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壤旱地芝麻防早衰叶面调控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速效肥料、生长调节剂及抗病药剂对保持芝麻生长中后期的正常生长都能起到积极作用。"磷酸二氢钾+硝酸铵+腐植酸+赤霉素"配制能有效防控红壤旱地芝麻早衰,在此配方基础上,添加代森锰锌能对防控芝麻叶部及茎部病害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增强了红壤旱地上芝麻的抗早衰能力。  相似文献   
2.
拮抗细菌B-77的种类鉴定及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菜地土壤中分离获得的拮抗细菌B-77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用该菌株发酵液浸种能有效地防治由Fusariummoniliforme引起的水稻恶苗病。在盆栽条件下,B-77发酵液稀释10~100倍的防效达76.76%~78.53%;小区试验中,其10~100倍的防效亦达72.56%~76.18%,均与对照药剂25%先安乳油4500倍的防效无显著差异。B-77对水稻种子发芽及根茎生长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杂交早稻纹枯病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三年多点试验,共鉴定早杂组合36个,明确了当前江西省大面积种植的早杂组合“协优49”、“优Ⅰ华联2号”、“协优华联2号”均表现出明显的相对抗性(与常规早稻品种相比),病情指数均低于30,且组合之间差异不大,具有中抗性质。文末还就杂交早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机制及其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芝麻青枯病发生特点及药剂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芝麻青枯病,制约我国南方芝麻生产。为制定精准的药剂防治技术,在江西省南昌县建立4年的病害观察圃上试验5种药剂,研究适宜药剂和用药时期。结果发现,芝麻青枯病多于现蕾期前后开始发病,初花期病情指数增长率均最为急剧,因此可选择芝麻定苗时进行药剂喷淋护根,初花始期及其后10d左右再各喷施药剂1次为佳防治适期;300g.ai/hm2的20%噻菌铜对芝麻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71.11%~74.25%%,增产率33.95%~36.73%。2017-2018 年试验结果显示,20% 噻菌铜(300g.ai/hm2)、20% 噻唑锌(300g.ai/hm2)、3%中生菌素(22.5g.ai/hm2)和72%农用链霉素(216g.ai/hm2)对青枯病的防效范围为70.02%~75.23%; 芝麻增产范围为32.14%~35.63%,4种药剂的防效和增产幅度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青枯雷尔氏菌在芝麻植株内的分布及消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青枯病是我国南方芝麻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通过测定健康植株、不同发病时期的自然病株及人工接种病株内不同部位青枯雷尔氏菌数量,旨在明确病菌在芝麻植株内的分布及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发病初期,病株内青枯雷尔氏菌总数量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增加,之后随着病情严重度的加重而下降。病菌的致病力则随着病情发展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检测的所有芝麻健株各部位均无青枯雷尔氏菌分布,说明芝麻植株不存在无症状侵染现象。青枯雷尔氏菌在芝麻病株内的分布呈现丰富的多态性,自然病圃和灌根接种的Ⅱ类、Ⅲ类病株各部位菌量分布随着植株高度的升高而递减,但其Ⅰ类病株中下部菌量却高于基部。针刺接种的Ⅰ类、Ⅱ类和Ⅲ类病株,接种点以下的根部和基部均有青枯雷尔氏菌分布,说明青枯雷尔氏菌不仅可随植物蒸腾向上扩散,也可向下蔓延。  相似文献   
6.
 净作11年的橘园首次套种芝麻,发现园内芝麻青枯病发生严重。为探明芝麻青枯病初侵染源,本研究从芝麻青枯病株上分离到菌株JXRs02,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聚类分析,鉴定其为青枯雷尔氏菌演化型I。利用针刺接种法,将JXRs02菌株接种至柑橘园中的4种杂草凹头苋、青葙、空心莲子草以及加拿大蓬,发现JXRs02能够侵染凹头苋杂草,造成枯萎症状;LAMP检测的结果显示,在凹头苋病株组织内能够检测到青枯雷尔氏菌。依据柯赫氏法则,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了对凹头苋杂草具有致病性的菌株和造成芝麻青枯症状的病原菌同为青枯雷尔氏菌演化型I。同时发现,在凹头苋、青葙、空心莲子草和加拿大蓬4种杂草的根际土壤中芝麻青枯病菌均能够定殖繁衍。推测凹头苋杂草可能为芝麻青枯病菌的中间寄主,凹头苋、青葙、空心莲子草和加拿大蓬等杂草根际土壤积累的菌源可能为橘园套种芝麻后青枯病的初侵染来源。本研究对制定作物青枯病的防治策略具有一定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筛选防治山药炭疽病的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混合物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及其不同比例混合对山药炭疽病菌的毒力,并通过大田药效试验评价了其对山药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质量比为1∶1.6的混合物对抑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最明显,EC50值为2.88μg/mL,联合毒力测定增效系数为4.75;在大田药效试验中,2种药剂质量比1∶1.6混用对瑞昌山药炭疽病的防效最好,第3次药后7 d、14 d防效分别为70.56%和66.54%,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结论】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混配对山药炭疽病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稻瘟病发生流行趋势和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就江西省稻瘟病发生流行趋势、发病诱因及防治对策等进行了探讨,并对建立高效的稻瘟病防控体系以及解决病虫害防治中劳力短缺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辣椒是我国的大宗蔬菜作物.疫病是辣椒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极具毁灭性的病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春辣椒种植期多雨高湿的环境条件常导致辣椒疫病的高发、重发而显著减产,甚至绝收.选育并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筛选辣椒抗病品种,鉴定抗性种质材料,对抗病品种利用及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鉴于辣椒避雨栽培技术的推广面积不断扩大,成为辣椒提早上市的主流技术,但其对病害的影响效果并不明确.该研究有助于为更好地指导辣椒疫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辣椒种植基地疫病重发田块设置田间自然病圃,对283份辣椒材料进行疫病抗性鉴定.在参试的辣椒品种中随机选取10份辣椒品种进行避雨与非避雨栽培,比较辣椒疫病发生严重度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羊角椒中的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该类供试材料的4.55%、14.77%、14.77%、22.73%、43.18%;小尖椒中的高抗、抗病、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58.97%、35.90%、2.56%、2.56%;线椒中的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32.14%、45.24%、13.10%、8.33%、1.19%;薄皮椒中的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3.23%、6.45%、16.13%、74.19%;色素专用椒中的高抗、抗病和中抗材料分别占27.27%、54.55%和18.18%;小圆椒中的抗病、中抗和高感的材料分别占57.14%、35.71%、7.14%;朝天椒中的高抗、抗病和中抗材料分别占56.25%、37.50%、6.25%.共获得DJZ-16等66份高抗材料,并鉴定出DJZ-1等65份高感材料.与非避雨栽培处理相比,避雨栽培对各参试品种均有控病及稳产效果,对辣椒疫病的最低防效在39.29%以上,增产达63.42%以上.[结论]不同类型的辣椒群体抗性差异明显,同一类型的品种间抗性也存在一定差异.以辣椒类型进行抗性分类,羊角椒和薄皮椒更易感病,色素专用椒和朝天椒抗性表现突出.避雨栽培的辣椒感染疫病严重度和为害损失显著低于非避雨栽培的对照处理,具有防病控病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江西省根肿病区采集106份样土测定土壤p H值,调查田间根肿病病情;结合人工接种与土壤p H值调节试验,研究土壤p H值与根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分布区域主要在4.0~7.0,占所测土样的94.3%;田间根肿病情以土壤p H值4.5~6.5相对较重。人工接种试验土壤p H值与根肿病关系密切,适宜根肿病发生的土壤p H值区域为4.0~6.5,最适区域为4.5~5.5。调节土壤p H值至6.5以上,在相同背景条件下病情减轻。施用石灰调高土壤p H值,减轻或抑制根肿病发生。每667 m2石灰的适宜用量75~100 kg,用量过大,可导致作物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