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鲜食核桃在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清香”核桃鲜果为试材,分别采用青果贮藏((0±1) ℃、相对湿度70%~80%)、去青皮的湿果贮藏((-7±1) ℃、相对湿度70%~80%)及湿果真空贮藏((-7±1) ℃、相对湿度70%~80%)3种方式贮藏,每15 d对其品质指标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所有贮藏方式处理的鲜食核桃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青果贮藏能较好地保持核仁的含水量,维持粗脂肪、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的稳定性,贮藏后种皮色泽较好,核仁容易剥皮、风味较好,但果壳容易产生霉变;湿果贮藏和湿果真空贮藏可以减轻鲜核桃的霉变,延长了鲜核桃贮藏期,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湿果贮藏核仁水分散失较快,粗脂肪、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较大,使得种皮色泽降低,核仁剥皮困难、风味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品种去青皮鲜核桃冻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为鲜核桃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清香"、"香玲"、"元林"、"辽核七号"和"晋龙二号"5个品种核桃为试材,就-6℃冻藏对各品种去青皮鲜核桃感官品质、油脂酸败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冻藏条件可适用于不同品种去青皮鲜核桃,冻藏8个月后,5个品种去青皮鲜核桃发霉指数均在0.1以下,核仁风味评分均在70分以上,能够有效抑制核仁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的上升,减缓碘值、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VE含量的下降,保持较好的核仁品质.冻藏8个月,各品种核仁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清香">"香玲">"元林">"辽核七号">"晋龙二号".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保鲜剂处理对青皮核桃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清香核桃为试材,分别采用3、5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伊源保鲜剂、果蜡进行处理,贮藏于-2~0℃条件下,定期测定核桃种仁风味及核仁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对照相比,3μL/L与5μL/L的1-MCP处理均能较好地保持清香核桃的种仁风味,并显著提高核仁含水量、总脂肪含量与碘值,有效抑制核仁油脂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和脂肪酶活动度的升高,保持核仁较好品质。1-MCP处理效果优于果蜡和伊源保鲜剂处理。3μL/L与5μL/L 1-MCP处理两个浓度之间差异性不显著,从保鲜效果和成本考虑,生产上可使用3μL/L的1-MCP对清香鲜核桃进行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黄金百香果采后品质变化规律,本试验测定常温贮藏果实内外观品质指标及挥发性风味组分含量及差异。结果表明,常温贮藏过程中,果面逐渐转为金黄色,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略有下降,而VC含量略有上升。GC-IMS技术共鉴定出18种酯类、8种烯烃类、6种醇、4种酮、1种醛类、2种硫醚和1种呋喃类挥发性化合物,其中33种化合物在贮藏4 d后才检测到,且多数物质的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有4种烯烃类和2种酯类在贮藏4 d后一直保持高水平含量。黄金百香果有8~10 d的常温保鲜贮藏期,果实内外观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在贮藏4 d后出现明显变化,贮藏时间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最为显著,本研究鉴定的大部分风味化合物是不同贮藏时期百香果挥发性风味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5.
为延长青皮核桃贮藏时间,提升市场价值,以"辽核一号"为试材,对其使用PE50(PE材料,厚度50μm)保鲜袋进行包装,包装前分别采用ClO2、1-MCP和混合(ClO2+1-MCP)处理,于0℃环境进行贮藏.结果表明:与单一处理相比,混合处理能够有效保持核桃仁水分,减缓核桃青皮褐变与腐烂的程度,有效抑制核桃仁中乙烯和丙二醛的产生;混合处理组核桃仁可溶性蛋白含量与VC含量较贮藏初期下降缓慢,保持了青皮核桃较好的贮藏品质,贮藏时间为120 d时仍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其他单一处理组在90 d时由于表皮腐烂率较高直接影响到核桃仁口感与品质,失去贮藏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甘肃省成县核桃为试材,将带壳核桃、核桃半仁和核桃碎仁装入厚40μm的白色聚乙烯塑料袋中,在常温(20~30℃)下贮藏。研究了贮藏180d期间核桃种仁的脂肪酸氧化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核桃的总脂肪含量和碘价在贮藏过程中下降,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升高。核桃带壳贮藏能较好抑制核桃种仁的脂肪酸氧化,有利于保持核桃的贮藏品质,常温贮藏180d期间,其品质明显优于核桃半仁和碎仁。  相似文献   

7.
以"中林1号"鲜核桃为试材,采用-100 k V/m高压静电场对其分别处理1.0、1.5、2.0、2.5 h,并辅以0.03 mm厚聚乙烯(PE)保鲜袋包装,于(0±1)℃下贮藏,研究不同时间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对鲜核桃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贮前采用高压静电场处理1.5 h可延缓鲜核桃呼吸高峰的出现,降低呼吸峰值,提高鲜核桃青皮SOD活性,抑制POD和PPO活性,减少鲜核桃青皮中总酚的损失,降低腐烂指数,延长保鲜期,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油炸食品在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和脆性变化及其对油炸食品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方便面、锅巴、麻花和薯片等油炸食品为试验材料,通过Schall法(60℃),每隔3 d测定1次水分含量和硬度,并观察油炸食品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油炸食品水分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变化范围为4.78%~1.28%;脆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不同食品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92.79~15 373.42 g。同时,油炸食品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减小、硬度增大,食品变脆。  相似文献   

9.
以蘘荷"紫霞1号"、"紫霞2号"为试材,采用定向聚丙烯(OPP)薄膜进行包装处理,研究4℃条件下贮藏20 d的不同品种蘘荷采后营养品质的变化以及两个品种之间耐贮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紫霞1号失重率的变化幅度较小,但呼吸强度不断增大,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呈波动性变化的趋势,总酚含量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紫霞2号除失重率的变化较明显外,其他指标的变化均相对平稳,其耐贮性优于紫霞1号。  相似文献   

10.
苏翠1号梨在不同温度下的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砂梨新品种苏翠1号的贮藏特性,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25 ℃和4 ℃)对苏翠1号梨的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苏翠1号梨表现出呼吸跃变型果实的特征,采后有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常温(25 ℃)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逐渐降低,果实失重率、果肉褐变度、过氧化氢含量、超氧阴离子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逐渐升高,14 d后果实品质开始明显下降;低温(4 ℃)贮藏延缓了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60 d内仍维持着较好的感官品质。低温显著延缓果实衰老,可有效延长苏翠1号梨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1.
崔虎亮 《中国种业》2016,(10):28-30
油用牡丹种子在贮藏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对油用牡丹种子出油率、品质等存在直接影响。本文选择刚采收的紫斑牡丹和凤丹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于4℃和室温下贮藏,然后分别于1d、30d、60d、90d、120d、150d、180d、210d取样测定种子百粒重、含水量、出油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百粒重、含水量和出油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室温下油用牡丹种子粒重、含水量和出油率均存在骤降趋势。贮藏至60d时紫斑牡丹种子出油率为17.00%,凤丹种子出油率为19.87%,下降速率较为明显;4℃下油用牡丹种子贮藏物质下降缓慢,至150d时紫斑牡丹种子出油率为18.45%,凤丹种子出油率为17.72%。4℃下贮藏油用牡丹种子保鲜效果较好,但长期贮藏各项指标同样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0℃和10℃保鲜的阳光玫瑰冬葡萄贮藏期糖酸组分含量,探究葡萄贮藏过程甜酸风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阳光玫瑰冬葡萄糖酸组分含量变化规律不同,糖酸含量的变化直接引起风味品质改变。贮藏期4周内,10℃保鲜的葡萄果实甜酸风味保持较好;4~8周,0℃贮藏的葡萄果实风味保持较好;12周后,阳光玫瑰葡萄甜酸风味品质开始发生劣变。甜酸风味变化可作为判定贮藏期葡萄品质劣变程度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苹果贮运中的损伤机理,以"嘎啦"苹果为试材,将其做模拟损伤处理后,装入PE保鲜袋中于20℃下贮藏,研究静压损伤对苹果呼吸强度、贮藏品质以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静压损伤导致苹果果实呼吸强度上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褐变度及MDA含量明显增加,同时导致果实香气中酯类、醇类、醛类、酸类和烯类物质种类增加,并且贮藏前期(0~5 d)酯类、醇类、醛类和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高于未损伤果实,后期(7 d以后)低于对照。由此可见,静压损伤会使果实品质迅速下降,同时降低贮藏后期果实的风味。研究结果为静压损伤对苹果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后熟对苦荞子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荞1号和黑丰1号为材料,研究了采收后后熟对苦荞子粒千粒重、单株粒重、黄酮类化合物及主要贮藏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后熟时间的延长,苦荞子粒的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2个品种均以后熟21d最高。同时,黄酮类物质(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山奈酚)含量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品种间存在差异。在苦荞种子的主要贮藏物质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在后熟7d时达到最高,后期逐步下降;淀粉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且在14d时达到最低。西荞1号和黑丰1号子粒粗脂肪含量随后熟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后熟对苦荞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黄菇娘适宜的采收时间和贮藏温度,对不同成熟度果实及其在不同温度贮藏后的生理指标和感官风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成熟过程中,黄菇娘开花后7~21 d果实不具备食用价值,28 d开始转黄,35 d发育成熟。贮藏前,萼片深黄时采收的果实风味最佳。萼片浅黄时采收并于3 ℃贮藏45 d后仍可以保持较好的品质和相对较低的褐变指数及腐烂指数,贮藏60 d后,褐变指数和腐烂指数迅速升高。因此,3 ℃贮藏可作为黄菇娘采后维持果实品质、延长保鲜期的有效措施。另外,贮藏期间果实变化特点表明试验品种‘粒粒甜’黄菇娘具较好的贮藏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同采收期对红香酥梨冷藏后货架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红香酥梨果实长期贮藏保鲜的适宜采收期,通过两年试验,研究了三个采收期(按采收时间顺序分别为采收期1、2、3)红香酥梨果实在(0±0.5)℃条件下冷藏150、180、210、240 d后在20℃货架下放置24 h和7 d时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VC含量、果皮色泽以及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果实刚采收时,还是在整个贮藏和货架期,采收期1果实的SSC始终保持最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采收期2果实的SSC保持较高,VC含量也较高;随着采收期的推迟,果实硬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果实采收越晚,果皮颜色越亮,果皮底色由绿转黄的程度越高。采收期2的红香酥梨果实在贮藏后期保持了较低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红香酥梨果实长期贮藏(210~240 d)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8-10日(果实生长发育期约:143~147 d),可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延缓衰老,延长果实贮藏和货架期;中长期贮藏(150~180 d)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8-19日(果实生长发育期约:143~156 d);中短期贮藏(150 d以内)或即时销售的果实可适当延后采收,推迟到9月下旬。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新疆两种鲜食薄皮核桃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及最佳包装贮藏方式,以南疆主栽品种温185和新2鲜食核桃仁为试材,以普通塑料袋散装为对照,分别采用充N2、铝箔和真空3种包装方式,在常温20~25℃下贮藏80 d,研究不同品种核桃仁贮藏过程中营养品质的变化,以及各品质指标之间与品种、包装处理、贮藏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包装处理组能有效抑制鲜食核桃仁粗脂肪、粗蛋白、水分、总糖和总酸含量的变化,其中铝箔包装能有效保持鲜食核桃仁的水分含量,维持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的稳定,减缓总糖含量的下降和总酸含量的上升,贮藏效果较好。不同核桃品种间的各营养品质指标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与除总糖外的其他营养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最终确定薄皮核桃仁最佳贮藏包装方式为铝箔包装。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促成栽培草莓品种果实为试材,测定其品质和果实采后生理变化,为引进新品种和延长草莓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甜查理”品质和适应性最好,耐贮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硬度逐渐下降,腐烂指数逐渐增大,各品种果实呼吸速率第3d后明显增强(P<0.05), Vc含量与SOD活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MDA含量以及O2&#8226;-代谢速率与腐烂指数呈线性正相关,这也表明了果实腐烂与O2&#8226;-以及MDA积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1-MCP处理对鲜切哈密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佳"哈密瓜采后经4℃温度下预冷48 h,同时采用1μL.L-1浓度的1-MCP进行处理,研究其对哈密瓜鲜切加工产品在4℃下贮藏8 d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哈密瓜采后用1-MCP处理,能够减缓其生理代谢速率和后熟衰老进程,有利于保持鲜切产品的品质,推迟鲜切哈密瓜的呼吸跃变高峰的出现时间,延缓硬度下降速率,减少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保持较好的色泽、口感和风味,延长货架期1~2 d。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气调环境对冷藏和货架期间早生新水’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筛选其适宜的气调贮藏技术参数,对其冷藏和货架期间果实失重率、腐烂率、糖、酸、叶绿素含量及果皮色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冷藏60d,货架期3d,对照果实果皮和果心出现褐变,固有风味降低。处理Ⅴ的梨果实冷藏和货架期间果皮、果肉和果心严重发黑、果肉呈水渍状,果皮有汁液溢出。适宜比例的O 2、和CO 2气体配比组合可抑制冷藏和货架期间果实糖损耗和果实褐变。综合得出:1% CO2、8% O2 和92%N2 的气体配比(处理Ⅲ)可显著降低冷藏期间果实带皮硬度的下降速率,抑制果实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的降解、以及果实果皮叶绿素尤其是叶绿素b的降解或氧化,延缓果实褐变,较好的保持果实固有风味;较好地保持货架期间胚乳的完整、色泽和果实固有风味,抑制果肉褐变。1% CO2、8% O2 和92%N2的气体配比结合温度为1±0.5 ℃、相对湿度为80%-85%的冷藏参数,可使果实的冷藏期延长至60d,货架期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