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比较了花期短果枝上不同序位梨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变化,并对其相应序位的果实脱萼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花序序位升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脱萼率呈增加趋势;从大蕾期到末花期,第1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呈增加趋势,第2、3、4和5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除第2序位胴部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呈增加趋势外);在相同物候期条件下,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大小均表现为第1序位第2序位第3序位第4序位第5序位;脱萼率与果柄维管束数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胴部维管束数目、萼筒维管束数目、胴部维管束面积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梨萼片脱落与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关系。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调查分析长果枝不同序位萼片脱萼率,比较不同物候期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从第1序位到第5序位,库尔勒香梨果实脱萼率高低顺序为5>4>3>2>1。从大蕾期到末花期,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同一时期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不同序位表现为1>2>3>4>5,果柄和萼筒维管束面积不同序位表现为 1>2>3>4>5,而胴部的维管束面积表现为第1序位最大,第5序位最小,第2、3和4序位无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脱萼率与果柄维管束数目(-0.90*)和胴部维管束面积(-0.85*)呈显著负相关,与胴部维管束数目 (-0.99**)、果柄维管束面积(-0.97**)和萼筒维管束面积(-0.94**)呈极显著负相关。萼片脱落,与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相关,维管束数目少、面积小,萼片脱萼率高。  相似文献   

3.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比较了花期短果枝上不同序位梨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变化,并对其相应序位的果实脱萼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花序序位升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脱萼率呈增加趋势;从大蕾期到末花期,第1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呈增加趋势,第2、3、4和5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除第2序位胴部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呈增加趋势外);在相同物候期条件下,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大小均表现为第1序位>第2序位>第3序位>第4序位>第5序位;脱萼率与果柄维管束数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胴部维管束数目、萼筒维管束数目、胴部维管束面积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库尔勒香梨果柄、胴部和花萼的维管束发育与萼片脱落的关系。以香梨为供试品种,分别对短果枝花序第4序位的香梨进行喷施清水(对照)、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和三碘苯甲酸(triiodobenoic acid,TIBA)处理,并比较了短果枝第4序位的香梨在脱萼过程中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香梨脱萼率大小顺序为TIBA处理>对照处理>IAA处理。对照与IAA处理的果柄、胴部和萼筒部位的维管束数目无显著差异,但均大于TIBA处理。对照与IAA处理的萼筒维管束面积显著高于TIBA处理。脱萼率与胴部维管束数目、萼筒维管束数目均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果柄维管束数目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均呈显著性负相关。综上可知,TIBA处理会影响萼筒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的增加,抑制维管束的发育,增加香梨的萼筒脱萼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花期温度变化对香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的影响及其与同化物积累的关系,确定花期温度变化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的影响机制。【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在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增温处理,测定在坐果始期、萼片离层形成期与萼片脱落期的果实同化物含量的变化并观察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结果】与对照相比,香梨不同花期增温处理均能降低脱萼率,盛花期增温处理的脱萼率差异极显著,降低了2.29倍;各处理组间坐果率差异均不显著。在坐果始期,盛花期增温处理后果实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相比对照分别高1.86和2.79倍,但初花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萼片离层形成期未形成离层果实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于离层形成果。在萼片脱落期,各处理宿萼果果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与脱萼果。【结论】初花期增温处理对萼片脱落率和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没有显著影响;盛花期增温处理促进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进而抑制萼片的脱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控制库尔勒香梨采后贮藏期间萼端黑斑病发病的钙和l-甲基环丙烯(1-MCP)正交组合方式。【方法】采前喷施0.014%、0 .017%、0 .020%钙肥和采后1.0、2.0、3.0 μL/L 1-MCP处理的正交组合,分析各处理对贮期果实品质和萼端黑斑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低浓度的采前喷钙结合采后1-MCP处理,能使果实保持较高的硬度和鲜亮的果皮色泽。采前给树体喷钙,能增强采后果实抵御萼端黑斑病等病害发生的能力。【结论】(0.017% 液钙 + 2.0 μL/L 1-MCP)处理能使果实保持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果皮色泽;(0.014% 液钙 + 2.0 μL/L 1-MCP)处理能明显降低贮藏期间果实的萼端黑斑率及其腐烂率,对果实萼端黑斑病的抑制效果最好;(0.020%液钙 + 1.0 μL/L 1-MCP)处理能使果实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库尔勒香梨萼片脱落与宿存特性及其调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0年生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初步研究了梨果实萼片脱落的时间,花序序位对萼片脱落与宿存的影响,及在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喷施NAA(浓度分别为10,20,30 mg/L)、乙烯利(浓度分别为300,500,700 mg/L)、PBO(浓度分别为10,30,50 g/L)3种生长调节剂对萼片脱落及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梨果实萼片脱落有两次脱落高峰,第4花序果实萼片脱落率最高,达55.07%。初花期、盛花期PBO的3个浓度处理效果较为理想,不仅将果实脱萼率提高到90%以上,而且增加了果实单果重,提高了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试剂"M"和PBO对库尔勒香梨脱萼率、坐果率和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为库尔勒香梨高产优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应用技术和理论依据。【方法】以盛果期的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在其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复合试剂"M"和PBO,测定其脱萼率、坐果率及部分果实品质指标。【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的复合试剂"M"和PBO均明显提高了库尔勒香梨的脱萼率和坐果率,改善了果实品质,其中M1试剂的效果最显著,其脱萼率、花朵坐果率分别为83.3%和11.7%,比CK(对照)分别高42.1%和4.8%,比PBO处理分别高18.4%和2.6%;M1处理的果实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也均最高,极显著高于PBO处理,其类胡萝卜素含量反而最低;与CK相比,PBO和M1处理均明显提高香梨果实VC含量、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降低单宁和可滴定酸含量,其中M1处理的果实蔗糖和总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PBO处理,果糖含量显著高于PBO处理,单宁含量反而显著低于PBO处理,其它果实品质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盛花期喷施复合试剂M1,能够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脱萼率、坐果率,提升果实品质,在库尔勒香梨高产优质生产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花粉和授粉量授粉对砀山酥梨果实萼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砀山酥梨果实外观,提高果实品质,以不同授粉品种和授粉量给砀山酥梨授粉,授粉后立即套袋,10 d后去袋,于生理落果结束后,调查果实萼片脱落情况.结果表明,有73.0%的处理3序位果实脱萼率显著高于4、5序位的脱萼率或没有显著差异.其中,早美酥的全部处理、其他供试品种的1∶2和1∶4混合花粉的全部处理3序位的果实脱萼率都显著高于4、5序的脱萼率.以黄宝石或早美酥的1∶4混合花粉点授3、4、5序位花朵,可以分别获得73.2%、65.8%的果实脱萼率.若以50%为坐果率要求,用早美酥1∶6混合花粉点授花序中3、4、5序位花朵,可以获得80.1%的果实脱萼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处理对库尔勒香梨枝条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库尔勒香梨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开花后25 d,对库尔勒香梨新梢叶面喷施浓度为50、150、250、350、450 mg/L的烯效唑,定期测量新梢长度、粗度等生长指标,果实成熟后,测定各处理的果实品质。【结果】 烯效唑处理后能有效抑制库尔勒香梨新梢长、节间长、叶面积及叶片叶绿素值的增加,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抑制效果越明显,能够有效促进新梢粗度的增加。150~450 mg/L的烯效唑效果较为明显。烯效唑处理后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库尔勒香梨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及可溶性总糖;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果实石细胞和粗皮果比率也随之增大,450 mg/L的烯效唑处理后表现最为显著。【结论】 在库尔勒香梨新梢的快速生长期在叶面喷施250~350 mg/L的烯效唑能有效抑制新梢的生长,对果实品质影响不明显,可应用于库尔勒香梨生长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迷向丝对果园食心虫的迷向效果。【方法】2018年在石河子垦区以桃单植园和苹果单植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混合迷向丝进行防治,并使用3种食心虫的性诱剂,诱捕调查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的发生种类及其种群消长动态。【结果】桃园中果树食心虫的优势种群为梨小食心虫;苹果园优势种群为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石河子垦区桃园和苹果园未悬挂迷向丝的对照区域虫口诱集数量均高于悬挂迷向丝的试验区域。【结论】石河子垦区桃园和苹果园利用悬挂迷向丝作为防治手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中矮1号、中矮2号、中矮3号和杜梨对库尔勒香梨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为筛选适宜库尔勒香梨矮化密植栽培的砧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Li-6400光合仪及FMS-2脉冲调制式荧光仪对4种不同矮化中间砧木库尔勒香梨叶片进行光合及荧光参数的测定,分析不同砧木的库尔勒香梨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结果】 不同矮化中间砧木库尔勒香梨的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都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午休”现象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中矮1号的净光合速率(Pn)日均值、水分利用率(WUE)日均值均高于其他3个砧木的Pn日均值和WUE日均值;不同矮化中间砧木对库尔勒香梨的气孔导度(Gs)没有显著影响;中矮1号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非光化学淬灭系数(CNPQ)、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的值为最高;不同矮化中间砧木对库尔勒香梨的光化学淬灭系数(CqP)、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值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中矮1号作为库尔勒香梨的砧木优于其他2个矮化砧木和杜梨,可以作为库尔勒香梨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新疆南疆地区主栽鲜食葡萄品种生长发育特性,为果园栽培管理提高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新疆阿图什市相同立地条件下的7个鲜食葡萄品种为材料,研究结果习性、物候期、叶片性状、开花特性及果实发育动态变化。【结果】 各葡萄品种萌芽率79%~93%,结果系数基本一致,但结果枝率差异明显,无核白鸡心最高为1.21,梦幻无核、白木纳格和和田红最低为1.03;花期持续6~11 d;各葡萄品种叶片的差异程度分别为比叶重>单叶重量>叶面积>叶长>叶柄长>叶长宽比>叶柄宽>叶宽>叶柄厚,比叶重新郁最高0.08,白木纳格最小0.03。【结论】 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白木纳格葡萄;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呈现双“S”曲线和单“S”曲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机采棉株型塑造、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分析适宜冀南棉区机采棉种植的氮肥用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0、60、120、180、240、300、360和420 kg/hm2共8个氮肥施用梯度,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冀南棉区机采棉株高、果枝数、果枝始节高度和节位、果枝长度、果枝节数、果枝夹角、吐絮率、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叶倾角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用量的增加,棉花株高、果枝数、果枝长度和果枝夹角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果枝始节高度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棉花吐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N3~N8没有显著差异。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处理可以增加棉花叶面积指数,降低叶倾角,使冠层有效光截获量显著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棉花单株铃数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单铃重呈增加趋势,棉花籽棉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N6~N8差异不显著。【结论】氮肥用量会显著影响棉花适宜机采农艺性状,影响棉花株型塑造、群体冠层结构和产量,冀南棉区机采棉的氮肥推荐量为3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崔延楠  张璐  张特  康正华  赵强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12):2197-2204
【目的】 研究人工打顶与化学封顶的有效结合方式和精准的棉花打顶技术,为丰富棉花栽培措施、提高棉花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常规人工打顶作为对照,设计先人工打顶再喷封顶剂和先喷封顶剂再人工打顶两种打顶结合方式与3个化学封顶剂剂量,测定不同处理棉花的叶枝长、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及产量等,分析不同处理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 人工打顶处理与其它处理相比,其株高减低6.37%,平均叶枝增长量减少了0.35 cm;棉铃脱落数较低,果枝数较少,倒1、倒2和倒3果枝长度增加了3.36 cm,棉株单株铃数增加。各剂量处理对叶枝长、果枝长及果枝数抑制效果无显著差异,300 mL/hm2剂量处理棉花棉铃脱落数较低,单株棉铃数为6.25个,籽棉产量与皮棉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7 779.99与3 203.02 kg/hm2【结论】 人工打顶后5 d喷施化学封顶剂300 mL/hm2,可以抑制无效枝的伸长,防止蕾铃脱落,约增产15.28%。  相似文献   

16.
巨峰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期维管束水分运输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葡萄果实生长规律、果实硬度和膨压的变化、维管束结构和水分运输变化,揭示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期维管束水分运输变化与果实生长间的关系。【方法】以4年生巨峰葡萄为材料,采用质外体染料示踪法研究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期果实维管束水分运输变化。【结果】在第1次快速生长期(Phase I),果实生长迅速,果实硬度和果实膨压最大,果实周缘维管束被染色数量最多,染色范围最广,染料溶液在葡萄果实中的运输速率也最高,为0.97 cm·h-1;进入生长停滞期 (Phase II),葡萄果实中的周缘维管束被染色数目减少,染料溶液在周缘维管束和中央维管束运输速率急剧下降,分别为0.08 cm·h-1和0.72 cm·h-1;在果实的第2次快速生长期(Phase III),果实硬度达到最低,膨压下降,染料溶液在果实中的运输速率比生长停滞期有所增加,但仍低于第1次快速生长期。通过对维管束解剖结构观察可以看出,葡萄进入转色期后,葡萄果实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壁模糊,甚至瓦解。【结论】葡萄进入第2次快速生长期(Phase III)后,由于葡萄果实维管束中部分木质部结构瓦解、功能丧失,导致水分运输效率迅速下降,而该时期果实糖分积累增加,有利于提高果实渗透调节能力,促使水分通过韧皮部进入果实,从而促进果实第2次膨大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疆中亚生态群杏品种果实和叶片的形态特性及相关性,为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隶属于该生态群的80个新疆杏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果实成熟期的叶面积、叶片长、叶片宽、叶周长、单果重、果实纵横侧径,分析这些指标的分布特性和彼此间的相关性。【结果】80个新疆中亚生态群杏品种中,77.5%的杏品种叶面积分布在19.8~30.3 cm2,最大叶面积为44.18 cm2,最小叶面积为12.82 cm2,叶面积整体偏小;86.3%杏品种叶周长分布在16.7~22.7 cm,最大叶周长为24.44 cm,最小叶周长为13.66 cm;63.8%杏品种单果重分布在16.1~32.1 g FW,最大单果重为48.07 g FW,最小单果重为12.13 g FW,果实整体偏小。叶面积与叶片宽之间相关性最高(0.910**),叶周长与叶片长之间相关性最高(0.870**),单果重与果实横径之间相关性最高(0.913**)。【结论】叶面积和叶周长与果实的单果重之间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预测果实单果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运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技术检测梨树病毒,为梨树病毒的检测提供新方法。【方法】 于2014年、2017年、2018年4月中旬采集库尔勒香梨花朵若干,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将得到的序列经过转录本拼接、层次聚类和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出注释为植物病毒的序列作为候选病毒序列。利用RT-PCR方法检测随机采集的香梨枝条样品,验证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根据3组转录组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分别对注释为来源于植物病毒的66、202和921条基因序列进行分析。3种梨树中已报道的病毒,分别是苹果茎痘病毒、苹果茎沟病毒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以及梨树中未报道的芸薹黄化病毒。采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对筛选出的4种病毒进行扩增验证,结果扩增出苹果茎痘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的目的片段。【结论】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作为检测梨树病毒的一种快速、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