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鸡的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为鸡肉品质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选用常规方法对隐性白羽肉鸡、安卡鸡、文昌鸡、北京油鸡、清远麻鸡5个不同品种鸡肉的pH、肉色、失水率、剪切力、肌内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不同品种鸡肉品质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5个品种鸡肉品质进行评价,并通过品尝评价法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因子,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72.721%,第2主成分为12.582%,第3主成分为9.106%,第4主成分为5.59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100%,且特征值均大于1,包含了鸡肉37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利用这4个新的综合指标来替代原来的多个复杂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了鸡肉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模型进行肉品质得分评价的结果是:清远麻鸡北京油鸡文昌鸡隐性白羽肉鸡安卡鸡,地方品种鸡肉质均优于快大型白羽肉鸡。5个品种鸡肉质的品尝得分排名为:清远麻鸡北京油鸡文昌鸡隐性白羽肉鸡安卡鸡。由此得出,经由主成分分析,从37项原始指标提取出4个主成分,反映了原所有肉质指标包含的全部信息;清远麻鸡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北京油鸡、文昌鸡,隐性白羽肉鸡、安卡鸡,结果与品尝评价结果一致。基于主成分法对不同品种鸡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是客观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MYH10基因在不同鸡种不同组织器官间的表达差异,试验利用定量PCR方法检测了MYH10基因在白羽肉鸡、大恒699肉鸡、藏鸡不同组织器官(胸肌、腿肌、下丘脑、垂体)、不同生长阶段(2周龄、6周龄、10周龄)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2周龄,白羽肉鸡公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P0. 05),白羽肉鸡母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其他鸡种(P0. 01),藏鸡公母鸡腿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鸡种(P0. 01);在6周龄,白羽肉鸡公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P0. 05),藏鸡母鸡胸肌和腿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和白羽肉鸡;在10周龄,藏鸡公母鸡胸肌中MYH10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鸡种(P 0. 01)。说明MYH10基因参与了鸡肌肉组织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PGC-1β基因在鸡骨骼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慢生型清远麻鸡和速生型隐性白羽鸡的比目鱼肌(主要含慢肌纤维)和趾长伸肌(主要含快肌纤维)PGC-1βm RNA的发育性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清远麻鸡从0~9周龄,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的PGC-1βm RNA表达均呈"W"的趋势,比目鱼肌在0周龄时表达最高、5周龄时表达最低,趾长伸肌在9周龄时表达最高、7周龄时表达最低;隐性白羽鸡比目鱼肌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表达趋势,1周龄时出现峰值、7周龄时表达最低,趾长伸肌在3周龄时表达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周龄(P0.05),其他各周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周龄清远麻鸡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PGC-1βm RNA表达水平低于隐性白羽鸡。结果提示,鸡骨骼肌PGC-1βm RNA表达发育模式具有品种、年龄和表型特异性,并可能与肉品质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文昌鸡公鸡20只,10周龄时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进行手术去势,另一组不去势作为对照组。20周龄时测定各组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并测定血清血糖和总脂。结果表明:去势鸡的腹脂重、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活重、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显著高于公鸡(P0.05),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去势鸡与公鸡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鸡的胸肌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腿肌内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5),胸肌内水分含量、滴水损失、熟肉率、剪切力、p H值、肉色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鸡血清总脂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血糖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可明显提高文昌鸡公鸡的脂肪沉积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海南省两个地方鸡品种(儋州鸡、文昌鸡)胸肌和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试验选取1日龄文昌鸡和儋州鸡雏鸡各5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随机抽取165日龄儋州鸡和文昌鸡各20只(公母各半),分别测定胸肌、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儋州鸡与文昌鸡胸肌、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EAA)、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EAA/TAA)以及鲜味氨基酸(FAA)差异均不显著(P0.05)。儋州鸡胸肌十五碳酸(C15∶0)(P0.01)、腿肌十二碳酸(C12∶0)(P0.05)、十七碳酸(C17∶0)(P0.05)显著高于文昌鸡,文昌鸡胸肌、腿肌二十二碳五烯酸(C22∶5)极显著高于儋州鸡(P0.01),其余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在两个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儋州鸡与文昌鸡肌肉,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肉鸡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生长速度肉鸡产肉性能和肉品质差异,试验选取快速、中速和慢速型黄羽肉鸡(新广铁脚麻鸡、新兴矮脚黄鸡、瑶鸡配套系)以及817肉鸡进行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817肉鸡屠宰率最高,上市日龄短,肉质更嫩,产肉性能优于其他组肉鸡;瑶鸡配套系肉色相较其他肉鸡更鲜亮;817肉鸡滴水损失最小,而新兴矮脚黄鸡滴水损失较高,显著高于其他肉鸡(瑶鸡配套系母鸡除外)(P0.05);817肉鸡和新广铁脚麻鸡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新兴矮脚黄鸡和瑶鸡配套系(P0.05);瑶鸡配套系肌内脂肪含量最高,是817肉鸡肌内脂肪含量的2倍左右;3种黄羽肉鸡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817肉鸡,慢速型肉鸡肌苷酸含量相对较高。研究结果为鸡肉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拜城油鸡肌内脂肪沉积规律及其与肉品质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拜城油鸡肌内脂肪沉积规律及其与肉品质的关联性,试验选用250只1日龄拜城油鸡作为试验动物于相同饲粮和环境下进行饲养,分别于3、7、12、16周龄取其胸肌和腿肌,对肉品质与肌内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周龄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不断增加;16周龄胸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最高,且与3、7周龄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部位肌内脂肪相关分析可知,腿肌肌内脂肪含量与蒸煮损失呈正相关,其中与周龄、剪切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滴水损失、肉色呈现负相关(P0.05);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与肉色呈正相关,与周龄、剪切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p H值呈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拜城油鸡肌内脂肪含量随着周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肌内脂肪含量对肌肉的剪切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周龄固始鸡肉质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青年鸡与老龄鸡肉质特性的差异,分别测定20周龄和55周龄固始母鸡的屠体性状、肉品质、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以及肌纤维特性,比较青年鸡与老龄鸡的肉质特性。结果显示:55周龄固始鸡活重、屠体重、肌间脂带宽显著高于20周龄(P0.05),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显著低于20周龄(P0.05);55周龄胸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0周龄(P0.05),亮氨酸含量显著低于20周龄(P0.05),胸肌中其他17种氨基酸以及腿肌中18种氨基酸含量在两个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55周龄胸肌中油酸含量显著高于20周龄(P0.05),其他11种脂肪酸在两个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55周龄腿肌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20周龄(P0.05),肌纤维密度显著小于20周龄(P0.05)。结果表明,相对于20周龄,55周龄固始鸡脂肪沉积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试验随机选用1日龄的AA鸡、阉鸡(24日龄时进行阉割的广西黄鸡)、清远鸡、杏花鸡、胡须鸡、广西黄鸡、文昌鸡母鸡各60只,相同营养与饲养条件下饲养至上市日龄(AA鸡42日龄,其他品种120日龄),然后从每个品种随机选出10只进行屠宰测定其肉质。结果发现:1广西黄鸡和AA鸡肌肉45 min和24 h的亮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AA鸡和广西黄鸡红度(45 min)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胡须鸡红度(24 h)显著低于杏花鸡(P0.05),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文昌鸡肌肉黄度(45 min)显著低于AA鸡、清远鸡、胡须鸡、广西黄鸡(P0.05),阉鸡则显著低于文昌鸡和清远鸡(P0.05);文昌鸡肌肉黄度(24 h)则显著低于AA鸡和广西黄鸡(P0.05),杏花鸡和胡须鸡则显著低于广西黄鸡(P0.05)。2文昌鸡肌肉剪切力最低,且与AA鸡、阉鸡、清远鸡和胡须鸡差异显著(P0.05)。3清远鸡滴水损失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4清远鸡p H45 min显著低于AA鸡、杏花鸡、广西黄鸡和文昌鸡(P0.05),阉鸡则显著低于杏花鸡、广西鸡和文昌鸡(P0.05);广西黄鸡p H24 h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5除文昌鸡外,所有黄羽肉鸡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AA鸡(P0.05)。6广西黄鸡的肌苷酸含量则显著低于AA鸡(P0.05),而其他品种鸡的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AA鸡(P0.05)。7各品种肉鸡鸡肉感官评分总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广西黄鸡和文昌鸡的气味分值显著高于AA鸡(P0.05);杏花鸡、广西黄鸡和文昌鸡的风味分值显著高于清远鸡(P0.05);清远鸡和胡须鸡的嫩度分值显著低于AA鸡、杏花鸡和文昌鸡(P0.05);文昌鸡多汁性分值显著高于AA鸡、阉鸡、清远鸡和胡须鸡(P0.05)。综上所述,与白羽肉鸡相比,黄羽肉鸡肉色具有红度值高、亮度值低、肌苷酸含量高和肌内脂肪含量低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其肉品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比较白羽肉鸡、茶花鸡、茶花鸡2号肌肉氨基酸含量差异,选择达上市日龄的白羽肉鸡、茶花鸡和茶花鸡2号各30只(公、母各半),屠宰后取胸肌和腿肌,制成冻干粉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茶花鸡、茶花鸡2号胸肌和腿肌必需氨基酸(EAA)、苦味氨基酸(BAA)、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高于白羽肉鸡(P<0.05);茶花鸡胸肌鲜味氨基酸(UAA)含量显著高于茶花鸡2号(P<0.05),BAA含量显著低于茶花鸡2号(P<0.05);茶花鸡公鸡腿肌EAA、UAA、甜味氨基酸(SAA)、BAA、TAA含量显著高于茶花鸡2号(P<0.05),茶花鸡2号母鸡腿肌EAA、BAA含量显著高于茶花鸡(P<0.05)。性别对茶花鸡胸肌、腿肌和茶花鸡2号腿肌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3种鸡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基本符合人体理想蛋白质的要求,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值(SRC)均在70左右,具有较高的氨基酸营养价值。研究表明,茶花鸡、茶花鸡2号肌肉氨基酸含量优于白羽肉鸡,茶花鸡和茶花鸡2号之间差异较小,茶花鸡略优于茶花鸡2号。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玫瑰冠鸡肌肉营养价值和肉质风味,以良凤黄鸡和科宝肉鸡作为对照,分别测定其胸肌和腿肌中的氨基酸和肌苷酸(IMP)含量。结果表明:玫瑰冠公鸡胸肌、腿肌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科宝公鸡(P0.05),玫瑰冠母鸡胸肌的氨基酸总量极显著高于科宝母鸡(P0.01),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科宝母鸡(P0.05);玫瑰冠鸡和良凤黄鸡的E/T值、FAA/TAA值均高于科宝肉鸡;玫瑰冠公鸡的胸肌、腿肌IMP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科宝公鸡(P0.01);玫瑰冠母鸡胸肌IMP含量极显著高于良凤黄母鸡、科宝母鸡(P0.01),玫瑰冠母鸡腿肌IMP含量显著高于科宝母鸡(P0.05);玫瑰冠鸡的矫正肌苷酸(IMPc)含量高于良凤黄鸡和科宝肉鸡。综上所述,玫瑰冠鸡与良凤黄鸡、科宝肉鸡相比,肌肉营养更丰富、风味物质含量更高,结果为玫瑰冠鸡肉品质研究和种质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尼西鸡是云南省特色鸡种,为研究其与商品肉鸡肌肉营养成分及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mRNA表达的差异,选取20周龄尼西鸡和艾维茵肉鸡各20只,进行了肌肉营养成分含量和FAS基因表达量测定及差异分析,同时对粗脂肪含量与FAS基因表达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周龄时尼西鸡胸肌和腿肌中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艾维茵肉鸡(P0.05),粗脂肪、粗蛋白在腿肌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艾维茵肉鸡(P0.05),在胸肌中虽然高于艾维茵肉鸡,但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两个品种鸡胸肌与腿肌的粗脂肪含量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且20周龄时尼西鸡胸肌和腿肌中FAS基因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艾维茵肉鸡(P0.05);尼西鸡和艾维茵肉鸡粗脂肪含量与FAS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由此说明尼西鸡肌肉营养成分优于艾维茵肉鸡,且FAS基因可促进脂肪沉积,因此FAS基因可作为影响家鸡脂肪沉积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以矮小品系S2系鸡和隐性白羽鸡作为试验素材,采用q-PCR技术及SPSS分析软件,研究Fas相关因子1(Fas-associated factor 1,FAF1)在两个品种胚胎期至生长期骨骼肌发育中的差异性的表达模式及在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期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FAF1在两品种胚胎期胸肌组织的表达都显著高于出雏后其他发育时期(P0.05),但FAF1在S2系鸡整个胚胎期及出雏当天的表达都显著高于隐性白羽鸡(P0.05);在腿肌组织中,隐性白羽鸡中,在10日胚龄时FAF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胚龄(P0.05),并随胚龄的增加表达量逐渐下降,在6周龄时表达量显著低于2、4、8、16周龄(P0.05),S2系鸡中,10日胚龄时FAF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时期(P0.05),从胚胎期至出雏后6周表达量随周龄的增加逐渐减少。除6周龄外,FAF1在S2系鸡其他发育时期的表达都显著高于隐性白羽鸡。在鸡原代成肌细胞中,FAF1 mRNA 在分化期的表达显著高于增殖期(P0.05),并随诱导分化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升高。结果表明:FAF1 mRNA 表达呈现明显的品种和组织差异性,该基因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调控胸肌、腿肌发育过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调控肌肉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天津市不同品种鸡肉的营养特性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试验以天津市某大型超市出售的普通肉仔鸡肉和三黄鸡肉为研究对象,对其胸肌和腿肌肉品质进行测定和分析,同时利用气相色谱法对肌肉中ω-6 PUFAs和ω-3 PUFAs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腿肌中,普通鸡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三黄鸡(P0.05),三黄鸡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普通鸡(P0.05),蛋白质含量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胸肌中,三黄鸡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普通鸡(P0.05),脂肪、蛋白质含量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三黄鸡腿肌显著高于普通鸡腿肌和胸肌(P0.05),ω-6/ω-3值胸肌显著低于腿肌(P0.05),且普通鸡低于三黄鸡,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不同品种鸡胸肌、腿肌中脂肪、蛋白质及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均存在差异,在购买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京星黄鸡103肉鸡配套系是目前唯一含有北京油鸡血缘的黄羽肉鸡培育品种(配套系)。本研究选取京星黄鸡103肉鸡商品代和纯种北京油鸡各120只(公母各半),比较培育品种和纯种在屠体性能、肉品质和肌肉主要营养成分上的差异。试验鸡同批次孵化出雏,饲养管理条件和饲料营养水平均一致。分别于90和120日龄选取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鸡各20只屠宰,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京星黄鸡103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北京油鸡纯种(P<0.05),其中90日龄平均体重达1.48 kg,120日龄达1.88 kg,分别比纯种的高24.4%和24.5%;90日龄胸肌重和腿肌重比北京油鸡纯种分别提高24.5%和19.2%,120日龄的分别提高了30.7%和28.9%,但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90日龄京星黄鸡103胸肌肌内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5);胸肌脂肪酸中以硬脂酸和棕榈酸等饱和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京星黄鸡103商品代肉鸡与北京油鸡纯种相比生长速度较快,90日龄达中速型黄羽肉鸡标准,胴体载肉量提升,且基本保持了北京油鸡纯种的肌内脂肪含量高等优良肉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峨眉黑鸡屠宰性能与肉质性状及其与青脚麻鸡的差异,试验选择36周龄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进行了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同周龄青脚麻鸡相比,峨眉黑鸡拥有更大的体斜长、龙骨长、胸深和胫长,体型更大。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的屠宰率都达到了90%以上,全净膛率分别为(63.40±2.67)%和(61.20±7.83)%,产肉性能良好。除了水分,峨眉黑鸡胸肌粗灰分含量极显著高于青脚麻鸡(P0.01),胸肌、腿肌中其他营养指标在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峨眉黑鸡与青脚麻鸡相比,多个屠宰性能与肉质性状相当,某些指标显示出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速度鸡种肉品质差异,选取同一饲养条件下的白羽肉鸡(哈伯德、WOD168),快、中、慢速型黄羽肉鸡(新广铁脚麻鸡、裕禾麻鸡、港丰瑶黑麻鸡、清远麻鸡)等6个鸡种(配套系)为试验素材,分别采集各鸡种上市日龄胸肌样品,测其常规肉品质、肌苷酸和氨基酸含量.结果 表明:清远麻鸡系水力值最高,哈伯德最低;清远麻鸡与裕...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21,(1):48-52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维生素对林下养殖模式下清远麻鸡肌肉品质与谷氨酸、肌苷酸及肌内脂肪等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相近的60日龄清远麻鸡40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处理组在饮水中添加0.01%的复合维生素,各组鸡只放养在桉树林下,试验为期100 d。结果表明:①复合维生素显著提高了清远麻鸡120~160日龄时体重(P0.001);②添加复合维生素显著提高试鸡宰后45 min、宰后24 h胸肌的L*值(P0.05),降低b*值(P0.05),并降低胸肌的滴水损失与剪切力(P0.05);③复合维生素增加清远麻鸡胸肌中谷氨酸、肌苷酸及降低肌内脂肪的含量(P0.05)。添加复合维生素可显著提高林下养殖模式下清远麻鸡的体重,改善肉品质,并增加胸肌中谷氨酸、肌苷酸及肌内脂肪等风味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善肌肉风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狼山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特性,采用非线性模型对狼山鸡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同时对狼山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狼山公鸡生长曲线的最佳模型是Logistic,母鸡的最佳模型是Von Bertalanffy;狼山鸡的屠体重在1 145~1 217 g之间;屠宰率为82%~83%之间;胸肌率、腿肌率高于黄羽肉鸡一级标准;狼山鸡失水率、L*显著低于鹿苑鸡、文昌鸡,a*显著高于其他品种,b*显著高于鹿苑鸡,pH显著高于鹿苑鸡、文昌鸡;狼山鸡鸡汤香味显著低于鹿苑鸡、文昌鸡,胸肌粘结性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肌苷酸含量显著低于文昌鸡。狼山鸡肌纤维面积、直径显著低于鹿苑鸡、文昌鸡,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鹿苑鸡、文昌鸡。狼山鸡肉中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中癸醛、2-己醇、1-辛烯-3-醇、反-2-庚烯醛、反-2-辛烯醛、1-庚醇、2-乙基己醇、1-己醇、2-庚酮和2-正戊基呋喃等含量远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由此可知,Logistic、Von Bertalanffy可用于预测狼山鸡的生长发育,狼山鸡肉系水力较高,肉色偏红,胸腿肌率较高,肌纤维特性较优,挥发性...  相似文献   

20.
天农麻鸡是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培育三系配套、羽速自别雌雄的优质肉鸡新配套系,本研究对其肉质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天农麻鸡胸肌的蒸煮损失与贮存损失均显著高于腿肌(P0.05),胸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母鸡肌内脂肪显著高于公鸡(P0.05);总氨基酸为20.45 g/100 g,总必需氨基酸为8.79 g/100 g,大部分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高于WHO/FAO模式参考值,其胸肌中鲜味氨基酸含量8.24 g/100 g高于腿肌7.32 mg/100 g;天农麻鸡总肌苷酸为197.50 mg/100 g,胸肌和腿肌的肌苷酸总量分别为287.50、107.50 mg/100 g;总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9.79%,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20.26%。综合分析表明,天农麻鸡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