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抑制地涌金莲花在加工过程中褐变的方法。【方法】首次采用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CaCl_2、EDTA-2Na 4种护色剂对地涌金莲进行护色处理,研究护色剂质量浓度和护色时间对地涌金莲花的色差值、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变化。【结果】4种护色剂的护色效果的变化趋势为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CaCl_2EDTA-2Na,柠檬酸和CaCl_2的最适护色质量浓度为0.3%,D-异抗坏血酸钠为0.35%;4种护色剂的最适护色时间为2 h;单一柠檬酸的护色效果优于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复合护色剂的护色效果;0.3%柠檬酸处理2 h对PPO活力的抑制率高达96.67%,对POD活力的抑制率高达91.71%。【结论】0.3%柠檬酸处理2 h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抑制地涌金莲花加工过程中褐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法优化软包装莲藕片护色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松  伍玉菡  陈敏  宋亚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34-136,144
[目的]研究软包装莲藕片的护色工艺,为莲藕片软包装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莲藕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护色工艺进行优化。选择不同浓度的柠檬酸亚锡二钠、焦亚硫酸钠、植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为护色剂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每种护色剂对贮藏期内莲藕片褐变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褐变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莲藕片的护色液配方。[结果]软包装莲藕片在贮藏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褐变,4种护色剂均能有效抑制莲藕片的褐变。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软包装莲藕片的复合护色剂配方,具体配方为柠檬酸亚锡二钠300 mg/L,EDTA二钠150 mg/L,植酸200 mg/L,焦亚硫酸钠100 mg/L。[结论]该研究可为抑制莲藕贮藏和加工过程中褐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对马铃薯生全粉颜色进行保护,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马铃薯生全粉加工过程中的护色时间和不同护色剂的添加量对马铃薯生全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护色时间为40 min,以0.6%柠檬酸+0.25%L-半胱氨酸+0.6%抗坏血酸作为复合护色剂,对马铃薯生全粉加工过程中的褐变情况可以进行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海红果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褐变的问题,开发海红果无硫护色剂,选取护色剂柠檬酸、L-半胱氨酸、氯化钠为影响因子,以海红果的褐变度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 Expert V8 试验设计,构建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护色剂对海红果色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L-半胱氨酸>氯化钠>柠檬酸,复合护色剂的最优配方为0.06% L-半胱氨酸、1.68% 氯化钠、0.64% 柠檬酸,在此条件下,加工的海红果护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一、抗褐变及灭菌防腐.其药剂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抗坏血酸等.抗马铃薯褐变,次氯酸钠的最有效浓度为17.5×10-6浸泡液,pH值为4,浸泡时间5分钟以上;次氯酸钙的有效浓度也是17.5×10-6,但浸泡护色效果不受溶液的pH值的限制.抗坏血酸护色的最有效浓度为0.3%.2-磷酸-抗坏血酸是新开发的效果良好的非硫护色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种护色剂对软包装松口蘑的护色效果。[方法]以维生素C、二氧化氯和亚硫酸钠为护色剂,对软包装松口蘑进行护色效果对比试验。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添加量、温度和时间对维生素C护色效果的影响,并对3个影响因素用响应面法建立相关模型,确定维生素C护色的最佳条件。[结果]3种护色剂的对比试验表明,维生素C的护色效果好,而二氧化氯与亚硫酸盐不适用于松口蘑的护色。响应面法优化试验表明,维生素C的最佳护色条件确定为:将盐渍原料投入菇重3倍的清水中,按菇重9.2 g/kg比例加入维生素C,加热至91℃护色20 min,然后脱盐,可取得理想护色效果。[结论]维生素C在松口蘑护色中对控制非酶褐变效果明显,护色效果好,作用时间长。  相似文献   

7.
一、抗褐变及灭菌防腐。其药剂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抗坏血酸等。抗马铃薯褐变,次氯酸钠的最有效浓度为17.5×10~(-6)浸泡液,pH值为4,浸泡时间5分钟以上;次氯酸钙的有效浓度也是17.5×10~(-6),但浸泡护色效果不受溶液的pH值的限制。抗坏血酸护色的最有效浓度为0.3%,2——磷酸——抗坏血酸是新开发的效果良好的非硫护色剂。  相似文献   

8.
研究一种在山药制品加工过程中防止褐变复合食品添加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通过感官评定来确定最佳配方.以市售新鲜山药为主要原料,分别研究了柠檬酸、燕麦提取物、抗坏血酸这些常用护色剂对防止山药加工过程中褐变的情况,选择以柠檬酸和D-异抗坏血酸钠为护色剂.在考虑时间的基础上,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了山药的最佳护色方法,即:0.3%柠檬酸,0.1%D-异抗坏血酸钠溶液浸泡45 min,有效的防止山药后续加工过程中的褐变.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加工中护色剂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抗坏血酸、半胱氨酸、柠檬酸、氯化钙4种试剂作为马铃薯加工的护色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褐变度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护色剂配方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配方组成为:0.3%的抗坏血酸、1.0%的半胱氨酸、0.2%的柠檬酸、0.15%的氯化钙。用此配方进行马铃薯的护色可使其褐变度降低至0.173。  相似文献   

10.
以 K9、冰心,红勋3个高酸海棠品种为材料,对果实中与褐变相关的褐变度(ΔOD 值)、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对褐变度较高的红勋和冰心2个品种海棠果进行榨汁,采用4种不同护色剂(氯化钠、柠檬酸、维生素 C、偏重亚硫酸钾)对果汁进行护色。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海棠果汁的ΔOD 值、PPO活性和总酚含量不同,其中红勋海棠果汁的ΔOD 值、PPO 活性和总酚含量显示较高,且褐变度与 PPO 活性及总酚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冰心;不同护色处理对2个品种海棠果汁褐变的抑制效果各异,制汁时对冰心用4 g/L维生素 C、红勋用12 g/kg 的柠檬酸处理有较好的护色效果。  相似文献   

11.
菠萝心果脯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菠萝心原料,对影响菠萝心果脯品质的烫漂、硬化、护色、真空渗糖、糖煮、浸糖和干燥等关键工艺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菠萝心果脯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烫漂时间10min,温度95℃;护色剂采用0.5%的柠檬酸,时间20~30min;用0.3%的氯化钙溶液浸泡4h;糖液配置用50%的白砂糖和0.15%的柠檬酸;真空度在-0.085MPa,维持真空时间30min;糖煮5min并浸糖12h;在60℃下干燥10h。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果汁柠檬干的护色工艺。[方法]采用不同的果实切片厚度、处理温度及护色剂处理果汁柠檬干,研究其对果汁柠檬干褐变度的影响。[结果]保护柠檬干色泽的最佳条件为选择3 mm切片,处理温度宜控制在70℃,不同护色剂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柠檬酸2.0%、L-半胱氨酸0.3%、CaCl21.5%、植酸2.0%,其护色效果表现为柠檬酸>L-半胱氨酸>CaCl2>植酸。[结论]采用适宜的果实切片厚度、处理温度及护色剂能有效延缓和阻止果汁柠檬干的褐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有效抑制白蘑菇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提高护色效果,改善白蘑菇的加工品质。[方法]研究了不同漂烫和护色液处理对白蘑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护色液对白蘑菇热加工处理后非酶褐变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白蘑菇多酚氧化酶的耐热性较差,100℃加热2 min可以基本钝化白蘑菇中PPO的活性;L-半胱氨酸和柠檬酸对白蘑菇中的PPO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柠檬酸及其组合对非酶褐变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37℃放置3 d后褐变抑制率为64%~81%,7 d后褐变抑制率为55%~66%,可作为白蘑菇加工产品的较好护色剂。[结论]研究可为高品质白蘑菇加工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4.
洪文龙  纪韦韦  贾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39-11040,11142
[目的]寻找出适合做板栗浆液护色剂的产品。[方法]研究了VC、EDTA-2Na和柠檬酸3种护色剂对板栗浆液颜色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选出了最适的浓度比例。[结果]经过试验,3种护色剂对板栗浆护色效果为VC>EDTA-2Na>柠檬酸,护色液的最佳配置比例为柠檬酸0.11%,VC0.7%,EDTA-2Na 0.02%。[结论]试验得出的复合护色剂对板栗浆的护色效果显著,可很好地控制板栗浆的褐变。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豌豆泥易褐变以及护色剂(碳酸氢钠)引起的口感问题,通过对柠檬酸、维生素C、L-半胱氨酸的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多指标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对护色效果进行综合选优。结果表明:在100℃沸水中烫漂1 min,0.02 mL 10%柠檬酸+0.02 mL 10%维生素C+0.08 mL 10%L-半胱氨酸处理20 min复合处理,豌豆泥总色差ΔE*为0.33(微小色差,感觉轻微,5分),pH值为6.01(4分),感官评价为新鲜豆香带生味(5分)、生涩味(5分)、豆绿色(5分),总分为24分,整体品质优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护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龙山县鲜卷丹百合3~4层鳞茎外片(采取人工拨片的方式由外向内取材)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复合护色剂配方为柠檬酸0.8%、半胱氨酸0.25%、抗坏血酸0.3%;并选取热烫时间、护色时间、鼓风干燥温度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法试验,以色泽L值为评价指标,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为热烫时间8 min、复合护色剂护色时间30 min、鼓风干燥温度69℃,在该条件下百合粉色泽L值的理论值为87.27,试验均值为87.15,达到了理论值的99.9%,抑制褐变的效果良好,说明获得的百合粉最优加工工艺参数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王蕊  庄平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7):120-123
为了提高洋姜泡菜的品质,以色泽和脆性为指标,研究温度、pH值、灭酶温度以及抑制剂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洋姜去皮时应选择在低于10℃的环境中进行;洋姜切片护色时可选择酸性抑制剂调节pH值介于4~5,达到改善色泽与口感的作用;洋姜泡菜加工不适宜采用漂烫灭酶,分装后灭菌温度应低于90℃;在洋姜切片护色与拌料中可添加抑制剂来阻止酶促褐变,特别应利用含Ca2+抑制剂抑制褐变,提高产品的脆度,以添加0.4%CaCl2为佳。  相似文献   

18.
低糖板栗脯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板栗为原料制作低糖板栗脯,在煮制加工过程中添加护色剂护色,并用可食性膜在烘干前包裹板栗防止破碎。结果表明:护色剂大大降低了板栗褐变的程度,可食性膜对防止破碎效果明显;得出护色液的最适配比为:0.9%EDTA-2Na,2%柠檬酸,1%亚硫酸氢钠;采用1%壳聚糖制成的可食性膜来包裹板栗脯,赋予板栗脯一定的光泽,提高板栗脯的商品性状。  相似文献   

19.
有机婴幼儿果蔬泥是以有机果蔬为原料,经一系列加工工艺制得可在常温下保存且适于6月龄以上婴幼儿的辅助食品。比较了单独采用护色剂浸泡护色、单独热处理、浸泡护色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对苹果和梨的果泥护色效果。结果表明:苹果和梨分别用1.5%食盐浸泡10、5 min后用蒸汽处理8 min的护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有机婴幼儿果蔬泥是以有机果蔬为原料,经一系列加工工艺制得可在常温下保存且适于6月龄以上婴幼儿的辅助食品。比较了单独采用护色剂浸泡护色、单独热处理、浸泡护色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对苹果和梨的果泥护色效果。结果表明:苹果和梨分别用1.5%食盐浸泡10、5 min后用蒸汽处理8 min的护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