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初步阐明Sirt1在奶牛乳腺氧化应激中对紧密连接的影响及机制。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为研究对象,使用H2O2诱导细胞氧化应激构建细胞模型,添加Sirt1激动剂SRT 2104,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活性氧的含量;通过RT-PCR检测Sirt1基因的转录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Sirt1、ZO-1、Occludin、Cludin 3、p38MAPK、JNK、MLCK、MLC2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ZO-1、Occludin、Cludin 3的表达;同时使用试剂盒检测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H2O2刺激会显著抑制MAC-T细胞活性并抑制Sirt1基因的表达以及Sirt1、ZO-1、Occludin和Cludin 3的蛋白表达;SRT 2104可以有效改善H2O2刺激导致的ZO-1、Occludin和Cludin 3的蛋白表达下降;同时SRT 2104会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抑制p38MAPK、JNK、MLCK蛋白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调查活性氧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过程中蛋白质类泛素SUMO-1表达及精-卵结合能力的影响。试验分为0(control)、10、50、75和100 μg/mL H2O2处理组。利用Western blotting、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Hoechst染色等方法检测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蛋白质类泛素SUMO-1含量、细胞活力、凋亡基因mRNA表达、透明带(zona pellucid,ZP)溶解度和精子-卵母细胞结合的表达。结果表明,75 μg/mL H2O2组与对照组、10和50 μg/mL H2O2组比较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及细胞活力显著降低;75 μg/mL H2O2组与其他H2O2组相比ZP溶解时间显著延长,并减少了精子黏附在成熟卵母细胞透明带上的数量(P<0.05)。在77和18 ku处出现SUMO-1蛋白标记,75 μg/mL H2O2组与对照组、10和50 μg/mL H2O2组比较SUMO-1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75 μg/mL H2O2与对照组、10和50 μg/mL H2O2组比较显著下调了Bcl-2基因,而Caspase-3基因表达与对照组和10 μg/mL H2O2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50 μg/mL H2O2与对照组和10 μg/mL H2O2组相比显著上调了Bax基因水平(P<0.05)。综上所述,H2O2能调控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类泛素化水平以及精-卵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研究维生素E (VE)对H2O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 cells)氧化损伤及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揭示维生素E对缓解奶牛乳腺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试验设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处理组)、H2O2组和H2O2+VE组。利用MTT法检测奶牛乳腺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奶牛乳腺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紧密连接基因ZO-1、occludin、claudin-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ROS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H2O2组相比,H2O2+20 μmol/L VE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上升(P<0.05),ROS和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极显著抑制了紧密连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1);而与H2O2组相比,添加维生素E极显著缓解了H2O2对紧密连接基因相对表达的抑制作用(P<0.01)。本研究结果证明,维生素E不仅能够减轻H2O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还能缓解H2O2对紧密连接基因相对表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本试验旨在研究2-甲氧基肉桂醛(2-MCA)对猪肠上皮细胞IPEC-J2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利用过氧化氢(H2O2)建立IPEC-J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CCK8法确定2-MCA缓解H2O2处理后IPEC-J2细胞适宜的浓度与处理时间;随后通过试剂盒法测定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LDH)、应激产物丙二醛(MDA)、氧自由基(ROS)、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IPEC-J2细胞内CAT、GPx-1、HO-1、NQO-1、SOD和Nrf2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1) 1 000μmol/L H2O2处理4 h时,细胞存活率为50%左右,细胞上清LDH活性增加(P<0.01),表明氧化应激模型建立成功;(2) 12、24、48 h时2.5~40μmol/L 2-MCA处理细胞均可缓解H2O2引起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奶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bovine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AD-MSCs)对氧化应激条件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0、5、25、50、100、200 μmol/L H2O2处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4、6、8、12 h后,通过MTT试验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来筛选H2O2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最佳条件。在细胞划痕试验中设立对照组、H2O2组、bAD-MSCs共培养组(1∶0.5)、bAD-MSCs共培养组(1∶1)、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共培养组(1∶0.5)和MACT共培养组(1∶1)共6组,分析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迁移能力,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Erk)和磷酸化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试验结果显示,4~12 h内50 μmol/L H2O2组细胞存活率为50%~80%,适用于构建氧化应激模型。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用50 μmol/L H2O2刺激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 h时,R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4、6、8、12 h组(P<0.05)。划痕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与H2O2组相比,bAD-MSCs共培养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加(P<0.05),MACT共培养组细胞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pEr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H2O2组相比,bAD-MSCs共培养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MACT共培养组细胞中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50 μmol/L H2O2处理2 h可成功构建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bAD-MSCs可促进氧化应激条件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迁移并参与调控Erk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利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作用于BRL-3A大鼠肝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BRL-3A细胞存活数量以确定H2O2最适损伤浓度。试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处理组和硫氧还蛋白(2.5和5 μmol/L) 预处理组,用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试剂盒测定细胞的氧化应激变化。结果显示1000 μmol/L H2O2对BRL-3A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2.5 μmol/L 硫氧还蛋白对H2O2损伤的BRL-3A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BRL-3A细胞损伤产生MDA(P<0.05),并显著增加细胞SOD及CAT的活性(P<0.05),从而保护肝细胞。本试验结果表明,硫氧还蛋白对H2O2诱导BRL-3A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了外源H2O2引发后,燕麦(Avena sativa)种胚细胞和线粒体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AsA)-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循环的抗氧化性能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植物种子的长期贮藏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燕麦种子为材料,用浓度为0,0.96,1.92,3.84和7.68 mol·L-1的H2O2引发12 h后,分析其种胚细胞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AsA-GSH循环中酶促和非酶促抗氧化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燕麦种胚细胞和线粒体内AsA和GSH含量会随外源H2O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其AsA-GSH循环的酶活性、脱氢抗坏血酸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H2O2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燕麦种子发芽率则显著降低(P<0.05)。燕麦种胚细胞和线粒体AsA-GSH循环的抗氧化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外源H2O2引发对燕麦(Avena sativa)种胚细胞AsA-GSH循环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以燕麦种子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0,0.96,1.92,3.84和7.68 mol·L-1)的H2O2引发燕麦种子0(CK),6,12和18 h,分析其种胚细胞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ic acid-glutathione,AsA-GSH)循环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外源H2O2引发浓度和时间对燕麦种胚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密切影响,导致其H2O2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浓度越高或引发时间越长则增加越多,而其AsA-GSH循环的抗氧化能力在低浓度(0.96 mol·L-1)或短时间(6 h)引发时被提高,而在高浓度(3.84~7.68 mol·L-1)或长时间(12~18 h)则会被减弱。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是外源H2O2引发燕麦种胚细胞内维持H2O2平衡所依赖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二苯乙烯苷(THSG)保护成骨细胞抗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本试验使用不同浓度THSG预处理MC3T3-E1成骨样细胞1 h,加入0.3 mmol/L过氧化氢(H2O2)共同培养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活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法检测细胞Bcl-xL/Bcl-2相关死亡启动因子(Bad)、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OPG和β-catenin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细胞生存活力显著下降(P<0.05),Bad和RANKL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OPG和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H2O2组相比,THSG(10-4mg/mL)保护组细胞生存活力显著上升(P<0.05),Bad和...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讨黄芩苷酯化物(BE)对H2O2诱导的IPEC-J2细胞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出黄芩苷酯化物的适用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采用qPCR法检测细胞中HO-1和NQO-1 mRNA的表达量;采用WB法检测胞浆Nrf2蛋白、胞核Nrf2蛋白和HO-1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Nrf2蛋白入核情况。结果显示,BE的适用浓度为10、20、40 mmol/L;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中ROS、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胞浆Nrf2蛋白与胞核Nrf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HO-1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NQO-1 mRNA (P<0.05)表达量显著降低。与H2O2组相比,中、高剂量BE显著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筛选建立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最佳条件,并探究竹叶黄酮(BLF)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将维持培养基中处理的MAC-T设为对照组,在维持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200~1 000μmol/L) H2O2处理的MAC-T设为氧化损伤组,在维持培养基中添加80μg/mL BLF和800μmol/L H2O2处理的MAC-T设为BLF预处理组。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每次试验平行孔6个,重复试验3次。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利用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内抗氧化指标的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线粒体损伤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结果显示:1)600和800μmol/L H2O2  相似文献   

13.
胚胎早期死亡及流产严重影响母牛的繁殖性能,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双氧水(H2O2)处理子宫内膜细胞6 h,通过流式细胞仪、酶标仪分别进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比值检测,建立子宫内膜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生长周期,利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as/FasL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NAi)抑制子宫内膜细胞中Fas基因表达,进一步验证Fas/FasL凋亡通路是否参与氧化应激诱导的子宫内膜细胞凋亡。所有试验都重复3次以上。结果发现,利用200 μmol·L-1 H2O2处理子宫内膜细胞6 h,细胞内ROS阳性水平急剧增加(P < 0.05),SOD和CAT活性以及GSH与GSSG比值都显著降低(P < 0.05),说明H2O2处理对子宫内膜细胞造成氧化应激损伤。在此处理条件下,生长周期中S期比例显著降低(P < 0.05),凋亡比例显著提高(P < 0.05);Fas/FasL凋亡通路中关键基因FasCaspase 8和Caspase 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培养液中FasL浓度以及Fas、Caspase 8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进一步研究发现,抑制Fas基因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比例以及Fas/FasL凋亡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应激通过激活Fas/FasL信号通路促进奶牛子宫内膜细胞凋亡,这为解释氧化应激对子宫内膜细胞的不利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壳寡糖(COSs)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但其对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的效果及机制尚不清楚。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模型,并添加不同浓度的COSs,考察COSs对氧化应激海马神经元的作用效果及其对神经肽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因子(CART)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2O2处理海马神经元后,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模型构建成功。与H2O2组相比,不同浓度的COSs处理海马神经元后,MDA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GSH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并且添加10 mg/L COSs具有最佳效果,表明COSs可缓解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中CART基因转录表达水平极显著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As2O3对大鼠肝脏细胞系BRL-3A和肝癌细胞系RH-35中TH信号通路的关键调控因子TRβ1和TRβ1的下游因子Cyclin D1的影响,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2种细胞中TRβ1和Cyclin D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As2O3作用BRL-3A细胞12 h, 1.563μmol/L组TRβ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Cyclin D1表达显著升高(P<0.01);6.250μmol/L组TRβ1表达明显降低(P<0.05)、Cyclin D1表达显著降低(P<0.01)。As2O3作用24 h, 1.563μmol/L组TRβ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6.250μmol/L组TRβ1显著升高(P<0.01),Cyclin D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As2O3作用48 h,...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探究α-酮戊二酸二甲酯(dimethyl α-ketoglutarate,DMKG)预处理对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抗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以含0、0.2、0.4、0.6、0.8、1.0 mmol/L过氧化氢(H2O2)的DMEM/F12基础培养基处理犬ADSCs,1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最适浓度以建立犬ADSCs氧化应激模型。选取生长良好的P3代犬ADSCs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DMKG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不作处理;模型组使用最佳浓度的H2O2溶液处理犬ADSCs 1 h;DMKG组使用1 mmol/L DMKG预处理犬ADSCs 24 h后,使用最佳浓度的H2O2溶液处理犬ADSCs 1 h。培养结束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的细胞存活率,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荧光探针DCFH-DA检测活性氧水平,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促凋亡相关基因Bax、Cleaved-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DMKG预处理能有效减少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P<0.05),增加细胞存活率(P<0.01),并抑制细胞凋亡(P<0.05);同时,DMKG预处理可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P<0.01),上调相关抗氧化酶基因SOD1、SOD2(P<0.01)和CAT(P<0.05),下调凋亡基因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P<0.05),增加Bcl-2/Bax的比值(P<0.05)。综上所述,DMKG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犬ADSCs抗氧化、抗凋亡的能力,从而增加犬ADSCs在氧化应激条件下的存活。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牛支原体P48蛋白对胎牛肺(embryonic bovine lung,EB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收集不同时间段、不同浓度P48蛋白与EBL细胞共孵育的样品,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DAPI染核法观察EBL细胞核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该蛋白诱导EBL细胞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凋亡标志物的mRNA相对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ax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当作用时间为72 h,P48蛋白浓度在10 μg/mL时,对EBL细胞增殖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在0.1和0.5 μg/mL时对EBL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显著(P>0.05);经蛋白诱导12 h细胞核形态未有明显变化,24 h细胞核形态发生皱缩和凝聚,48和72 h细胞核发生碎裂;凋亡标志基因mRNA表达在2和12 h没有明显提高,在24、48、72 h有显著提高,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同时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eclin-1的表达随之显著提高。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P48蛋白诱导EBL细胞凋亡率为48.44%。综上表明,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能够抑制EBL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为进一步揭示牛支原体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在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状态下,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SODm)对仔猪空肠上皮细胞系(IPEC-J2)的保护作用。利用MTT法筛选出构建氧化应激模型H2O2的适宜浓度;将IPEC-J2细胞分别用0、0.05、0.5、5、50、500、2 000 U/mL SODm进行培养,利用MTT法分别在2、4、8、12 h时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筛选出SODm作用的适宜浓度和时间;根据构建的氧化应激模型和SODm适宜浓度和时间,将IPEC-J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SODm处理组(SODm0.5、SODm5、SODm50)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处理组(SOD0.5、SOD5、SOD50),分别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含量及细胞内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①H2O2构建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适宜浓度是1.0 mmol/mL。②当不同浓度SODm分别作用4、8、12 h时,0.5~50 U/mL SODm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且8 h时存活率最高,在12 h时处于下降趋势。③除空白组外,SODm5和SOD5预处理的IPEC-J2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SODm和SOD组中细胞ROS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均显著降低了SOD、GSH-Px活性和T-AOC水平,提高了MDA含量(P<0.05);与模型组相比,所有SODm和SOD处理组均显著提高了SOD、GSH-Px活性和T-AOC水平,降低了MDA含量(P<0.05),同时SODm50组T-AOC水平显著低于SOD50组(P<0.05)。综上,SODm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状态下IPEC-J2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究细粒棘球绦虫BAG3(Eg-BAG3)和EB1(Eg-EB1)的分子特征及在原头蚴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原核表达方法获得重组Eg-BAG3和Eg-EB1,利用生物信息学、蛋白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定位方法对Eg-BAG3和Eg-EB1的分子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究,随后利用10 mmol·L-1H2O2诱导原头蚴细胞凋亡,qRT-PCR方法检测Eg-BAG3和Eg-EB1的转录水平,并通过RNA干扰技术进一步探究二者与原头蚴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Eg-BAG3含有BAG蛋白家族特征性的BAG结构域,Eg-EB1含有内吞蛋白家族特征性的BAR结构域,二者分别属于典型的BAG蛋白和内吞蛋白。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Eg-BAG3广泛分布于细粒棘球绦虫的各个发育时期,Eg-EB1主要定位于原头蚴皮层、吸盘及顶突和包囊生发层,而在成虫未见特异性分布。H2O2可以成功诱导原头蚴细胞凋亡,且原头蚴中Eg-BAG3和Eg-EB1的相对转录水平都随着H2O2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在8 h后的相对转录水平与0 h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RNA干扰结果显示,Eg-BAG3干扰组原头蚴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未干扰组(P<0.05),而Eg-EB1干扰组原头蚴细胞凋亡率低于未干扰组(P<0.05),表明Eg-BAG3在H2O2诱导的原头蚴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抗凋亡作用,而Eg-EB1起到促凋亡作用。Eg-BAG3可以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原头蚴细胞凋亡而Eg-EB1促进细胞凋亡,且二者可能参与调控不育囊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沙打旺抗病和感病品种为材料,接种埃里砖格孢孢子悬浮液后分别施加外源H2O2及其清除剂AsA,通过统计发病率、病情指数及测定POD、PPO、CAT、SOD、Glu和Cht六种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研究H2O2对沙打旺抗黄矮根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埃里砖格孢后2种沙打旺H2O2含量高于未接种植株,且感病品种在38 h H2O2含量最高,为929 μmol/g,抗病品种最高值出现在24 h,为986 μmol/g。抗病、感病沙打旺发病率、病情指数在H2O2处理后最低,施加AsA最高。H2O2处理各种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对抗病品种酶活性提高大于感病品种,表明外施H2O2可以减缓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发生和侵染。表明H2O2与沙打旺抗病性紧密相关,并通过调节病程相关酶活性来增强沙打旺对黄矮根腐病的抗性,减少侵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