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分别以甘油和N,N-二羟乙基甲酰胺(BHF)为塑化剂,以马来酸酐为助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淀粉/PPC共混材料。研究了共混材料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透水性能。提取出了共混材料中的PPC,用红外表征,测定挤出后PPC的粘均分子量。结果证明:以BHF为塑化剂的共混材料拉伸强度高于以甘油为塑化剂的共混材料。挤出过程中PPC发生降解,马来酸酐的加入抑制了挤出过程中PPC的降解,使得共混材料拉伸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明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和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5种降解地膜为研究对象,以普通地膜和裸露地为对照,明确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农田覆盖效应、降解性能和应用前景,逐步筛选出能替代常规普通膜的参试降解膜.[结果]15个参试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诱导期均未达到70 d左右的预期目标,诱导期偏短.绝大多数降解膜的降解进程不能有效地控制,降解地膜诱导期的可控性差.在覆盖作业过程中,绝大多数参试膜在整地水平较高的条件下能适应农艺操作要求.总体看,降解地膜在一定时间内能达到消除地膜残留污染的目标.[结论]生物降解膜与普膜一样,具有相同的保温功能与增产作用,而且可有效解决普通地膜的“白色污染”问题,可以确定其在消除地膜残留污染、促进地膜覆盖栽培健康发展方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塑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研究了可降解海藻酸钠地膜的制备方法.[方法]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增塑剂种类及浓度和持水剂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膜的降解情况.[结果]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大,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上升.增稠剂提高了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效果最好.持水剂使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但解决了膜干裂的问题.[结论]海藻酸钠地膜最佳成膜液的组成为:1.0%海藻酸钠、0.2%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6%甘油,此时海藻酸钠地膜的膜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高、透光率好,且可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固定化菌藻对含油污水的降解条件.[方法]首先,研究了固定化菌藻组合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并对降解前后的原油进行红外光谱、GC-FID及GC-MS分析,然后考察了原油浓度、降解温度、溶液pH、溶液盐度等条件对固定化菌藻降解原油效果的影响,最后对固定化菌藻的可重复利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经过15 d的降解,固定化菌藻对3 9/L原油的降解率可达91.8%.固定化菌藻与固定化单菌、固定化单藻相比,菌藻组合表现出协同作用,对主要的正构烷烃及多环芳烃的去除效率增加.当原油浓度为1~7g/L,pH为6~8,温度为25~35℃,NaCl浓度<1.5%时,固定化菌藻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并对原油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固定化菌藻重复利用3次以内(每次5d),对其降解原油的性能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为固定化菌藻组合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温度对病死猪生物降解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下病死猪的生物降解效果.[方法]将2头病死猪进行粉碎处理后随机分为3组:试验Ⅰ组(60~70℃发酵)、试验Ⅱ组(75-85℃发酵)、对照组(常规自然发酵),测定各处理组细菌、病毒、重金属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发酵第3天试验Ⅰ组和Ⅱ组大肠杆菌数分别比对照组减少30.37%和43.24%,第8天试验Ⅰ组和Ⅱ组大肠杆菌数分别比对照组减少54.08%和76.13%,差异极显著(P<0.01).第3天,试验Ⅰ组和Ⅱ组霉菌数分别比对照组减少52.47%和64.14%,第8天试验Ⅰ组和Ⅱ组分别比对照组减少57.89%和98.90%.试验Ⅰ组、Ⅱ组放线菌数在第5天和第8天都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第5天试验Ⅱ组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试验Ⅱ组各重金属含量均比对照组低,而干物质、氮、钙、磷含量均比对照组高.采用75 ~85℃发酵病死猪的生物降解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病死猪的生物降解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完全降解(Reverte添加剂)地膜在棉花中的应用与示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验证Reverte添加剂生物降解地膜在棉田中消除残膜污染和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1)在相同田间水肥条件下,设置Reverte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在棉花上的生产对比试验;(2)分四个时间段,观测降解过程,测量Reverte降解地膜在棉田中的破碎情况;(3)把埋土和暴露在阳光下不同时间的8个样品放置老化箱中,测其脆化度.[结果]Reverte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相比,对棉花生育期和产量无明显影响;Reverte降解地膜在棉田中达到了消除残膜污染的效果.棉花诱导期120 d覆膜129 d时,地膜大面积崩裂并形成不规则小块和碎片,部分土地裸露面在85;左右,达到生物降解第一阶段(崩裂阶段).土壤表面小块残膜和埋于土壤中的残膜经红外线分析测定其羰基系数,进行计算分别为2~3月和3.8~4月进入生物降解第二阶段(生物降解阶段).[结论]Reverte生物降解地膜在棉田中有显著的崩裂,小块残膜脆裂现象.小块残膜最终在自然环境中被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水,进一步研究还有待于堆肥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华草龟胚胎发育过程中钙的来源和代谢规律.[方法]采集了中华草龟受精卵200枚,恒温箱中30℃孵化,检测胚胎发育过程中卵各组分中钙含量的变化.[结果]中华草龟孵化期52~65 d,平均57.2 d.孵化的前25 d胚胎钙含量较低,蛋黄、蛋清和蛋壳内钙含量无明显变化,第30天开始胚胎钙含量迅速增加,蛋清中钙含量迅速减少,直至被吸收殆尽;蛋黄中钙第30~35天不断减少,第40天有所增加,此后不断减少至出壳时吸收殆尽.第40天开始,蛋壳内含物总钙含量显著增加,蛋壳中钙含量降低,表明蛋壳开始成为胚胎发育的主要钙源.整个孵化期,蛋黄、蛋清和蛋壳为胚胎发育分别提供了9.6%、24.9%和65.5%的钙.[结论]蛋壳是中华草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主要钙源.该研究是对中华草龟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卵各组分钙含量变化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EPI双降解膜在北疆棉区的综合性能,为技术引进和生产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自然光照、表面积法、地温计法测定地膜的诱导期、光降解能力及增温保温效果;(2)通过地埋法测定生物降解性能;(3)通过小区生产试验对比降解地膜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EPI双降解膜能提高早春地温,光降解能力较强,但生物降解性能均较差.[结论]光降解能力符合技术需求,但生物降解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生物降解地膜在棉花上的作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生物降解地膜在棉花生长上的作用效果,完善降解地膜在田间的应用技术.[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覆盖降解地膜处理和普通地膜处理的破裂诱导期、降解率、地温、土壤含水量、棉花出苗率和产量进行对比调查分析.[结果]与普通地膜相比,降解地膜的破裂诱导期提前33 d,降解率增加11.16倍,两种地膜的破裂诱导期、降解率差异达显著水平;与普通地膜相比,覆盖降解地膜使地温降低9.89;,土壤含水量降低7.62;,两种地膜对地温、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覆盖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对棉花的出苗率和产量的影响差异也不显著,但两种地膜与不覆膜方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生物降解地膜比普通地膜能显著提高降解率,大幅缩短地膜破裂诱导期,而对地温的提升和产量的增加作用不明显,生物降解地膜性能提升还有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10.
张毳 《安徽农业科学》2015,(26):253-255
[目的]研究V2O5改性TiO2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对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性能.[方法]通过沉淀-浸渍法,利用TiCl4与NH4VO3制备了基于V2O5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改性方法及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UV、XRD分析,初步探讨了光催化降解动力学行为.[结果]V2O5-TiO2催化活性大大高于TiO2,且焙烧前改性效果明显高于焙烧后改性;V2O5-TiO2最佳制备条件为pH =7、500℃焙烧4h、V2O5含量为5.2%;V2O5改性一定程度上扩大了TiO2光激发波长,提高了紫外光的吸收能力,但未改变TiO2的晶体结构及光催化降解的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结论]V2O5-TiO2对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噻菌灵杀菌剂在不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差异。【方法】研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噻菌灵杀菌剂在两种土壤中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残留和降解动态。样品在超声振荡条件下用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紫外检测器)检测。添加量在5~10mg/kg。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噻菌灵杀菌剂在两种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4.1%~90.2%,变异系数为0.98%~1.84%。【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5.0mg/kg和10.0mg/kg噻菌灵的土壤中,30℃条件下,在北京潮褐土中半衰期分别为23.9,24.1d,在东北黑土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8.7,21.1d,40℃时,噻菌灵在北京潮褐土和东北黑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5,21.6d和14,18.9d。光照试验表明,在300 W高压汞灯照射下,添加10.0mg/kg时,噻菌灵在北京潮褐土和东北黑土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8,1.3d。【结论】此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谭艳来  陈大志  黄力彦  岳建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46-10447,10462
[目的]研究污泥生物减水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方法]采用生物好氧发酵的方法,对城镇污水厂低有机质含量的脱水污泥进行生物减水处理,分析物料配比、温度及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对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Ⅲ的堆体高温期(温度55℃以上)维持了7d,最高温度达62℃,在第9天含水率降至50%,减水速率达1.4%/d.同时,在生物减水过程中,嗜温菌、嗜热菌及放线菌是主要菌群,其菌种数量呈现高-低-高的趋势,有利于污泥生物减水的进行.[结论]该研究为污泥的生物减水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碳法滤泥和木薯渣生产有机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碳法滤泥和木薯渣堆肥发酵研究,为滤泥和木薯渣快速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碳法滤泥和木薯渣为原料,设3个处理进行好氧堆肥发酵:木薯渣单独发酵处理(T1,对照)、木薯渣和碳法滤泥干重比1∶1(T2)、木薯渣和碳法滤泥干重比2∶1(T3),测定堆肥化过程中物料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堆肥过程中,T1处理由于初始pH较低,发酵过程受到抑制,在30d堆腐结束时,未达到基本无害状态,种子发芽指数(GI)<50%,不能满足快速资源化处理的要求.堆腐结束时,T2处理和T3处理在55℃高温上维持时间均超过15d,水分含量均高于35%,pH升高呈弱碱性;导电率(EC)降至安全范围;有机质的降解率分别为52.68%和51.75%;总养分(N+P2O5+K2O)分别为:3.12%和3.31%;发酵过程中腐植酸含量呈下降趋势;20 d左右达到完全腐熟状态,GI≥80%;满足无害化指标标准要求.[结论]木薯渣与碳法滤泥干重比为1∶1或2∶1,经过20 d的堆肥发酵后均达到无害化的腐熟标准,有机质降解率高.堆肥产品质量指标基本符合国家有机肥的标准,可用作土壤底肥或是添加N、P、K等营养元素制成高质量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4.
黄甫  黄利芬  张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34-16835
[目的]为菠萝蛋白酶降解壳聚糖制备壳寡糖提供工艺参数和科学依据。[方法]用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探讨不同条件对菠萝蛋白酶降解壳聚糖的影响。用端基分析法测定壳寡糖的分子量,研究菠萝蛋白酶降解壳聚糖过程中壳聚糖分子量的变化。[结果]菠萝蛋白酶降解壳聚糖的最适pH为7.1,最适温度为53℃,最适酶浓度为0.30 g/L。在最适条件下,降解反应进行6 h以上,可以得到平均聚合度为8,平均分子量为1 306的壳寡糖。[结论]菠萝蛋白酶能有效降解壳聚糖,制备壳寡糖。  相似文献   

15.
王俊  曹英伟  李良玉  魏文燕  张小丽  陈霞  杨马  唐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19-12120,12152
[目的]进一步丰富细鳞鱼养殖生物学内容,为其规模化养殖提供基础.[方法]在水温9.2 ~15.2℃水温条件下,采用3种不同的驯化方式驯养体重(0.055±0.003)g的细鳞鱼鱼苗60d,研究不同开口饵料和驯化方法对细鳞鱼仔、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确定最适开口饵料和最优驯化方案.[结果]经过60d投喂,C组细鳞鱼体重的特定生长率为5.21%/d,明显大于A组和B组;A、B、C组细鳞鱼的死亡率分别为32.37%、32.27%和37.47%,差异不显著(P>0.05);A、B、C组细鳞鱼体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6.8%、20.3%和12.9%.[结论]水蚤是细鳞鱼较为理想的开口饵料,但在细鳞鱼规模化养殖中以粉料开口,采用粉料和颗粒饲料投喂(C组)是更为合理的驯化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张辉  吴华  兰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598-4599,4683
[目的]探讨不同发酵时间白腐真菌对玉米和油菜秸秆的降解效果。[方法]设置6个时间点(0、20、25、30、35和40 d),测定油菜和玉米秸秆的木质素含量和降解率变化。[结果]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玉米和油菜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均呈下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发酵培养20 d时,油菜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达到最大,为58.07%;在发酵培养35 d时,玉米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达到最大,为33.62%。[结论]白腐真菌对玉米和油菜秸秆的降解效果显著,其中对油菜秸秆的降解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李晓琳  邵坚  田秉晖  辛丽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17-7919,7922
[目的]探讨极端嗜盐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最适生长条件以及对苯酚的降解效果。[方法]以一株盐生盐杆菌SYGJ-1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极端嗜盐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不同生长条件(盐度、温度、pH)对其生长情况的影响,并探讨了该菌对苯酚的降解效果。[结果]极端嗜盐古菌SYGJ-1的最适盐度为19%,盐度17%或者25%时,生长量急剧下降;SEM图片表明,菌体在最适盐度时呈饱满短杆状,盐度小于15%时菌体呈球状,在盐度大于29%时会同时出现球状及长杆状菌体;最适温度为37℃,对数生长期为12~66 h;适宜pH范围为6.8~9.0;在苯酚浓度200 mg/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此时对苯酚的去除效率约为40%。[结论]极端嗜盐菌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并且菌体生长量与降解效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琛  肖生苓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179-4182
[目的]研究老化行为是解决农用薄膜的老化现象、防止老化的基本手段.[方法]采用加速紫外老化和热老化2种方法,对老化前后聚氯乙烯(PVC)薄膜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的拉伸性能、透气性能和透湿性能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2种老化方式下,HDPE薄膜的拉伸强度都下降,在老化120 h时,热老化拉伸强度降低6.07%,而紫外老化拉伸强度下降15.08%;PVC薄膜在老化120 h时,热老化拉伸强度上升33%,而紫外老化拉伸强度下降13.8%.在2种老化方式下,HDPE薄膜透气量都上升,老化120 h时,热老化透气量增加107.64%,而紫外老化透气量增加219.39%;PVC薄膜在达到最大透气量后缓慢降低.2种老化方式下,在老化120 h内,HDPE薄膜透湿量都是先降低后上升,而PVC薄膜透湿量都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合理使用农用塑料膜,降低老化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筛选与鉴定浒苔降解菌。[方法]从连云港海域浒苔生长环境的海水、海泥及浒苔腐烂液中分离出11株细菌和5株真菌,利用分离所得菌株进行浒苔生物降解试验。[结果]菌株H1对浒苔降解效果最好,3 d降解率即可达68.10%。通过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菌株H1为假交替单胞菌属海洋细菌。[结论]筛选出的H1菌株可快速有效降解浒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低温对豇豆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为华南地区冬种豇豆拒避低温影响提供参考.[方法]以油白1号和粤红5号豇豆种子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内研究不同温度(10、15、20和25℃)、不同温度组合和不同温度持续时间长短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处理试验结果显示,10℃时两个豇豆品种起始萌发比25℃滞后12~13 d,油白1号的萌发率为33.3%,粤红5号为63.0%;15℃时两个品种起始出苗时间比25 ℃滞后9~10d,油白1号的出苗率为22.0%,粤红5号为18.0%; 10℃时两品种均未能出苗.在低温处理不同时间条件下,10℃低温持续5 d以上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油白1号为74.1%,粤红5号为44.4%;出苗过程中10℃低温持续2d以上或15℃低温持续5d以上,种子出苗率显著降低.油白1号在相同低温条件下比粤红5号的抗性表现略好.[结论]在华南地区冬种豇豆如果出现10℃低温的天气,或15℃以下低温天气持续5 d以上不宜进行播种;若播种后10℃低温持续2 d以上或15 ℃低温持续5d以上,要采取保温等措施,确保较高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