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产地茶叶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信阳毛尖(不发酵茶)、福建铁观音(半发酵茶)、云南普洱(发酵茶)3种茶叶及茶水样品中的微量元素铁、铜、锰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茶叶及其相应茶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为Mn>Fe>Cu,同种元素在不同茶叶中的含量有一定差别;从微量元素溶出率的大小看,元素的溶出与元素总量无关。Cu、Fe和Mn的回收率分别为97.0%~105.5%、81.9%~97%和83%~93%。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3种立顿茶包茶(Camellia sinensis L.)叶中的钙、钾、钠、镁、铁、铜、锌、锰等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的方法。利用湿法消化(浓硝酸∶高氯酸=4∶1,V/V)处理样品,通过标准曲线法得到各元素含量,并对样品的回收率进行了测定。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各元素在相应的浓度区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 9~0.999 6,检测限为0.002~0.008μg/m L,回收率为92.0%~114.8%,相对标准偏差为0.52%~3.33%。结果表明,8种元素在3种茶叶中的含量各不相同,3种茶叶中钠元素和镁元素的含量较接近,绿茶中钾元素及锰元素含量较高,红茶中钙元素、铜元素、铁元素及锌元素的含量较高。该方法测定茶叶中的各种元素操作简便,干扰较少,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检测Mu、Cu、Zn和Fe微量元素在六枝茶园土壤和茶叶中的全量及土壤中有效态的含量,分析茶叶对这四种元素的富集能力,并研究茶叶土壤PH、TOM和微量元素有效态对其在茶叶中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六枝茶园土壤中Zn、Cu全量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存在富集现象,部分区域锰元素流失严重;土壤中有效态Fe含量丰富,Zn、Mn含量适中,但土壤中普遍缺乏有效铜。茶叶对Cu、Zn、Mn和Fe的富集能力差异明显,其高低顺序为Mn>Zn>Cu>Fe。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TOM增加,可促进茶叶对Zn的吸收积累,但土壤PH和TOM降低使土壤酸化,致土壤锰淋溶流失而缺乏。且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空间分布差异性大,含量分布不均衡,应根据各茶园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配比施肥。  相似文献   

4.
叶伟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2):209-211
不同来源的茶叶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和浸泡后,采用ICP-OES法测定茶叶中13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有害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214~5.578μg/L,定量限为0.000714~18.593μg/L,回收率为87.96%~103.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8%~4.58%.说明该方法满足试验要求,通过采用ICP-OES能有效测定各种微量元素和金属元素,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试验对8种不同产源地不同加工方式茶叶进行金属元素分析,发现不同茶叶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不同的含量,从而为茶叶品质的鉴定提供可靠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京科NK815”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浓度中微量元素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锌元素可有效促进玉米单产提高,最高增产5.68%。在低浓度时,硼、锰元素表现为增产效应,浓度过高则出现毒害作用;不同中微量元素对百粒重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锌元素可有效提高亩穗数,平均达到3.2%,硼、锰元素对亩穗数也有促进作用,效果低于锌元素;即使少量硼、锰元素也会抑制穗粒数增加,锌元素则没有影响;适宜浓度的锌、硼对穗粗有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锌和低浓度硼均可提高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  相似文献   

6.
2009年采集了六安市裕安区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3513个,进行了土壤有效态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六安市裕安区10个乡镇95%以上的耕作土壤中微量元素能够很好地满足主要经济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的生长需要,有效铜、锌、锰缺乏度依次仅为1.14%、6.61%、2.44%。10个乡镇的土壤中铁元素含量都到达中等水平以上,无需施用铁肥;铜元素和锌元素的平均含量比较丰富,但个别地块偏低,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补充;锰元素平均含量中等,但10个乡镇中都存在锰含量偏低的地块,需要有针对性的补充锰元素。  相似文献   

7.
2009年采集了六安市裕安区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3513个,进行了土壤有效态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六安市裕安区10个乡镇95%以上的耕作土壤中微量元素能够很好地满足主要经济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的生长需要,有效铜、锌、锰缺乏度依次仅为1.14%、6.61%、2.44%。10个乡镇的土壤中铁元素含量都到达中等水平以上,无需施用铁肥;铜元素和锌元素的平均含量比较丰富,但个别地块偏低,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补充;锰元素平均含量中等,但10个乡镇中都存在锰含量偏低的地块,需要有针对性的补充锰元素。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茶叶中矿物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云南省红河州8个不同品种茶叶中Ca、Mg、Na、Fe、Zn、Cu等矿物元素的含量,分析了不同茶叶中矿物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茶叶矿物元素含量不同,但有一定的规律。8种茶叶中都是Ca含量最高,其顺序为Ca〉Mg〉Mn〉Fe(Na)〉Zn〉Cu,其余元素含量较低。结果说明,红河州茶叶中含有丰富的Ca、Mg、Mn、Fe、Na、Zn、Cu等矿物元素,有害元素Cd、Pb等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或未检出,属于品质优良茶叶。  相似文献   

9.
燕麦籽粒的营养品质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适宜河南省豫中地区种植的25个燕麦品种,分析了燕麦籽粒中β-葡聚糖、蛋白质、常量元素磷、钾、钙及微量元素铁、锰、铜、锌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间籽粒中β-葡聚糖、蛋白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均存在差异,其中钙含量的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6.96%;钾、蛋白质及β-葡聚糖含量相对较稳定,变异系数依次为7.56%、9.53%、11.97%;磷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居中。β-葡聚糖与蛋白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但锌与蛋白质、锰、铁、铜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铁与锰、铜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锌与蛋白质及铁含量可同时提高,在燕麦农业生产中应注重锌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0.
选取适宜河南省豫中地区种植的25个燕麦品种,分析了燕麦籽粒中β-葡聚糖、蛋白质、常量元素磷、钾、钙及微量元素铁、锰、铜、锌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间籽粒中β-葡聚糖、蛋白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均存在差异,其中钙含量的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6.96%;钾、蛋白质及β-葡聚糖含量相对较稳定,变异系数依次为7.56%、9.53%、11.97%;磷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居中。β-葡聚糖与蛋白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但锌与蛋白质、锰、铁、铜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铁与锰、铜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锌与蛋白质及铁含量可同时提高,在燕麦农业生产中应注重锌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武夷岩茶主产区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采集武夷岩茶主产区(名岩区和丹岩区)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Co、 Mo、 Se、 Zn、 Cu、 Cr、 Pb、 Cd、 As和Hg十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土壤对茶叶微量元素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名岩区土壤累积的微量元素(除As外)含量不如丹岩区丰富。茶叶对不同元素富集系数值差异明显,对Cu和Hg的富集能力最强,对Zn、 Se和Cd的富集能力较强,而对非必需元素As、 Pb和Cr的富集能力最弱。两茶区茶叶中Hg和Co含量差异最大,土壤元素含量对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影响很大。名岩区的土壤和茶叶样本中微量元素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丹岩区的部分土壤样本中Cu、 Cr含量超出茶叶产地标准限值,但茶叶样本均在安全范围内,且Co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红河州8种茶叶微量元素溶出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云南省红河州生产的茶叶及茶水中微量元素Na,Fe,Zn,Cu,Mn及有害元素Bi,Cd,Pb,Hg的含量,探讨云南红河茶中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冲泡时间(80℃和100℃)对微量元素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河州茶含有丰富的Mn,Na,Zn,Cu,Fe等微量元素,并且溶出率有较大差异,茶水中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Mn>Na>Zn>Cu>Fe。茶水中未检出有害元素Bi,Cd,Pb,Hg。不同微量元素其溶出率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异,Cu,Zn,Mn 3种元素溶出率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增大,Fe,Na 2种元素溶出率随浸泡时间延长先增大而后降低。一般饮茶冲泡10 min左右就可获得较多微量元素,80~100℃的水冲泡茶叶对微量元素溶出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广东省清远市、梅州市及河源市3个地区茶叶样品中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铜(Cu)6种矿质元素的含量,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茶样中水分、干物质、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并通过多总体均值向量检验法分析了这3个地区茶叶中矿质元素、生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部分地区茶叶中矿质元素、生化成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海巴戟果肉、叶、果实冻干粉及发酵果汁中的钾、钙、钠、镁、铁、锌、锰等7种重要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实验回收率为94%~107.2%;海巴戟中钾、钙、锌、铁、锰元素含量丰富;海巴戟果肉中钾元素含量高,为24 215.81μg·g-1,钠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仅为789.40μg·g-1,是一种典型的低钠高钾保健食品,具有良好的保健养生价值。除钾元素外,叶中其他元素含量均高于果肉中的,尤其是微量元素铁、锌、锰的含量。海巴戟产品冻干粉中的7种元素含量与诺丽果肉中的接近。海巴戟发酵果汁与同一品种海巴戟果肉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成一定比例,7种矿物质元素均能够满足人体需求。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缺钾显著降低生姜吸收铁、铜、锌元素的能力,使生姜各器官的铁、铜、锌含量降低;但缺钾促进了生姜生长前期对锰元素的吸收,提高了锰在地上部的含量,但生长后期生姜体内锰元素流失较早且多,使单株生姜的锰吸收量反而低于正常供钾处理。  相似文献   

16.
几种微量元素对茶树生理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是茶叶的主要品质成份。综述了近年来茶树生长发育必需的几种金属微量元素(铁、锰、铜、锌、钼)对茶树生理及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和应用结果,探讨了茶叶微量元素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茶园的合理施肥、较高品质茶叶的产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霞 《农技服务》2011,28(8):1215-1216
对贵州茶叶灰分含量与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茶叶原料较嫩,总灰分含量以5.1%~6.0%最多,远高于国家标准限量,占茶样总数的64%以上;水溶性灰分的含量大多在60%~80%,高出国家标准15个百分点以上,占茶样总数的87%左右。说明,贵州茶叶矿质元素丰富,且有益营养元素多,茶叶品质好。  相似文献   

18.
氨基酸复合微肥对茶叶增产和改善品质作用机理的诌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复合微肥(简称氨微肥)是一种有机螯合物液体叶面肥,内含18种重要氨基酸及氮、磷、钾、钙、镁、锌、钛、铂、锰、铁和铜等24种元素。主要功能在于提高作物光合作用,增进植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早发芽(或成熟),改善品质;增强抗病抗寒能力。它的主要作用是由于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是。螯合物形式出现的,从而可以直接为作物所吸收,满足其生长发育之需要。Zn是茶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重要微量元素,氨微肥中Zn的含量是所含微量元素之冠,可以供应茶叶需要,从而有利于增产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吉林省黑钙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探讨增施9种中微量元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旨在为黑钙土区养分平衡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镁、钼、铜和锌元素均对四单19和吉单209的株高、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产生明显促进作用,增幅均在7.6%以上.其中,四单19加施镁、硫、钼和锌元素对其苗期干物质积累较为显著,增幅为9.3%~18.5%,加施锌、硅、铜和硼元素对提高籽粒产量较为显著,增幅为9.4%~16.6%.吉单209加施硫、铜、镁和铁元素对其苗期干物质积累较为明显,增幅为18.3%~31.8%,加施锰、镁、硫和钼元素对提高籽粒产量较为显著,增幅为20.4%~33.2%.综上,增施中微量元素一般均会对玉米生长产生促进作用,但不同生育时期对元素种类的响应程度不同.且品种间亦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针对茶叶加工过程中若干因素对茶叶成品品质的影响,设计与实现了茶叶加工专家系统。本系统基于Java语言实现,根据茶叶加工当中各种影响因素,提供推荐的适用于此种环境下特定品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和加工参数,保证茶叶加工质量。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