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蛋白质性状的遗传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9个小麦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20个组合,对小麦蛋白质性状遗传组成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沉降值、湿面筋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非加性效应为辅:干面筋主要受非加性显性效应影响,同时也受到一定加性效应的影响.不同亲本不同组合的GCA和SCA差异较大,在优质小麦育种中应根据不同育种目标选配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黑龙江省80-90年代审定的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0年代的小麦品种比80年代小麦品种在产量、容重、千粒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湿面筋和沉降值提高的最快。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的品质比中熟品种的品质好,但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的产量比早熟品种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用SDS-PAGE法鉴定了32个小麦品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了其与SDS沉降值及面粉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亚基对SDS沉降值的影响较大,其中,G1u-B1控制的亚基7十8优于7,Glu-A1控制的亚基1或2优于Null,亚基数目多的优于亚基数目少的。亚基与蛋白质含量间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4.
杂种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3种新型不育系选配的6个强优势组合的部分品质性状,并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为对照,分析了杂种小麦的品质状况。结果表明,杂种小麦(组合)的品质性状因组合而异。6个杂种小麦的籽粒性状的平均值与对照纯系品种的平均值接近,有的杂种组合的容重略低于对照优质纯系品种。就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而言,有的组合接近或超过了对照优质小麦品种的平均值。面包烘烤实验的结果也表明,有的杂种小麦如Ven型杂交种  相似文献   

5.
选用不同面筋强度的小麦样品,分析了样品放置时间,实验室温度,样品粉碎粒度等试验绎Zeleny和SDS沉降值的影响充及两种沉降值与小麦性状关系的研究。以期为Zeleny和SDS沉降试验标准伦及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和品质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粘、易、偏和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籽粒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具有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易变山羊草(Ae.variabilis)、偏凸山羊草(Ae.ventricosa)和二角山羊草(Ae.bicornis)异源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以下简称粘、易、偏和二角型)组配成不同组合的杂种小麦,研究了这4种不育系细胞质源对杂种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它们所配制的杂种小麦在千粒重、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籽粒硬度等性状上均高于具有普通小麦细胞质的相同核型杂种小麦,尤其粘、易、偏型某些组合在千粒重、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等性状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利用这4种不育系很有希望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杂种小麦,其细胞质亦可作为改良常规小麦品种品质的细胞质源。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旨在明确小麦新品系的品质性状,并为发掘具有优异品质性状的材料提供参考。以170份自育高代品系,以及1份栽培品种周麦18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对小麦籽粒水分、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以及容重进行检测分析,并对6个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水分含量平均值为12.64%;粗蛋白质含量变幅为9.62%~17.21%;湿面筋含量变幅为21.29%~36.52%;沉降值变幅为11.13~41.82 mL;硬度变幅为49.46%~75.06%;容重变幅为758.18~849.45 g/L。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容重与水分含量、硬度与沉降值、容重与粗蛋白含量、容重与湿面筋含量、容重与沉降值呈极显著负相关;沉降值与水分含量、湿面筋含量与水分含量、沉降值与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与粗蛋白含量、沉降值与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与水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类群Ⅰ包含7个品系,类群Ⅱ包含19个品系,类群Ⅲ包含41个品系,类群Ⅳ包含79个品系,聚为类群Ⅴ包含24个品系。该研究为选育优质小麦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选用了安徽省近年来推广的20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试验条件下,分析了小麦品种主要品质参数的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SDS沉降值、湿面筋、容重、蛋白质、硬度的品种间方差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该试验所选用20个品种的容重平均值为778.5 g/L,变幅为761~789 g/L;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13.2%,变幅为11.2%~15.7%;面粉湿面筋含量的平均值为31.6%,变幅为26.8%~36.5%;SDS沉降值的平均值为45.1 mL,变幅为30.3~52.1 mL;硬度的平均值为55.6,变幅为39.1~69.7。  相似文献   

9.
杂种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种新型不育系选配的6个强优势组合的部分品质性状,并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为对照,分析了杂种小麦的品质状况。结果表明,杂种小麦(组合)的品质性状因组合而异。6个杂种小麦的籽粒性状的平均值与对照纯系品种的平均值接近,有的杂种组合的容重略低于对照优质纯系品种。就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而言,有的组合接近或超过了对照优质小麦品种的平均值。面包烘烤实验的结果也表明,有的杂种小麦如Ven型杂交种92F8328的品质性状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染色体对衍生高代品系的品质效应,为山西中部麦区培育含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PA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分析了70个含纯合6VS·6AL易位染色体的小麦高代品系及8个相应亲本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结果]绝大多数高代品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低于双亲,说明T6VS·6AL易位染色体对上述3个品质性状有一定的负向效应。参试T6VS·6AL高代品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在不同组合间表现趋势不一致,而且同一组合的不同品系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别。[结论]在组合配置时要考虑亲本的影响,同时注重对品质性状的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1.
历经3年,对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的5071份小麦遗传资源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与面包烘烤品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亚基组合共118种,在中国材料中发现90种,其中所含优质亚基5+10的比例只有国外材料的1/3,在部分品种中发现2、5、8、10、12等亚基单独出现,另在一个品种Glu-B1位点上发现一种新型基组合6+9,依据各亚基对译伦尼沉降值,粉质仪评价值及面包评分3个性状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小麦主要栽培品种(系)的品质现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对 1999年山西省种植的或参加区试的 31个小麦品种 (系 )进行了品质测试 ,各性状的平均值为 :千粒重 36 0g ,容重 76 9 5g/L ,角质率 58 7% ,出粉率 6 1 0 % ,蛋白质含量 13 7% ,湿面筋 4 4 3% ,干面筋 14 5% ,沉降值 36 6ml。参照小麦品质分类标准 ,目前山西省种植的小麦品种的容重、出粉率、沉降值中等 ,蛋白质和面筋含量较高 ,但面筋质量较差 ,大多小麦品种属于中力小麦 ,个别品种达到强力小麦标准 ,无弱力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以糯小麦和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若干品质性状间的差别。结果表明,与供试的普通小麦品种(系)相比较,糯小麦的子粒硬度、容重、吸水率、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和出粉率等品质性状平均值均低于普通小麦,但糯小麦的子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高于普通小麦。对3个供试的糯小麦比较分析,硬度、沉降值、稳定时间等品质性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氮素供应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于1995-1996年选用了弱筋、中筋和三种类型6个小麦品种,在生产上3个关键施肥时期供氮,研究氮素供应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弱筋和中筋小麦品种,在每公顷施纯氮135-270kg范围,随施氮量蛔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均显著同步增长;强筋小麦品种 粒产量在每公顷施纯氮135-270kg无显著差异,蛋白质呈和SDS沉降值在每公顷施纯氮135-202.5kg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贵紫系列小麦的加工品质,明确其适宜加工的产品。[方法]对27个遗传性稳定的贵紫特色小麦和3个普通小麦品种进行了湿面筋含量、干面筋、沉降值、蛋白质含量测定,结合食品加工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表明,30个小麦品种(系)湿面筋含量变幅为22.19%~38.87%,根据国家标准按湿面筋含量划分,有9个属于高筋小麦(≥32.0%),9个中筋小麦(28.0%~32.0%),12个弱筋小麦(28.0%);贵紫小麦沉降值变幅为3~44 ml,按沉降值划分无强筋粉小麦(≥45 ml),9个中筋粉(30~45 ml),21个弱筋粉(30 ml),表明贵紫小麦面筋强度普遍较弱;贵紫小麦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3.4%~17.8%,平均15.7%,有22个小麦品系蛋白质含量高于15%,说明贵紫小麦营养价值较高。相关分析表明,小麦沉降值与湿面筋之间呈非线性显著负相关(R=-0.380),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呈显著正相关(R=0.485),蛋白质含量与沉降值呈显性负相关(R=-0.432)。[结论]在面食加工业中贵紫系列小麦可加工面条、馒头,部分小麦品系可试制饼干、蛋糕,不适合加工面包产品。此外,贵紫系列小麦可在八宝粥等营养价值较高的产品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种间籽粒品质性状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25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分析了它们的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Zeleny沉降值表现及4项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硬度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也分别与沉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间相关不显著。将被测品种按面筋强度分为强、中、中下和弱4个等级,不同的等级中,各性状的相关性又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此外,各品种小麦硬度的变幅是7 5%~81 4%,变异系数为33 71%;蛋白质含量的变幅是9 9%~16 9%,变异系数为9 39%;湿面筋含量的变幅是3 6%~93 2%,变异系数为62 28%;沉降值的变幅是16 5~51 7ml,变异系数为27 93%。这些品种中多数为硬质麦,蛋白质含量中等,湿面筋含量较高,但也有部分材料湿面筋含量非常低,沉降值中等偏低。  相似文献   

17.
综合栽培技术对小麦籽粒品质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文组合设计,研究氨肥、磷肥、密度、追氮时期多因素对几个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容重、角质率等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一定范围内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角质率调控作用较大,对容重、SDS沉淀值作用较小;施磷量与SDS沉淀值呈正相关,而与角质率呈负相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湿面筋含量呈二次曲线关系;追施氨肥时期对湿面筋含量、籽粒蛋白质含量有一定影响;而密度对品质的调控效果不如其它因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1-2014年审定的124个小麦品种的加工品质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有利于全面认识四川小麦加工品质现状,为下一步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标准GB/T17320-2013,分析区试中各个品种在四川省井研县和荣县加工品质参数的平均值。【结果】124个品种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m L)和稳定时间(min)的均值分别为13.98±1.08、29.18±4.16、33.72±9.41和3.79±2.01。审定品种的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值较高,达到中强筋并接近强筋水平。Zeleny沉降值均值处于中筋水平。稳定时间均值偏低,接近弱筋水平。达到优质强筋、中强筋、中筋和弱筋标准的品种分别有2、6、41和5个,占审定品种的1.61%、4.84%、33.06%和4.03%。达到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品种的稳定时间均偏向标准的下限。以2001-2005、2006-2010和2011-2014三个时间段分析品种的品质参数,发现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平均值递减。粗蛋白含量从14.19%递减到13.78%;湿面筋含量从31.68%递减到27.70%。沉降值和稳定时间随时间递增,沉降值从30.07 m L递增到36.88 m L,稳定时间从3.42 min增加到4.31 min。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审定品种按以上四项品质指标聚为五类,各种筋力水平的品种可被清晰分开。【结论】四川省审定小麦品种在井研和荣县的品质表现以中筋为主,但稳定时间偏低,延长稳定时间有发展强筋和中强筋小麦的潜力,降低蛋白质含量具有发展弱筋小麦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陕优225等16个品种及3个组合杂种后代分离材料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与面包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普通小麦中罕见的Glu-B1编码来基14+15象Glu-D1编码亚基5+10一样,对面包品质有重要贡献,存在于陕优225、小偃6号等优质品种中。  相似文献   

20.
利用ESISA技术,成株期病级和产量组成,评估了9个小麦品种--BWQ155,Taber,Butte,Columbus,Oslo,Ketepwa,Grandin,Minto和Laura对小麦条点花叶病毒(WS-MV)的抗病性,结果表明,BW155、Taber的抗病性最好,Laura为高感品种,在抗WSMV鉴定中,以病级、产量损失率或ELIS测定值为指标具有一致性,三者高度相关,但以ELISA测定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