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贝类卫生现状及贝类净化概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我国浅海滩涂总面积约为 9.3万平方公里 ,生活着 70 0余种海洋贝类 ,贝类产量名列世界第一。 2 0 0 1年 ,我国贝类总产量为 1 1 35 .2万吨 ,其中海水贝类产量 1 0 82万吨 ,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 81 % ,是海水养殖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殖品种有牡蛎、贻贝、扇贝、文蛤、青蛤、蛏、蚶、鲍等十多种。贝类不仅营养丰富 ,美味可口 ,而且含有丰富的牛磺酸 ,具有营养保健功能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同时远销日本、欧共体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是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随着我国沿海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 ,人口向城市发…  相似文献   

2.
美国贝类卫生管理体系及其借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贝类卫生管理体系的有关法规、贝类卫生管理体系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解析我国可以借鉴的内容,提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贝类卫生管理体系的框架:建立贝类可追溯体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HACCP体系;建立贝类出口示范基地,进行贝类区域认证。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海洋贝类三倍体的研究进展迅速,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方法理论上能产生100%的三倍体,从而方便、高效、稳定地生产三倍体,克服直接诱导的不足,开辟了三倍体诱导研究中的一个崭新的方向。四倍体也因此逐步成为海洋贝类染色体操作技术中的热点。一、贝类四倍体的研究现状贝类四倍体研究历史较短,自从Stephens和Downing(1988)报道了对长牡蛎四倍体的研究,至今仅有十几年,与人工诱导贝类三倍体相比,人工诱导四倍体的技术难度更大。因为诱导贝类三倍体是通过阻止第一或第二极体的释放来增加一个染色体组,而诱导贝…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近海,随着经济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传统拖网作业产量低,效益差,生产陷于困境。而在黄渤海尚有几种大型贝类资源比较丰富,分布面广,经济价值高,引起人们的瞩目。 80年代后期,山东、辽宁等地广泛使用贝类耙子采捕魁蚶、红螺等。但是耙捕贝类严  相似文献   

5.
贝类营养研究进展_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谭北平 《水产学报》1999,23(2):193-198
与鱼虾营养相比,贝类营养研究起步较晚,而且进展较慢,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贝类经济价值相对要低一些,不足以引起研究者和养殖者的兴趣;另一方面,贝类主要是以藻类为食,在现有的生态条件和养殖模式下,饵料缺乏问题尚不严重。然而在贝类中也不乏经济价值相当高的种类,如鲍鱼,而且从长远观点看,随着集约化养殖的推广,天然饵料肯定不能满足需要,用人工饲料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饵料势在必行。不少学者已在贝类营养需求以及营养学因素对贝类繁殖力、孵化率、幼体生长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 蛋白质1.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贝类同其它动物一样,…  相似文献   

6.
自1997年7月1日以来,欧盟一直禁止我国的贝类产品进入欧盟市场.1999年欧盟水产品考察团对中国贝类卫生控制方面的评估报告中建议中国"官方贝类控制计划"从海区分类到产品出口必须付诸实施[2].  相似文献   

7.
饵料藻类对贝类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藻类是贝类育苗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贝类育苗的饵料藻类有多种,不同的藻类对贝类幼虫的食用效果不一样,单独投喂藻类和混合投喂也会产生不同的生长状态。饵料藻类从多方面影响着贝类幼虫的生长、成活、附着变态。  相似文献   

8.
<正>乐亭县海岸线长98km,滩涂贝类是本县水产 养殖的重要品种。主要有文蛤、青蛤、杂色蛤、毛 蚶、缢蛏、扇贝等。2004年全县贝类养殖面积达 到1万hm~2,总产量4400t。贝类养殖在乐亭县已 形成一定规模,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乐亭县滩涂贝类养殖所面临的问题 1.1恶性采捕导致资源溃乏 乐亭县的贝类养  相似文献   

9.
滩涂贝类增养殖技术报告李曰中,安永菊,张家尤(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115000)关键词:滩涂贝类,增养殖,技术报告开展滩涂贝类增养殖、合理利用和改造现有滩涂的使用面积,增加养殖品种,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是目前发展海水养殖事业急不可待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是世界贝类养殖大国,形成规模养殖的经济贝类有近20种,贝类增养殖已经成为沿海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之一,年产量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出口量占40%左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贝类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贝类生产大国,但贝类加工产业还很落后,甚至受到发达国家贝类消费的贸易限制,因食用贝类而导致的卫生事件也时有发生。本文从生产卫生监控体系、净化、保活流通、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贝类加工产业链的各环节分析了中国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提出了完善贝类卫生监控系统的措施和加强贝类卫生防控技术的研究方向,防范贝类中高危污染物可能引发的重大社会公共事件,以期为突破欧盟禁令和维护中国贝类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贝类养殖区分类与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庆林 《现代渔业信息》2007,22(10):11-14,26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在安全贝类生产技术研究方面的二大核心技术:1.贝类养殖区分类管理技术2.贝类净化技术。我们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我国贝类养殖区的分类标准、贝类净化工艺与技术规范,初步建立了我国安全贝类生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荷兰贝类加工技术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荷兰贝类机械加工始于50年前的第一台去足丝机。市场需求及加工成本促使制造者开发新型贝类加工设备。任何新型设备均需要求贝类加工的卫生性及食品安全性。净化是贝类加工的最初工序之一。欧洲共同体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标准将海水养殖区域根据水质分为4类。只有A级水质养殖的贝类可直接食用,其它3类水质养殖的贝类必须净化。贝类净化试验最初于七十年代中期完成。立式净化法是使贻贝恢复生理活力的较好方法。主要设备是立式净化箱。水从上部加入,保证充足的水和氧气通过箱内各层贝类,同时它的特殊结构保证贝类总是浸没在水中…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贝类HACCP体系有效实施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生活着800余种海洋贝类,贝类产量名列世界第一。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80%,是海水养殖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殖品种有牡蛎、贻贝、扇贝、文蛤、青蛤、蛏、蚶、鲍等十多种,是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双壳贝类,例如牡蛎、杂色蛤、毛蚶、文蛤,具有非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贝类养殖生产第一大国,2008年我国海水贝类养殖面积达2096.7万公顷,海水贝类养殖产量1008万吨,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5%。主要贝类品种为:牡蛎、扇贝、贻贝、缢蛏、菲律宾蛤仔、文蛤、巴非蛤、泥蚶等,这些品种占贝类总产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鸟蛤的增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振兴 《海洋渔业》1993,15(3):122-124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贝类增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贝类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开发新的增养殖品种已成为紧迫的课题。鸟蛤是一种大型、深水埋栖的双壳贝类,它的足部肌肉发达,并能时常用足从海底飞跃跳起运动,故名鸟蛤,俗称“鸟贝”。鸟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很高的经济和食用价值,已成为内销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水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贝类产业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市地处渤海湾西北部,海岸线南起歧口,北至涧河口,长达153 km ,管理海域面积2500 km2,其中滩涂面积336 km2[1]。近海水质肥沃,滩涂广阔,坡度平缓,具有底栖贝类增养殖的优越条件。贝类采捕业是天津海域传统的优势水产产业,传统经济贝类包括: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脉红螺(Rapana venos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四角蛤蜊( M actra veneri f ormis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等。但近年来,随着沿岸的城市化发展以及日益增加的捕捞压力,野生贝类资源日渐衰退,海域滩涂资源出现荒漠化,贝类产业发展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进入“十二五”后,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与天津市水产局等相关部门配合,积极探索底栖贝类的育苗技术与养殖生态控制技术,开展人工养殖及增殖放流工作,以期实现天津贝类产业的迅速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贝类加工流通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类是一种美味又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食品,其加工、流通引起世界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贝类的净化、保活、低温流通及其冷冻品、干制品、调味品、罐藏品、即食品、贝壳利用的加工研究情况;同时还介绍了国内外贝类功能食品的开发及其多糖的提取利用研究概况,可供贝类加工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文其  沈建 《南方水产》2013,9(2):76-80
贝类清洗、分级、净化等前处理加工是贝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工艺可以大幅提升贝类品质与食用安全性。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的现状,回顾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目前中国贝类加工产业链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专家综合分析我国贝类产业各个领域现状,提出我国贝类加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对主要经济贝类进行加工是我国贝类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