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云南奶(水)牛口蹄疫和布氏杆菌病血清学监测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2011年度,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疫病控制功能实验室在体系所属的2个综合试验站和4个区域推广站各示范场、养殖小区和养殖户采集奶牛、奶水牛血清样品共计311份。应用口蹄疫A型、亚洲Ⅰ型和O型免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检出口蹄疫O型抗体阳性数253份,阳性率81.35%;亚洲Ⅰ型抗体阳性数278份,阳性率89.39%;A型抗体阳性数110份,阳性率35.37%。应用口蹄疫3ABC抗体检测方法检出抗体阳性样品7份,阳性率2.25%。应用IDEXX牛布氏杆菌抗体检测方法检出布氏杆菌抗体阳性样品2份,阳性率0.64%。针对本次获得的口蹄疫和布氏杆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强化奶牛和奶水牛犊牛免疫、跟踪监测和完善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掌握祁连山北麓中部地区牦牛常见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对祁连山北麓中部地区的牦牛常见病开展了血清学检测。共检测280份血清样品,分别检测了布病、口蹄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弓形虫、牛副结核病的感染抗体。[结果]检出布病阳性样品3份,平均阳性率1.2%;检出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阳性样品31份,平均阳性率11.1%;检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样品14份,平均阳性率5.0%;检出弓形虫抗体阳性样品87份,平均阳性率31.1%;检出牛副结核抗体阳性样品1份,平均阳性率0.4%。[结论]通过血清学检测,初步掌握了5种疫病的感染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估湖北省武汉市某规模化种猪场猪群主要疫病的免疫水平,对采集的228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等主要疫病的病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发现:猪瘟病毒抗体、猪伪狂犬病毒gB抗体、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野毒株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猪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猪O型口蹄疫病毒3ABC抗体(野毒株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9.91%、85.09%、9.21%、81.14%、51.32%和0。提示该种猪场应完善免疫程序,强化免疫,制订监测计划;同时应完善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加强饲养管理等,以期达到有效控制和逐步净化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猪瘟病毒阳性血清的猪瘟抗体水平分布情况,应用美国IDEXX公司的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临床门诊近期收集的经PCR检测为猪瘟病毒阳性的26份血清进行猪瘟抗体水平的检测,以期为猪场猪瘟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数据参考。结果显示:猪瘟抗体阳性率为26.9%,阴性率为57.7%,可疑率为15.4%,抗体阻断率平均值为28.0%,且78.6%的猪瘟抗体阴性血清阻断率小于10%,即不同猪瘟抗体水平的血清均可检出猪瘟病毒,但猪瘟抗体阻断率小于10%的血清所占比例最大,达42.3%。因此,猪场在日常的猪瘟抗体检测中,如果发现猪瘟抗体阻断率小于10%的猪只所占比例越大,则预示着猪群中猪瘟带毒的比例越高。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边境地区应用哨兵动物建立了以口蹄疫、蓝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小反刍兽疫为重点的跨界动物疫病预警监测网络体系,通过预警监测及时发现边境地区疫情动态,针对性地实施疫情疫病风险管控措施,为防范云南边境地区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传入提供了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牛口蹄疫免疫状况,评估疫情发生风险,对2016—2019年采自临沧市镇康、耿马和沧源3个县168个场点的入境牛和境内牛血清1 688份,采用口蹄疫病毒O、A、Asia-1型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单抗阻断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99%、39.22%、28.85%,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20.44%。与沧源县和耿马县相比,镇康县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和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显著偏低(P<0.01)。2016—2019年,O、A型抗体阳性率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Asia-1型呈下降趋势,非结构蛋白抗体呈现波浪状变化。境内牛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入境牛(P<0.05),而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入境牛(P<0.01);水牛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和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黄牛。结果表明,云南省临沧市中缅边境地区入境牛口蹄疫免疫水平较低,且隐性带毒率较高,存在较高的病毒传入和疫情发生风险。提议在中缅边境地区持续开展牛口蹄疫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提高边境地区易感动物免疫密度,严格监控牛的非法跨境移动。本研究为中缅边境地区牛口蹄疫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监测及防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和乳胶凝集试验(LAT)对曲靖市 16个规模化猪场的2751份血清的8种猪病血清抗体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HCV)、猪O型口蹄疫非结构蛋白(NS)、猪伪狂犬病病毒 gE基因(ADV gE)、猪细小病毒(PPV)、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 2)和布鲁氏杆菌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22.28%、32.93%、52.99%、29.96%、21.88%和0%;猪瘟(HC)、猪O型口蹄疫(FMD)、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免疫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43%、64.56%、48.55%。结果表明,所检测的规模化猪场未感染猪瘟、O型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病野毒,但存在不同程度地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瘟、O型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总体免疫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云南边境地区近年来阿卡斑病毒(Akabanne disease virus,AKAV)流行情况,2017—2018年连续2年在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12个边境县采集牛血清,应用cE LISA方法进行AKA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17—2018年共检测牛血清样品1 860份,检出阳性样品108份,阳性率为5.8%,显示这些地区存在一定的AKAV感染;各县AKAV抗体阳性率在0~24.4%之间,差异较大,其中抗体阳性率最高的为富宁县,2017年和2018年的阳性率分别为24.4%和20.0%,而瑞丽连续2年未检出抗体阳性;黄牛AKAV抗体阳性率(6.6%)高于水牛(4.7%),差异显著(P<0.05);入境牛抗体阳性率(6.5%)高于境内牛(3.0%),差异显著(P<0.05);养殖场(9.0%)、交易市场(8.4%)、屠宰场(7.6%)的牛AKAV抗体阳性率高于村寨散养户(2.5%),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AKAV在云南边境地区存在一定的流行,其流行趋势受入境动物影响。结果提示,应继续加强云南省边境地区AKAV等虫媒病毒病的监控,及早发现和控制该病流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外调藏系种羊不感染疫病及无疫病病原传播,对筛选出的准备调运的藏系种羊进行疫病的血清学调查,试验分别采用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直接竞争ELISA方法、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单克隆抗体阻断ELISA方法和口蹄疫O型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藏系绵羊3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布鲁氏菌、小反刍兽疫、口蹄疫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的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被检血清中均未检出布鲁氏菌和自然感染口蹄疫病毒抗体阳性血清。小反刍兽疫和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水平检测显示,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阳性血清30份,阳性率为100%;口蹄疫免疫抗体阳性血清28份、可疑血清1份、阴性血清1份,阳性率为93.33%,阳性血清免疫抗体效价均大于1∶128(保护率大于99.00%),可疑血清免疫抗体效价1∶90(保护率大于50.00%),阴性血清免疫抗体效价小于1∶2(不保护)。说明此次海北州筛选的藏系绵羊种羊未感染上述疫病,且疫苗免疫抗体效价水平较好,适合作为外调种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贵州玉屏地区规模养殖场黑山羊疫病防控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取60份黑山羊血清样本,对布鲁氏杆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亚种血清抗体、山羊口蹄疫血清抗体、山羊痘进行检测,统计分析各项疫病血清检测的阳性率数据。结果:纳入检测的60份血清样本总阳性检出率为65.0%,其中布鲁氏杆菌阳性率最高,为16.7%,其次分别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13.3%、绵阳肺炎支原体亚种10.0%、O型口蹄疫8.3%、A型口蹄疫6.7%、亚洲I型口蹄疫6.7%、山羊痘3.3%。结论:贵州玉屏黑山羊疫病防控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各项疫病均可检测出阳性血清样本,养殖场管理人员还需做好预防接种、饲养管理等工作,保证黑山羊饲养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与缅甸、老挝接壤或邻近的9个边境县(市)散养户、养殖场、交易市场采集牛血清3 129份、猪血清269份,应用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检测间接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四个县(市)牛口蹄疫3ABC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54.44%、56.31%、44.38%,明显偏高;其中黄牛3ABC抗体阳性率为33.83%,水牛和奶牛分别为16.16%、0;放养牛3ABC抗体阳性率为27.65%,圈养牛3ABC抗体阳性率为15.05%;入境水牛和境内水牛口蹄疫3ABC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66%和18.22%,差异不显著,入境黄牛和境内黄牛口蹄疫3ABC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4.55%和33.74%,入境黄牛3ABC抗体水平显著偏高,存在口蹄疫传入风险。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21,(2)
为了解贵州省贵阳地区规模化猪场主要动物疫病的疫苗免疫情况,从贵阳市6个规模化猪场采集血清样本共576份,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分别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个规模化猪场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猪伪狂犬病病毒gB蛋白、猪O型口蹄疫病毒和猪A型口蹄疫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62%、86.46%、8.06%、98.32%、91.85%和97.14%,抗体离散度分别为74.56%、62.35%、15.23%、50.54%、35.42%和43.68%。结果表明,贵阳地区6个规模化猪场的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gB蛋白、猪O型口蹄疫病毒和猪A型口蹄疫病毒的抗体阳性率都比较高,但是个别猪场也存在免疫抗体不合格。猪O型口蹄疫病毒和猪A型口蹄疫病毒的抗体离散度相对较低,免疫效果较好。其中猪场B、猪场C、猪场F出现了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抗体阳性,提示猪群可能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猪场需要采用合适的免疫程序和适时开展疫病净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都兰县12个省级验收挂牌的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种群进行了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马传染性贫血、布鲁氏杆菌病、衣原体病、弓形虫病、包虫病、新孢子虫病11种疫病的血清学调查,其结果:羊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羊布氏杆菌病、马传染性贫血病、新孢子虫病、牛衣原体病均未检测出阳性;牛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45. 2%,牛布氏杆菌病阳性率19. 4%,牛羊弓形虫病阳性率分别为35. 5%和41. 4%,牛羊包虫病阳性率分别为12. 9%和8. 6%,羊衣原体病阳性率27. 8%。通过此次调查掌握了都兰县规模养殖场11种疫病感染现状,对今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确保人畜健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上海市屠宰场上市肉猪主要病毒的感染情况,2011~2014年在上海市5个屠宰场共采集759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检测;采用荧光PCR方法对720份组织样品进行了口蹄疫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流感病毒、猪细小病毒7种病毒检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口蹄疫抗体平均阳性率依次为96.6%、72.3%、66.4%。荧光PCR检测结果: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毒均为阴性,但猪圆环病毒2型、猪细小病毒阳性率较高,阳性率分别是37.9%、8.3%。由此可见,上海市屠宰场上市肉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已有一定效果,但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小病毒仍具有较高阳性率,对猪群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掌握肉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口蹄疫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检测结果、口蹄疫O-P液RT-PCR核酸检测结果三者的相关性,[方法]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甘州区28头肉牛开展相关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表明: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28份,合格率100%,3ABC抗体阳性27份,阳性率96.4%;对3ABC抗体阳性的27头牛分2次进行实时荧光RT-PCR核酸检测,被检的27头牛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石河子地区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现状,为猪场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减少养殖户的损失,采集石河子地区4个规模化猪场(分别编号为A、B、C、D)猪只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3种疫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结果显示检测的587份血清中,猪蓝耳病抗体总阳性率为88.42%;620份血清中,猪瘟抗体阳性率为81.77%;344份血清中,猪O型口蹄疫的抗体阳性率为87.79%。3种传染病中猪瘟的抗体阳性率最低,口蹄疫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说明石河子地区养殖场应加强对猪瘟的预防接种,防止猪瘟的暴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广西地区口蹄疫(FMD)、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布鲁氏菌病和小反刍兽疫(PPR)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动态、疫情流行风险,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定点监测实施方案相关要求,2016—2018年运用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玉林市和百色市20个定点监测场点的猪、牛、羊开展病原学监测和抗体监测。病原监测结果显示:2016—2018年,未在牛羊群中检出FMD、PPR病原;2016年和2017年CSF病原检出率均为0.38%;3年内均有PRRS病原检出,检出率介于1.89%~6.32%。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16—2018年,猪O型FMD、CSF、PRRS和PR-gB抗体阳性率均在70%以上,A型FMD抗体阳性率逐年上升,NSP抗体和PR-gE抗体阳性率呈波动状变化;牛O型FM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78%、18.26%、71.11%,亚洲I型分别为76.52%、25.22%、27.78%,NSP抗体阳性率在22.61%~41.74%之间波动;仅2016年检出1份牛布鲁氏菌抗体阳性;3年间,羊O型、亚洲I型FMD和PPR免疫抗体阳性率都很低,未达到70%,且呈下降趋势,NSP抗体阳性率在0.95%~7.62%之间波动,未检出羊布鲁氏菌抗体。结果表明,广西玉林市和百色市的猪群O型FMD、CSF、PRRS、PR免疫效果较好,但牛羊群FMD和PPR免疫效果较差,猪群中仍有CSF、PRRS、PR等疫病流行,牛羊群中存在FMD流行的风险,但牛羊布鲁氏菌病得到有效控制。结果提示,应继续加强上述疫病的免疫和监测,针对免疫效果较差、病原流行率偏高的疫病,要重点做好防控和净化。  相似文献   

18.
应用口蹄疫O、A、Asia-1型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和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单抗阻断ELISA试剂盒,对采集自云南省10个边境县的牛和猪血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牛口蹄疫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分别在9.23%~37.75%、3.00%~23.57%、9.75%~48.67%之间,阳性率偏低,并且地区间差异较大。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在14.16%~51.00%之间,其中勐海为51.00%、芒市为48.96%,动物带毒风险较大。境内牛与境外入境牛口蹄疫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基本相当,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略高于境内牛。由于入境牛免疫率较低,须加大对入境牛的监控。黄牛和水牛口蹄疫O、A、Asia-1型抗体阳性率基本一致,但黄牛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36.47%,水牛为26.86%,黄牛阳性率显著高于水牛,这可能是因为云南省边境地区的黄牛主要来自印度、孟加拉国,经缅甸进入我国。猪口蹄疫血清抗体阳性率较低,除芒市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达到81.00%外,其余均在0~6.00%之间,这可能与云南省近年来大量免疫合成肽疫苗有关。建议加强云南省边境地区的口蹄疫防控工作,提高口蹄疫免疫密度和抗体水平,严控边境地区口蹄疫易感动物的无序流动。  相似文献   

19.
县级兽医实验室主要承担着动物疫病(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新城疫、布鲁氏杆菌病和牛结核病)免疫抗体效果监测、疫病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等主要任务。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特别是重大动物疫情预防控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市场上进口的全自动酶免工作站由于价格昂贵,大多数的县级兽医实验室都没有配备,所有的抗体检测实验需要手工操作。在实验室抗体检测操作工作中,笔者利用96孔U型反应板的排列布局,集中添加检测血清样品,大大减少每次检测实验重复添加血清样品的时间和检测结果记录及统计时间。  相似文献   

20.
用660份牛血清比较牛口蹄疫病毒O型、A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并用u检验排除抽样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待检血清最终稀释度数为1∶64时O型试剂盒联合检出523份口蹄疫抗体阳性和102份阴性,符合率为94.70%,结果一致性为极强(Kappa值=0.82);待检血清最终稀释度数为1∶128时O型试剂盒联合检出476份口蹄疫抗体阳性和125份阴性,符合率91.06%,结果为高度一致(Kappa值=0.75);血清最终稀释度数为164时A型试剂盒联合检出498份口蹄疫抗体阳性和120份阴性,符合率为93.64%,结果一致性为极强(Kappa值=0.81),血清最终稀释度数为1∶28时A型试剂盒联合检出354份口蹄疫抗体阳性和233份阴性,符合率为88.94%,结果为高度一致(Kappa值=0.77)。在不同包被方式下,LBE试剂盒检测待检血清牛口蹄疫病毒抗体结果一致性较好。兽医实验室可应用一致性检验,结合本单位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条件,选择适宜的牛口蹄疫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