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枯草芽孢杆菌B25能够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对香蕉枯萎病具较好的抑菌效果.研究了抗菌活性物质产生的时间,以及对温度、pH值和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酶K)的敏感性;并用10、30、50 ku的超滤管超滤.研究结果表明:抗菌物质是从对数期后期就开始产生的,稳定期活性上升到最大值并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该活性物质对热稳定,可于100℃煮沸1h而不失活;在酸性、中性及微碱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在强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对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敏感,10、30 ku的超滤管时超滤膜下面的滤过液无活性,50 ku超滤管时超滤膜下面的滤过液才有活性.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BAB-1脂肽类化合物的分离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AB-1是一株高效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生防细菌。通过盐酸沉淀、甲醇萃取的方法,从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中提取出一种脂肽类化合物。该物质能够显著抑制番茄灰霉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的萌发,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3.02%。抑菌谱试验表明该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该抑菌物质对热稳定,能耐受较广的pH范围,对多种蛋白酶不敏感,在几种常用有机溶剂中保持抑菌活性基本不变。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AB-1产生的脂肽类物质性质稳定,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拮抗菌96-79发酵产生的抑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本试验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抑菌物质可耐120℃高温20 min,4℃下可保存半年以上,在pH值为1~7时抑菌活性稳定,可溶于甲醇和水,分子量主要分布在50000~100000 Da之间;抑菌物质中除含有蛋白成分外,还可能含有其它类型的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一种市售微生态制剂为试材,对其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生化性质做了研究,发现该抑菌物质显示活性的pH范围为4.0~6.0,pH值变化对其活性影响较大,pH值为7.0时活性全部消失;该活性物质对热不敏感,121℃处理30min后,其活性无明显变化;紫外光照射也不能使它失活;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逐渐增加。根据其生化性质可以判断该抑菌物质是一种分子量较小,结构简单的多肽,具有广谱抑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制剂中抑菌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以一种市售微生态制剂为试材,对其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生化性质做了研究,发现该抑菌物质显示活性的pH范围为4.0~6.0,pH值变化对其活性影响较大,pH值为7.0时活性全部消失;该活性物质对热不敏感,121℃处理30min后,其活性无明显变化;紫外光照射也不能使它失活;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逐渐增加。根据其生化性质可以判断该抑菌物质是一种分子量较小,结构简单的多肽,具有广谱抑  相似文献   

6.
从广西玉林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淡色生赤壳菌YLZ42,其发酵产物对蜡样芽孢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以蜡样芽孢杆菌为指示菌对该菌株发酵产物的活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在40~60℃温度范围内比较稳定,60℃加热1 h,活性损失小于7%;在p H 2~7范围内抑菌活性稳定,p H大于7时,活性损失较大,在p H 8条件下处理12 h活性损失已达到64%;发酵液适宜在酸性条件下保存,p H 4的发酵液放置15 d后活性损失小于5%;活性物质对紫外线不敏感,经紫外照射24 h后抑菌活性基本不变。然后采用萃取、薄层制备、HPLC制备等提取分离方法得到了抑菌活性物质的纯品,分子量为513,与相关文献中报道的活性代谢产物的分子量均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球孢链霉菌JK-1抗菌物质的基本理化性质.[方法]以稻瘟菌为指示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球孢链霉菌JK-1发酵滤液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度、蛋白酶K处理和硫酸铵盐析之后的抑菌活性;采用硫酸铵盐析对抗菌物质进行初步提纯,并通过超滤的方法初步测定该抗菌物质的分子量大小.[结果]球孢链霉菌JK-1产生的抗菌物质在高温和蛋白酶K处理的情况下抑菌活性显著降低,在pH2 ~ 11条件下抑菌活性无显著变化,而pH≥11的强碱性条件下抑菌活性显著降低.饱和度为50%的硫酸铵即可将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完全沉淀下来,超滤发现其分子量在10 ~ 30 kD.[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球孢链霉菌的田间应用及其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rium oxysporum)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8-32产生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抗菌物质80℃处理30 min,拮抗活性仍保持在90.00%,100℃以上会完全丧失活性;在p H 7.0~11.0范围内抑菌活性较稳定,最适p H为8.0;高浓度(25mmol/L)EDTA使其拮抗活性降低62%;该抗菌物质对Cu2+、Fe3+敏感,对蛋白酶K不敏感。枯草芽孢杆菌8-32产生的抗菌物质具有一定的耐热、耐碱(p H 11.0)、对蛋白酶不敏感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柑橘溃疡病生防菌株CQBS03的鉴定及其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鉴定柑橘溃疡病菌拮抗菌,研究其培养特性及拮抗物质的初步性质,为柑橘溃疡病的生物制剂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对柑橘溃疡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生防菌,并通过对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地位;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CQBS03菌株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各种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硫酸铵沉淀获得抑菌物质粗提物并测定其对温度、蛋白酶及氯仿的敏感性。【结果】经鉴定CQBS0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QBS03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培养液中,能被8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最高可耐受的温度范围为60-70℃;活性成分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分子量大于10kD,对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稳定,而对氯仿部分敏感。培养特性研究表明,CQBS03最适培养基为YPG液体培养基,抑菌物质产生的最适培养条件为:pH8.0左右,28℃培养72h。【结论】枯草芽孢杆菌CQBS03所产生的抑菌物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且属于外泌型蛋白;该抑菌蛋白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柑橘溃疡病菌抑菌活性高,稳定性好,是一株极具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体外试验研究了3株从斜带石斑鱼仔鱼体内分离的乳酸菌其产酸能力及抑菌特性.结果表明:菌株EA-1和Y1B-3产乳酸的速度和pH值下降速度较快,培养后期乳酸含量显著高于Y4-2(P<0.05).3株乳酸菌对致病性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乳酸对三株乳酸菌的抑菌活性没有影响,提示3株乳酸菌均能产生乳酸以外的抑菌物质.三株乳酸菌的抑菌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经60℃和80℃热处理后保留70%以上的抑菌活性,但经100℃高温处理失去抑菌活性.3株乳酸菌产生的抑菌物质对胰蛋白酶敏感,在偏中性条件下抑菌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一株裂解性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并纯化出一株裂解性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噬菌体,并测定其各项生物学特性,为开发新的抗烟草青枯病制剂提供依据。【方法】取烟草青枯病重病田中健康烟株的根际土壤制成土壤悬浮液,并通过在青枯雷尔氏菌菌液中加入过滤后的土壤悬浮液富集噬菌体,用双层平板法验证噬菌体的存在后挑取单个最大噬菌斑进行反复纯化,直到得到单一清晰的噬菌斑。纯化后的单个噬菌斑加入对数早期的青枯雷尔氏菌菌液中进行增殖培养,将增殖液按常规方法进行噬菌体颗粒浓缩后,取20 μL浓缩液用磷钨酸染色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同时将浓缩液进行SDS-PAGE电泳,观察蛋白条带大小和数量;用λ噬菌体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噬菌体增殖液中的噬菌体核酸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其基因组片段大小;最后用常规方法测定噬菌体的滴度、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并通过比较加入噬菌体液前后青枯雷尔氏菌菌液的OD600值变化测定其对温度、pH、紫外线、氯仿的敏感性。【结果】分离并纯化出了一株裂解性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命名为∈RS-1, 噬菌斑为圆形,清晰透明,边缘光滑,直径1-2 mm,经电镜观察其形态为蝌蚪状,头部为二十面体的立体对称,直径约为94 nm,并有一带伸缩尾鞘的长尾大约为27 nm×100 nm,按照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分类标准,其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的裂解性噬菌体,核酸性质为dsDNA;噬菌体浓缩液经SDS-PAGE分析至少可以观察到25条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在10-100 kD,说明其蛋白外壳至少含有25个结构蛋白;将提取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其条带大于48 kb,符合肌尾噬菌体科基因组大小范围(31-317 kb);生物学特性的测定显示该噬菌体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1;其吸附和感染青枯雷尔氏菌时的潜伏期约为30 min,爆发期约为80 min,裂解量约为156;该噬菌体的裂解活性在28℃时最高,在28-50℃均较强,但在温度超过60℃后活性基本丧失;其对酸碱的耐受力较强,在pH 3-8的范围内均有较强的裂解活性,当pH值超过9后活性开始降低;其对紫外线有一定的耐受能力,经紫外线照射0-9 min后裂解活性依然较强,12 min后活性开始下降,21 min后活性基本丧失;其对氯仿不敏感,5%浓度的氯仿对其活性基本没有影响。【结论】分离到了裂解性的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属于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经过测定其各项生物学特性可知其潜伏期较短,裂解能力较强,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且其裂解活性持续时间长,并能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性的环境内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开发为抗青枯雷尔氏菌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青枯雷尔氏菌在芝麻植株内的分布及消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青枯病是我国南方芝麻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通过测定健康植株、不同发病时期的自然病株及人工接种病株内不同部位青枯雷尔氏菌数量,旨在明确病菌在芝麻植株内的分布及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发病初期,病株内青枯雷尔氏菌总数量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增加,之后随着病情严重度的加重而下降。病菌的致病力则随着病情发展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检测的所有芝麻健株各部位均无青枯雷尔氏菌分布,说明芝麻植株不存在无症状侵染现象。青枯雷尔氏菌在芝麻病株内的分布呈现丰富的多态性,自然病圃和灌根接种的Ⅱ类、Ⅲ类病株各部位菌量分布随着植株高度的升高而递减,但其Ⅰ类病株中下部菌量却高于基部。针刺接种的Ⅰ类、Ⅱ类和Ⅲ类病株,接种点以下的根部和基部均有青枯雷尔氏菌分布,说明青枯雷尔氏菌不仅可随植物蒸腾向上扩散,也可向下蔓延。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烟草青枯菌基因组中抗/耐药性基因作用机理。在烟草青枯菌FQY_4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结合培养青枯菌的半选择性培养基中抗生素的使用,采用基因注释及同源基因比较法,分析青枯菌FQY_4基因组携带的抗/耐药性相关基因。结果显示:青枯菌FQY_4染色体上和巨大质粒上分别有6个和12个与多抗/耐药性相关的基因,包括多粘菌素耐药蛋白基因、膜融合蛋白CmeA基因、二甲基腺苷转移酶基因、膦胺霉素耐药性蛋白基因、外膜多耐药性系统相关基因和抗四环素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14.
番茄品种抗性与青枯菌和土壤微生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在番茄(Lyo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抗、感品种根际土壤和根系组织中的数量变化,以及青枯菌与番茄相互作用后,抗、感品种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青枯菌数量与番茄品种抗性之间的关系不显著(P〉0.05),而根组织内青枯菌数量与番茄品种抗性密切相关;土壤接种青枯菌后第4d,抗病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感病品种,并达到最高峰,第4d后微生物数量下降,并低于感病品种,而不接种青枯菌的对照组,抗病品种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几乎都高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5.
青枯菌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花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青枯菌定量检测方法,研究青枯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方法]以青枯菌hrpB为靶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建立青枯菌的定量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检测花生接种青枯菌后细菌数量的变化动态.[结果]以提取的细菌DNA为模板和以青枯菌的全细胞为模板均能对青枯菌准确定量,在未富集细菌的...  相似文献   

16.
为早期发现桉树幼苗和土壤带菌情况,本试验利用PCR技术对桉树林地土壤及潜伏期桉树青枯菌的检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SDS法与简单提取法提取土壤中青枯菌DNA,PCR检测灵敏度均达2.5×104CFU/g,简单提取法与SDS法相比具有快速、成本低廉等优点;CTAB法提取人工接菌的桉树组织中青枯菌,PCR检测灵敏度达3×102CFU/g。利用浸泡法处理1年生桉树茎段,用1×107CFU/mL菌悬液处理后,第4天开始发病,至第8天发病率达100%,利用该数据得到了一种制备桉树青枯病潜伏期材料的方法,通过CTAB法提取潜伏期桉树青枯菌的DNA,利用OLI1和Y2引物进行PCR扩增后,检测出288 bp的条带。因此,PCR可以有效地检测土壤和感病潜伏期组织中桉树青枯病菌。  相似文献   

17.
白肋烟青枯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离鉴定白肋烟青枯菌并测定该菌对6种杀菌剂的药敏性。[方法]采用半选择培养基(PCCG)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达州市白肋烟茎秆中的青枯菌进行分离,并对其生化型进行了鉴定;通过药敏试验,研究了所得青枯病菌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叶枯唑、乙蒜素、农用硫酸链霉素、石硫合剂、47%聚赖氨酸、99%曲酸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得到23株青枯菌,均为生化Ⅲ型。分离所得青枯菌株对乙蒜素、农用硫酸链霉素、叶枯唑较为敏感,其中乙蒜素对烟草青枯病菌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EC50为0.086 ml/L。[结论]为白肋烟青枯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植物青枯菌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徐进  冯洁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4):2902-2909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Yabuuchi et al.)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重大病害。作为复合种,青枯菌在与寄主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广泛的生态和寄主适应性。Fengan和Prior提出青枯菌演化型分类框架,用以描述青枯菌种以下的遗传多样性。青枯菌种内表型特征差异的本质是其基因组较其它植物病原细菌更为复杂和更具可塑性。笔者对近期青枯菌遗传多样性和致病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子StPI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子基因StPI的全长cDNA。【方法】以马铃薯高抗青枯病二倍体基因型ED13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进行StPI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进行该基因的诱导表达分析。【结果】获得了StPI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16个氨基酸,与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子 I 前体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和74%)。该基因同时受青枯病菌的诱导和茉莉酸的调节,在6~12 h内即达到最高表达水平,但二者又有明显不同。相对而言,StPI基因受青枯病菌的诱导较弱,而受茉莉酸(JA)的诱导较为强烈,在JA处理3 h表达量即明显升高,6~12 h迅速升至最高。【结论】本研究从马铃薯抗青枯病基因型ED13中获得了StPI基因的全长cDNA。该基因可能参与了马铃薯的抗青枯病反应,且病菌处理对该基因的诱导可能与JA刺激具有相似或相同的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20.
姜瘟病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舒城、铜陵、临泉、体宁等主要栽姜区姜瘟病发生规律的调查、病原菌鉴定和防治研究,明确了引起姜瘟病的病原菌为姜青枯假单胞菌,除少数菌株属生物型Ⅲ外都为生物型Ⅳ。新栽姜区的菌原主要来自带病种姜,而老姜区土壤带菌和带病种姜都是主要侵染源。病害发生与轮作、种姜处理、气候、姜田管理、土质、施肥等关系密切。采取轮作、选留无病种姜建立留种田、种姜处理、加强田间管理等,结合大田期药物防治能有效的控制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