丰产,成熟时果香浓郁,有肉囊,果汁浅红,酸甜可口。在杨凌,它的抗性表现极强,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易栽培。[结论]该品种的丰产性、浆果品质优于对照品种,其抗病性、适应性与对照品种康可相近。果实香气浓郁,酸甜适口,有肉囊,可发展为优良的制汁品种。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敌敌畏与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的毒力 ,并筛选了 2种药剂的最佳复配比例 .结果表明 :敌敌畏与高效氯氰菊酯按 39∶ 1的比例复配 ,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共毒系数达到 4 0 5;综合考虑药效、成本等因素 ,确定 2 0 %混剂 (19.5%敌敌畏 +0 .5%高效氯氰菊酯 )是可行的配比 .田间试验也表明 ,2 0 %混剂乳油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高于 80 %的敌敌畏乳油 ,与 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相当  相似文献   

16.
番茄红素萃取优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书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45-13546
[目的]考察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因素,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溶剂法萃取番茄红素,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溶剂种类和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以氯仿-丙酮(2∶1)混合液为提取剂提取番茄红素的提取率最高,石油醚为提取剂提取番茄红素的提取率最低。提取温度低于70℃,随着温度升高番茄红素的提取率明显增加,高于70℃时,其提取率趋于恒定。在提取初始阶段,番茄红素提取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8,0 min以后其提取率趋于稳定。当pH=6.0时,番茄红素提取率最高。当液料比小于4∶1时,番茄红素提取率随液料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加;当液料比大于4∶1时,番茄红素的提取率反而下降。[结论]以氯仿-丙酮(2∶1)混合液为提取剂,液料比为4∶1,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80 min,pH=6.0时,番茄红素的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金杂棉3号对枯萎病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金杂棉3号是一个对棉花枯萎病抗性优良的新品种,其蕾期病指为0~3.91,表现为抗至高抗;后期劈杆调查病指为1.44~1.57,表现为高抗;苗期病指为16.00~54.83,表现为感。在生产中需进行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提高金矮生苹果品质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金矮生苹果的品质。[方法]采用叶果比、采收期和套袋试验研究不同叶果比和采收期及套袋对金矮生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叶果比为15∶1时,金矮生苹果单株产量最高,但大小年结果现象明显,果实品质较差,总体效益不高;叶果比为35∶1时,果实品质较好,但3年总产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叶果比为25∶1时,优质果所占比例较高,效益较好。延迟7 d采收,可提高金矮生苹果的品质,和耐贮性,果实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套袋可改善金矮生苹果果面的光洁度和着色程度,着色果比例达90%以上。套袋后果皮变薄,果汁增多,单果重和果形指数提高。[结论]采用套袋技术,25-30叶片保留1个果,在10月1日后采收可提高金矮生苹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从长白猪肝脏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法扩增pMBL-A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进行TA克隆,得到猪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A(poreine mannan-binding lectin A,pMBL-A)基因.再亚克隆到pPROEXHTb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将阳性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重组pMBL-A蛋白,通过SDS-PAGE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扩增得到包括完整开放读码框长为875bp的全长cDNA片段,并原核表达了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遗传特征以及为猪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汨  王怀林  刘明镜  高梅  王志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20-10022
[目的]探讨涪江下游福建纹胸鮡可量性状的特点和物种有效性。[方法]对1997年3月至1998年4月采于涪江下游合川段的福建纹胸鮡样本进行研究,初步分析了体长、体质量、丰满度等生物学特征。[结果]福建纹胸鮡雄性全长(9.98.4-1.456)cm,体长(8.18±1.224)cm,体质量(11.52±5.124)g;雌性全长(8.70±1.061)cm,体长(7.09±0.881)cm,体质量(7.20±3.635)g。雄性体长/体高4.93±0.71,体长/头长3.95±0.31,体长/尾柄长5.49±0.53,体长/尾柄高10.82±1.20;雌性体长/体高5.13±0.69,体长/头长3.94±0.81,体长/尾柄长5.54±0.52,体长/尾柄高11.20±1.37。体质量与体长关系式为:m=0.02111^2.9404,N=1422,R^2=0.7817。丰满度雌雄差异不显著,但季节差异显著。[结论]福建纹胸鮡属均匀增长型。中华纹胸鮡和福建纹胸鮡是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