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温湿度对辣椒疫霉菌生长及侵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表明,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capsici)菌丝生长及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5℃;病原菌在燕麦、玉米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孢子囊形成多;病原菌入侵的最佳湿度大于90%;温度对该菌潜育期影响较大,潜育期最适温度25~35℃。室内药效测定表明,复配农药抑菌作用明显,单剂中代森锰锌,硫酸铜在较高浓度时抑菌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辣椒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农业学报》1997,9(4):22-26
研究表明,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的菌落形态多为绒毛型,孢子囊会脱落,带有长柄,形态大小变化很大,长宽比1.4~1.7,乳突明显;混合菌株可形成藏卵器,雄器底生;菌株在12~35℃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对浓度为1/8×10-6的孔雀石绿不敏感;不同菌株利用淀粉的能力差异很大;孢子囊的形成受湿度的影响,湿度越大,孢子囊形成越多;形成孢子囊的最适温度为20~28℃;pH值影响孢子囊萌发方式和萌发率,适当偏酸,孢子囊萌发率高,有利于形成游动孢子;病菌可侵染茄科、葫芦科等多种作物。  相似文献   

3.
辣椒疫霉在土壤中的季节性变化和存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在上海市郊蔬菜土地壤中的季节性变化和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疫霉在一年中季节性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最密切,土壤中多菌量出现的时间也是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25~28℃)出现的时间,也正值该地的夏,秋季节,P.capsici在土壤中主要分布的地表10cm的土层中,10cm以下土层的菌量较少,当土壤中存有P.capsic  相似文献   

4.
安克对辣椒疫霉菌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克(Dimethomorph)是肉桂酸衍生物类杀菌剂,经测定,其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a capsici)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甲霜灵。安克抑制P.capsici菌丝生长的EC95为0.6085ug/ml,比甲霜灵低10.62倍。安克对P.capsici孢子囊形成具极强抑制作用,抑制率回归方程为y=7.4109+1.3143x,EC95为0.2613ug/ml,比甲霜灵低362.11倍。安克对游动孢子萌发的EC95为9.526ug/ml,而游动孢子萌发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则较差,EC95大于800ug/ml。  相似文献   

5.
柱花草炭疽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柱花草炭疽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柱花草炭疽病菌为盘长孢状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病菌生长温度15~36℃,适宜生长温度25~30℃分生包子萌发的温度6~40℃,最适萌发温度为28℃,分生孢子饱和温度下萌发率为83.1%,在饱和湿度加水滴中达87.9%,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9℃,10min病菌生长的pH值是2.5~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南瓜死秧烂瓜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研究了近几年来导致黑龙江省南瓜大面积烂秧烂瓜的病原菌的形态、生理及致病性。该病原菌在CA上菌落呈非绒毛状,边缘清晰。菌丝柔韧,平均宽5.50μm。CA培养基上和水中均不产生厚壁孢子。孢囊梗单轴分枝或不规则分枝。诱发形成椭圆形、近球形、卵形或不规则形孢子囊。孢子囊乳突明显,呈半球形,多数1个,少数2个,平均高度4.80μm。孢子囊平均长57μm,宽39μm,长宽比为1.5。孢子囊脱落后具长柄,平均柄长45μm,偶尔侧面着生。孢子囊萌发一般产生游动孢子,排孢孔平均宽7.10μm,有时也产生静孢子球。异宗配合,藏卵器球形,平均直径32μm,雄器围生,高15.60μm,宽13.60μm。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2℃~32℃,最高生长温度37℃。能利用淀粉作为唯一碳源,淀粉水解指数74%。在含有1mg·kg-1孔雀石绿的培养基上能正常生长。能侵染多种葫芦科植物和辣椒、豌豆等植物,致病力较强,寄主范围较广。接种马铃薯块茎和苹果果实只造成轻微腐烂。根据Ho(1981)和Newhook(1978)的检索表,将该病原菌鉴定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  相似文献   

7.
烟草赤星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1993年从长春等地采集的标本中分离得到Allernaria菌株。经过对病菌的致病性,形态,生长温度,pH范围及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等项目的测定,确定该病菌为A.allernata(Fr.)Kcissler。是引起烟草赤星病的病原菌。病菌在5-35℃均可生长,但以25℃,4h条件下萌发率可达100%,病菌在9种不同的培养基上生长,其中燕麦琼胶培养基,PDA,玉米粉琼胶培养基适合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8.
大豆褐纹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褐纹力在PDA培养在上生长速度最快,在SPYJ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在温度5-30℃,PH3.0-9.0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温度20-25℃,最适PH5.0-6.9,在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天冬酰按的培养基上颊菌生长速率最快,产孢量最大,分生孢子在温度10-35℃,PH2.3-8.0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温度20-25℃,最适PH5.0,孢子萌发要求相对湿度大于95%,在水滴中及供氧充  相似文献   

9.
蛹草菌菌丝体培养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培养基、环境因素(温度、pH、光照)、营养条件(碳源、氮源)对蛹草菌菌丝体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蛹草菌菌丝体在PDA综合培养基和沈农5号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最好,在PDA培养基、PDA麸皮培养基生长最差.菌丝体在15~25℃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在25℃条件下生长状况最好,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状况明显增强,30℃和件下生长成侵,35℃停止生长.菌丝体对酸碱度要求不严,在pH5.0~8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在pH6.5~7.0生长最好.菌丝体在非光照条件下比在光照条件下生长旺盛.对不同碳源、氮源吸收各异,其中以甘露醇为碳源,以牛肉膏为氮源生长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10.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是AlternariamailRoberts的强毒株系,该菌生长发育温度范围是5~35°C,最适温度为28℃。在pH3~9之间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以4.5~6.0为最佳。各光照处理对菌落的形成差异较明显,以黑暗与日光灯交替处理病原茵生长最快。该茵在PSA、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快,且产孢呈大。病原菌能有效地利用碳源,以萄葡糖最佳,蔗糖次之。氮源以牛肉胨最好,尿素最差,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在5~35℃,最适萌发温度为25℃。在湿度试验中,当相对湿度高于85%时,孢子萌发率逐渐提高。该菌孢子致死温度为55℃。  相似文献   

11.
辣椒抗疫病鉴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简便有效地进行辣椒资源抗疫病筛选,对游动孢子灌根接种法、疫病毒素离体叶片接种法、毒素灌根接种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片毒素接种法鉴定结果与游动孢子灌根接种法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可以作为辣椒抗疫病鉴定的有效方法,对大批材料进行快速接种鉴定。  相似文献   

12.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两种抗性的遗传方式。【方法】利用不同抗性类型的品种(系)配置4个杂交组合,在分别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和根部接种法接种大豆疫霉菌株PNJ1条件下,研究两种抗性的遗传模式。【结果】豫豆25和郑92116对大豆疫霉菌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General和 Conrad对大豆疫霉菌的部分抗性由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F2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1.31%~74.84%和15.60%~50.36%,F2:3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4.21%~77.05%和13.52%~38.24%。大豆对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分别属于不同的遗传体系。【结论】两类抗性都有育种价值,并且在早世代选择是有效的。选育聚合有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的品种是使大豆获得疫霉根腐病高水平抗性和持久抗性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辣椒疫霉菌毒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疫霉病菌 (Phytophthora capsici)在胡萝卜(CFB)培养液中易于培养及产生毒素。生物测定表明:P.capsici毒素溶液能抑制辣椒、绿豆、豇豆和黄瓜种子胚根生长,损伤辣椒叶片细胞膜,对幼苗有强烈的致萎作用。寄主表现出病原菌侵染相似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防治黄瓜疫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筛选防治黄瓜疫病的有效药剂,研究了6种同理不同的杀菌剂及其两两混用对黄瓜疫病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单剂以甲霜灵对疫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有效中浓度为0.3015μg/mL,敌克松的效果次之,EC50为5.0132μg/mL。甲霜灵+乙膦铝,甲霜灵+百菌清,代森锰锌+乙膦铝,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5种组合有较明显的增效1,其共毒系数分别是156.36,139.65,164.64,  相似文献   

15.
银法利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银法利687.5 g/L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银法利687.5 g/L悬浮剂1 125 g/hm2对水675~1 800 kg/hm2喷雾,对辣椒植株安全,防治辣椒疫病效果可达72.15%~85.19%.生产上经济用量为银法利687.5 g/L悬浮剂1 125 g/hm2对水1 125 g/hm2.  相似文献   

16.
沈阳地区辣椒疫病的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1998年对沈阳地区的辣椒疫病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菌丝形态与已知A1和A2两种配型菌株杂交鉴定结果表明,该病致病菌为Phytophthora capsici,配型为A2.盆栽试验表明,甲霜灵、甲霜灵·锰锌、霜霉威防治效果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贵州部分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灌根法对34个辣椒区试品种进行了疫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34个辣椒平中,高抗1个,抗性品种11个,中抗品种15个,感病品种7个,分别占鉴定总数的2.94%、32.35%、44.12%和20.59%。黄平线椒、贵椒1号、绥阳小米辣、贵椒3号、独山皱椒3号、H29、1001、137、87-2-3、党武辣椒、绥阳锥椒2号、独山线椒等辣椒品种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菌悬浮液接种,对湘研系列的15 份辣椒材料进行抗疫病筛选,对其中抗感病水平不同的6 份材料进行了抗性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湘研2 号、5 号、8 号、9 号、19 号和8501 抗病性较好,病情指数低于40,湘研七号、5905 抗病性较差.抗性机制研究中发现,多酚氧化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抗病性呈正相关,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抗病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嫁接方法防治青椒疫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搜集国内外茄科(辣椒属、茄属)材料52份,采用疫病病原菌液灌注法进行接种和抗性鉴定,筛选出3个抗性较强的砧木,再进行嫁接试验,研究出用劈接法嫁接砧木与接穗的苗龄、工具及管理条件,嫁接成活率达90%~98.7%,防治效果达95.3%~96%,增产23%~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