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蜜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毒(Sacbrood virus,SBV)侵染蜜蜂幼虫而导致的一种致死性病毒病。本研究根据Gene Bank上SBV多个毒株的基因组信息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从出现囊状幼虫病典型症状的中蜂幼虫中扩增出一个大小约为106 bp的特异性SBV106片段,进而将其克隆进p GEM-T载体,经蓝白斑筛选出阳性质粒,Eco RⅠ酶切可得约106 bp大小的目的片段,阳性质粒原菌液测序结果显示该片段与SBV全序列(收录号:AF092924)的相似度达100%,证明该序列为SBV特有序列。上述结果表明SBV106片段可作为检测蜜蜂囊状幼虫病的分子标记,应用于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2.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病原为一小正链RNA病毒。本试验通过囊状幼虫病的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发现该序列与广东的囊状幼虫病毒有较高的同源性,但也存在着个别的碱基差异,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变异囊状幼虫病毒。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为了解江西某蜂场蜜蜂是否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SBV)并探究CSBV感染中蜂幼虫后的应答反应。采集该蜂场疑似感染CSBV的蜜蜂,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CSBV核酸,取阳性的蜜蜂样品进行病毒分离纯化、电镜观察及测序。将纯化鉴定后的CSBV对3日龄的中蜂幼虫进行人工感染,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中蜂幼虫感染CSBV的应答反应。通过RT-PCR验证和电镜观察成功鉴定CSBV,并命名为CSBV-JX。CSBV-JX电镜观察直径为25~30 nm。对其进行分段扩增测序,发现基因组序列为8781 bp,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东方蜜蜂的SBV(AcSBV)与西方蜜蜂的SBV(AmSBV)明显分为两个分支,具有较强的地域分化性。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中蜂幼虫在感染CSBV-JX后2 h有59个基因上调表达,83个基因下调表达;感染后12 h有68个基因上调表达,86个基因下调表达。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一株中蜂囊状幼虫病毒并命名为CSBV-JX。同时对CSBV-JX感染中蜂幼虫的转录组学分析发现,CSBV-JX感染2 h和12 h引起宿主的响应较小,这可能是CSBV-JX感染的2 h和12...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隆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SBV)江西株衣壳蛋白vp1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试验采用PCR扩增、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SBV江西株vp1基因核酸序列大小为973 bp,编码32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36.58 ku;序列分析显示,CSBV江西株vp1基因与CSBV重庆株vp1基因相似性最高,两者核酸序列的一致性为97.23%,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和相似性均为99.07%;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CSBV江西株与CSBV重庆株聚为一支。说明CSBV江西株与CSBV重庆株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5.
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遗传进化规律,依据SB14f/SB15r引物所扩增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片段序列对该病毒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主要分为欧洲型、远东型和南非型3个基因型。欧洲基因型分为中欧和英国亚型,远东基因型分为东方蜜蜂和西蜂亚型。提示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总体上按地域分型。  相似文献   

6.
在对家蚕蛹cDNA文库的测序中发现了脂多糖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的转录激活因子(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factor,LITAF)的EST序列(GenBank登录号AADK01016184)。经过比对发现BmLI-TAF全长为981 bp,由97 bp的5′端非翻译区序列(5′UTR)、390 bp的开放读码框(ORF)和494 bp的3′端非翻译区序列(3′UTR)组成。用电子克隆方法对BmLITAF进行基因结构分析发现,此基因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129个氨基酸。对BmLITAF蛋白进行疏水性、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分析的结果显示,BmLITAF具有跨膜结构域。根据BmLITAF的电子克隆序列由家蚕基因组PCR扩增获得BmLITAF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测序验证与电子克隆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蜜蜂囊状幼虫病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为害严重的疾病,病原为小正链RNA病毒。实验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出了该病毒,经序列测定发现与广东的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基因序列有所差别,推测可能是由于地区和蜜蜂种类差异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通过RT-PCR方法,我们在辽宁地区检测出了该病,并且辽宁地区的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早期我国在广东地区检测到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基因序列有所不同,推测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可能存在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辽宁地区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RT-PCR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通过RT-PCR方法,我们在辽宁地区检测出了该病,并且辽宁地区的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早期我国在广东地区检测到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基因序列有所不同,推测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可能存在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检测贵州中华蜜蜂病毒病的潜伏情况,为蜂群防治提供依据。根据已建立的高效灵敏的病毒特异性RT-PCR检测方法,对贵州省中华蜜蜂进行了6种病毒病——蜜蜂畸翅病毒(Deformed wing virus,DWV)、蜜蜂黑王台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BQCV)、蜜蜂囊状幼虫病毒(Sacbrood virus,SBV)、蜜蜂克什米尔病毒(Kashmir bee virus,KBV)、蜜蜂急性麻痹病毒(Acute bee paralysis virus,ABPV)和蜜蜂慢性麻痹病毒(Chronic bee paralysis virus,CBPV)感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贵州省的中华蜜蜂中潜伏着BQCV、SBV和DWV,其中以正安县感染的病毒病最少、盘县次之、锦屏最高,蜂病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各种蜂病以BQCV(20%)感染率最高、DWV(8.9%)次之、SBV(6.7%)最低。  相似文献   

11.
欧美学者对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囊状幼虫病早有研究,实验证实病原是一种有传染性的直径为30nm的病毒颗粒,并命名为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Virus)缩写为“SBV”西方蜜蜂囊状幼虫病在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中早有发生,只不过是蜂群对该病有较强的免疫力,患病蜂群常能不治而愈,故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由于蜂群转运频繁,再加上管理不善,囊状幼虫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为此,作者对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囊状幼虫病病原进行了鉴定,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ChineseSacbroodDisease),简称中囊病,是由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中华蜜蜂极易感染该病毒,蜂群一旦发病,蜜蜂死亡率较高,而且会迅速在其他蜂群传播,危害极其严重。山东是传统的中华蜜蜂养殖大省,中蜂饲养具有悠久的历史。2017年,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蜂产业创新团队对我省中蜂主要存养区的蜜蜂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发现,本省近年来中蜂囊状幼虫病发病  相似文献   

13.
一般病毒感染到目前为止,只描述过早先从蜜蜂分离出来的16种病毒。只有其中少数几种病毒对养蜂真正有问题,而大多数病毒对蜂群都不是致命的,这更给检测工作造成困难。囊状幼虫病病毒(SBV)和慢性麻痹病病毒(CPV)对西方蜜蜂为害最大。但囊状幼虫病对意蜂不是一种流行病。一般的蜂场,蜂群很少出现带典型外部症状的囊状幼虫病。1963年贝利通过感染试验证实,要在小  相似文献   

14.
拟建立施马伦贝格病毒(SBV)S基因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用于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的快速检测和确诊。通过对公开发表的SBVS基因序列与布尼病毒科其他11种病毒S基因进行比对,找出不同病毒变异区域集中且变异区域两侧保守的序列片段,基因合成,体外转录,作为基因扩增模板。在特异性变异序列两端的保守区域设计扩增引物,进行RT-PCR扩增。在保守区域设计双向测序引物,对RT-PCR产物进行双向焦磷酸测序。通过比对测序结果,确定是否为SBV核酸序列;优化条件,确定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建立SBVS基因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扩增基因片段长度为166bp;敏感性为可检测到104个拷贝;每一条测序引物可准确测出50bp左右核酸序列,双向测序可准确测出100bp左右核酸序列,具有较好特异性,完全满足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确诊要求;重复测序3次,均能准确测出100bp左右核酸序列。本研究建立的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可用于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的检测和确诊,整个检测过程可在1d内完成,大大缩短了确诊时间。  相似文献   

15.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自1972年在我国广东省发生后,迅速蔓延至全国的中华蜜蜂主产区,成为饲养的中华蜜蜂毁灭性病害。虽然经40多年人工选育和自然进化,中蜂囊状幼虫病已不再具有毁灭性,但仍是中华蜜蜂饲养最主要的病害。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是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其感染13日龄幼虫,幼虫体内聚集大量的液体和病毒粒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克隆中华蜜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基因,探究中华蜜蜂SOD1基因的表达特性.利用巢式PCR技术扩增、克隆及分析中华蜜蜂SOD1基因,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发育时期(3和6日龄幼虫、l和4日龄蛹以及1和7日龄成蜂)、不同部位(成蜂的头、胸和腹)SOD1基因的表达量,探究中华蜜蜂SOD1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克隆获得中华蜜蜂SOD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其cDNA全长631bp(GenBank登录号JN700517),编码15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5.65 ku,等电点为6.21,经氨基酸序列比对,与意大利蜜蜂有99%的相似性,与其他典型的昆虫(如果蝇、冈比亚按蚊、斜纹夜蛾,家蚕、熊蜂)也有67% ~85%的相似性;中华蜜蜂SOD1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和部位中均有表达特异性,在6日龄幼虫表达量达到峰值,而在4日龄蛹中最低;头部与腹部表达量显著高于胸部(P<0.05).本研究成功克隆获得中华蜜蜂SOD1基因,其cDNA全长631 bp,编码152个氨基酸.该基因在中华蜜蜂整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而且不同发育时期以及不同部位的表达量不同.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Chinese Sacbrood disease,CSBD)是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SBV)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高致病性的传染性病毒病(简称中蜂囊状幼虫病),一旦发生就会对中华蜜蜂(Apis.cerana)幼虫造成毁灭性打击。该病于1972年首次在中国广东发生后迅速地蔓延到全国各地。中蜂囊状幼虫病严重威胁了蜜蜂养殖业的发展。1临床症状2019年5月,辽宁省锦州市松山区某蜂场中华蜜蜂2~  相似文献   

18.
蜜蜂囊状幼虫病(sacbrood virus,SBV),)是蜂群的一种严重疾病,它可造成30%~90%的蜂群损失,长期以来还未见彻底攻克该病的药物。研究人员通过蜜蜂抗性品种筛选来寻找抗性基因和阐述抗性机制,通过RNAi等策略来提高蜜蜂防御SBV的能力。将最新的蜜蜂抗SBV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尝试对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就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为蜜蜂防御SBV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鸭A-FABP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运用RACE方法克隆并鉴定了鸭A-FABP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用1对含高度保守的DNA片段的兼并引物,从鸭腹部脂肪组织总RNA扩增部分A-FABP片段,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一致;根据已知的鸭A-FABP基因序列设计新引物分别从5′和3′RACE扩增延长该片段。经DNASTAR中的SeqMan软件拼接5′RACE产物和3′RACE产物以及已知序列而获得片段大小为652 bp的cDNA序列。该cDNA序列由64 bp的5′非编码区、399 bp的编码序列和189 bp的3′非编码区组成。鸭A-FABP基因39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32个氨基酸。经Blastn和Blastx比对分析,鸭A-FABP基因的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人、猪、鸡和鹅分别有76%、78%、93%和93%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20.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独有的蜂种,囊状幼虫病是目前危害中华蜜蜂最主要的病害。试验以囊状幼虫病流行后自愈的蜂群为基础选育素材,采用人为感染、逐级淘汰、闭锁繁育、固定有益基因的育种手段,进行中蜂囊状幼虫病抗病品系的选育,大大地提高了其抵抗囊状幼虫病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