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选取5月龄新疆吐鲁番黑羊、阿勒泰羊各6只公羊,对吐鲁番黑羊及阿勒泰羊的背最长肌肌肉品质、肌纤维特性进行比较,并对肌纤维特性与肌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制作背最长肌的冰冻组织切片,采用ATP酶染进行肌纤维的分型,利用CellSens Standard图像处理系统分析肌纤维类型,测定不同肌肉组织红白肌肌纤维数量和面积,利用SPSS17.0软件对吐鲁番黑羊及阿勒泰羊背最长肌肌纤维与部分肉品质进行分析。吐鲁番黑羊和阿勒泰羊Ⅰ型肌纤维数量和直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Ⅱb型肌纤维直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两个品种Ⅰ型和Ⅱb型肌纤维横截面积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阿勒泰羊和吐鲁番黑羊背最长肌剪切力、水分含量、肌内脂肪含量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吐鲁番黑羊背最长肌Ⅰ型肌纤维直径与水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Ⅱb型肌纤维横截面积与剪切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Ⅰ型肌纤维横截面积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阿勒泰羊背最长肌Ⅱb型肌纤维直径与剪切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Ⅱb型肌纤维横截面积与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阿勒泰羊各型肌纤维直径均大于吐鲁番黑羊肌纤维直径,阿勒泰羊肉剪切力大于吐鲁番黑羊;肌纤维直径与剪切力呈正相关,与肉质呈负相关。吐鲁番黑羊背最长肌中Ⅰ型肌纤维含量多,Ⅰ型肌纤维直径小,数量多,嫩度好。吐鲁番黑羊背最长肌部分肌肉品质优于阿勒泰羊的背最长肌。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饲料的采食量对体重20~110kg肥育猪生长和胴体成分的影响,设自由采食、限食85%、限食70%3组,分别在不同体重下进行屠宰试验。限食组的赖氨酸、Ca、P采食量与自由采食组几乎相等,体重达到50,80,95及110kg时,各组分别屠宰去势猪和小母猪各2头并测定了体成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饲粮甘草茎叶水平对育肥期阿勒泰羊羊肉肌酐酸、硫胺素、胆固醇、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探讨育肥期阿勒泰羊饲粮中甘草茎叶的适宜添加水平。选取体质量为40 kg的6月龄健康阿勒泰羊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羊。分别饲喂6种甘草茎叶添加水平不同的等能等氮试验饲粮(对照组Ⅰ组甘草茎叶添加水平为0.00%,试验组Ⅱ、Ⅲ、Ⅳ、Ⅴ、Ⅵ组甘草茎叶添加水平分别为10.01%、14.95%、20.41%、29.98%、60.11%)。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除了Ⅵ组羊肉背最长肌中硫胺素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各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虽然不同甘草茎叶添加水平对背最长肌中肌苷酸和胆固醇的质量分数影响不显著(P0.05),但Ⅳ组肌苷酸质量分数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20.67%,而胆固醇质量分数最低,比对照组降低了45.33%。与对照组比较,Ⅲ组背最长肌中二十碳二烯酸的质量分数极显著降低(P0.01),二十一碳烯酸和二十二烷酸的质量分数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背最长肌中主要的饱和脂肪酸硬脂酸来看,Ⅳ组降低程度最大,降低了10.55%;从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来看,Ⅲ组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5.54%;而从必需脂肪酸亚麻酸来看,仅有Ⅳ组有所增加;Ⅴ组的总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低于其他各组,而总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于其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Ⅵ组极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中蛋氨酸质量分数(P0.01),Ⅲ组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中酪氨酸质量分数(P0.05);而Ⅳ组背最长肌中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和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Ⅵ组(P0.05),但与对照组及其他甘草茎叶添加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Ⅳ组背最长肌中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丙氨酸的质量分数均高于其他各组。由此可见,Ⅳ组有利于改善羊肉背最长肌中肌苷酸、胆固醇、风味氨基酸和人体必需脂肪酸的质量分数;Ⅳ和Ⅴ组有助于提高羊肉背最长肌中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的质量分数;综合考虑,20.41%甘草茎叶添加水平最佳,29.98%甘草茎叶添加水平次之。  相似文献   

4.
正营养调控改善肉的风味是至关重要的。育肥猪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从10%升高到22%,背最长肌熟肉切块的剪切力则可提升近23%。自由采食的猪比限饲的猪的背最长肌切块嫩度评分更高、剪切力更低。饲喂小麦的猪比饲喂高粱的风味评分更高,饲喂黄玉米和白玉米复合物的猪的背最长肌肉块的多汁性和风味评分要高于分别饲喂黄玉米、白玉米或大麦的猪。饲喂双低菜籽油,会使猪肉带上异味或怪味。猪自由采食的时间长短对熟猪肉的风味改善  相似文献   

5.
新疆卡拉库尔羊肌肉组织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卡拉库尔羊肉品质在组织学方面的性状,对其不同部位的肌肉组织进行比较测定,并与多浪羊的各对应肌肉部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卡拉库尔羊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小于肋间肌(P<0.01),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腿外侧肌和肋间肌(P<0.01),是肉质最好的部位;与多浪羊相同部位肌肉相比,卡拉库尔羊腿外侧肌肌纤维面积极显著小于多浪羊(P<0.01),背最长肌和腿外侧肌肌纤维密度极显著大于多浪羊的(P<0.01),其肉质在组织学特性方面都优于多浪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集约化饲养模式下巴美肉羊与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试验选择4月龄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巴美肉羊和小尾寒羊公羔各10只,按品种分为2组,饲喂以精粗质量比为50∶50(干物质基础)的全混合日粮(TMR)。测定各试验羊饲养120d期间的相关生长性能指标和相关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巴美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试验末体重、总增重和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2)巴美肉羊宰前活重(P0.01)、热胴体重(P0.05)和眼肌面积(P0.05)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而屠宰率则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1);3)巴美肉羊背最长肌宰后45min的pH(P0.05)、宰后1h的红色度(a*)和黄色度(b*)(P0.01)以及宰后24h的红色度(a*)(P0.05)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而巴美肉羊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等指标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5)。由此可见,在以TMR日粮为主要饲喂方式的集约化饲养模式下,巴美肉羊比小尾寒羊能发挥更高的生产性能并生产出品质更佳的羊肉。  相似文献   

7.
巴什拜羊肉不同部位的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巴什拜羊不同分割部位肉的理化性质,为建立羊肉品质评价标准的提供参考.[方法]选用6~9月龄的巴什拜羊17只,取宰后24 h的肩肌、臀肌和背最长肌,对其常规营养成分、解冻滴水损失、熟肉率、pH值、系水力、肉色、剪切力、胶原蛋白及溶解度、结缔组织滤渣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MFI)进行测定.[结果]在不同部位间,肌肉的粗蛋白、不溶性胶原蛋白、pH值、肉色度值和系水力有极显著差异(P<0.01);总胶原蛋白含量、MFI、肉色L*值和b*值、剪切力有显著差异(P<0.05).肌肉的剪切力与熟肉率、胶原蛋白含量、胶原蛋白溶解度、结缔组织滤渣含量和MFI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肉色几乎与各项肉质指标呈正相关,系水力呈负相关;pH值与粗脂肪、系水力呈正相关,与解冻滴水损失、水分和胶原蛋白含量呈负相关.[结论]部位因素对羊肉的粗蛋白、胶原蛋白含量、MFI、pH值、肉色、系水力和剪切力的影响较大.背最长肌的租蛋白、胶原蛋白含量、色度值、熟肉率和MFI较高,水分含量和剪切力较低,具有肉色鲜艳、肉质嫩等特点.不同部位羊肉理化性质与品质特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35~50kg无角陶赛特和小尾寒羊杂交二代母羔的生长、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年龄、体质量相近的杂交二代母羔(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18只,随机分为3组,即自由采食组(AL组)、80%自由采食量组(IR80组)和40%自由采食量组(IR40组),每组6只.当AL组中试验羊任意1只体质量达到50kg时进行屠宰,测定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各组织器官的质量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饲喂水平对平均日增质量和平均采食量有显著影响(P<0.05);生长性能和部分屠宰指标随饲喂水平的提高而升高,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AL组与IR80组和IR40组差异不显著(P>0.05),IR80组与IR40组差异显著(P<0.05);不同饲喂水平显著影响母羔内脏器官的生长与发育(P<0.05),但肝脏、头、蹄外其他组织器官质量占宰前活质量比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喂水平对无角陶赛特和小尾寒羊杂交二代母羔生长性能和主要生理器官的发育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卵巢摘除对放牧育肥布耶盐山羊生长激素(GH)水平、育肥性能及羊肉品质的影响,为在我国藏北牧区开展扎布耶盐山羊短期育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择90只体重相近的2岁龄扎布耶盐母山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卵巢摘除试验组,试验期间两处理组母羊均按当地牧民习惯自由放牧,夜间不予补饲.在卵巢摘除后第0、7、14、21、28、35、42、49和56 d上午9:30空腹称重并颈静脉采血,分析血清GH水平变化情况;饲养56 d后,每组随机屠宰10只母羊,测定其屠宰性能(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及羊肉品质(剪切力、pH、蒸煮损失、色度及脂肪、蛋白质、水分、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胆固醇及6种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从卵巢摘除后第7 d开始至试验结束,母羊血清GH水平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下同);卵巢摘除后前7 d,母羊体重略有下降,此后体重增重稳定增长,至试验结束时平均体重为32.93 kg/只,极显著高于对照组(29.41 kg/只).卵巢摘除扎布耶盐母山羊的胴体重(14.29 kg/只)、屠宰率(43.38%)、净肉重(10.48 kg/只)和净肉率(131.82%)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背最长肌的剪切力、失水率和蒸煮损失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羊肉红度a*显著降低(P<0.05,下同);羊肉脂肪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水分含量显著降低;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ΣSFA)显著低于对照组、单不饱和脂肪酸(ΣMUFA)显著高于对照组;必需氨基酸(EAA)和总氨基酸(TAA)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赖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背最长肌中维生素E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他维生素含量则无明显变化;背最长肌硒含量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铁和镁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锌含量较对照组略有下降.[结论]摘除2岁龄扎布耶盐母山羊的卵巢能有效提高其血清GH水平,促进肌肉组织生长发育,尤其是经短期育肥后,扎布耶盐山羊的屠宰率、净肉重和净肉率提高,羊肉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限饲对猪皮下各脂肪层脂肪沉积及胴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增加猪的胴体瘦肉比例,采用超声波测膘技术,研究限饲对猪背膘各脂肪层生长的影响,以及背膘各脂肪层厚度与胴体蛋白质和脂肪沉积的相关程度。试验猪39头分3组;自由采食组、92%限饲组和85%限饲组,试验期86d。结果:随采食量降低,日增重下降,饲料转化率明显改善。限饲使狸外层背脂和中层背脂厚度变薄,92%和85%限饲组猪中层背脂厚度分别为自由采食组的89.8%和81.3%,采食量对沉背脂厚度没有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自然放牧条件下青海黑藏羊的肉品质特征及性别间的差异,选取12月龄放牧青海黑藏羊母羊、公羊和羯羊各5只,测定分析其屠宰性能、背最长肌的肉品质指标及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2月龄放牧青海黑藏羊屠宰率为41.05%,背最长肌的pH处于鲜肉范围,熟肉率为54.44%,含有锌、硒等元素,鲜味氨基酸含量达38.40%,共检测到32种脂肪酸,均含有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3系列脂肪酸;性别对青海黑藏羊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此外,羯羊色度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母羊,背最长肌的总氨基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母羊和公羊,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母羊,苏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公羊;母羊背最长肌中铁和硒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公羊和羯羊;公羊背最长肌的粗灰分和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羯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母羊。上述结果表明,放牧青海黑藏羊母羊肉的矿物元素含量更高,公羊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羯羊在肉色和氨基酸含量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饲养、屠宰试验和胴体组成测定,探讨了羧酸吡啶铬对生长肥育猪肥育性能、胴体组成和肉质的影响。对杜长大杂种猪分别饲喂含0,200,400μg·kg-1羧酸吡啶铬的日粮,测定其结果表明:羧酸吡啶铬显著地降低了猪的采食量和料重比,并有提高日增重的趋势;它可以使猪的瘦肉率、眼肌面积、最长肌和半腱肌的重量明显提高,脂肪率和背膘厚显著下降。此外,羧酸吡啶铬可增加猪背最长肌中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RNA含量及RNA/DNA比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不同补饲水平对湘东黑山羊羔羊屠宰及肉质性状的影响,选用1.5~2.0月龄的湘东黑山羊24只,随机分成3组,进行2个月的试验,试验Ⅰ,Ⅱ,Ⅲ组每只分别补饲精料100,200,300g/d.结果表明,1)Ⅰ组羔羊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分别比Ⅱ,Ⅲ组提高8.57%,l4.28%和5.64%,7.79%(P〈0.05),屠宰率、眼肌面积也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Ⅰ组羔羊羊肉失水率和贮存损失分别低于Ⅱ组20.4%,26.4%和Ⅲ组23.15%,27.50%(P〈0.05),且随着补饲水平的提高,羊肉色泽加深,肌间脂肪沉积加速,熟肉率下降.多项指标综合表明,补饲水平Ⅰ最适合湘东黑山羊的饲喂,Ⅰ组羔羊除增长速率快、肉质好外,还表现出了瘦肉率、熟肉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对姜曲海猪背最长肌组织学特性和肉质性状进行调查与鉴定,并分析了二者相关性.结果表明:姜曲海猪背肉质优良,其最长肌的肉色、大理石纹、剪切力和肌内脂肪指标与对照组杜长大杂种猪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姜曲海猪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分别是55.4μm和2 330.7μrm2,均远远小于杜长大杂种猪,统计显示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肌纤维直径与剪切力的相关系数最大(P<0.05),肌纤维直径越粗肌肉嫩度越差;肌纤维密度随肌纤维直径而变化,肌纤维直径越粗,单位面积肌纤维密度越低,且与肌肉嫩度呈显著性相关(P<0.05),肌纤维密度越大肌肉嫩度越好;肌纤维直径与肌内脂肪和大理石纹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果显示了姜曲海猪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密度与肉质性状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不同日粮水平和成熟时间对牛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3组未去势公牛分别采用不同日粮水平饲养并按照标准的屠宰工艺屠宰,对具有代表性的牛肉切块(背最长肌、腰大肌、半膜肌、臀中肌、臂三头肌、半腱肌)的质量指标如滴水损失、pH值、颜色、蒸煮损失、剪切力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日粮水平下牛肉pH值偏高(P<0.05),除腰大肌、臀中肌、臂三头肌的剪切力差异显(P<0.05)外,对其余各项指标的影响不显。成熟时间除了对牛肉的pH值无影响外,对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影响(P<0.05),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牛肉的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呈增加的趋势,而剪切力、颜色得分呈降低趋势。牛胴体主要分割切块对成熟时间的反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的肉质性状及其发育性规律,为选育优质肉羊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80,120,160和200日龄的雄性滩羊33只、蒙古羊31只、小尾寒羊34只,屠宰后取其背最长肌测定剪切力、失水率、大理石纹评分和pH。【结果】3个供试绵羊品种背最长肌的剪切力随日龄增加而增大;大理石纹评分和失水率随日龄增加而减小;pH值在滩羊和小尾寒羊背最长肌中呈波动变化,在蒙古羊背最长肌中则随日龄增加而减小。3个绵羊品种中,蒙古羊背最长肌的肉嫩度、失水率、大理石纹评分及pH最高,滩羊的肉嫩度和pH在3个品种中最低,小尾寒羊的失水率和大理石纹评分在3个品种中最低。供试绵羊背最长肌的肉嫩度在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日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供试绵羊背最长肌的失水率、大理石纹评分及pH在不同日龄和品种间均差异显著(P<0.05)。整体而言,绵羊背最长肌的剪切力与失水率呈强负相关(r=-0.535,P<0.01),大理石纹评分与失水率(r=0.403,P<0.02)、pH值(r=0.369,P<0.05)间均呈正相关。【结论】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背最长肌肉质性状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蒙古羊背最长肌的肉嫩度和多汁性在3个品种中最优;大理石纹评分、失水率和pH对肉嫩度均具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目前在畜牧业中广泛存在的营养供给不能满足动物需要或者营养供给过剩造成的饲料资源浪费等问题,以20~35 kg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1代公羔为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解析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由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组成。在消化代谢试验中,将12只试验羊随机分为自由采食、70%采食量以及50%采食量3个组,采用全粪尿收集法得到3个采食量水平的ME值、蛋白质和能量消化率,并利用比较屠宰试验分3期进行屠宰测定,将得到的数据建立系列数据模型,最终推算出营养需要量。结果显示:维持净能(NEm)需要量为46.3 kcal/kg0.75、维持代谢能(MEm)需要量为112.0 kcal/kg0.75、维持净蛋白质(NPm)需要量为1 009±98 mg/kg0.75,20~35 kg日增重300 g的公羔生长净能需要量为2.58~5.42 MJ/d、日增重300 g的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为111~129 g/d。本研究结果确定了该品种肉羊育肥期前半阶段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为该品种肉羊营养的科学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苞叶为粗饲料背景,研究不同精饲料饲喂水平下育肥山羊对粗饲料的自由采食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品种一致、体质量接近的120日龄断奶羔羊,投喂精饲料100、200、300、400 g/(头·d),分别记为A、B、C、D组,各试验组自由采食玉米苞叶。试验结果看出,在以玉米苞叶为粗饲料背景下,C组精饲料水平,即300 g/(头·d)对育肥山羊粗饲料自由采食量及其干物质采食量占体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低精料补饲水平下,育肥山羊对粗饲料自由采食量及总干物质采食量最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以玉米苞叶等秸秆类粗饲料育肥山羊对精饲料依赖度高。  相似文献   

19.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不同品种山羊氮平衡和生产性能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两种蛋白质水平日粮(分别为9%和16%)对16只山羊(8只绒山羊和8只安哥拉山羊)进行6周饲养试验和氮平衡试验。结果表明,干物质采食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两品种山羊相似,氮的存留及血液生化指标两品种间也无显著差异。山羊采食16%蛋白质水平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和体重增长显著高于采食9%蛋白质水平日粮,氮的存留也显著增加(P<0.01);血液中生化指标除尿氮显著增加(P<0.01),T3和T4含量减少(P<0.01和P<0.05)外,其他生化指标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无显著差异。采食16%蛋白质水平日粮,安哥拉山羊马海毛纤维产量提高31.1%(P<0.05)。随毛纤维产量增加,毛纤维长度和细度发生变化(P<0.05);绒山羊毛纤维总重、绒毛长度和细度不受日粮蛋白质水平影响,山羊绒生长不同于马海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水平对猪的背最长肌肌糖原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方法】选择12对初始体重为(61.16±4.13)kg的高坡猪和"杜×长×太"三元杂交猪(DLT),随机分成4个处理,饲喂不同营养水平NRC(2012)和中国猪饲养标准(2004)配制的全价饲料,试验猪平均体重达90 kg时屠宰。【结果】高坡猪的背最长肌肌糖原含量和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DLT(P0.01),而背最长肌中快速酵解型肌纤维MyHCIIb含量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低于DLT(P0.01);饲粮营养水平升高极显著降低了高坡猪和DLT最长肌肌糖原含量(P0.01),极显著升高了高坡猪和DLT最长肌中快速酵解型肌纤维MyHCIIb含量(P0.01)。【结论】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的背最长肌肌糖原含量和肌纤维类型均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肌糖原含量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