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试剂"M"和PBO对库尔勒香梨脱萼率、坐果率和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为库尔勒香梨高产优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应用技术和理论依据。【方法】以盛果期的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在其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复合试剂"M"和PBO,测定其脱萼率、坐果率及部分果实品质指标。【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的复合试剂"M"和PBO均明显提高了库尔勒香梨的脱萼率和坐果率,改善了果实品质,其中M1试剂的效果最显著,其脱萼率、花朵坐果率分别为83.3%和11.7%,比CK(对照)分别高42.1%和4.8%,比PBO处理分别高18.4%和2.6%;M1处理的果实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也均最高,极显著高于PBO处理,其类胡萝卜素含量反而最低;与CK相比,PBO和M1处理均明显提高香梨果实VC含量、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降低单宁和可滴定酸含量,其中M1处理的果实蔗糖和总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PBO处理,果糖含量显著高于PBO处理,单宁含量反而显著低于PBO处理,其它果实品质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盛花期喷施复合试剂M1,能够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脱萼率、坐果率,提升果实品质,在库尔勒香梨高产优质生产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研究库尔勒香梨芽变材料的物候期及坐果特性,为提升库尔勒香梨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库尔勒香梨和库尔勒香梨芽变材料为研究对象,设置芽变材料无人工授粉组、普通库尔勒香梨人工授粉组和普通库尔勒香梨无人工授粉组,且3个处理组均不喷施促进萼片脱落的药剂,研究3个处理组的物候期、坐果率及脱萼率。【结果】库尔勒香梨芽变材料与普通库尔勒香梨的物候期高度重合,相差不超过2 d;芽变材料无人工授粉组坐果率与脱萼率>普通库尔勒香梨人工授粉组坐果率与脱萼率>普通库尔勒香梨无人工授粉组坐果率与脱萼率,3个处理组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芽变材料与普通库尔勒香梨的物候期基本一致,现有库尔勒香梨种植区的管理方式无需改变即可直接利用该材料进行嫁接;芽变材料的坐果率与脱萼率都显著高于普通库尔勒香梨,在栽培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使用化学药剂,降低成本且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库尔勒香梨萼片脱落与宿存特性及其调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0年生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初步研究了梨果实萼片脱落的时间,花序序位对萼片脱落与宿存的影响,及在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喷施NAA(浓度分别为10,20,30 mg/L)、乙烯利(浓度分别为300,500,700 mg/L)、PBO(浓度分别为10,30,50 g/L)3种生长调节剂对萼片脱落及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梨果实萼片脱落有两次脱落高峰,第4花序果实萼片脱落率最高,达55.07%。初花期、盛花期PBO的3个浓度处理效果较为理想,不仅将果实脱萼率提高到90%以上,而且增加了果实单果重,提高了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处理对不同序位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发育的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分析叶片和萼片对萼筒维管束发育影响的差异。【方法】 以杜梨为砧木的香梨为材料,在花序伸长期对库尔勒香梨进行摘叶与摘萼片处理,比较摘叶与摘萼片处理对不同序位香梨果实萼筒脱萼率与果实不同部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影响。【结果】 摘叶使第1、2序位脱萼率降低,第3、4、5序位脱萼率增加;摘萼片处理使第1序位脱萼率降低,第2、3序位脱萼率增加,对第4、5序位影响较小。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在不同序位间、果实不同部位间均存在差别,即随着花序伸长期进程推移,摘叶与摘萼片处理的第1、2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均呈逐渐增加趋势,第3、4、5序位果柄、胴部、萼筒等部位的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摘叶促进第4、5序位维管束数目与第5序位胴部维管束面积的增加;摘萼片促进第1序位至第5序位维管束数目与第1、2、3序位维管束面积的增加(除第2序位胴部维管束面积受到抑制)。【结论】 摘叶对梨果实维管束发育的抑制作用较大,增加果实萼筒脱萼率;而摘萼片处理促进后期维管束数目增长,对果柄维管束的发育有较高的促进作用,降低果实萼筒脱萼率。  相似文献   

5.
授粉品种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萼片宿存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国内14个主栽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研究了不同授粉品种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萼片脱落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脱萼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脱萼率较高的授粉品种是‘雪青’、‘鸭梨’、‘中梨1号’、‘翠冠’。‘库尔勒香梨’果实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也因授粉品种不同存在较大差异,而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和饱满种子数差异不显著。综合果实萼片脱落情况及品质指标,‘鸭梨’、‘翠冠’、‘中梨1号’、‘丰水’、‘砀山酥梨’是‘库尔勒香梨’较理想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6.
库尔勒香梨PsiERF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克隆库尔勒香梨萼片脱落与宿存的相关基因,研究其在脱萼样品与宿萼样品中表达。【方法】 以库尔勒香梨脱萼和宿萼花器官转录组测序数据为基础,从Unigenes中选出一条转录组和数字表达谱测序结果共有的与萼片脱落宿存相关的具有AP2/ERF结构域的差异基因,命名为PsiERF,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花期不同阶段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结果】PsiERF cDNA序列的长度是1 195 bp,包含一个编码264个氨基酸长度为795 bp的开放阅读框(ORF),一个123 bp的5'端非编码区和一个277 bp的3'端非编码区。库尔勒香梨的PsiERF的核酸与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ERF109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其在全花样本中,宿萼组全花样品表达量在所有时期均高于脱萼组全花样品,而在宿萼组样品末花期萼片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子房。【结论】筛选、克隆并鉴定一个新的库尔勒香梨PsiERF基因,该基因属于AP2/ERF家族中的ERF亚家族,与库尔勒香梨的萼片宿存脱落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库尔勒香梨栽培面积逐步增大,产量大幅度升高,脱萼果减少,果肉质地变硬,石细胞含量增多,可食比例减少,风味口感下降,品质明显下降,严重影响香梨的销售。影响库尔勒香梨果萼脱落或宿存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香梨萼片发育、生长素对香梨萼片脱落或宿存的影响以及从分子层面阐述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PIN蛋白和该蛋白如何调控生长素运输与脱落,对提高香梨果萼脱落率以及改善果实品质及外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尔勒香梨坐果率、脱萼果率、果实形态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花至盛花期间喷施赤霉素(GA3)、PBO、多效唑(PP333)和脱落酸(ABA)均能提高库尔勒香梨的坐果率,喷施激动素(KT)、乙烯利(ETH)和吲哚丁酸(IBA)则降低了坐果率.PP333、PBO、KT和ETH处理的脱萼率极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的果实纵、横径都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GA3、PBO处理的果实纵、横径的生长略大于对照.在幼果期,GA3和ABA处理的果柄均极显著长于对照.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尔勒香梨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PBO处理对梨萼片脱落调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金梨和玉露香梨为试验材料,通过4个时期(铃铛花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3种稀释倍数(250,300,350倍)和2种处理方式(喷洒和浸蘸)的不同组合处理,进行了PBO不同处理对梨脱萼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铃铛花期和初花期,以喷洒方式,喷施PBO 250~350倍液可起到良好的脱萼效果;其中,以铃铛花期喷洒250倍液的PBO,促进黄金梨和玉露香梨萼片脱落效果最好,脱萼率分别达到71.10%和95.95%。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梨萼片脱落与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关系。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调查分析长果枝不同序位萼片脱萼率,比较不同物候期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从第1序位到第5序位,库尔勒香梨果实脱萼率高低顺序为5>4>3>2>1。从大蕾期到末花期,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同一时期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不同序位表现为1>2>3>4>5,果柄和萼筒维管束面积不同序位表现为 1>2>3>4>5,而胴部的维管束面积表现为第1序位最大,第5序位最小,第2、3和4序位无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脱萼率与果柄维管束数目(-0.90*)和胴部维管束面积(-0.85*)呈显著负相关,与胴部维管束数目 (-0.99**)、果柄维管束面积(-0.97**)和萼筒维管束面积(-0.94**)呈极显著负相关。萼片脱落,与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相关,维管束数目少、面积小,萼片脱萼率高。  相似文献   

11.
库尔勒香梨脱萼、宿萼正常果和粗皮果的品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库尔勒香梨脱萼正常果、宿萼正常果、脱萼粗皮果和宿萼粗皮果的内外在品质进行了综合比较,旨在为库尔勒香梨优质果实的评价和品质改良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库尔勒香梨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脱萼、宿萼正常果和脱萼、宿萼粗皮果的形状、果皮色素含量及一些主要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与粗皮果(脱萼、宿萼)相比,正常果(脱萼、宿萼)的果核小,果实硬度低;宿萼正常果的果实显著大于脱萼正常果,但其可食部分小.脱萼正常果的果皮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宿萼正常果和脱萼、宿萼粗皮果,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脱萼正常果的果肉总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均显著高于宿萼正常果和脱萼、宿萼粗皮果;脱萼正常果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脱萼、宿萼粗皮果,但是与宿萼正常果相比无显著差异,宿萼粗皮果的这两种糖含量最低;正常果的果肉VC含量显著高于粗皮果,其中脱萼正常果的果肉VC含量显著高于宿萼正常果,脱萼粗皮果和宿萼粗皮果果肉VC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正常果的果肉单宁含显著低于粗皮果,但脱萼正常果与宿萼正常果和脱萼粗皮果与宿萼粗皮果之间果肉单宁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这四种果实的品质优差顺序为脱萼正常果>宿萼正常果>脱萼粗皮果>宿萼粗皮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疆库尔勒地区5个梨品种的花期生物学、新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特征,为该地区库尔勒香梨栽培过程中辅栽品种选择、授粉树配置及果实品质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对照,库尔勒香梨同胞家族中的雪香、新梨7号、玉露香和红香酥4个梨品种为供试品种,采用人工调查及测定果实外在、内在品质的相关指标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梨品种的花期生物学、新梢生长及果实品质特征。【结果】雪香花粉量及花粉活性分别为4 000粒和48.52 %,且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自然授粉坐果率高,达54.40 %。5个梨品种新梢生长均从4月30日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新梨7号糖酸比为6.71,VC含量为25.84,显著低于试验对照,但其属于早熟品种;雪香糖酸比为11.31,与试验对照相差不大;玉露香糖酸比高于库尔勒香梨,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相近。新梨7号和雪香两个品种果实品质较为相似。【结论】选择雪香、新梨7号和玉露香作为库尔勒香梨的辅栽品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新疆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和甘肃酒泉市3个地区库尔勒香梨果实生育期糖酸含量的差异,研究果实生育期的品质变化规律,为香梨的品质调控和合理采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花后100~150 d(2次膨大期和成熟期)的库尔勒香梨果实,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和总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糖、葡萄糖、蔗糖3种糖和苹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库尔勒香梨果柄、胴部和花萼的维管束发育与萼片脱落的关系。以香梨为供试品种,分别对短果枝花序第4序位的香梨进行喷施清水(对照)、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和三碘苯甲酸(triiodobenoic acid,TIBA)处理,并比较了短果枝第4序位的香梨在脱萼过程中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香梨脱萼率大小顺序为TIBA处理>对照处理>IAA处理。对照与IAA处理的果柄、胴部和萼筒部位的维管束数目无显著差异,但均大于TIBA处理。对照与IAA处理的萼筒维管束面积显著高于TIBA处理。脱萼率与胴部维管束数目、萼筒维管束数目均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果柄维管束数目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均呈显著性负相关。综上可知,TIBA处理会影响萼筒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的增加,抑制维管束的发育,增加香梨的萼筒脱萼率。  相似文献   

15.
为库尔勒香梨主干形栽培的高产增收,选择PBO、赤霉素、PP333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不同浓度对库尔勒香梨进行盛花期处理。结果表明:(1)盛花期喷施PBO300倍液、100mg/L赤霉素和80mg/L赤霉素+0.1%硼均能提高库尔勒香梨坐果率且80mg/L赤霉素+0.1%硼的喷施效果最好,喷施10mg/L赤霉素+0.1%硼和PP333200mg/L则降低了坐果率。(2)PBO300倍液、10mg/L赤霉素+0.1%硼和PP333200mg/L有利于脱萼果率的提高。(3)PBO300倍液、10mg/L赤霉素+0.1%硼和PP333200mg/L对提高库尔勒香梨单果重作用显著。(4)喷施PP333200mg/L可以有效改变梨果果形指数。(5)喷施PP333200mg/L对抑制库尔勒香梨果柄的生长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库尔勒香梨粗皮果果实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果实生长发育期果皮、果肉和果核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分析其对粗皮果果实不同部位矿质元素供需关系的影响。【方法】从5月30日开始每隔20 d对粗皮果园的香梨树喷施钙复合试剂以及对各试验设计的果实进行采样一次,共喷4次,测定果实不同部位氮、磷、钾、钙、镁的含量。【结果】膨大期到成熟期,宿萼、脱萼粗皮果的果皮、果肉和果核钙含量显著低于宿萼、脱萼正常果,而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宿萼、脱萼正常果;在成熟期宿萼、脱萼粗皮果的果皮、果肉和果核镁含量显著低于宿萼、脱萼正常果,而在膨大期差异不显著。无论是粗皮果、正常果或钙处理果,膨大期到成熟期钙元素积累高低顺序依次为:果皮>果核>果肉;氮元素积累高低顺序依次为:果核>果皮>果肉;膨大期果肉磷含量比果皮和果核高,成熟期果核磷含量比果皮和果肉高;钾和镁元素在果实不同部位内没有规律性变化。【结论】粗皮果的形成与粗皮果果皮、果肉和果核内氮、磷、钾含量过高造成果实缺钙有关,而与粗皮果果实不同部位钙、氮和磷元素的分配不均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库尔勒地区香梨园食心虫(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molesta和苹果蠹蛾Cydiapomonella)消长动态,评价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香梨园食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为库尔勒香梨食心虫的绿色防控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诱剂诱集法监测香梨园食心虫消长动态,利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香梨园食心虫,以虫口减退率、迷向率等指标综合评价迷向防治效果。【结果】梨小食心虫在香梨园1 a发生4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4月上、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苹果蠹蛾在香梨园1 a发生3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4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8月中、下旬,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均存在世代重叠;迷向防治技术对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显著,迷向率和防治效果均能达到99%以上。【结论】库尔勒不同地区香梨园食心虫发生动态基本一致,梨小食心虫1 a发生4代,苹果蠹蛾1 a发生3代,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技术对香梨园食心虫,尤其是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上可能诱导粗皮果形成的胁迫因子。【方法】基于分析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形成的基础上,对生长期的库尔勒香梨枝条采用50%程度地摘叶、外源喷施250 mmol/L的H2O22种人为逆境处理,在成熟期统计处理枝条上粗皮果率,对不同处理的果实进行组织切片染色,检测生理指标。【结果】库尔勒香梨成熟期对照组的粗皮果比率为18.10%,H2O2喷施和摘叶处理的粗皮果率分别为51.93%、29.52%;3组果实中果皮中的木质素含量分别为3.4%、4.9%、3.9%,果肉中的木质素含量分别为1.5%、1.7%、2.0%,2个处理组均提高了库尔勒香梨的粗皮果率以及果实中的木质素含量。H2O2喷施后外果皮的丙二醛(MDA)和活性氧(H2O2和O-2)含量显著增加,分别为对照的1.7和2.9倍。与之相应,库尔勒香梨果皮可溶性糖、淀粉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也显著增加,分别为对照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