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蕉植株内生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健康香蕉植株和感染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后的香蕉植株的根茎叶组织为材料,提取样品中的总DNA,扩增细菌的16S rDNA的V3可变区,对扩增产物进行DGGE电泳分析,并对其中18条优势条带进行切胶回收、克隆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香蕉健株与病株各组织中所含内生细菌的种群丰富度为根部>假茎>叶片;感病植株组织内生细菌种类比健康植株丰富;BLAST结果为大部分克隆序列与已知细菌16S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高(94%~100%),分别归属于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um)、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绿菌门(Chlorobi)7大类群;其中一个序列同源性较低(91%),可能代表新的分类单元。  相似文献   
2.
香蕉枯萎病菌毒素对香蕉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粗毒素和纯品镰刀菌酸对新北蕉(耐病品种)和巴西蕉(感病品种)幼苗叶片进行处理,观察叶片超微结构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经100 mg/L粗毒素溶液处理2 h后,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开始受到破坏,12 h后破坏最为严重,表现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叶绿体数量及其内部淀粉颗粒数量显著减少,出现大量的嗜锇颗粒,叶绿体片层膨胀扭曲并分解;线粒体变形,脊数量减少,最终膜局部破裂,内含物外流。耐病品种对粗毒素表现出较强的耐性,叶片超微结构遭到破坏的程度相对较轻。此外,粗毒素处理和镰刀菌酸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镰刀菌酸对叶片超微结构的破坏与粗毒素相似,但破坏程度轻。  相似文献   
3.
4.
5.
甘蔗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湛江地区甘蔗田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广东湛江地区甘蔗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十分丰富,共计2纲15目62科117种.其中害虫亚群落分属于8目28科54种,天敌亚群落包括9目23科43种,中性昆虫亚群落包括4目11科20种.中性昆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高于总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低于总群落,表明...  相似文献   
6.
9种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上的一个重要病害,1874年Joseph Bancroft在澳大利亚首先报道了该病的发生,1904年该病在美国的夏威夷首次发现,1940年Snyder和Hansen将该病命名为Fusarium oxys- porum f.sp.cubense (E.F.Smith)Snyder et Han- sen。现在所有香蕉种植区都有该病的发生。1967年我国台湾报道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我国大陆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引种的粉蕉上发现了枯萎病;1983年广东省中山、新会等地出口蕉种"过山香",因感染枯萎病而全部毁灭。香蕉枯萎病发病率轻的在10%左右,严重的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7.
利用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质粒pSC001转化进香蕉枯萎病菌中,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转化子在蓝光光源的激发下,菌丝及孢子均能产生稳定的绿色荧光,表明GFP基因已成功转化至香蕉枯萎病菌并获得表达.将GFP标记的病原菌进行连续继代培养和接种巴西蕉,结果表明:GFP的导入对病原菌的遗传稳定性和致病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得病的香蕉茎组织中分离出病原真菌,经鉴定为古巴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的4号小种。病菌在供试的液体培养基中可以产生对香蕉有毒性作用的毒素。不同培养液的产毒能力有明显的差异,6种培养液中以Richard培养液产毒能力最强。香蕉枯萎病菌产毒能力以温度为20℃,pH 7~9,振荡培养(140次/min)条件下培养10~15 d生物活性最强。高温高压灭菌30 min的培养滤液,其毒素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
鸭跖草叶点霉的致病性与dsRNA及 RAPD类群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和纤维素法对鸭跖草叶点霉Phyllosticta commelimecola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和dsRNA进行测定,分析遗传多样性和dsRNA与菌株的致病力的关系.结果表明菌株间存在明显的培养类型和致病力分化现象,菌株的致病力从南到北逐渐减弱.选择东北地区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dsRNA测定和RAPD分析,在所测定的菌株中有10个含有dsRNA,2个不含dsRNA,菌株致病力强弱与dsRNA无相关性.通过RAPD扩增和聚类分析,在类间距离15以下可将12个鸭跖草叶点霉分为5个类群.辽宁省和吉林省的菌株亲缘关系较近,黑龙江省的菌株与辽宁、吉林的菌株亲缘关系远,同一RAPD类群中表现出相似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0.
白城地区部分绿豆地方品种品质分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35份绿豆地方品种的粗脂肪、粗蛋白、粗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这部分地方品种中高脂肪、高蛋白、高淀粉含量的较多。明确了百粒重、粗脂肪、粗蛋白、粗淀粉含量间的关系,筛选出达到吉林省优级绿豆标准的大粒绿豆品种15个,普通绿豆品种27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