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副鸡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G-小球杆菌,两极染色。一、流行病学鸡传染性鼻炎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包括美国、墨西哥、南非澳大利亚、摩洛哥、泰国、印度、英国、乌干达、巴拿马、以色列等国家。本病的发病率在20%~50%,死亡率在5%~48%;造成产蛋下降高达75%。鸡传染性鼻炎近三年的检出数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以面部肿胀、流鼻涕为特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病原副鸡嗜血杆菌通常分为A、B、C 3个血清型[1],且3型均可致病.迄今为止,在我国鸡群中尚未发现有B型副鸡嗜血杆菌感染的证据,多年来,A型副鸡嗜血杆菌一直是我国鸡传染性鼻炎的主要致病菌型,而由C型菌引起的鸡传染性鼻炎少见报道.1998年冬,山东某鸡场发生了一起以肿头为特征的疾病,经作者诊断,认为是鸡传染性鼻炎,而且可能由C型副鸡嗜血杆菌引起.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造成鸡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显著下降10%~40%,同时并发流感或新城疫会造成采食量下降11%~50%。1病原本病的病原体是副鸡嗜血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颜面肿胀,鼻腔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并伴有结膜炎和鼻炎,可导致育成鸡生长发育受阻,产蛋鸡产蛋量下降10%~40%,死亡率增加,给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一病原学及流行特点副鸡嗜血杆菌为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菌,呈球杆菌或小杆菌形态,两端钝圆,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主要感染鸡,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所引起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鼻腔与窦发炎,流鼻涕,脸部肿胀和打喷嚏。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鸡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量显著下降(10%~40%),给养鸡业带来较大危害。鸡传染性鼻炎呈世界性分布。副鸡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的多形性小杆菌,不形成芽胞,无荚膜、鞭毛、不能运动。本菌为兼性厌氧,在有5%~10%二氧化碳的环境中易于生长。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临床以喷嚏、结膜发炎、眼鼻分泌物增加、眼窝下窦肿胀、睑部水肿为特征。该病是养殖场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蛋鸡和种鸡,育成期和产蛋期多发,感染传染性鼻炎的产蛋鸡,产蛋量减少10%~40%,生长鸡增重停滞及淘汰鸡数增加,常对养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副鸡嗜血杆菌污染的空气、饮水和器具而传染.病死率虽然很低,但发病率可达70%以上,对鸡场危害很大.现将2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副鸡嗜血杆菌污染的空气、饮水和器具而传染,病死率虽低,但发病率高达70%。一直以来,鸡传染性鼻炎因为病死率较低,未能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但实际生产中,鸡传染性鼻炎造成的损失却是较重的,给养鸡业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规模化养鸡场更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9.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尤为易发。成年鸡、育成鸡、产蛋鸡最易感,一旦发病,往往全群感染,发病产蛋鸡群的产蛋率可下降10%~40%,对蛋鸡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一起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春节前夕,我县某规模蛋鸡养殖场暴  相似文献   

10.
<正>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鼻腔、窦黏膜及眼结膜发炎,以流涕、喷嚏、流泪及眶下窦肿胀、脸部水肿为特征[1]。该病的发病率可达20%~50%,死亡率可达5%~20%。传染性鼻炎造成的最大损失是育成鸡生长不良和产蛋鸡产蛋明显下降(10%~40%),而且对鸡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鼻炎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鸡嗜血杆菌HPG9323株研制了血球凝集抗原,进行鸡传染性鼻炎的血球凝集和血球凝集抑制试验,表明HI试验是初步鉴定A型鸡副嗜血杆菌的快速、简例的方法,HI试验可以快速、特异地进行鸡传染性鼻炎的抗体检查。检测结果说明,人工感染鸡的传染性鼻炎抗体阳转率可达100%,感染后12周,25%的鸡仍的HI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12.
<正>在每年的春季,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饲养管理不善,容易诱发鸡传染性鼻炎。该病是以感染副鸡嗜血杆菌为原发病的多诱因机制症候,结合规模化养鸡生产实践,根据该病病原学特点和主要致病因素,有针对性制定较为完善的综合防治方案,可妥善解决春季养鸡高发传染性鼻炎的制约问题,有效保障养殖户的养殖效益。1病原学特点鸡传染性鼻炎的致病原是副鸡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无规则小杆菌,其正常生理活动对外界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爆发鸡副嗜血杆菌病的报道,且近期鸡副嗜血杆菌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它是集约化养鸡场中重要的疫病之一。鸡副嗜血杆菌可以引起鸡传染性鼻炎(IC),以鼻炎和鼻窦发炎、结膜炎、流鼻涕、打喷嚏、面  相似文献   

14.
<正>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可引起鸡急性或亚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即鸡传染性鼻(Infectious Coryza,IC)。副鸡嗜血杆菌可在鸡群中快速传播,如与其它致病微生物混合感染,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鸡传染性鼻炎临床特征多以鼻腔、鼻窦炎症,流鼻液,打喷嚏,颜面肿胀等为主要特征。在育成鸡和蛋鸡中发生率较高,一  相似文献   

15.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长的流行特点,该病发生后易继发其它疫病。笔者在兽医临床中曾诊治过一起鸡传染性鼻炎继发大肠杆菌病。现将有关材料整理,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B型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从辽宁某公司鸡场疑似鸡传染性鼻炎的病鸡眶下窦分离到一株副鸡嗜血杆菌,用Page程序和Kume程序对其进行血清型鉴定,确认为B型副鸡嗜血杆菌,这是首次在我国分离到B型副鸡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因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并主要侵害鼻腔,所以称之为传染性鼻炎。该病的危害在于:青年鸡感染时,生长受阻、发育不良;肉仔鸡感染时,会出现严重的气囊炎,淘汰早;产蛋鸡感染时,产蛋明显下降;在10%~40%之间。单纯的源发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短时间内便可波及全群。各种年龄的鸡只均可感染,但多发生于育成鸡和产蛋鸡群,蛋鸡产蛋率下降10%~20%,育成鸡生长停滞、开产延迟,死淘率增加。  相似文献   

19.
梁树凯 《水禽世界》2024,(2):69-71+68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指鸡感染副鸡嗜血杆菌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具有潜伏期较短、传染性较强、传染力度大、病期较长等特点。鸡感染后表现为喷嚏多、流鼻涕、流眼泪、眼睑肿胀等临床症状。随着蛋鸡规模化发展程度不断加深,传染性鼻炎的发病概率渐渐上升。产蛋鸡最易感染,一旦感染后会导致产蛋率下降严重,  相似文献   

20.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感染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多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以鼻粘膜发炎、流鼻涕、打喷嚏和脸部肿胀为主要特征。本病虽然死亡率低,但发病率高可使感染鸡生长缓慢或停滞,产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