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应用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株系特异单克隆抗体酶结合物的免疫斑点试验检测证明,自28份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马血清中均检出与单抗呈阳性反应的相应抗原,持续期达51个月以上,自19份人工感染传贫马、自然感染传贫马、弱毒疫苗免疫后攻毒马及42份健康马血清中均未检出单抗原,病理学检查表明,弱毒疫苗免疫马无马传贫病理学改变,以弱毒免疫马肝、脾、骨髓材料进行生物学试验表明,弱毒免疫马体内不存在致病性病毒,这阐明该弱毒疫苗的免疫本质提出一个非常值得今后深入加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应用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株系特异单克隆抗体酶结合物的免疫斑点试验检测证明,自28份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马血清中均检出与单抗呈阳性反应的相应抗原,持续期达51个月以上;自19份人工感染传贫马、自然感染传贫马、弱毒疫苗免疫后攻毒马及42盼健康马血清中均未捡出单抗相应抗原。病理学检查表明,弱毒疫苗免疫马无马传贫病理学改变。以弱毒免疫马肝、脾、骨髓材料进行生物学试验表明,弱毒免疫马体内不存在致病性病毒。这为阐明该弱毒疫苗的免疫本质提出一个非常值得今后深入加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了爱滋病毒的P24抗原,并且运用于马传贫病毒的血清学检查,与传统方法所制备的马传贫抗原对照检测军马2524匹以及本实验室保留的各种马传贫阳性血清224份。结果显示马传贫血清能够免疫沉淀爱滋病毒(HIV)的P24,表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且P24检测法检测率高,检测周期仅3~4h,明显优于传统法,可用于马传贫的快迅检测。  相似文献   

4.
1961年,日人小林氏成功地将马传贫病毒在离体培养的马白细胞中使之生长繁殖,从而使该病毒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飞跃性的突破。近年来,我国沈荣显等发现驴白细胞适于马传贫病毒的生长繁殖,并通过连续传代培育出具有良好抗原性的弱毒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了受滋病毒的P24抗原,并且运用于马传贫病毒的血清学检查,与传统方法所制备的马传贫抗原对照检测军马2524匹以及本实验室保留的各种马传贫阳性血清224份。结果显示马传贫血清能够免疫沉淀爱滋病毒(HIV)的P24,表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且P24检测法检测率高,检测周期仅3 ̄4h,明显优于传统法,可用于马传贫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毒和驴强毒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项研究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病毒感染后总DNA和驴强毒感染驴中血病毒RNA为起始材料,应用PCR和RT-PCR的方法,分段扩增马传贫弱毒疫苗病毒和驴毒各基因,并将各基因克隆后进行测序列,根据与国外马传贫病毒核苷酸序列比较,推导出马传贫疫苗毒和马传贫驴强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7.
本项研究以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毒感染细胞总DNA和驴强毒感染驴外周血病毒RNA为起始材料,应用PCR和RTPCR的方法,分段扩增出马传贫弱毒疫苗毒前病毒和驴强毒各基因,并将各基因克隆后进行测序。根据与国外发表的马传贫病毒核苷酸序列比较,推导出马传贫疫苗毒和马传贫驴强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纯化的重组马传贫病毒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诊断方法,确定其最佳工作条件为每孔包被重组抗原2仙g,兔抗马IgG酶标抗体以1:4000,血清以1:40倍稀释,底物作用时间为10 min;判定标准为P/N值大于2,且OD值大于0.2的血清为阳性,否则判为阴性。本试验所建立的诊断方法与琼扩试验以及以琼扩抗原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试验进行了比较,表明该诊断方法敏感性更高。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表明该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通过对4匹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免疫马血清抗体的检测,发现均在接种2周后可产生抗马传贫病毒跨膜蛋白主要免疫决定区相应抗体。此抗体一直持续存在到本试验检测的免疫后17个月,且效价较高。,用此方法检测203份马血清样品,其中161份呈抗体阳性,还检测了马传贫自然感染马血清93份,结果全部为阳性。  相似文献   

9.
我们曾用急性传贫马血清毒以差速离心法浓缩提取马传贫病毒的试验中发现,凡是急性传贫马高热期血清的超速离心沉淀物都能看到桔红色的物质,而健康马血清则不含这种物质。进一步实验证明此桔红色物质为游离铁蛋白。铁蛋白为一种结合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脏器中,尤其马的脾脏最为丰富。其生理功能是储存铁,以备用于  相似文献   

10.
利用Real-time PCR和Real-time RT-PCR方法对马传染性贫血病(EIA)驴白细胞弱毒疫苗(DLA-EIAV)、DLA-EIAV感染性分子克隆衍生毒(vOK8226)、强弱毒嵌合病毒(vOKVltr)以及EIA强毒接种马后不同时期外周血白细胞中前病毒含量及血浆中病毒含量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直接攻击强毒的2匹马及1匹接种vOK8226后再用强毒攻击的马血浆中病毒含量快速升高,伴随着明显的临床反应,最后均以死亡结束.其它免疫接种马在攻击强毒后均获得保护,没有发病,马血浆中有低水平病毒存在,攻毒后3个月血浆中检测不到病毒,说明感染马体内病毒的大量增殖与疾病的进程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外周血白细胞中前病毒的含量在各试验马各时期均能检测到,说明EIAV以前病毒的形式潜伏在感染马体内,疫苗的免疫只能控制发病,而不能清除感染的病毒.  相似文献   

11.
马传贫强、弱毒血清抗体鉴别诊断法在古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中国抗马传染性贫血驴白细胞弱毒抗原株系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酶结合试剂,以免疫斑点试验与琼脂免疫双扩散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古巴二省疫苗接种地区的256匹马进行了马传贫弱毒疫苗接种马和马传贫自然病马鉴别诊断.结果,检出自然病马23匹.弱毒疫苗接种马209匹,健康马24匹.表明,本法可用于区别古巴马传贫病马和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免疫马.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研制成功了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在现地广泛用于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免疫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人们对马传贫的免疫机理,尚不清楚。为此,我们肘接种马传贫弱毒疫苗马进行了外周血TB淋巴纠胞的动力学观测,以期为  相似文献   

13.
由于马在经济上的重要性日渐减小,忽视了对马病的研究,一般来说,比对其他家畜疾病的研究水平落后将近二十年。马传贫也直到六十年代中期,在欧美由于这种传染病能造成赛马业的重大损失,才加强了研究。对于本病引起注意的另一原因是由于人的气管移植术的发展,制备抗淋巴细泡血清需用的马匹日增,而有可能从无症状带毒传贫马将病毒扩散到人的危险。虽然迄今还仅只有一例人感染马传贫的报道,而且很多人与传贫病毒接触,未见发病。此外,这还由于马传贫已用作研究入和动物病毒性感染中免疫参与的贫血症发病机理模型。美洲中部被认为是本病毒的策源地,马感  相似文献   

14.
鸡马立克氏病毒超强毒及其防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MD)是一种由B群疤疹病毒引起鸡的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和其它组织的单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本病传染性强,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所以,一直是国内外最受重视的禽病之一。马立克氏病病原为马上克氏病毒(MDV),根据MDV毒株抗原差异及其生物学特性,将MDV及其抗原相关病毒分成三个血清型、血清1型包括所有强毒及其致弱毒,血清11型为天然不致瘤病毒,血清巨型为火鸡技疹病毒。其中血清I型MDV,根据其致病性又可分成四个亚型(Schat,1982),即超强毒株d强毒株,毒力温和株及强…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测定了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马与传贫病马琼脂扩散沉淀抗体(沉淀抗体)及补体结合反应抗体(补反抗体)活性的耐热曲线。证明免疫马的抗体较传贫病马的耐热性差。64℃水浴15分钟后,免疫马血清沉淀抗体完全丧失反应活性,而传贫病马血清一般多能保持阳性反应。用65℃水浴15分钟处理琼扩阳性反应血清,结果传贫病马血清142份中的128份仍为琼扩阳性,传贫病马注苗后的血清5份均呈琼扩阳性;免疫马血清37份则全部转为阴性反应。65℃水浴15分钟后,免疫马血清补反抗体完全丧失反应活性,而传贫病马血清仍可呈阳性反应。用65℃水浴15分钟处理补反阳性血清,结果传贫病马血清40份、强毒接种马血清2份的补反仍保持阳性;免疫马血清42份则均转为阴性。  相似文献   

16.
在内蒙古牙克石市图里河镇非马传贫注苗区,用琼脂扩散试验(ID)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对64匹马进行了对比检查,检出ID、ELISA双阳性4匹、DLISA单阳性马3匹。对3匹ID阴性,ELISA阳性马血清用不同浓度琼扩抗原重复检测结果为阴性,而用不同批次的ELISA抗原包被板及酶标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陧阳性,用马传盆病毒抗原对3匹单阳性马血清中和后,再进行ELISA测定,OD值均降低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46例马传贫白细胞弱毒接种后3~55个月的马用中国马传贫强毒辽系和美国马传贫强毒Wyoming株攻击,攻击3个月后迫杀,经剖检、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和比较,基本可归纳为三种类型的形态学改变:Ⅰ型有典型的马传贫规律性病变,免疫活性细胞减少,其变性、坏死程度较强毒攻击对照马略轻;Ⅱ型无马传贫规律性病变,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增殖,但肝内有铁反应;Ⅲ型无马传贫病理性损伤,免疫系统明显活化、增殖。疫苗接种马经两强毒株攻击后出现各型变化的马匹比例数有一定差异,但80%以上疫苗接种后强毒攻击的马均呈Ⅱ、Ⅲ型形态学改变,即这些马均处于免疫状态,从而对攻毒马建立了病理形态学和免疫形态学相结合的检测手段。此外,本研究也提出了马传贫白细胞苗的免疫持续期可长达3年以上的形态学根据。  相似文献   

18.
用免疫荧光技术对接种马传贫弱毒的14匹马和20头驴体内病毒抗原进行了8~9个月的连续跟踪观察。结果表明,病毒抗原主要出现在肝淋、脾淋、骨髓等免疫器官。其形态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存在于巨噬细胞胞浆内;第二类是以免疫复合物形式附贴在增生的嗜酸性粒细胞及其崩解的颗粒上;第三类的为泡沫样无定型荧光,主要存在于肾细尿管管腔中。本文就弱毒抗原在体内持续存在的机理、弱毒抗原与免疫形态学及机体免疫状态关系、神经-内分泌调节在免疫发生中的作用以及马与驴免疫形态差异产生的原因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接种马传贫白细胞苗后22个月的两匹马用免疫荧光法做了组织内病毒抗原的测定,用组织学和细胞化学法做了免疫活性细胞分布和定量的观察.结果表明,6~7岁龄的免疫马胸腺比2~3岁龄健康对照马重3.2倍,股骨红髓增生明显,淋巴结、脾脏滤泡增多、体积增大、生发中心扩大,胸腺和胸腺依赖区淋巴细胞母化、增殖,各免疫器官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和成熟细胞及巨噬细胞数均较健康对照马显著增多。脾门淋、脾脏、骨髓等少数巨噬细胞胞浆见有病毒性抗原,嗜酸性粒细胞及其崩解的颗粒上附着不定型的荧光反应强度不一的物质.本文对疫苗的免疫性质、病毒抗原与免疫形态学反应之间关系及疫苗的免疫机理做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20.
非洲马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马瘟病毒属呼肠病毒科环状病毒属,有9个血清型,是一种有10个节段(L1~L3,M4~M6,S7~S10)的双链RNA病毒,编码10个蛋白(VP1~VP7和NS1,NS2,NS3/NS3A)。VP2蛋白在病毒的各蛋白中变异率最大,有15个抗原位点,是病毒的血清型特异性抗原,能与病毒的中和抗体发生反应;VP7蛋白在病毒的各蛋白中最保守,是病毒的血清群特异性抗原。NS1蛋白在感染细胞中形成病毒特异性微管结构;NS3蛋白在病毒各蛋白中变异率位居第二,系统进化分析将NS3分成3个进化群(α,β和γ)。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主要有RT-PCR和核酸探针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