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氯霉素属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立克次体、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但是,氯霉素有副作用和毒性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94年决定禁止使用氯霉素,欧盟、美国等均在法规中规定氯霉素的残留限量标准为“零容许量”.我国农业部已将氯霉素从2000年版的《中国兽药典》中删除,作为禁用药品.在2002年底的农业部第235号公告《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中明确规定氯霉素禁止使用,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始于20世纪70年代,氯霉素的检测方法分为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方法、色谱法和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乳业发展迅速.但关系到乳品质量的标准相对滞后。2002年我国农业部发布的235号公告修订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对乳及乳制品的苯并咪唑类药物(benzimidazoles.BZs)的残留有明确的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17,(11)
<正>为规范养殖业中的兽药使用,农业部先后发布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兽药停药期规定》《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等文件。这些文件属于强制性规定,是养殖企业合理用药、农业执法部门执法检查的依据,养殖场(户)必须严格遵守。为此,有必要分类整理出一份便于养殖场(户)和执法部门可对照使用的禁用药物清单。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发布《允许作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农业部发布《允许作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为加强兽药使用的监督管理,指导农牧民正确使用兽药,控制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农业部以农牧发〔1997〕8号文发布了《允许作饲料药物添加剂的...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们对动物性食品需求量的增加,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文章阐述目前国内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兽药残留的危害,并提出加强兽药残留的监控力度的措施。1引起兽药残留的原因1.1不遵守或不严格遵守停药期的规定兽药残留指畜产品中兽药及其分解物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标准。停药期,即食用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产品(乳、蛋)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我国目前允许  相似文献   

6.
兽药残留是指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及其分解物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标准,动物使用这些后蓄积或贮存在细胞、组织或器官内的药物原形,代谢产物和药物杂质。  相似文献   

7.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因此检测并监控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具有重要的意义。就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展开了探讨和分析,为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动物性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今年4月农业部发布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部第193号公告,以下简称《禁用清单》),禁止氯霉素等29种兽药用于食品用于动物,限制8种兽药作为动物促生长剂使用,并  相似文献   

9.
地西泮是一种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兽药,不准以抗应激、提高饲料报酬、促进动物生长为目的在食品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动物性食品中地西泮残留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因此准确快速地测定动物性食品中地西泮残留量对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于动物性食品中地西泮残留检测主要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免疫分析方法、色谱法和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检测方法,以期为动物性食品中地西泮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有害物质的残留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植物性食品或饲料中残留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 :农药、兽药(仅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有害元素和真菌毒素等。目前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法典委员会下设的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和兽药法典委员会 ,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或组织分别制定了以上几种有害物质的残留限量。中国自1981年以来逐步制定了动植物性食品或饲料中农药、有害元素和真菌毒素的残留限量标准 ,同时也于1994制定了兽药残留限量标准(试行)和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这是我国在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食品动物兽药残留的现状、原因、危害和控制等最新进展。兽药残留在每个国家都存在,区别仅在于兽药残留的量不同,发达国家对食品中兽药残留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食品动物疫病防治用药、兽药添加剂的使用、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及兽药或饲料添加剂中混有污染物等,成为食品动物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食品动物兽药残留的主要危害包括毒性作用、耐药性、激素样作用、致敏作用及生态环境毒性。应从完善动物性食品安全法律和标准体系、强化食品动物兽药残留技术体系、重视畜牧兽医工作者在食品动物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加强食品动物生产环境监管、严把饲料及添加剂关、合理使用兽药,加大兽药残留监控力度、严把屠宰检疫关,净化动物性食品市场等方面进行食品动物兽药残留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3):14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1种激素残留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4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审查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发布之日(2008年5月9日)起实施。动物源性食品中11种激素残留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相似文献   

13.
动物源性食品的兽药残留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生兽药残留的主要兽药、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兽药残留对公共卫生及环境的危害、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现状、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防控措施等5个方面,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兽药残留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在法律法规、规范兽药生产安全和使用、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变饲养观念、加大宣传、完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和加快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等方面对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资》2012,(48):3
<正>本报讯农业部与卫生部近日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作为我国监管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唯一强制性国家标准,新标准制定了322种农药在10大类农产品和食品中的2293个残留限量,基本涵盖了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农产品,新发布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将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5.
国外对食品药物残留控制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食品中药物残留可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早在20世纪70年代,食品药物残留问题就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并于80年代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成立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设立了食品中兽药残留法典委员会(CCRVDF)。兽药残留法典委员会负责讨论药物残留的有关问题,制定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允许限量标准。欧美等发达国家于70年代就开展了对食品药物残留的监测工作,现已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体系、监督管理体系、检测机构体系、技术队伍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一、管理机构规格越来越…  相似文献   

16.
《农业质量标准》2009,(2):34-3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规定,《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9项标准经专家审定通过,农业部审查批准,于2009年2月6日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2009年3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7.
当前动物性食品普遍兽药残留严重,为降低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危害,将对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危害,最终探讨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是判定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重要依据。当今日益严格的限量值既保护公民健康又是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手段.因此各国纷纷构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制修订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允许限量(MRLs)。《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制定包含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动物源食品安全性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动物源食品的安全性现状以及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原因和药物残留对人类的危害,并提出了控制动物源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措施,以期为提高动物源食品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动物性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今年4月农业部发布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第193号公告,以下简称《禁用清单》),禁止氯霉素等29种兽药用于食品动物,限制8种兽药作为动物促生长剂使用,并废止了禁用兽药质量标准,注销了禁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对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库存禁用兽药一律做销毁处理,从养殖生产用药环节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监控。但目前有些地区仍存在违规使用禁用兽药的现象,为杜绝禁用兽药的滥用,维护国家法律尊严,现公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